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臺北大學 中國文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文史哲學群
中國語文學類 |
文史哲學群
中國語文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320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
三峽校區 23741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教學與研究兼顧經典義理、語言文字、古今文學、實務應用等方向,著重經典閱讀與詮釋、語文能力之深化、創作能力之養成,使學生對語文、思想、文學作品能有深入、專精的學識,並培育厚實的文化涵養。 |
本系以「經典詮釋」、「文學寫作」和「數位人文」為發展重點。課程規劃分「文學」、「思想」、「致用」三學群。旨在培養學生人文精神、落實全人教育、培育中國語文研究暨應用、語文教學及創作、文化與傳播等人才。詳細資訊請參閱官網:http://www.cl.ntpu.edu.tw/ |
學科意涵 |
本系名為中國文學系,但「文學」採廣義的文學,本系教育目標為發揚中華文化、傳授經學、小學、諸子、文學等專業知識,培養學生對於學術思想、文學、語言文字的認識及研究能力。 下載詳細資料 |
本系系名「中國文學系」,簡稱中文系,為隸屬於文學院下的科系,主要培養中國文學應用、創作、研究和教育等人才。所涵蓋的學科包括中國古典文學中經、史、子、集四大類,及現代文學中臺灣文學、中國近現代文學、亞太華文文學等。本系強調文學致用,而有數位人文與華語教學,並支援本校師培中心開設中學國文教材教法等課程。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文本解讀與詮釋:循序閱讀各類文本,充分理解,並闡釋涵義。 未上傳圖片 資料蒐集與分析:善用圖書與各類電子資料庫,掌握資料,並加整理與分析。 未上傳圖片 觀念釐清與思辨:客觀掌握各學科基本觀念,謹慎思索,辨析觀點同異。 未上傳圖片 同儕討論與合作:鼓勵同儕自主學習與研討,學會溝通交流及團隊合作。 未上傳圖片 準確表達與創發:強化語文、應用能力,準確表達個人見解,並勇於提出創意與創見。 |
文本分析法:分析文學作品思想內涵與寫作手法。 圖解:中文系迴廊 歸納法:歸納文學作品之思想內涵與寫作手法之要點,使能舉一反三。 圖解:中文系數位人文多功能教室(7F01) 比較法:比較各文本之異同,以凸顯各自的特點與菁華。 圖解:中文系數位人文多功能教室(7F01) 背誦法:背誦優美詞句及重要論點,以增進自我應用、創作之能力。 圖解:中文系研討室(7F11) 理解與應用:理解文學作品之思想內涵與寫作手法,並應用於數位人文、創作、研究、教學上。 圖解:中文系開放讀書空間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我們建議對於中文系有興趣的同學,可在高中時期累積以下各種經驗,從中培養相關基本能力。 |
希望同學能更廣泛地閱讀各類文史哲相關的優良讀物、經典作品,在閱讀欣賞的過程中,能夠嘗試提問:不論是對作者創作動機與歷程的好奇,或是對書中人物、情節發展或結局的反複思索,或是比較各個作品的特色、異同及其優缺點……等等皆可;進一步亦可嘗試解答:不論是蒐集閱讀更多資料,或是向師友請教討論,或是將自身看法作一書寫紀錄等等,皆是一種自我訓練與自我提升的方法。若能夠從閱讀、欣賞、探索、思考這些文史哲作品的過程中,感受到充實與趣味;也喜歡用文字或語言,紀錄、分享這些感受與心得;更喜歡在完成文章作品後獲得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對於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以及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也有更高的自我期許……那麼,來唸中文系,會是一件快樂的事。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兼重古典與現代、理論與應用、本土與多元,期望達到:涵養古典、接軌現代,重視人文、關懷社會,獨立思考、多元學習,學以致用、開創新境。 |
本系的相關科系有中國語文學系、應用中國文學系、國文學系、臺灣文學系、華語文教學系等。相同點在於均以文學為基石,以增進語文之感悟力、分析力與創作力等。不同的是各自有其強調的特點,以上所列分別強調語文、應用、國文教學、臺灣文學、華語教學。本系「中國文學系」所涵蓋之範疇較廣,結合以上各類之特長,將課程分為文學、思想及致用三大學群,以滿足同學各方之需求。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對於中文系的認識有幾點是容易被誤解的 |
多誤以為中文系畢業後很難找到工作。事實上,經過四年的中文系教育涵養,學生不僅具有良好的語文能力,且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質,能與人作良性的溝通;具有高EQ,面對各種的困難挑戰,再接再厲;且具有藝術的創新與美感,增添學習與執行的效率等等。故反倒能從事更多元的工作類型,生涯發展有各種的潛力與可能性。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對於中文系的認識有幾點是容易被誤解的 |
