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國立中山大學 劇場藝術學系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藝術學群
表演藝術學類 |
大眾傳播學群
廣電電影學類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8042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
校本部 112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
| 學系特色 |
本系是南部唯一設有戲劇相關科系的綜合型研究大學,秉持人文研究與實驗性創作併進的方向,進行跨領域、跨學科的對話與共融,教學特色為: |
1. 本學系是國內專攻電影創作與技術的頂尖學府,致力於培育未來的電影製作人才。 |
| 學科意涵 |
本系培育劇場研究、創作與演出專業,兼備多元、跨域的表演藝術人才,學士班課程以建構人文史觀及拓展藝術視野為始,結合教師專長,內容包含表演、導演、戲劇構作、舞臺設計、服裝設計、燈光設計、戲劇理論研究、藝術行政等面向,強調理論與實務的結合。 下載詳細資料 |
「電影創作」是一門以電影作為創作媒介的學科,涵蓋從構思到製作的完整流程,其中包括專業技術、電影理論與歷史、人文與社會關懷。 |
| 學習方法 |
本系著重表演藝術的啟蒙與發想,理論課程除了美學與歷史之外,亦強調思辯能力培養,此外,更有大量劇場實務工作之參與,透過集體製作戲劇,訓練學生在表演藝術的實務表現,並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及創意思考實踐的能力。 圖解:課程結構圖
製作課程:透過集體製作一齣戲,精練學生在表演藝術的實務表現,並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及創意思考的能力。 圖解:2024年度製作《水》劇照 版權:攝影:吳柏源,本系版權所有 未上傳圖片 表導演主修:著重表演、導演的啟蒙、探索與專業訓練,輔以肢體、聲音訓練。 圖解:2023年度製作《米蒂亞…直播中》劇照 版權:本系版權所有 未上傳圖片 設計主修:以舞臺設計為主,服裝及燈光設計為輔;重視藝術演進與風格的特性,著力空間結構與視覺的美學思維訓練與呈現。 圖解:114畢業製作《彼方》劇照 版權:本系版權所有
理論與戲劇構作主修:在歷史/美學基礎上,發展評論與戲劇構作脈絡,兼顧管理實務與訓練,著重思辯能力的培育。 圖解:113畢業製作《末班車開往凌晨三點》劇照 版權:本系版權所有 |
1. 理論與內涵並重: 本系開設電影史、電影概論、藝術美學、劇本分析與產業研究等課程,旨在透過扎實的理論訓練,強化學生的創作內涵,充實電影學習的核心素養。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2. 實務導向與團隊合作: 課程採循序漸進,從小型製作練習發展至畢業製作。學生將在完整的實務操作中累積專業技能,並學習電影產業最重要的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3. 賞析與批判思考: 透過各類型電影的賞析、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訓練其提出獨到見解與批判。引導同學內化創作者的創作思維,轉化為自己的創作養分。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4. 專業分項課程: 針對電影眾多的工作職務規劃各類專業課程,專精於各項專業領域的訓練。大二開始分為表演組及創作組兩大組別,表演組專注於影視表演,創作組則有攝影、剪輯、錄音、美術、後期製作等各類課程。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強調學生在劇場專業領域(表導演、設計、理論與戲劇構作)的發展潛能,注重想像力、理解力與分析能力的開發,透過專業學習,兼具培育表達與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意發想、情境(氛圍)營造與說故事等能力之人才。入學準備上可以試著思考你的才華、才藝、能力是什麼?如何培養與發展?曾經影響你或你影響他人的事件、時刻、物件、電影、書、戲劇?詳細準備指引請至本校網站查詢:https://hs.nsysu.edu.tw/p/404-1078-349253.php?Lang=zh-tw
|
1. 大量欣賞各類型影、視、音作品,並廣泛閱讀各類文章及書籍,練習對作品進行分析與評論。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1.本系是南部綜合型研究大學中的戲劇科系,擁有跨領域/跨學科的合作與學習機會。 |
