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 |
國立中山大學 音樂學系創作與應用組 |
|
---|---|---|
所屬學群 |
藝術學群
音樂學類 |
藝術學群
音樂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12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
校本部 8042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
學系特色 |
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以音樂為軸,學習三大核心領域:音樂編創、聲音設計、錄音製作,並透過跨域實作,進行整合呈現。實務課程涵蓋樂曲編創、影視配樂、製作出版、錄音技術、聲音科技工程、展演活動、媒體行銷等內容,以議題導向啟發創新思考與自主學習,透過田野踏查,創造具備在地特色、人文關懷的國際共製實作專案。以培育新時代具備全球視野及國際競爭力的影音製作和跨藝整合能力的人才為目標。 |
自八十六學年度起,本系開設應用音樂相關課程,提供音樂學子們應具備之音樂應用知識;自九十三學年度起招收應用音樂主修生,著手培養在古典以外兼具多元語彙及多元展演(音樂科技)能力之生力軍;九十八學年度起將作曲組與應用音樂組合併,成為可運用跨界語彙及科技媒材之多元創作主修,並在音樂內涵、科技應用,以及商業連結等專業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本學程以音樂為軸,學習三大核心領域:音樂編創、聲音設計、錄音製作,並透過跨域實作,進行整合呈現。 |
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創作與應用組是以創作為主,風格不限的專業訓練,涵蓋古典音樂、配樂與流行音樂。 |
學習方法 |
核心領域探索階段各核心主修以簡易數位化實作課程引導、激發學習動力,並在適合時間點回歸紮實理論學習。 核心主修間跨領域專題實作結合系外之既存或新創之影像或多媒體素材,讓音樂編創、聲音設計與錄音製作三門主修學生,透過系上媒合完成專題製作實戰。 產學合作媒合以最頂尖的音樂製作師資及畢業校友,讓學生在畢業前即能與產業接軌,以盡早的時間接觸國內外頂尖製作鍊,並透過國際產學媒合實作,讓學生反思並修改學習方針。 |
核心:音樂核心基礎能力之養成與培育 適性:個人內在潛質與適性理念之探索 多元:合作精神與跨領域之開拓與發展 連結:音樂與人群密切連結關係之建立 課程地圖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在高中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會希望看到學生們,無論在相關課程、社團活動中參與的 或 自行規劃舉辦 的各種 未來可連結至本學程專業的能力和成果表現證明。 |
可參與音樂類課程、展演、講座、工作坊、營隊等活動,增進音樂專業知識及技能。另外也可多接觸其他領域(不限於藝術),增廣跨域的視野。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學程結合古典、傳統與跨界的音樂課程,以及視覺藝術類之新媒體、電影、動畫與美術等跨域合作、豐富多元的各項專業課程設計。 |
強調創意取向於大一、大二階段之課程設計著重應用音樂領域之專業訓練,包括爵士音樂理論、商業音像內涵與創作元素、數位混錄音製作等課程之修習,同時亦涵蓋作曲領域之基礎課程,包括總譜閱讀及樂器學;大三之後則依學生志向與能力區分為作曲組與製作組,各組按照建議選修科目引導學生確立其創作或應用音樂專長之發展方向。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新時代所面臨的國際產業及就業趨勢,並非只有過去專精樂器演奏人才發展,還包括與多媒體影音科技的跨界合作。透過本學程最前瞻的音樂編創、聲音設計及錄音製作等課程規劃,為二十一世紀的影音產業,培育具備多元跨域整合能力的新時代領袖與人才。 |
雖然是以培養創作人才為主,但仍可結合自己的專長,如:成為一位創作型歌手等。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臺灣專業音樂教育學習內容,以古典音樂和傳統音樂的演奏和教習居多,而結合現代影視音配樂、聲音設計、科技流行及跨界創新的傳播應用整合內容比例較少。本學程正視二十一世紀科技帶來的全球影音內容革命,以培育新時代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影音製作與科技跨藝人才為目標。 |
