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大學 生態人文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科學傳播學系 |
|
---|---|---|
所屬學群 |
生命科學學群
跨
生物資源學群
生態學類 |
大眾傳播學群
大眾傳播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43301臺中市沙鹿區臺灣大道7段200號 |
屏師校區(舊名林森校區) 900393屏東縣屏東市林森路1號 |
學系特色 |
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 Department of Ecological Humanities)屬於「生物資源學群/ 生態學類/ 環境資源細學類」,課程包含三大領域:生態科學、生態思想、生態實踐。學生依個人興趣,未來可從事ESG碳排管理、永續發展規劃、生態旅遊、環境教育、生態檢核調查、生態文創、生態傳播(例如生態記者、生態YouTuber)等生態產業。 下載詳細資料 |
科學為經,傳播為緯。成立於103年8月的科學傳播學系是年輕且活力充沛的科系,專注培養樂意傳播科學知識給一般大眾的非科學家。課程係以基礎科學、大眾傳播與科學傳播原理為基礎,培養學生規劃及實作能力,藉文字、影像、媒體、展演、活動等混成媒介創做客製化傳播內容,為進入社會職場環境做預備。 |
學科意涵 |
「生態人文學系」(Department of Ecological Humanities)為研究暨教授與生態科學、生態思想與生態實踐等相關學科知識之學系,目的在培養擁有與生態環境相關之科學知識、哲學思想以及實踐能力之人才,為守護臺灣本地及全球生態環境效力,並參與建構永續良善之生態文化。 |
科學涵蓋生活各個面向,在訊息難變真偽的現代社會,本系重在培養學生辨別科學知識真偽,為大眾不同需求進行知識轉譯、規劃與執行之能力,並設立媒體寫作、科普活動企劃之專長認證學程,培養相關人才。 |
學習方法 |
(1)專題實作與分組討論:綜合生態科學、思想及實踐各領域,採用專題研究的方式,在教師指導下,選定特定主題,運用實驗法、問卷調查法、思辨法等各式方法,進行專案研究,並發表成果,以學得知識統整並培養獨立研究及發表的能力。 圖解:專題實作期末發表會,學生解說研究成果。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陳德治老師 (2)解說展演:無論是在生態保育、環境教育或生態旅遊經常使用的專業技能,因此本系在許多課程中均安排學生透過上台報告、戶外解說和展覽規劃等方式學習,並開設有環境解說和生態博物館課程設計實務等專業解說展演課程。 圖解:學生參加臺灣科學節進行高美濕地解說展示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任孟淵老師 (3)數位運用:數位科技發展在生態科學及實踐的研究與應用上的重要性逐年增加,本系近年來提供無人機、3D列印、影像分析等軟、硬設備,利用課程及工作坊之培訓,以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並增進未來跨域發展的能力。 圖解:3D列印教學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徐崇斌老師 (4)生態調查:生態研究中常使用之野外資料蒐集方法,透過生態調查得以了解生物資源分布等生態現象,並提供環境資源經營管理策略,以達到生態保育之重要目標。 圖解:昆蟲採集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賴麗娟老師 (5) 生態思辨與討論:生態思想領域常用之學習方法,與授課教師及同學進行生態哲學相關議題之討論,透過思考、辯論的過程,以釐清生態思想之經典概念,並學得獨立思考,發展個人思維的能力。 圖解:學生成果報告書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賴麗娟老師 |
課堂講授法:1.資料蒐集、整理與研究。2.利用研究資料進行創意發想,設計實驗。3.利用研究資料進行創意發想,規劃科學探究活動。4.根據研究資料,規劃與製作展示內容、展具Prototype。參考課程:普通生物(含實驗)、科學博物館展場設計與導覽、科學遊戲設計等 圖解:學生自行設計科學探究活動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 設計實務法:透過設計思考方法,帶領學生跨領域、跨學科設計並發展出具體的產品,包括教具、教材、教法及各類型的大眾科學活動等。 圖解:設計思考工作坊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 角色扮演法:以角色扮演方法幫助學生進入到相關情境,並解操作相關角色的能力與態度,在做中學習與人溝通及實務能力。 圖解:學生擔任科學解說志工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 實務作品分析法:透過識別不同媒體類型的編碼和慣例來學習實務作品的產製歷程。