本學系學士班成立目的為培養電影產業需要的人才,不同於一般廣電學系或其他學校電影系,本學系學習著重以專業技術講好故事。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劇藝系畢業生只能待在劇場嗎?其實,除了表演藝術及影視產業、公民營藝術場館與機構外,亦能充分將戲劇所擅長的說故事、情境(氛圍)營造、團隊合作、創意發想等能力運用在不同職涯領域,例如時尚產業、家具及設計業、廣告設計業、網路服務業、食品服務業、婚禮產業等。 |
1. 誤解電影系畢業後,就一定會成為導演、攝影師、剪輯師、燈光師等。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外界常以為劇場藝術系只會演戲不讀書,甚至誤會是明星搖床,其實本系主修分為表導演、設計、理論與戲劇構作三個領域,共同必修包括扎實的文學、美學、劇本導讀/解析等課程,以展演、製作等實作訓練,達成創作、演出、製作、管理的一貫學習與演練。 |
1. 熱情固然重要,但需紮實理論基礎、培養廣泛閱讀與深度觀影的習慣。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大一上學期為廣泛的劇場學習,下學期可針對自己興趣(表導演/設計/理論與戲劇構作)深入修課,亦可選擇跨修不同專業。除了師資、教學設備、既有課程外,透過共學實踐計畫、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高教深耕計畫等計畫資源,與製作課程的共製共學,實踐創作、演出、製作與管理的一貫學習。同時本校具備豐富的姊妹校交換學習資源,請參見國際處網站。"人生不能重來,大學重來會很麻煩,想清楚了敢愛就來!" |
本學系招生管道如下: |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山大學 劇場藝術學系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畢業製作透過集體製作一齣戲,精練學生在劇場方面的實務表現,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及創意思考的能力。包括導演、演員、舞監、舞臺、燈光、服裝、平面等設計、執製、行銷宣傳等職位均由學生擔任,注重實務操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圖解:113年畢業製作《宜人之地》 版權:本系版權所有
戲劇構作系列從歷史演變以及學理基礎讓學生認識「戲劇構作」的起源、發展以及現在狀況。並且在具體案例的學習上,開始了解戲劇構作涵蓋的工作範疇以及所需的知識基礎。 圖解:112年科學教育館移地教學
導演一至二具備「導演概論」與「導演(一)」基礎後,以導演創意及手法探討為主,運用劇場元素,透過畫面、訊息等符號的解構與建構,建立更多的創作語彙與創作風格。 圖解:2023年度製作《米蒂亞...直播中》劇 版權:攝影:皓橘攝影HushOrange,本系版權所有
進階表演一至四具備劇本理解能力後,透過寫實表演、身心合一訓練等不同的表演訓練,加強演員語言詮釋與角色塑造的能力與層次,除了訓練觀察、模仿、創造、想像與即興能力外,更期望啟發演員之表演創造與反思能力。 圖解:2024年度製作《水》 版權:攝影:朱上均,本系版權所有 舞臺設計一至四秉持總體藝術的理念,本系的舞台設計課程目標是培養具備設計力、美學力和思辨力等多重潛能之跨領域人材。教學內容著重學習與國際一流大學接軌的劇場概念,並且能夠應用來深入分析劇本、論述材料語言和設計表演空間。 圖解:2019年度製作《安蒂岡妮不勇敢》 版權:攝影:劉人豪,本系版權所有 |
電影製作是大一至大三必修課程,學生從基礎拍攝實務課程開始,各種職務的認識與練習,最後完整創作一支短片。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電影攝影是創作組其中一項專業課程,主要是包括業界有名的錢翔、包軒鳴等知名攝影師親自指導,在電影光影的掌控下,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達到戲劇要求。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電影表演基礎全班從基礎表演開始學習演員與劇組的互動,並培養演員在鏡頭前的態度,也對舞台的表現與面對觀眾有特別深刻的學習,一直都是同學最愛的課程之一。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電影剪輯讓同學能了解剪輯改變劇情的特色,透過林浩溥、雷震卿、滕兆鏘等在業界經驗豐富的剪輯師們指導,不論在專業剪輯軟體操作技巧,或是剪輯觀念與手法,甚至剪輯態度的表達,都繪有煥然一新的成就感。