一般人誤以為是以流行音樂為導向,但其實是依據學生的性向,有多元的選擇,如:電玩配樂、影視配樂、現代古典創作、混錄音工程等。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1.學士學位學程與一般學系相同。 |
本系「創作與應用組」學生於大一、二時之專業核心必修(主修)採大班共同上課,至大二下學期決定個人畢業導向(學術型之作曲畢業,或實務型之製作畢業),後於大三時依選取方向調整修課內容,並進行「畢業製作」之長線規劃。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 |
國立中山大學 音樂學系創作與應用組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音樂創作實務多元風格音樂創作與編曲,包含流行、搖滾、民謠、爵士、電音、嘻哈、台灣原創…等。 未上傳圖片 電玩音效設計針對電玩及其動畫短片,以創意思維佐以豐富合成器基礎訓練製作音效。 未上傳圖片 混音實務多元風格之音樂混音技巧學習,涵蓋國內外跨域風格音樂、電視劇、電影、電子音樂、電玩音樂…等混音製作。 |
數位混錄音製作
使用業界標準的ProTools軟硬體及專業錄音室的器材來實習錄製各種音樂作品(Recording.Tracking.Edit.Mix down.Mastering)。 跨領域音樂設計與實作(一)滿足跨領域音樂設計人才之培訓與針對聲音美感的培養。適用對於影像後製處理、遊戲音效設計與音訊後製處理感興趣之同學選修。瞭解業界動畫配樂師、遊戲聲效設計師、音效師、錄音師等相關職位之工作內容,並且思考如何將跨領域聲音世界的價值與現階段領域做連結。 跨領域音樂設計與實作(二)學習如何在設計體感醫療或體感遊戲產品時,以情境、情緒、速度感等三個共感面向作為跨領域溝通焦點,進而調整聽覺設計結果 (配樂寫作與音效製作),將其有效聯結至與視覺 (畫面場景與故事營造)及體感 (動力控制與動態工程) 領域的共作成果上。 音樂科技概論
介紹音樂科技及音樂工業的歷史沿革與發展,並藉由專業軟硬體數位器材的相關介紹與實際操作,搭配商業音樂作品的觀摩與討論,使學生能運用巧思將個人音樂創作完整呈現。本入門課程將以深入淺出方式,將音樂科技相關知識做完整的介紹。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 |
國立中山大學 音樂學系創作與應用組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版權:校友個人臉書
鄭辰惠音樂系創應組100級畢業生,雖非科班出生,求學時期曾主動致電智冠科技,爭取實習機會,在學時更積極拓展自我領域,不論是劇藝課程、管理課程、治療學程、活動策劃等皆多方嘗試。 畢業後即進入智冠科技製作遊戲音樂,曾任高雄鳳新音樂班應用音樂講師,現擔任向上國際科技音樂音效設計師,及自由編曲配樂師;參與製作之作品有『獵命師Online』、『古龍爭霸Online』、『刀龍傳說Online』、『俠客風雲傳』、『角子共玩』、『老子有錢』等線上遊戲、手機遊戲音樂音效師。 版權:校友個人臉書
游怡婷學習經驗:學音樂出身,先是學鋼琴,後來中間又學習小號,大學的時候學過創作與編曲,在校期間曾多次發表創作與在各演出場所演出,畢業時發表首張單曲EP。豐富的創作與改編作品發表以及各式演出與比賽獲獎經驗,更成為畢業後就業的重要養分。 職業經驗:台灣獨立唱作人,代表作品為 ”在你肩膀上入睡”及 ”就算討厭洋蔥也要把它吃下去”等。2013年獨立發行個人EP”就算討厭洋蔥也要把它吃下去”並開始於台灣各大live house及音樂季演出。2015年以原創作品參加中國好歌曲第二季進入蔡健雅組八強。擅長樂器除Keyboard外,也曾參與滅火器樂團、柳葉魚及猛虎巧克力之演唱會小號樂手及專輯錄製。目前為自由的音樂人,以教學及演出為主。 版權:校友個人臉書
林潔如學習經驗:大學時期除與校內劇場藝術學系合作外,也開始參與業界多項專輯、劇場、廣告的音樂製作,於畢業時發表個人作品專輯。 職業經驗:現為電視音樂節目執行企劃兼音樂後期、大型演唱會現場執行兼導演助理、所參與節目『大聲MY客風』入圍2018年金鐘獎 最佳綜藝節目獎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 |
國立中山大學 音樂學系創作與應用組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性格特質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