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國立臺東大學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南華大學
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
所屬學群 管理學群 遊憩運動學群
運動管理學類
管理學群 遊憩運動學群
運動管理學類
所在校區

校本部

950 臺東市大學路二段369號

校本部

嘉義縣大林鎮南華路一段55號

學系特色

心動系在順應全球運動健康產業趨勢下,以及面對高科技、高齡化、高壓力生活型態的問題下,是全國唯一整合擁有身心學(Somatics)和運動休閒管理學(Sport Leisure Management)專業師資,並且畢業後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培養理論與實務兼備的全方位身心健康與運動休閒管理人才的大學系所。

本學程以運動團隊為發展核心,招收棒球、籃球、排球、武術、足球、木球與其他等學生;其次招收對運動健康產業有興趣的學生,投入運動團隊各項經營為課程依歸。訓練競技選手投入職場,培育學生第二專長,包含運動教練、運動產業管理、健康促進指導與運動防護等,課程以體育署「專任運動教練」與「運動防護員」證照課程為主軸,給運動學生優質學習管道與培訓場域,使學生具備專業知能與技能,未來能發揮所學進入運動健康產業職場。

  下載詳細資料
學科意涵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包含身心組與休閒組兩個發展。身心組以身心學、動作教育為課程核心,培養身體調整、動作開發、身心療癒、身心平衡等相關教師,適合未來希望從事身體調整與身心健康教學者。休閒組聚焦運動休閒與健康管理,結合活動設計、休閒服務與產業應用,培養健康促進與休閒經營能力。兩組皆重視跨域整合與實作經驗,培育理論、實務兼具的專業人才。

本學程有兩大主軸,運動競技與健康促進,前者本著為國育才,接續高中端優秀的運動競技人才,提供豐厚的獎學金、優質的訓練環境、教練與教學環境等,讓選手競技水準得以再提升突破,終能為國爭光為自己未來鋪路,後者為培養學生第二專長,踏入運動介入之健康促進產業,從事運動教練、運動產業管理、運動傷害防護與健康促進指導等工作。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想加入「心動系」,高中生可以這樣準備:
1. 觀察自己的身體與情緒:每天花幾分鐘感受呼吸、姿勢、緊張與放鬆的變化,開始建立身體覺察的能力。
2. 參加體驗型活動:建議多接觸瑜珈、舞蹈、戶外探索、靜心練習等活動,習慣用身體去學習與表達。
3. 練習書寫與反思:可透過日記紀錄自己的身體狀態與情緒變化,未來在課程中能更深入理解與表達自身經驗。
4. 參與活動規劃與帶領:多參加社團、志工或活動策劃,累積與人互動、引導他人和設計活動的經驗。
5. 閱讀身心健康與休閒相關書籍或影片:建立對健康促進、動作教育、休閒運動等主題的興趣與基本理解。

1.踴躍參與體育活動或運動性社團,增加身體活動的熟悉度
2.多多欣賞國內外職業運動賽事,增加運動知識與解讀能力
3.在「健康與護理」的課程中多加了解健康促進等議題
4.在「體育」的課程中充實體育知能,建構體育概念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1. 從「身體覺察」出發,而非僅重視體能表現
2. 融入「身心教育」與「身心學」的理論與實踐
3. 跨域整合課程,將身心平衡、療癒,「結合運動、休閒、健康與管理」
4. 重視內在發展與專業的實踐、延伸,並以未來就業為發展目標
5. 課堂走出教室,深度結合臺東的在地資源與自然場域

本學程與他校相關學系最大之不同在於本學程以培育人才投入運動產業之運動產業管理、健康促進指導、運動教練與運動防護等方向,有別於體育教師、休閒遊憩與運動科技等領域。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最常見的誤解 : 「按摩」是不是就是推拿、做按摩店的工作?
澄清:完全不是,身體調整是很專業的技術
我們課程中所提到的「身心手療」或「身體觸察」,是基於身心學的概念進行的身體評估與調整,以教育為核心策略,協助個體提升對自己身體的覺察與理解,學習如何更安全、更有效地使用身體,進而達到身體的改善。

1.運動防護員證照之取得,本學程提供足夠與符合規定之學分以及實習課程,但需要經過體育署學術科的檢定合格
2.體育署初級專任運動教練為資格取得,本學程提供足夠與符合規定之學分,但需要經過各校開缺招考才能成為專任教練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最常見的誤解:以為「身體課」就是運動訓練或健身課程?
澄清:其實心動系的「身體課」不是在鍛鍊肌力或做體能訓練,而是透過身體覺察、動作探索與感官練習,發展自我觀察與自我調節的能力。目的是提升身心整合,而非體能表現。

1.專長訓練為選修課程,學生可依據自己的未來發展需求決定是否要專長訓練
2.本學程的專業課程皆為上午上課,下午進行選修之專長訓練,但本校的通識課程與院必選修課程可能會用到下午的時段
3.本學程除了招收運動績優生之外,也招收一般生投入運動產業

補充提醒與說明

課程內容多元,融合理論、實作與反思強調學生將學習身心學理論(如身體哲學、感知)、實作課程(如動作探索、活動帶領)、產業應用(如休閒管理、健康促進)等,適合願意動手動腦、敢於嘗試的學生。

