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社會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法政學群
跨
管理學群
行政管理學類 |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學學類 |
| 所在校區 |
壽豐校區 974301 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二段一號 |
壽豐校區 974301 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二段一號 |
| 學系特色 |
本系以培育國家公共行政人才為核心辦學理念,希冀藉由公共治理的理論學習,培養公、私部門所需的領導統御和學術研究人才。本系著重公共行政的基礎理論學習,並且結合實務導向的實習課程,和鼓勵學生從事跨學科領域的博雅學習,以強化學生的本科專業知識、拓展其人文關懷與學科視野。透過教學與研究的相互整合與支援,本系最終希望培育理論與實務能力兼具、懷有在地與國際視野的卓越公共事務人才。 |
本系有基礎的社會學課程,多個特色課程是我們的與眾不同,包括「法律社會、犯罪防治與觀護學程」、「公共與勞工事務微學程」、社工學分、進階數據分析、中等師資培育等,有利學生接軌就業市場。我們的優勢來自學生可以取得國立大學的教育資源,包括多項獎助學金、國外移地教學、國際交換學生的機會更高於許多大學、與歐美和日本簽屬多個雙聯學位等。完善的雙導師輔導制度讓東華社會學系的師生關係是有溫度且共感美好。 |
| 學科意涵 |
公共行政學系是以培育國家公共治理人才為辦學理念的大學科系,希望藉由相關的理論與實務學習,培養公、私部門所需的領導統御和學術研究人才。 |
社會學是一門綜合理論與研究方法的學科,用以洞察社會現象,進而落實社會實踐。社會學研究的範圍廣泛,小至個人日常、家庭與社區,大至全球化趨勢與人類發展。社會學經常使用質化和量化的專業技能進行社會現象分析,也在專業知識養成的過程中培養洞察力、邏輯分析、批判與問題解決之執行能力,以此改善社會問題及實踐理想。 |
| 學習方法 |
1、理解:能透過個人研讀、學習測驗等活動掌握公共行政相關理論、模型、概念的意含。 圖解:辦理學術研討會 版權: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2、應用:能將習得相關知識透過舉例、成員間研討,專題報告等活動套用到不同社會議題、政策時事,以及生活中各式公共議題的情境中,從中研析現況,問題並研擬可行的對策。 圖解:迎新活動 版權: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3、反思:在理解、應用的基礎上,透過心得撰寫,審議思辨對話等活動,對理論性知識與其實踐的限制與可行性,有邏輯地進行批判性思考,以拉近學理性知識與實務間的落差。 圖解:113學年度畢業典禮 版權: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
理性批判:社會學是一門具有深度的學科,對於所有理所當然的事提出質疑,並從事批判性的思考。 版權:系辦
建構知識體系: 透過大量地閱讀社會學相關理論,結合專業的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以建構一套認識世界的知識系統。 版權:系辦
社會實踐:依據所習得的專業知識和理論,給予任務設計方案深入現實社會,提昇學生社會關懷與社會參與之能力。 版權:李瑋恩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著重社會領域書面報告或實作成果作品。 |
對日常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事情抱持懷疑的態度,透過廣泛涉略相關社會議題之書籍、媒體影音、新聞事件等,且多參與讀書會、講座、工作坊,來訓練自己從多元的角度分析社會現象。同時可經常與自己或他人對話,討論並分析社會事件背後的意義,以跳脫個人歸因的思考框架,從社會現象背後的結構運作作剖析,俾能重新認識「我何以成為今日的我」。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公共行政是一門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逐漸自政治學和法學等社會科學領域中獨立出來的學科領域,尤其著重政治學和企業管理學的理論基礎,致力探索政府如何透過最有效的資源運用情況下,為社會提供最具效益、最適切、以及最合理的公共服務,尤其特別關注資源分配、社會公義以及經濟效益等議題。 |
我們有跨域的課程,如結合法律、諮商與臨床學系開設「法律社會、犯罪防治與觀護學程」,也有跨企管、勞工與法律的「公共與勞工事務微學程」等。有意從事社工,但又對社會學感興趣的學生,也可在本系修得近半數的社工學分,再跨到校內其他學院修滿學分,即取得社工師考試資格。我們也是中等師資培育的主責科系之一,讓有興趣成為公民教師的學生更具競爭優勢。學生取得商業數據分析師和社會調查師的證照是我們的強項之一。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從「公共行政」這四個字來看,許多人以為,畢業後當公務員,在公務體系處理行政事務,是本科系畢業生多半的出路,但除了進入公部門服務外,公行系畢業生的未來出路相當寬廣。例如擔任國高中公民科教師或至業界公共行政專業領域發展。 |
其實社會學和社會工作的出路還有是有所差別,社會學系的出路較為寬廣,如公職,犯罪防治工作、數據分析師,非營利組織企劃人員,國會助理、媒體記者...等。如要報考社工師證照,則還需補修若干學分,並參與社工實習,這樣就可取得社工師的報考資格。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公共行政屬於社會科學中應用取向的學門,為一培養能理解、應用政府治理的理論性知識與各項政策工具,並從中反思實務與理論之落差,以精進相關理論知識與實踐方法的活動,是一門有別於政治學,較關注資源分配、社會公義、經濟效益等議題的專門學科。 |
「社會學系的學生只會社會運動」是一般社會大眾對社會學系的誤解。社會學系主要在於培養學生洞悉社會現象的觀察力與分析能力,對於日常生活及未來就業有很大的幫助。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教師長期深耕國家理論、公共治理、永續發展以及國際事務等諸領域之學術研究,並於各該領域做成卓越貢獻,研究表現於校內系所中名列前茅,與國內其他高教學府相近專業類科做評比,亦排名於10%以內。本系除具備良好的課程設計和先進的教研設備外,亦與國外多所大學保持緊密的學術交流合作,定期舉辦中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活動,並持續辦理強調在立連結與社會實踐的參訪與實做課程,提供在學學子多元豐富的學習環境。 |
