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東華大學 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藝術學群
表演藝術學類 |
社會心理學群
人類民族學類 |
所在校區 |
壽豐校區 974301 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二段一號 |
壽豐校區 974301 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二段一號 |
學系特色 |
本學士學位學程為臺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研究與教學單位,力圖建構、發展以原住民族文化、哲學與美學為基礎的樂舞與藝術知識、實踐體系,因此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結盟族群、部落,導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專業人士,並與藝術、人文社會及資訊科技相關教學單位研發課程、合作教學,傳統與創意互動加持,讓學生學習原住民族豐富多樣的樂舞與藝術內涵。 |
本系著重族群文化教學與實務之訓練,培育多元文化視野及原住民族議題之研究和教學人才,增進社會實踐的行動力,實現族群平等暨多元文化之社會實踐。在教學上設有「民族文化教育」與「族群與文化」兩學程,是台灣第一個具有培訓學士、碩士、博士之完整教學單位研究族群關係與文化的學術單位。 |
學科意涵 |
具備跨領域專業、視野以及實踐動能是提升競爭力的前提,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來自族群部落,透過不斷展演、實踐,連結族群部落的生活,以汲取養分;部落豐富多樣的文化資產,佐以現代樂舞、藝術專業知識,增強本學士學程課程的專業。 |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承襲既有的「族群關係」與「民族文化」的教學研究特色,並擁有相互支持的豐富教學研究資源;使學生有能力承擔族群文化,作為多元發展及升學就業的基礎。 |
學習方法 |
田野調查:師生實際進入部落進行田野調查,向部落族人學習傳統樂舞、藝術等文化知識。 圖解:進入部落向耆老學習傳統文化知識 版權: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實作展演:透過課堂所習之學理知識結合部落田野調查之傳統文化進行藝術及樂舞之創作及展演。 圖解:卡那卡那富族傳統樂舞之實作展演 版權: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團體討論:學生針對一主題,發表各自的意見,並聽取他人的意見,進行深入的探討。 圖解:討論原住民族傳統樂舞與藝術之創作 版權: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課堂講授:使學生加深對所授知識的理解,並體驗運用知識的具體情景,可用於階段複習或鞏固原有知識,也可用於學習新知識。 圖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介紹之課堂講授 版權: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作品實作:透過作品實作實際了解傳統技法與現代技法的不同,進而學習融會貫通找尋傳統與創新的可能。 圖解:原住民陶藝實作由鍊土到成為陶器 版權: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
(1)藉由跨領域學術基礎訓練:包括人類學、社會學、藝術學、法律及歷史等相關學科,以養成學生對多元文化之敏感度,及跨文化溝通能力。 圖解:本系特色與資源 版權:本系所有 (2) 專殊課題發展:如教育、藝術、宗教、經濟、文化展演、社會政策、性別,及各特定民族相關的研究及議題分析,使學生有反思與承擔族群文化的能力。 圖解:113級畢業製作【族見.族漸】海報 版權:本系所有 (3) 實務演練:如提供田野工作與社會服務方案,與部落社區、社會服務機構,及非營利組織合作,以增進學生職場競爭力與工作能力。 圖解:本系實務課程與教學活動 版權:本系所有 (4) 二大學程彈性選擇,本系課程除了核心必修課程外,設有「民族文化教育」與「族群與文化」兩項專業學程,作為多元發展及升學就業的基礎。亦可以依個人志趣,選修它系學程,豐富自己的學業知識及能力。 圖解:小米園&竹麻屋手工藝課程 版權:本系所有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建議平時可以多接觸部落活動或參與藝文活動。 |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重視對日常現象的觀察與反思,以及社會議題的了解和參與。能夠在高中階段持續針對有興趣的社會與人文議題進行探索,並且提出自身的觀點與討論,最能符合本系的入學需要。參與各類社會議題討論社團,實際到現有族群議題與文化的現場進行參與觀察,是最佳建議。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綜觀國內藝術類相關科系,較缺乏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相關課程。本學士學位學程在優質樂舞學習與展演績效、長期與部落藝術家交流合作的基礎上,連結國際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創新發展,營造臺灣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傳承、學術研究及教學重鎮,培育高階人才,精實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質量。 |
本系與民族學系,社會系,以及人類學系有類似背景。但不同在於,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發揮在地之便,建立地方研究、原住民社會文化發展之資料庫,並推動地方議題與文化的創新構想。同時,在全球原住民族傳統智慧的前提下,結合原住民部落、社區、社會服務機構,或非營利組織之連結與合作,開創社區文化延續與開創的實務工作。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畢業生不論是進修或進入實務領域的就業管道多元,依個人專業及志趣朝藝術文化教育、樂舞展演、表演藝術、文化產業等領域深造,亦可從事原住民族相關之教育、文化、藝術、樂舞、語言及文化資產相關產業等機構服務。 |
本系學生具備廣博的多元文化知識與社會實踐能力,以進入公私立機構從事族群與文化之研究或服務工作,協助制度及政策之制定與施行。畢業生可從事的工作,除了進入國內外族群文化相關研究所深造外,舉凡政府文化部門、博物館、文史工作室、原鄉社區工作等,皆是本系學生擅長發揮的領域。並非只做公務訓練,更是文化意識搖籃。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不僅提供原住民族學生修讀,亦歡迎非原住民族學生修讀,以來了解原住民族文化,促進族群間跨文化認識與了解,建立尊重多元社會價值觀。 |
本系的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法方面著重於實務演練,課程上提供田野工作與社會服務方案,與部落社區、社會服務機構,及非營利組織合作,以增進學生職場競爭力與工作能力。本系訓練並非只針對原住民身份同學,更重視在主流社會與原住民議題的對話思考訓練。非原住民同學在本系得到比一般社會系或公共行政系,更具文化深度的訓練。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學程以「原住民族」為主體,透過「部落實踐」及「傳統創新」佐以現代樂舞、藝術專業知識,營造臺灣原住民族樂舞文化與藝術傳承、學術研究及教學重鎮,培育高階人才,精實原住民族樂舞文化與藝術質量。 |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期許同學成為族群議題的開路先鋒,文化觀點的翻譯橋樑,以及「全民原教」的種子教師,為台灣的族群議題注入更多生命力。歡迎您來報考本系!若有任何問題請直接與我們聯繫: sumay@gms.ndhu.edu.tw