促使學生可以瞭解如何使用語言、視覺、聽覺等各種媒介創造一個作品,吸引特定受眾的特殊展示。同時學到如何辨別任意媒體文本中的技術性、符號性和敘述性的設計原則。參考課程:媒體倫理 圖解:媒體倫理課程合照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 模擬產製法:強調「做中學」,是 21 世紀獲得知識重要策略。教師鼓勵學生在學習中進行更深層次、更有意義的探索。外界的媒體與資訊內容的製作為學生提供探索及實踐中學習的機會。通過生產媒體文本(如聲音、短片和紙本),學生可以探索自己的創造性,並表達自己的聲音、觀點和視角。 參考課程:媒體創作實務與基礎 圖解:動畫影像實驗室成員至晁陽綠能園區自學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 |
1.根據特定主題進行研究資料蒐集、整理與研究的過程,過程中碰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案實例,解決方案是否合宜、進行幾次調整、每次調整重點與改進方案,以及整體心得。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與其他生命科學學群科系不同之處在於,全國唯一結合生態科學與社會人文跨域專業之學系。以生態科學研究和獨立思考能力為基礎,培養學生領導溝通、問題解決和團隊合作,在環境教育、生態監測、生態旅遊和地方創生等領域跨域學習,養成學生進行生態實踐之應用能力。 |
科學傳播學系不同於一般以培養科學家為目標的理學院科系,也不同於培養新聞記者的傳播科系,而是結合兩者專長,以科學內涵為主要傳播目標,透過文字、影像、展演、活動等各類傳播管道,將「正確」的科學知識,與民眾日常生活各面向結合,進行轉譯、詮釋等客製化服務後,傳遞給不同需求的民眾,期能全面性的提昇社會大眾的科學素養。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1)學生出路並非只有生態科學研究或生物老師一途。(2)出路:ESG碳排管理師(經濟部IPAS人才能力鑑定)、永續發展規劃師、生態檢核調查、生態旅遊、環境教育、生態文創、生態傳播、生態政策等。(3)可以學歷認證取得公部門「環境教育人員證照」,至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擔任環境教師(如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等 |
1科研能力:本系並非培養科學家,而是引領大眾對科學有興趣,保持科學精神,兼顧人文社會影響面向,以及藝術創造性表達能力,往後在科普影片製作、科普活動規劃、科學主題策展、科普文章及相關的專案管理等領域,都能有出色的表現。2培養教師:透過修讀本校師培課程,結合本系專業課程,在教育現場絕對能有更好的發揮。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1)本系容易被誤解為理組科系,但學習內容除生態科學課程外,還涵蓋人文領域的課程。 (2)學習方法不僅有出野外、做標本,還包括有專題式學習、思辨討論、設計思考、遊戲學習、社區營造、及產業實習等方法,並提供丙級攀樹教練證書、無人機操作證、及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等證照之培訓課程。
|
1.必修課程:以科學傳播為目標進行教學,多實作與個人創意展現,而非一般理學院科系或傳播學院注重死背與計算。2.選修課程:根據個人興趣專業取向,分影像製作、科普活動規劃、科學展示策劃、科普報導等專業實作課程。針對培養專業發展基本能力進行實作教學,學生越把自己的專案當一回事、越投入,收穫就一定越多。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1)本系在培養跨領域能力以回應台灣的生態環境問題(社會組和自然組同學都可報考)。即便不投入生態產業,但是所培養的議題掌握、新創規劃與實踐能力,也能符合社會未來發展的趨勢和創新創業的需求。 |
你喜歡說故事嗎?你喜歡在查證後傳遞新知嗎?你希望我們的社會因為大家都具有科學素養而能理性的討論問題嗎?如果這些答案都是肯定的,科傳系就是你最好的選擇。 |
靜宜大學 生態人文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科學傳播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1-攀樹體驗與樹冠生態調查實作攀樹技術原本是為了樹木園藝工作所發展,之後延伸應用到樹冠層生態調查與環境教育、冒險治療、休閒……等多樣化領域的應用,為使本系學生學習多樣化之生態相關就業技能,開設此課程培育修習之學生,可參加丙級攀樹教練課程並於通過測驗後取得證照。 圖解: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練習攀樹技能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陳德治老師 2-愛的哲學愛是生命最核心的內涵。人生之所以有意義,全因有愛之故。真實又珍貴的愛激發人創造各種美善價值,但扭曲的愛則造成許多罪惡與傷害。