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大學 哲學系 |
東吳大學 德國文化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文史哲學群
哲學學類 |
外語學群
歐語文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11台北市士林區華岡路55號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文大哲學系的老師們學術表現既專業又多元,不遜於國立大學,而且能與課程互相搭配:從古希臘、先秦哲學、康德,到新穎的語言哲學、美學,或應用的哲學諮商,或尖銳的道德議題,或對死亡的關懷,都可以在這個系裡找到。我們既有高度的國際化,又維持中哲儒家、道家並加以創新,而且是少數特別注意到美學研究的哲學系。這是多元、友善、有趣又實在的哲學系,可以讓你試探各種不同的可能。 |
我們的使命在於培養熟稔德語區語言與文化的專業人才,期待畢業生能:1)在快速變化的大時代站穩腳步,2)掌握最新的趨勢與脈動,3)在國際、科技、永續等議題持續發聲,4)向德語區邁進。我們也會在大二選派學生前往德國明斯特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換,實地融入當地德語環境。此外,為提供深化學習的機會,我們設有碩士班,可以申請「五年碩一貫」,以五年的時間取得學、碩士學位。 |
學科意涵 |
哲學,字源philo-sophia在希臘文是「愛智」,而不是智慧。哲學是從認識自己的無知,在持續不斷的檢驗中,展開對知識與智慧的追求。哲學家不是已經擁有智慧的人,而是能踏實地反省、批判,尋找新的可能,持續向智慧前進的人。 |
德國文化學系屬於外語學群、歐語學類,我們的課程主要分為: |
學習方法 |
思想實驗:設計一個想像的情境,用來檢視特定議題或理論的合理性。例如,著名的「電車難題」即是設計來檢視傳統倫理學在道德抉擇時的侷限。 論證分析:在一段論述中分析出其中的邏輯結構,找出各項主張分別是從什麼前提所推出的結論,檢視這些前提與結論組成的論證,是否確實能支持這些主張。 文本研讀:切實研讀哲學文本,理解複雜的文字表達,強化對文字內容的區辨力,練習以文本證據來佐證自己對哲學思想的解釋。 對話與反思:藉由與教師或同儕的對話,學習如何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對話中對既有想法提出問題、回應問題,提高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
1. 我們的語言課程使用德國進口原文教材,本國籍與德籍教師相互搭配教學,每週至少有10小時的語言訓練,並且設有各類輔導機制,由多元評量機制檢視學習成果。文化課程則使用全德語文本,透過閱讀、報告、討論的方式,讓大家一步步走進德語區文化的世界。 版權:德國文化學系 2. 課後,透過作業複習、分組討論、相互練習、課外資料等,持續複習課堂學習內容,一方面提高語言能力、表述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另一方面也藉此磨練日後職場需要的團隊合作能力。 版權:德國文化學系 3. 我們每年也會選派20位大二同學前往德國明斯特大學進修一個學年,實地融入德語文化與環境。 版權:德國文化學系 4. 我們每年與校外機構合作,同學可以透過過校外企業機構參訪、企業實習、成果展演活動,將課堂知識應用在實務當中。 版權:德國文化學系 5. 我們也會在課程中結合「實作訓練」,例如由專任教師指導同學進行德語書籍翻譯,實際進入翻譯工作,並且會正式出版發行翻譯成果。 圖解:翻譯書籍 版權:德國文化學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哲學是一種包含聽、說、讀、寫的全方位活動。 |