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影展規劃與執行 與 影展實務電影人全方位的課程,學習如何讓電影創作作品在影展展演中成功推出,因為搭配一年一度關渡電影節活動課程進行,而且讓同學近乎百分之百的規畫與執行一個正式對外影展。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山大學 劇場藝術學系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周宜賢BALLBOSSBallboss & Stories藝術總監、導演、策展人、繪本作者 大學時主修表導演的Ballboss,自英國kingston university插畫與動畫MA學程返國,成立跨界藝術品牌『Ballboss & Stories 』以各種故事為產出,跨足劇場、插畫、跨領域策展等。曾受邀擔任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臺灣館代表之一,並於2016-17年連續榮獲文化部年度文創之星殊榮。 未上傳圖片
Sam 王品翔一點酒意酒食劇場創辦人、一點新意意外行銷主理人 大學時主修表導演的Sam,投身餐飲業•,個人經歷包括近百場餐酒私廚設計、擁有五家連鎖直營餐酒館、獲GQ推薦高雄必去餐酒館、數十間酒吧餐飲顧問、沈浸式餐酒體驗策劃,餐飲經營上融合劇場專業,持續打造不同的餐酒空間。
李劭婕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表演組畢業,活躍於影、視及劇場的專業演員,演出的爆發力及豐富的層次讓人印象深刻。 劇場作品:台南人劇團《安平小鎮》《無差別日常》《Q&A首部曲&二部曲》《K24:十週年紀念版》《游泳池(沒水)》《哈姆雷》;天作之合劇場《MRT2》;莎妹劇團《離開與重返》;動見体劇團《拼裝家族》;故事工廠《莊子兵法》;我城劇場《日常恋襲曲》;表演工作坊《外公的咖啡時光》等。 電影作品:《時下暴力》、《有一種喜歡》、《引爆點》 電視作品:《凌晨2點45分》、《一把青》、《就是這YOUNG!》
李嘉隆peter lee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表演藝術部門助理監製 我大學畢業之後馬上就讀藝術管理碩士班,然後在唸碩班的時候曾擔任當代傳奇專案行政助理及至台南人劇團工作,待我碩班畢業後,即到曾實習過的香港進念二十面體劇團工作,大概三年左右,離開至展能藝術會工作,接觸一些不同能力的藝術家,不過這工作是專案,因此時間比較短。沒間斷的就去了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擔任表演藝術主任,主要工作是節目的策劃及籌備,還有會做財政預算等的工作。
黃建豪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表演組畢業,畢業後,創立劇團從事表演藝術創作。 作品從影視作品到劇場演出,更嘗試各種非典型劇場空間,例如愛河畔、公園等。近年作品連結請見:https://zh.wikipedia.org/zh-tw/嚎哮排演 |
未上傳圖片
周嘉儀學士班校友 製片-一位成功將台灣電影帶入韓國釜山影展創投的人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427454 未上傳圖片
許富祥碩士班校友 導演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E%B8%E5%AF%8C%E7%BF%94 未上傳圖片
曾瀚賢碩士班校友 製片-紅衣小女孩、麻醉風暴製片 http://www.taiwancinema.com/Staff/StaffContent/?ContentUrl=55294 未上傳圖片
陳彥廷學士班校友 演員、導演 https://news.tvbs.com.tw/local/687783 未上傳圖片
林君陽碩士班校友 林君陽,專長於社會寫實題材。早期以《愛的麵包魂》導演身份嶄露頭角,於2019年憑藉《我們與惡的距離》榮獲金鐘獎「戲劇節目導演獎」。該劇深入探討社會道德與心理議題,獲得廣泛好評。2021年,他執導的《茶金》獲得金鐘獎多項提名,展示了其在時代劇中的精湛掌控力。2023年,他的電影《疫起》更榮獲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獎,並與Netflix劇集《人選之人—造浪者》再度引發討論,是台灣影視圈重要知名導演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山大學 劇場藝術學系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