|
國立東華大學 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原住民族樂舞表演初階(一)、(二)藉由實際參與原住民族樂舞之製作,結合學術研究之方法,進而發展、保存及傳承原住民族之樂舞文化。 版權: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原住民族藝術創作初階(一)、(二)
1. 視覺藝術的複合媒材創作、表現技法創作訓練。 版權: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原住民族藝術實務講座
1. 從原住民藝術的展現來認識其文化的深層意義。 版權: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
原住民族神話與傳說神話與傳說忠實反映了臺灣原住民族對宇宙創生的想像、對上古祖先遷徙的記憶、對歷史教訓的記取、以及對自然萬物、男女關係、族群互動的態度和倫理價值等。原住民族神話與傳說可說是臺灣寶貴的文化資產。 圖解:「穿越原住民當代工藝」-開幕式 版權:授課教師林素珍老師提供 原住民族飲食文化本課程透過講座,結合「食」做,讓學生理解原住民族飲食文化的內涵與社會意義。DIY的課程設計,讓「做中學」的經驗成為學生的知識與技藝。期末的市集方案設計,更鼓勵學生運用所學,推廣族群傳統風土與創意美學的「原汁原味」。 圖解:原住民族飲食文化課程手做「彩虹竹筒飯」 版權:授課教師葉秀燕老師提供 台灣文面族群研究
本課程以族群互動與後殖民的觀點分析台灣文面族群之社會特徵,及其在變遷過程中所引發的議題 : 圖解:課程中進行編織實作與部落踏查 版權:授課教師賴淑娟老師提供 觀光與展演本課程以社會學、人類學與文化研究的取徑介紹觀光與遊客展演之論述及討論。除了藉由課程讓學生認識相關理論及探討台灣在地個案,也透過專題演講、觀光參訪與行動劇場帶領學生透過實踐的方式,更深刻的理解觀光與展演之間的關係,並以花蓮在地的產業為案例,探討相關的議題。 圖解:至支亞干部落參與「香蕉飯製作」活動 版權:授課教師林明老師提供 社區發展理論與實務政府面對城鄉發展失衡,祭出地方創生等相關發展政策。學生需建立社區議題敏感度並培育課程學生能夠具備未來社區創新和地方創生之能力,進而藉由花東地區特殊區域引導同學具備專業能力在各種崗位上活化地方。 圖解:走入台灣第一慢城現地學習 版權:授課教師藍姆路‧卡造老師提供 |
國立東華大學 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弗奧伊.舒樣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畢業 傳源文化藝術團 團長 未上傳圖片
長辣赫.乙興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畢業 阿勒飛斯文化藝術團 未上傳圖片
孫李杰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畢業 資料建檔中 |
圖解:總統教育獎領獎 版權:本系藍姆路.卡造老師提供
藍姆路.卡造(曾文廣)民族文化學系(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前身)學士班畢業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班畢業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系博士生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2009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灣原住民部落服務獎助 2009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畢業 2011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小說組 佳作 2014年總統教育奬 前豐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佐理員 現任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圖解:葉雅庭同學 版權:國立東華大學網頁
葉雅庭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學士班畢業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碩士班畢業 現任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產與藝術創新研究所博士生 原住民族電視台工作 娥葛絲巧品屋擔任負責人 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原住民專班擔任講師 榮獲國立東華大學第一屆傑出校友 電視金鐘獎兒童青少年節目最佳主持人獎入圍(個人獎) 榮獲電視金鐘獎最佳綜合節目獎(團隊獎) 圖解:新台灣和平基金會第一屆台灣研究博碩士論文 版權:Fasa Namoh本人臉書貼文
法撒克那墨禾Fasa Namo(高瑋毅)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學士班畢業 國立臺灣大學城鄉所碩士班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研究生 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清大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助理 台大政治系研究助理 中研院民族所臺灣原住民訪問研究者 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助理 2017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 2012年獲原民會原住民出國短期研究進修獎助 2014年獲雲門舞集第11屆流浪者計畫文學美術建築類獎助金 未上傳圖片 圖解:《走,進城玩一天》繪本 版權:網路圖片
林佳誼民族文化學系(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前身)學士班畢業 現任 小野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總監 蔚藍文化出版社 特約主編 經歷 蔚藍文化出版社創意總監 蔚藍文化出版社主編 小野心工作室負責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導覽員 南瀛文化協會企劃執行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實習生 著作 《走,進城玩一天》繪本(作者) 未上傳圖片
陳學祈民族文化學系(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前身)學士班畢業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 曾任《鹽分地帶文學》雜誌編輯 《新地文學》雜誌執行副主編 飛頁書房圖書部研究員等職 現任 「竹風書苑」,負責文獻史料之搜羅、拍賣工作。 |
國立東華大學 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
性格特質 |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3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