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地球環境學群
地球科學學類 |
生命科學學群
跨
生物資源學群
生態學類 |
所在校區 |
壽豐校區 974301 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二段一號 |
榮譽校區 台南市東區榮譽街67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橫跨地球環境與生物資源學群。本系擁有生態保育、地球科學、環境政策與城鄉規劃、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及碳中和等跨領域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研究設備齊全。學生除修習基礎及核心課程外,依興趣選讀地球科學、生態與保育、環境管理與環境教育及碳中和等專業選修學程,並將成為兼具科學與人文素養的永續發展專業人才。 |
本系教學品質優良,在生態相關學系中,排名名列前茅,是國立大學中唯一以生態為名的科系。在生態學系中,本系課程的多樣性最高,包含生態保育、生態旅遊、環境科學、環境教育及環境永續等課程,因此,畢業生的就業選擇最廣和就業機會最多。本系擁有優秀的師資,有完善的研究設備,研究成果在國內外皆受肯定,系友表現受學界與產業界倚重。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系名包含了生態學、地球科學及環境科學,主要在學習生態、地球物質與環境之知識與彼此的關聯性,並且進行實踐。 |
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為跨社會與自然領域的科系,以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的角度來探討生態環境議題及環境變遷問題,並謀求解決之道,以守護地球生態系。生態學為探討生物與生物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的學門。環境科學為跨學科領域的學門,目標在解決環境生態永續的問題。為尋求人類社會與地球環境共同永續,需要使用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藝術人文等概念與技能。 |
學習方法 |
觀察法:包含社會科學研究法、生態田野調查、野外地質考察,以及諸多課程野外實察。透過實際走訪研究區,藉由觀察、測量、採集、訪問記錄被觀察者(地景地貌、生物或特定人物)所發生的特定行為事件,需要很好的觀察及文字敘述表達能力。 圖解:學生於戶外觀察中 版權: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自有照片 實驗法:包含普通物理實驗、普通化學實驗、生態田野調查與地球物質等課程,透過實驗操作與儀器使用,運用統計方法分析實驗數據或進行實驗觀察探究特定對象的物理化學現象。 圖解:學生於共同實驗教室進行實驗。 版權: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自有照片 專題實作:包含專題研究課程與各課程報告發表。透過特定題目個人或與他人進行團隊合作實作,除了考驗專業能力學習成果,也培養與他人合作溝通協調配合、整合與表達能力。 圖解:學士班專題壁報展 版權: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自有照片 |
實驗課程:在實驗室或野外學習動物和植物分類,操作生態環境實驗,以瞭解生態學概念。 圖解:野外學習與觀察植物,以了解植物生態。 版權:生態系戶外教學照片 數據分析:進行資料整理,學習運用統計工具分析,運用統計工具分析與判斷各種生態環境問題假說。 圖解:實機操作,學習運用統計工具分析 版權:生態系上課教學照片 團隊學習:給位同學位完成作業,共同學習,以達成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和共同進步。 圖解:戶外團隊學習,以達成互相學習與交流。 版權:生態系戶外教學照片 戶外學習:增強觀察能力、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 圖解:戶外學習,以達成眼觀心觀的體驗與體會。 版權:生態系戶外教學照片 戶外學習:提昇休閒時間活動的層次、增加學習戶外生活技能的機會。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本系的諸多課程具有觀察,實驗、專題實作等學習方法的使用,建議高中生在高中的日常學習上能夠積極觀察並嘗試探究與反思現象或特定對象,並試著將心得或結果整理與表達。 |
建議高中生關注環境生態永續及保育的新聞,增強生態、環境與永續發展基本概念。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與相關科系相同處為以生態學與地球科學為學習之主軸,瞭解大自然運行的奧秘。相異處則本系強調自然與人文科學的整合,理論與實務的兼顧和應用,在教學與研究上統合生態學、地球科學、環境資源、海洋、經濟、政策、文化及教育等學科領域,建構整體性的自然資源及環境課程架構,讓學生有跨領域的學習機會。 |
本系與生命科學和生物科技學系不同,也與環境工程和環境管理學系不同。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畢業後可從事獸醫或環境工程等職業是本系畢業出路最容易被誤解之處,原因可能是因為本系可以學習到很多動物的生物學與環境保護及管理等相關知識。 |
本系就業不只政府公職,也包括生態顧問公司,目前人才需求眾多。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常被誤認為與獸醫或環境工程學系相關。本系的學習主軸為生態與地球科學,,強調自然與人文科學的整合,結合生態、地球科學、環境資源、海洋、經濟、文化及教育等課程知識,讓學生有自然與人文跨領域學習的能力。 |
本系一般生物資源與生態演化系組不同,因為本系發展方向包括生態科學與保育、環境復育及環境教育,規劃有生態保育、環境復育、環境教育及生態旅遊課程,課程訓練內容較為廣及完整。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自然與環境是一個複雜而多元的特性,不是只有單一自然本身的生態與地球科學問題,還有人類社會相關的環境資源經濟、文化及教育等影響。對於喜愛“自然”的同學們,可以籍由本系課程設計的安排,找出對於自然專業領域的方向,進而擴展跨領域知識整合的新方向。 |
本系教育培訓內容包括生態科學與保育、環境復育、環境教育、生態旅遊及環境永續,比一般生態演化系、生物資源系及森林系更為廣,因此,就業的選擇更多。 |