對於語言與歐洲文化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高中時期累積以下各種經驗,從中培養相關基本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許多學科的理論部分都涉及哲學,例如:政治學裡的政治思想、藝術學裡的美學、中文裡的中國思想等等,在哲學系則有政治哲學、美學、中國哲學等等。不同的是:其他學科是在各自背景脈絡下觸及哲學;哲學系則會提供全面的理論脈絡和進行理論性抽象思考所需要的訓練(如邏輯),並會更進一步對各學科中作為基礎的理論進行反思,甚至對一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理論,提出質疑。 |
我們學系全名是「德國文化學系」,有別於傳統的外國語文學系,我們不只重視同學的語言能力,同時也非常重視同學的文化能力。因此,我們一方面提供紮實的語言訓練,一方面培養同學的文化底蘊與實務的應用能力,幫助同學一步步打造出個人專屬的人生藍圖,無論就學或就業都能在良好的能力基礎上有所發揮。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畢業沒有出路,或是所學與後來從事行業不同,但這些都不盡然正確。這十年世界的變化已超乎過往,比起單一指向型的科系,哲學更能培訓你跨域的彈性,面向未來的工作型態。既有的工作職缺正在改變,想以特定科系保障未來是不切實際的。你需要更通用的能力,就是哲學。文大科系全國最多,可以和哲學搭配,更是一大優勢。 |
語言與文化是工具,是一種軟實力;現在的社會,雖然科技至上,但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文),若能在專業之外學好一種外文(包含語言及文化),輔以另一項跨域能力,未來在就業上將更有競爭力。本系畢業生可從事各行各業,如:業務助理 、秘書、外語翻譯人員、觀光旅遊、導遊、航空業、外語老師、外交人員等。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最常見的誤會是對哲學這個學科的典型誤會:大談人生的意義以及鑽研脫離現實的東西。但其實哲學重視合理的溝通、有憑有據說話,也討論科學、道德、政治與藝術,這些領域跟現實都息息相關。 |
語言的學習並非死背單字、文法規則而不實際使用,因此,同學們在選擇外語學系作為主修時,應該要有正確的認知「語言,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死背的」。另,外語的學習者,應認知自己是文化傳遞者,在原先習得的本國語言與文化基礎下,學習外語及外國文化,對本國人傳遞異國文化,對外國人傳遞本國文化,促進交流與進步!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文化哲學系大學部課程的主力師資一方面有自己的學術成長,另一方面也很能付出關心、輔導學生。在傳統上以男性為主的哲學中,我們有5位專任的女性哲學學者,每一位在系上都有一定的聲量,此外,系內成員們也都用心維持著多元、開放、性別友善的氣氛。(三分鐘靜態簡介https://youtu.be/oBopu-TMKzM 感受討論氛圍https://youtu.be/B2bujaIUEBA 直接進入02:27) |
無 |
中國文化大學 哲學系 |
東吳大學 德國文化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邏 輯建構正確推論的系統,能夠清晰的思考。文大哲學的邏輯課由本系傅皓政老師擔任,他的邏輯課在臺大開放式課程點閱超過60萬次,精彩、有趣又能引導學生進行邏輯思考。邏輯是學習如何有效進行論證、避免謬誤的學科,有趣又有用,在文大,你可以親身體驗傅老師活潑的邏輯教學。 廢話的哲學傳統以來,哲學探討的課題是「真理」。然而,隨著謊言(lie)、閒言(gossip)、廢話(nonsense)、胡扯(bullshit)、假消息(disinformation)成為氾濫的現象,我們有必要帶領學生一探這些「廢話」的現象,並對其進行具哲學深度的反思,以超越「廢話」對自身「本真性」的宰制。 西蒙·德·波娃《第二性》