人的愛有許多類型,如男女之愛、夫妻之愛、親子之愛、朋友之愛、鄰人之愛、自然之愛等等。唯有真正了解愛,人才能正確地愛,並創造各種豐富的價值並體現生命意義。本課程廣受學生喜愛歡迎。 圖解:愛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柯志明老師 3-探索式微專題針對大一同學設計的3天2夜營隊式課程活動,由系上全體教師共同參與授課,規劃系列野外研究及生態人文實踐課程活動,在過程中學習相關知識與技能,增進學習動機並培養合作學習之能力,本活動亦和生態人文系學會合作,結合大一新生迎新活動,將迎新活動與系特色課程結合,讓大一新生對生態人文系有更深入的認識與熟悉。 圖解:谷關大甲溪水棲昆蟲及藻類採集課程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陳德治老師 4-地理資訊系統概論除基本之GIS軟體之教學外,並運用專業授權軟體(Pix4Dmapper)及空拍機進行教育訓練,針對本系學生的需求設計,邀請軟體工程師及專業飛手蒞校講授,同時也在戶外,實際操作空拍機飛行,學習空照圖拍攝技巧,再透過專業軟體轉換成3D立體影像圖,獲得優質且實用性極高的學習成效。 圖解:數位科技運用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徐崇斌老師 5-生態社區概論國際社群公認,生態社區是邁向永續發展的基礎,而在世界各國蓬勃發展。本課程將以實際體驗搭配理論和個案,介紹生態村理念和面向。並且帶領學生探訪國內符合生態村概念的社區,結合生態設計、飲食和藝術等議題,進行專題採訪、社區志工等專題實作。 圖解:同學訪談社區駐村藝術家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任孟淵老師 |
科學博物館展場設計與導覽培養學生透過展示傳遞科學知識的能力,開設科學展示基礎課程,每學期末以成果展的形式呈現學習成果。 圖解:課程成果展-屏東文化展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 科普活動企劃學分學程以理學院各系之基本科學專業為基礎,近而學習詮釋科學知識內涵的原則與倫理,並了解各傳播科學知識管道的專業工具與技巧,搭配個人創意進行正確的科學知識詮釋與適當的呈現方式。 圖解:科普活動策展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 科普媒體寫作學分學程科普媒體寫作學程,主要以理解、批判、使用、產製、傳佈與應用媒體文本為宗旨,推動具批判性的媒體寫作課程,從倫理面到產製面,透過解讀媒體文本的意義、辨識媒體中的符號到學習操作文字或圖像來完成媒體作品,放在媒體產製上的潛能探索。 圖解:動態圖像設計工作坊 版權:國立屏東大學 |
靜宜大學 生態人文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科學傳播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圖解:舉辦行政院公共衛生相關研討會實況 版權:蘇信維提供
1-蘇信維1-學歷:靜宜大學生態學系學士(98年6月畢業)、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畢業、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班。 2-經歷: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現職)、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3-證照:環境教育師、病媒防治專業技術人員。 重要貢獻: 1-建置我國檢疫官培訓制度 2-臺南市登革熱疫情防治(行政院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成員) 3-感染性生物材料輸出入規定及系統建置 論文獎: 1-以最佳覓食理論探討臺中都會區景觀變遷與鷺鷥林棲地選擇的關係:以夜鷺為例 2-外來植物「陰香」族群分布-臺中都會公園西側的山坡地為例 3-2010-2013年臺灣國際港埠鼠類媒介漢他病毒之流行病學調查 圖解: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環教活動擺攤實況 版權:張顥馨提供
2-張顥馨1-學歷: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學士(105年6月畢業)、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碩士(106年8月畢業)。 2-經歷:林務局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專案環境教育教師(現職/公部門委外人員)、觀樹教育基金會裡山塾環境教育中心實習(2016.7-2016.8)。 生涯發展: 系上三大的領域,包括生態知識、生態實踐、生態思想,三個不同領域,學生需要培養整合、運用的能力,在系上的訓練,讓我可以運用在職場上,尤其在環境教育的領域裡,不再是單一領域的專門,是需要彙整不同、跨領域的學科,藉由系上的訓練,讓我能實際運用在職場上。 圖解:從事水棲昆蟲生態調查現場實況 版權:彭文宣提供
