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
國立中央大學
地球科學學系
所屬學群 生命科學學群 生物資源學群
生態學類
地球環境學群
地球科學學類
所在校區

榮譽校區

701臺南市東區榮譽街67號

校本部

320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學系特色

本系為國內唯一以「生態」為名的國立大學科系,課程涵蓋生態保育、環境教育、環境永續與生態旅遊,理論與實務並重,強調跨域與國際視野。學生曾參與菲律賓移地教學、臺日學術研討會,深化永續行動力與研究能力,並結合尖山埤環教聯盟推動AI解說與環境教育創新,展現本系在生態領域之教學、研究與實踐成果。

  下載詳細資料

本系所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地球物理教研單位,兼具了陸域及海域的固態地球基礎研究及實務應用。主要特色涵蓋地震、地質、地球物理探勘、地球化學等學科領域,致力於培養永續防災與綠能開發等項目人才。

學科意涵

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為跨社會與自然領域的科系,以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的角度來探討生態環境議題及環境變遷問題,並謀求解決之道,以守護地球生態系。生態學為探討生物與生物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的學門。環境科學為跨學科領域的學門,目標在解決環境生態永續的問題。為尋求人類社會與地球環境共同永續,需要使用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藝術人文等概念與技能。

本系系名所指涉的學科定義為研究地球固態實體特性之科學,包括地球內部的組成、結構及分佈規律暨地表自然作用及其發展變化等,以地震、地球物理探勘及地質三大類為主軸,並加強遙測、大地工程及地理資訊系統相關知識傳授。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建議高中生關注環境生態永續及保育的新聞,增強生態、環境與永續發展基本概念。閒暇時也能多參與動植物等協會之志工活動。
下載詳細資料

培養數學、物理、地科基礎知識與能力。
加強邏輯推理與解決問題能力。
多參與跨域合作。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與生命科學和生物科技學系不同,也與環境工程和環境管理學系不同。
本系為跨領域科系,強調生態及環境資源的永續利用與保育。
主要培養環境教育、生態旅遊、環境科學研究、環境資源保護,管理等人才。
強調人與生態之間的連結。
下載詳細資料

本系師資專長聚焦在地震、地球物理、地球物理探勘、地質等面向,也在近年新增了地球化學領域。與國內其他地科相關之大學系所不同處:
台大地質系:以地質相關之師資為主,地球物理方面較少
師大地科系:師資平均分布在高中地球科學教科書之各面向,較無聚焦。
成大地科系:著重礦物學、地球化學、自然資源,地球物理方面較少。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畢業生就業選擇多元,除政府公職外,也可進入生態顧問公司。亦有不少畢業生投身非營利組織,成為具社會實踐力的推動者。隨著全球對環境永續重視提升,綠領人才需求快速增加,本系所培育學生具備跨域與實作能力,深受業界青睞。另每年 有5 名國小師資培育名額,及不定期公費生機會,鼓勵多元發展。

地科系畢業不僅能當地科老師,在求學期間也與中油、氣象署、中興工程、工研院、地礦中心、科博館等單位合作,提供學生大量的實習機會。畢業後,可至學術單位繼續研究,或到國營機構、私人企業、顧問公司工作,地科工作影響的層面非常大,舉凡土石流、地震、土壤液化,其實都跟地科相關。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與一般生物資源及生態演化系組不同,因為本系發展方向包括生態科學與保育、環境復育及環境教育,規劃有生態保育、環境復育、環境教育及生態旅遊課程,課程訓練內容除了理論知識學習、也更加著重在實際職場、研究應用能力的訓練上。較為廣泛及完整。

本系主要特色在陸海域方面的固態地球科學,不含高中地科教材中的天文與大氣。
地科系畢業學生的工作層面十分寬廣,不僅是當地科老師。
地科雖非熱門科系,但據勞動部統計,其起薪及薪資成長幅度均高居各學門前段班。尤其政府大力推動的淨零碳排及綠能政策,以及對永續防災的重視,都需要地科方面的專業人才。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是國立大學中唯一以「生態」為名的科系,專門培育三大類未來熱門人才:生態科學與保育、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環境資源管理與復育。課程內容橫跨保育、復育、永續發展與生態旅遊等領域,比一般生態、生資或森林相關科系更全面、更實用。從課堂到野外、從理論到實作,學生將參與生態調查、移地教學、專題研究與實習,親身體驗自然、強化職場能力。本系也提供產業導向課程與職涯發展規劃,協助學生與未來職場接軌。依託綜合大學的資源,學生可跨系選課、雙主修或輔系,拓展跨領域競爭力。另設有自然領域師資培育課程,歡迎對教育有熱情的同學選讀,成為具備生態素養與教學能力的未來人才!