最好的方式就是請學生上本系的網站,了解本系的課程、師資、學長姊的出路等訊息。本系也極歡迎學生打電話前來詢問。 |
| 我的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社會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行政法
著重行政法之基本原理原則、行政行為及行政救濟等三大重點,搭配相關時事及實務案例介紹,讓同學對於行政法能有
行政學以日常生活常見的政府運作實務與個案,說明政府運作的原則以及實際,讓學生普遍建立社會以及公共參與的理解以及參與能力,甚至對於國家考試有關考試科目產生基本了解以及興趣。課程目標:1.了解政府運作的原理與實務。2.了解民主政治與管理的精神與方法。3.協助有志公職考試之學生認識行。
政治學最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理論的政治世界,不同於真實的政治世界。是社會科學的核心知識,也開啟行政學和公共政策的研究窗口。 |
社會變遷
1.了解台灣社會發展脈絡 圖解:老店參訪 版權:劉珈均
社會階層化
社會不平等是最重要的社會現象之一。如何從社會階層研究的視角對不平等進行觀察和分析,會是一門十分有趣的課程,也是社會學研究區別於其他學科研究的主要特徵之一,更蘊含了傳統社會學中核心的理論關懷。 版權:系辦 環境社會學
本課程安排參訪前往花蓮米棧社區、磯崎山海劇場附近、花蓮市清潔隊及垃圾中繼站(掩埋場)、花蓮南濱海灘學習ICC淨灘,出海從海上觀察海洋垃圾、花蓮海岸,並認識花蓮鯨豚資源。學生在參訪及聽取專家解說後,拍攝環境報導影片,上傳到公民記者(PeoPo)平台,以宣揚花蓮環境議題,傳遞環境教育的知識。 版權:系辦
社會實踐方案本課程由系上老師們共同擔任導師,指導同學進行學術研究、方案實踐或是展演,以作為畢業的代表作。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從事質性或量性的論文寫作,或是以方案或展演的方式來呈現。 版權:系辦
性別與社會透過社會科學特別是社會學的視角,本課程介紹性別研究論述、方法和實例,並討論性別及女性主義知識建構。主要的目的在提昇同學們的專業視野、思考及研究能力;檢視自我的性別經驗,分析社會建構性別議題的過程,關懷日常生活中性別議題,培養對性別的尊重與公正的態度 版權:梁莉芳提供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社會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陳詩語取114年度公務人員普通考試一般行政類科 在校生(大四)錄取公職考試 未上傳圖片
陳仕軒錄取114年度公務人員地方特考(台北區一般民政) 在校生(大三)錄取公職考試 未上傳圖片
劉家甫錄取113年度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四等(司法人員-法警類科) 在校生(大四)錄取公職考試 未上傳圖片
張誌勻雙榜錄取114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暨普通考試(經建行政) 應屆畢業生考取公職 未上傳圖片
陳威廷錄取113年一般警察特考四等行政警察 應屆畢業生考取公職 |
版權:本人提供
施柏榮現職: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分析師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計畫專案經理 學歷: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科學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工學碩士 獲獎:林榮三文學獎 台大文學獎 花蓮文學獎 菊島文學獎等獎項 長年參與國發會、經濟部等部會多個科技研發與服務計畫,投入跨部會研發計畫之技術評選與提案。主要專業在於國家產業升級策略、智慧城市、物聯網(IoT)、邊霧運算(Edge Computing)、人工智慧(AI)等新興議題,具有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產業分析師認證、工業技術研究院研發管理師認證。多次獲邀前往台灣科技大廠、法人產業科技型研究討會,進行專題演講與內訓。
版權:本人提供
游騰林現職:國泰世華銀行 數位暨數據發展中心 商業分析師 學歷:國立東華大學社會所 騰林透過提早設定升學目標並展開具體計畫,僅利用五年的時間即完成學碩士學位。 在社會學系/所的課程中,學習到許多社會分層、社會趨勢等專業知識,並搭配統計學、量化研究等課程培訓的分析技術。讓學生不只能夠從多種不同的角度剖析問題,還具有將各種複雜的問題轉化為可操作化的統計指標,藉以讓學生能夠兼具大數據分析專案的理論與實務。 騰林曾任職於台灣之星、國泰世華銀行,在職期間曾獲卓越專案管理獎與科技應用創新
版權:本人提供
吳采璋現職: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花蓮分台 編導兼主持人 學歷: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 曾任: 正聲廣播電台高雄台記者兼主持人 復興電台主持人 台灣區漁業廣播電台記者兼主持人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助教 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擔任廣播電台主持人 擔任花蓮看守所讀書會長期志工 未上傳圖片
尤泓鈞現職:政治大學法律系碩士班 110年特種考試司法官考試及格 110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律師考試及格 109年司法人員特種考試四等書記官及格 |
我的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社會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10%
|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2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0%
|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4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3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