3-彭文宣1-學歷:靜宜大學生態學系學士(99年6月畢業)、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碩士(102年10月畢業)。 2-經歷:弘益生態有限公司(現職/生態資源調查、環境影響評估公司)、勝偉企業社(2014.10-2017.5)。 生涯發展: 大學跟研究所期間有幸能跟謝森和教授學習水棲昆蟲的生態調查。進入職場後,物種的辨識能力十分重要,魚類蝦蟹螺貝類大部分都有圖鑑,一般人想學習也不會太困難,但水棲昆蟲缺乏相關的圖鑑,職場上也很欠缺水棲昆蟲辨識的人才,因此會水棲昆蟲物種辨識帶給我在職場上很大的優勢。 圖解:從事山地實驗農場環境教育解說現場實況 版權:李紹輔提供
4-李紹輔1-學歷: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學士(102年6月畢業)、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畢業。 2-經歷: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山地實驗農場/教學研究組解說員兼環境教育人員(現職)、中興大學生物顯微鏡技術助教。 生涯發展: 增進英文會話能力,讓自己的第二外語不論在外語的聽、說、讀和寫等能力都能更上一層樓,提升工作上的競爭力。 圖解:環境教育教師上課情況 版權:陳紘融提供
5-陳紘融1-學歷: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學士(102年6月畢業)、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碩士(105年6月畢業)。2-經歷:新竹市環境保局濱海低碳環境教育中心專案環境教育教師(公部門委外人員) 、林務局二水台灣獼猴生態教育館專案環境教育教師(公部門委外人員)、友達永續基金會專案科普教師(駐場人員) 生涯發展:系上的三大領域,含生態知識、生態實踐、生態思想,三個不同領域,讓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更深入的自主學習、並探索自己未來職涯的方向。在系上的訓練,使我能夠有條理的整合及運用不同領域的學科知識,習得跨領域整合及跨領域的合作的我,在職場上能夠更快速的適應工作內容,且將所學的一切應用在職場上。 |
圖解:鍾明任系友 版權:鍾明任系友提供
鍾明任鍾明任為本系大學部108年度畢業系友,於在學期間辦理諸多國小科學營隊與展覽活動,並從中激發出對於積木教具的熱誠,曾於科學教育與博物館期刊、ICIET等發表積木用於營隊與科學教育之成果。 現任職於智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積木講師,以積木作為載體,喚醒大眾對於科學知識的求知慾。 圖解:黃暄閔系友 版權:黃暄閔系友提供
黃暄閔黃暄閔為本系107級學士、109級碩士畢業校友,在學期間參與指導教授研究計劃-原住民科學教育、數學探究教學等,並擔任兼任助理;也參與系上的多元營隊活動,帶領小學生走入科學的新「視界」,期望能將所學分享給更多學生。 111年通過台北市國小教師甄試,分發於台北市中山國小,擔任班級導師。期盼能秉持始終如一之教學熱忱,喚起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成為一個充滿教育愛的小學教師! 圖解:楊紫暄系友 版權:楊紫暄系友提供
楊紫暄楊紫暄為本系108級學士、109級碩士畢業校友,在學期間參與諸多國中小科學營隊與展覽,積極參與團體組織配合與學習,深入活動相關規劃與實作,從中定位自我價值。 現任職於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副管理師一職,協助政府相關計畫之管理與活動辦理,近兩年辦理由經濟部指導之臺灣印尼產業鏈結高峰論壇,將在校所學充分應用於職場。 圖解:李維育系友 版權:李維育系友提供
李維育李維育為本系108級學士、109級碩士畢業校友 現任職於三豐文化實業,致力於科學教育相關課程開發與結合積木教具教學相關企劃,應用領域涵蓋國中小自然課程、生活科技課程與基礎程式設計,努力呈現更多樣化的學校課程。 圖解:楊婉琳系友 版權:楊婉琳系友提供
楊婉琳楊婉琳為本系大學部109級畢業系友,因在學期間策畫、辦理諸多國小科學營隊與科學課程、科學展示,同時與系上劉藍玉教授於屏東科教中心開辦科學探究實踐社,激發出對科學教育的興趣與熱誠。 現任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擔任科學教育創意實作競賽計畫人員,以競賽為載體,推廣科技教育,以提高大眾對於科技教育的重視。 |
靜宜大學 生態人文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科學傳播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性格特質 |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