國立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保育生物學以生物學為基礎、融合自然與社會科學之學理與技能,並落實於實務操作的危機處理應用學科,同時以瞭解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之保育與經營管理的理論、應用與實例為教學目標。 版權: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系自有照片 生態田野調查結合本系教師專長,傳授田野調查所需的技術和方法設計並實作,使學生獲得生態研究工作的田野調查知識和經驗,對於有志從事生態研究工作的學生而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入門課程。 圖解:於東華校園內進行生態調查 版權: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系自有照片 野外地質考察藉由台灣地質、地形資源的介紹,讓學生瞭解自身所處的自然環境及所擁有地質、地形資源,培養建構鄉土教學資源,並瞭解自然環境的奧秘及大自然環環相扣的基本定理,進而愛惜我們所擁有的這一塊土地。 圖解:學生至中國武漢野外調查 版權: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系自有照片 環境教育在於幫助學生瞭解環境教育源由、目的、內涵、及背後深層理念,培養分析及解決環境議題思辨能力及行動力,提升環境敏感度及培養與自然對話能力,深化對人與自然的關懷並願意承擔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圖解:學生於合歡山進行實察 版權: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系自有照片 |
濕地生態學
1. 認識濕地植物的定義及特性 圖解: 瞭解台灣濕地植物 版權:陳德鴻先生提供 山野生態探索技能臺灣為多山島嶼,陸域生態研究常須進入山地叢林。本課程目標在建立正確登山安全觀念與培養野外活動技能,以期學生未來在面對山域生態學研究課題時,能順利且安全地完成野外調查工作。 生態調查生物資源調查是從事基礎生態學研究、物種保育、生物多樣性監測的基本工作。本課程目標在使學生具備基礎生態調查能力。課程內容以實作為主,內容包括陸域脊椎動物及無脊椎動物調查方法、水域生物調查方法、植物調查方法、水質調查方法,以及抽樣調查、距離取樣法、重複捕捉法等常見生態調查方法之數理基礎。 圖解:生物資源戶外調查學習與操作 版權:生態系戶外教學照片 學士專題本課程目的在訓練學生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期能獨立進行科學研究。 圖解:同學輪流上台報告,訓練學生思考與解決問題 |
國立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版權:范美玲提供
范美玲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畢業、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碩士及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博士。 曾擔任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助理、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臺北市政府技士、臺北市政府股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技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秘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科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任技正兼科長、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副場長及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場長。目前在台北行政院農委會主任秘書。
游麗方日本國立信州大學經濟學部學士、美國德州州立聖休士頓大學商業教育碩士、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研究博士。 曾擔任日本東京大學社會情報研究所客員研究員、大漢技術學院財務經融系講師、大漢技術學院休閒事業經營系助理教授、大漢技術學院流通與行銷管理系副教授。目前在大漢技術學院研究休閒遊憩與觀光餐旅管理系擔任系主任,及兼任研究發展處研發長。 版權:饒瑞玲所有
饒瑞玲學歷: 1. 實踐家專 2.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碩士 經歷: 1. 花蓮縣政府主計室科員 2. 花蓮高商會計室組員 3. 公賣局花蓮酒廠會計室組員 4. 花蓮縣環保局會計室主任 現職: 1. 花蓮縣環保局副局長 「國家文官學院簡任官訓練及格」 版權:干仁賢提供
干仁賢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地政系畢業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系與環境學系(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畢業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育博士班教育政策與行政組博士生 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工程管理處土地組組員 花蓮大富國小、中城國小代理教師 花蓮縣溪口國小教師、組長、主任 花蓮縣港口國小、中原國小校長 花蓮縣環境教育輔導團召集人 版權:楊淳凱提供
楊淳凱博士 2021/11 京都大學理學研究科生物科學專攻 碩士 2016/09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學士 2015/06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現任職業:生態及永續科學跨領域研究中心 博士後 專業領域:生態學、動物行為學、兩棲爬蟲學 跨領域研究:獸醫、毒物學等 教學經歷:指導過數位學士班研究專題 於部分大學課程當中擔任講師 於台灣各地舉行科普演講 其他:創立公民科學家社團:這是『蛇』麼東西,台灣蛇類志工調查 |
未上傳圖片
楊小姐碩士 林務局 未上傳圖片
林小姐學士 地方鳥會總幹事 未上傳圖片
簡小姐碩士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分署 |
國立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 |
|
---|---|---|
多元能力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
性格特質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3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3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