這門課會切實研讀《第二性》全本內容。透過研讀、討論,從西蒙•德•波娃思想中交織的現象學、存在主義及女性主義,和她對於女性在不同脈絡與處境中的現象描述,建立對各種不同性別真實存在處境的反思,面對並突破各種性別存在處境中的侷限,進一步成為獨立自由的人。 哲學批判與諮商
訓練哲學批判能力,應用在個別問題的諮商。哲學從不干預一個人自由的選擇。然而此能力的應用不僅只是在嚴肅的議題,也可涉及人格價值觀的養成,哲學諮商即在於利用哲學批判能力省視個人之價值觀、影響選擇的各種因素,並以此協助他人利用哲學省視自己,以理性的方式選擇更適於自己的路。 美 學美學相關課程探討如對大眾文化的反思、虛構與真實、作者與作品、藝術自由、藝術與道德、影像與模仿、電影哲學、非理性情感、認知的感官因素、意識型態操縱等等影響審美的議題,或特定哲學家如尼采、康德、柏拉圖等等對這些議題的探索。 |
未上傳圖片 德國文學導讀簡單介紹德國文學起源、發展與現況,以建立同學對德國文學的基本認識。課程以說故事的方式來介紹各文學時期之主要作家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帶領學生閱讀原文作品或是中文翻譯,並且欣賞文學改編電影中的重要片段。 未上傳圖片 商用德語讓學習者在現有的德文基礎上增加其商業德文之字彙,同時利用德文學習一些簡單的經濟理論,並進而使其能閱讀德文商業專刊及各種有關用德文撰述之商業報章雜誌。 未上傳圖片 德國政治、社會與經濟發展
介紹德國當代政治發展過程,除了介紹政治人物以及政治事件外,也介紹經濟、社會以及文化上的發展。期使同學對於當前德國有更深入的瞭解。 未上傳圖片 德語媒體文化
主要介紹德語系國家(以德國為主)的大眾媒體、認識及分析不同媒體的格式、 對「媒體文化」及媒體與文化的關係有初步的認識、分析國際網路(World Wide Web)相關問題、比較德國與其他國家(以台灣為主)的媒體。 未上傳圖片 觀光旅遊德語本課程以介紹德語國家與地區之重要觀光行程與飲食文化為主。授課內容包括觀本光德語, 觀光資訊, 德奧瑞地區之世界文化遺產以及台灣景點之德語表達練習。為加強同學之德語表達聽說能力, 科目授課以全德語進行。 |
中國文化大學 哲學系 |
東吳大學 德國文化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黃鈺閔(更多內容在文大哲學系高中生專區「學長姐愛分享」) 我叫黃鈺閔,是108學年度畢業的校友,在文化就讀的是哲學系。大學時我也很幸運地去了澳洲的昆士蘭科技大學讀了半年的語言課程,剛好是跟文化大學是姊妹校,很高興學校有這個機會讓我達成自己的目標,非常非常值得。 大學時期遇到的最大挫折莫過於找不到自己未來的方向。但是當我對自己有所懷疑或是感到困惑的時候,老師們都會願意伸出援手,不管是給你一點意見或是幫助他們都很樂意,也是因為哲學系一些好同學,願意傾聽我的一些煩惱或是疑問,讓我有了一些方向,並且卻更有自信地去實踐,繼續研讀哲學,最終考上了政治大學的哲學研究所。
邱建志就讀文化哲學研究所期間,接受哲研所老師多樣化的授課方式,幫助在學生時代培養存疑與求真的思維模式,對於後來在職場上問題解決的能力,有很大的助益。寫論文期間,透過老師的引導,建立系統化的思維,也建立蒐集、分析、獨立思考的習慣,對於後來在工作上專案管理的方法,提供了前期的關鍵訓練。 職涯開始於全球數碼科技股份公司擔任客服經理,其間也與其他社團同好成立中華康輔教育推廣協會,蒙理事會的厚愛,擔任副理事長至今。離開客服經理工作後,於傳藝寰宇有限公司擔任台灣區總監,工作內容為推動僑委會專案,於北美執行。2016年,進入啟程管理顧問公司,擔任研發部經理,從事課程研發與擔任講師群督導,目前為專任職業講師,專長為團隊建立、目標執行力、關鍵溝通等議題。
雲柏文2009進入哲學系,在學期間接受各項思想訓練的培育,使得在邏輯推理及分析歸納上有著穩健的判斷能力。求學階段因接觸中國、西方哲學,所以對於歷史典故與脈絡有深刻的了解,並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且影響、幫助他人。喜愛的科目為政治哲學,因選修該課程,所以對於政經領域產生濃厚興趣,並就相關議題進行研究解析。 現職南山人壽業務主任。因家人經歷重大疾病產生鉅額醫療開銷才體會保險的重要性,從而進入壽險業。在工作過程中運用專業知識守護了眾多家庭。壽險業是能將努力累積轉換成自身優勢並創造人脈、資產、經驗的業務工作首選。期望能藉由助人的成就感、相對高的收入與時間上的自由吸引優秀人才一同打拼。「擇善固執」為中心思想,創造共榮也是首要目標。