適合的人格特質與學習態度
補充說明:適合具有好奇心、觀察力、喜歡與人互動、樂於探索身體與生活經驗的學生。不需體能特別強,但需要有開放與細膩的感受力,願意從身體中學習者。

本學程兼具科系主軸式培育學生專長以及學程主題式跨域性的優點,發展運動競技以及運動介入健康促進兩相輔相成之領域。我們招收運動競技選手訓練為運動競技人才以及培育其第二專長,包含棒球、籃球、排球、足球武術與跆拳等;其次為招收運動專長學生培育運動產業管理人才與運動介入之健康促進指導人才。

我的學系 國立臺東大學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南華大學
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身心學導論
    • 運動休閒導論
    • 游泳
    • 管理學
    • 人體解剖學
    • 基本體能訓練
    • 太極拳
    • 舞蹈
  • 大二必修
    • 創造性動作教育
    • 指壓與按摩
    • 操体技巧
    • 健身俱樂部經營與管理
    •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專業知能(一)
    • 水上救生
  • 大三必修
    • 休閒市場趨勢觀察與評估
    •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專業知能(二)
    •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專業知能(三)
  • 大四必修
    • 產業理論與實務
    •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校外實習
  • 大一必修
    • 我的學習地圖
    • 運動產業概論
    • 運動科學概論
    • 運動健康促進
    • 運動生理學
  • 大二必修
    • 運動傷害防護
    • 運動生物力學
    • 運動營養學
  • 大三必修
    • 運動指導法
    • 運動倫理學
  • 大四必修
    • 運動業界職場體驗
    • 運動專題製作
專業選修課程
  • 身心學
    • 身心動作教育、創造性動作教育、指壓與按摩、操体技巧、足部按摩、結構功能與調整、彼拉提斯技巧、精油按摩、芳香療法、身心瑜珈、養生與氣功、運動按摩、嬋柔器械運動、嬋柔墊上運動、身心平衡技法、費登奎斯技法、身心技法理論與實務、身心手療、身心康適、人體動作分析
  • 運動休閒與管理學
    • 團隊組織領導學、水上活動、運動休閒處方理論與實務、運動休閒風險管理、運動休閒活動企畫與經營、消費者行為、銀髮族休閒活動指導與實務、研究法、運動休閒活動管理、運動休閒與公共關係、運動休閒設施與規劃、運動休閒觀光
  • 運動產業管理學分學程
    • 本學程以運動為導向的管理課程,課程範疇包含運動產業、運動管理、運動行銷、職業運動、運動賽會、運動設施管理等課程,畢業前接受運動產業實習銜接就業。
  • 運動健康促進指導學分學程
    • 主要培訓學生進入社區健康促進、運動健康活動或是樂齡者健康促進等相關職場,課程範疇包括身體活動基礎概論、運動科學、身心靈療癒、體適能測驗與評量、運動處方設計、樂齡者身體活動與指導等,畢業前接受健康促進產業實習銜接就業。
  • 運動教練學分學程
    • 輔導取得體育署「一般初級運動教練」資格,包含學歷、證照與運動成就三項,學歷部分本學程提供專項術科訓練、自然科學學群、社會人文學群、體能與運動技術學群與運動傷害與防護學群等32學分;證照部分本學程畢業前輔導取得C級證照;運動成就須取得全國運前三名、全大運前三名或團體前二名、大專聯賽前二名。
  • 運動防護學分學程
    • 本學程開設符合運動防護員資格檢定的17門課程, 包含250小時的運動防護實習,參加體育署舉辦的學科測驗及術科測驗,取得運動傷害防護員證照。
特色課程
我的學系 國立臺東大學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南華大學
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
適合從事工作
  • 教材研發人員

    健康促進活動設計與規劃、樂齡與長照方案帶領者


  • 運動教練

    身心手療師、動作教育師、身心課程指導員


  • 經營管理主管

    運動休閒產業經營管理人員


  • 運動教練

    休閒活動級健身指導人員


  • 運動教練

    負責訓練、指導運動員,包含運動知識、體能及技術之教導工作。


  • 運動傷害防護員

    1.運動傷害之預防
    2.從事體育運動者之健康管理
    3.運動傷害之辨別與評估及送醫前之緊急處理
    4.運動傷害後之防護及保健
    5.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可之運動防護事務


  • 體適能健身指導員

    1.了解學員的需求進行分析規劃
    2.針對需求選擇訓練動作及安排動作順序
    3.了解並規劃訓練負荷、反覆次數與休息時間
    4.指導學員伸展與收操
    5.安排適當的訓練頻率


  • 中學教師

    具有中等教師身分,擔任各國民中學、普通中學學校教師人員。依教學科目擬定各種課程的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並視學生學習情況給予支援。


  • 小學教師

    具有小學教師身分,擔任各小學學校教師人員。依教學科目擬定各種課程的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並視學生學習情況給予支援。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國立臺東大學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南華大學
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

多元能力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30% Complete
3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Complete
2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20% Complete
2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Complete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Complete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5% Complete
2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25% Complete
2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0% Complete
2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5% Complete
1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5% Complete
15%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Complete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Complete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Complete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Complete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Complete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Complete
3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30% Complete
3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Complete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Complete
2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