其實地科相關產業一直都很蓬勃。因為災害不斷發生,科技也一直在進步,石油枯竭的問題使我們轉做地熱,而地熱基本上和地球物理探勘是有關係的。另外一個二氧化碳的問題,如何封存、減少二氧化碳製造,其實是與地質有密切關係,所以整個產業是在持續擴大的。所以預計未來幾年,會有越來越多工作機會開放。

我的學系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
國立中央大學
地球科學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普通生物學
    • 普通生物學實驗
    • 生態學
    • 生態學實驗
    • 環境科學
  • 大二必修
    • 動物分類學
    • 動物分類學實驗
    • 植物分類學
    • 植物分類學實驗
    • 生物統計學
    • 生物統計學實驗
    • 演化生物學
    • 保育生物學
  • 大三必修
    • 動物行為學
    • 生態調查
  • 大四必修
    • 學士專題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
    • 普通物理A
    • 普通地質學
    • 地球科學通論
    • 程式語言與應用
    • 地球科學的挑戰與機會
    • 地球系統科學概論
  • 大二必修
    • 應用數學
    • 礦物學
    • 地質材料力學
    • 岩石學
    • 沉積地質學
  • 大三必修
    • 地震學
    • 地球物理探勘學
    • 地球物理探勘學實習
    • 構造地質學
    • 地球物理學
專業選修課程
  • 環境生態學群
    • 包括生態保育的基礎及進階課程。
  • 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學群
    • 包括環境資源、環境教育、生態旅遊及生態復育等相關實務與應用課程。
  • 地球系統科學
    • 台灣地質、地球科學專題I、地球科學專題II
  • 分析數學與物理
    • 時序分析、數值分析、統計學、地球科學資料處理、力學、電磁學
  • 水文與海洋
    • 海洋學概論;地球水循環、流體力學概論、水文學
  • 地球科學資訊學程
    • 遙測科學導論、地理資訊系統導論、地球系統科學概論、數學類、程式語言類、地球科學資料處理與應用類,選修15學分以上會加註"修畢地球科學資訊學分學程"
  • 氣候變遷調適學程
    • 氣候變遷與地球災害概論、地球系統科學概論、全球環境變遷、地球系統科學類、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類、氣候變遷減緩與永續發展類,選修18學分以上會加註"修畢氣候變遷調適學分學程"
  • 地質
    • 野外地質學、地形學、層序地層學、工程地質學、地下水及土壤汙染控制、基礎大地工程學、水文地質學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我的學系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
國立中央大學
地球科學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企業機構

    企業機構(生態顧問公司、環境工程與檢測顧問公司、開發與工程規劃顧問公司、休閒生態旅遊事業、環境教育公司)


  • 非政府組織

    環保團體、動物保護組織、自然教育中心與遊憩區


  • 公職

    公職(觀光類、環保類、動物園、農業類、國家公園、教師、林務局)


  • 中高職教師

    具有高中職學校教師身分,擔任各高級中學、職業學校、綜合高中的教師。


  • 地質及地球科學研究人員

    從事地球物理及地殼年代性質之研究。


  • 公家機關相關人員

    1.接受人民委託,管理公共事務的人員。2.依法於受有俸給之文武職公務員,及其他公營事業機關服務人員。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
國立中央大學
地球科學學系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Complete
2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Complete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Complete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Complete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Complete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Complete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Complete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0% Complete
2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20% Complete
2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5% Complete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Complete
1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Complete
10%

性格特質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35% Complete
3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30% Complete
3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Complete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Complete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Complete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35% Complete
3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5% Complete
3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30% Complete
3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