鄭彩蓮我雖不是自哲一起就讀,但嚮往哲學思辨多年,因此就學期間所獲確實都是我所想學習的內容,當前是資源爆炸與常態多工的環境,若不與公司體制共同前行,就會被迫下船…如果能從哲學文本找尋到部分屬於自己的觀點,或尋求過文句以外的對應處,柳暗花明的部分就會成為鼓勵人格往正向發展一個好的助力,這也是我追求思辨的原因。 沒有不會寂寞的環境也沒有不會被取代的位置,假如真的有什麼不會消逝,那就是所學換取對自己的肯定,或者喜愛某事物而篤信為善,並且成為支撐現實的理,應該放眼望去任何科系都不容易為學生提供這種環境,除了哲學系。(100年畢業,任職木棉花國際-電影發行媒體公關,並不定期支援漫博、動漫節、大型商展、海外商展等活動。) |
版權:侯珈年
侯珈年/德迅集團專案經理侯珈年因個人對語言的興趣,當初相較其他語系中處於藍海的德文為選填首選。雖然畢業數年後才派任德國,但因一、二年級紮實的基礎德語訓練,德語仍具一定程度。大三時,意識到進入職場在即,選修以商用德語為主軸,並加上社會人文和翻譯等課程來豐富知識;此外,加上國貿系為輔系,搭配商用德語,使其具備職場競爭力 她自2002年畢業後,旋即進入長榮海運工作,在12年任職期間派任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進行系統整合上線/訓練等支援。爾後,加入美商羅賓昇負責亞太地區至全世界各網絡的海運艙位運費採購。目前,任職於瑞士商德迅集團(KUEHNE+NAGEL) ,並定居於德國漢堡負責全球海運系統整合業務 版權:許弘雨
許弘雨/德國在台協會綠能事務專員許弘雨為東吳德文系學、碩士班畢業生,學系學習過程中,透過學習報告(尤其是德國文學的報告),培養了提問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及清楚表達自我的能力。此外無形中也形塑出其對事獨到的見解,學到如何理性客觀的批判,以至於實事求是的精神 他目前任職於「德國在台協會」,擔任綠能事務專員。其工作內容與能源、環境、氣候保護等議題有關,這也是德國非常重視的議題,這些內容在大學學業期間雖完全沒有接觸過,但在學系的紮實德語語言訓練基礎以及四年德國文化的薰陶下,讓他更容易進入德國人的思維,了解德國人的想法 版權:萬壹遵
萬壹遵/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副教授萬老師表示學系不僅培育了他的德語綜合能力,也開啟了他對德語文學的認識。在健全的課程架構以及豐厚的人文薫陶中,他不僅以德文完成了德語文學的碩士論文,也以該本論文衍生的研究計畫順利取得德國學術交流總署(DAAD)的全額獎學金赴笈德國,繼續攻讀德語文學博士。 取得德語文學博士學位後,他回到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服務。他特別感念學系對他的栽培與教導,讓他很早就有能力在德國各大學主辦的研討會裡發表數篇論文,他寫的學術文章也獲刊在德國出版的專書論文集與期刊。回國任教後,他不僅繼續鑽研德語文學與文學理論,在德語教學方面的經驗累積也倍受肯定,並將其所學貢獻回母校 |
中國文化大學 哲學系 |
東吳大學 德國文化學系 |
|
---|---|---|
多元能力 |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2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4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
性格特質 |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3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