(1) 誤以為學習內容與現實社會脫節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強調培養學生培養深厚的人文素養及寬廣識見,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並具有研讀理解經典的能力及卓越的語文表達力。藉由本系提供的中文專業課程及實務課程,尋找未來發展方向,培養卓越的專業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
本系為使課程能與社會實務連結,使同學厚實出社會的基本能力,分設文學、思想、致用三學群。文學學群多規劃有習作課,增進同學創作、書寫的能力。思想學群包括儒、釋、道三教,全面提升同學的思辨力,及當代的詮釋力。致用學群包括語言類、華語文教學、編輯與出版、簡報展演與設計及資訊科技、數位人文等課程,並於高年級設有專業實習,安排學生於出版社、雜誌社、公關公司實習,讓學生能早一步與社會接軌。 |
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臺北大學 中國文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詩三百本課程將《詩經》作品分成以下主題:男女間的追求、約會、吵架,以及待嫁、結婚、歸寧、思婦、征夫、死別、棄婦等主題。此外也有政治美刺、生活、親朋、燕饗、祝福、征戰、田獵,透過《詩經》中的作品,進一步探知周代社會概況,以及種種文化現象。 未上傳圖片 明清傳奇與崑曲
戲曲研究為本校特色之一,崑曲博物館藏品豐富。 未上傳圖片 宋明理學
本系素來為當代新儒學研究重鎮,名師備出。 未上傳圖片 出土文獻中的禮俗與文化本課程透過出土文獻與文物,修正、補充了傳世文獻,並提供我們第一手的材料,讓我們可以直接面對古代,進而瞭解古代。課程內容包括:日書墓葬相關文獻、墓室建築與畫像石、百戲等。藉由這些出土文獻與文物,對研究古代社會文化、思潮乃至禮俗,都提供很大的幫助。 未上傳圖片 華語電影與文學
本課程介紹文學與電影的轉換,透過細讀精解,期對文字和影像產生更深入的理解,進行多重思辯。 |
書法藉由課程瞭解書法的意義、源流、工具、價值、各書體的特色及書寫的技巧,並具有參展與鑑賞楷書的能力,利用認知以提高手藝,理論與實作並重。使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提升文化水準。另設計有進階課程,讓學生有行、草、篆、隸的認知與寫作本領,以便將來書法教學或創作之需。 圖解:期末成果展 專業實習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於校外適當場所,透過實務作業印證所學專長,培養運用創新商業模式提升產品與服務體驗,透過集結協力設計、在地生產、協力銷售三種外部專業資源,導入各場域聚落,以提高在地傳統觀光旅遊產業的競爭力,讓在地的創新服務或者創新產品能夠發掘出更大的市場。 圖解:成果發表會 數位內容導論與數位出版透過課程,期望提升學生就業力和職場軟實力,重視學用合一,提早了解業界需求和現況,並在大學時期具備進入文創,數位媒體、出版、行銷產業的基本能力。與業界優秀的實務專家合作開設課程,業師分別來自三個領域:數位行銷企劃、數位出版及電子書製作、智慧財產權等。 圖解:業師授課 亞太華文文學課程內容以西藏文學和馬華文學為主,這是中原文化圈以外最富有在地色彩的兩個文學板塊。西藏文學所蘊含的神秘感和宗教元素,以及現代化進行中面臨的問題,都很值得探討;馬華文學則體現了南洋化的閩粵文化特質,以及華文文學在多元種族社會中所產生的磨擦與磨合,皆構成學術討論的焦點。 圖解:臺馬華文文學論壇 中國詮釋學導論學習西方詮釋學的歷史與基本課題,研讀當代哲學家對於中國哲學與詮釋學的比較研究之成果,探討中國哲學的當代詮釋的未來開展。 圖解:古籍數位掃描 |
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臺北大學 中國文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葉怡蘭為本系80級系友,目前是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站主、 《PEKOE食品雜貨鋪》店主、怡然生活創意出版部總編輯。曾任樺榯文化總編輯、壹週刊美食旅遊家居組主任、明日報美食旅遊中心主任、Vogue雜誌主編、室內雜誌編輯主任、雅砌雜誌採訪編輯。 近年著有《紅茶經》、《家的模樣》、《旅人之窗》、《食‧本味》、《好日好旅行》、《終於嚐到真滋味》、《隱居‧在旅館》、《極致之味》等書。曾獲得《講義雜誌》「2004年度最佳旅遊作家」及全球威士忌界最高榮譽:蘇格蘭The Keepers of The Quaich的肯定。 未上傳圖片
吳明益為本系第一位由碩班逕讀博士的傑出系友,2003年取得博士學位。曾任中興大學人社中心研究員,目前是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生態關懷者協會常務理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他的創作以小說、散文為主。 其長篇小說《複眼人》已售出十餘國版權,開創臺灣小說首次由國外主流文學出版社買下版權的先例,另一長篇小說《單車失竊記》則於2018年入圍布克國際獎,為首位入圍此獎項的臺灣作家。其他得獎榮譽,2018年《天橋上的魔術師》入圍法國愛彌爾·吉美亞洲文學獎決審書單,《睡眠的航線》獲評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2016年獲第三屆聯合報文學大獎,2018年入選《鹽分地帶文學》「當代臺灣十大散文家」。 未上傳圖片
陳雪為本系80級系友,是知名的小說家。1995年出版第一本小說《惡女書》,成為華文女同志小說的經典。之後陸續出版短篇小說《蝴蝶》、《鬼手》、《她睡著時他最愛她》與長篇小說《惡魔的女兒》、《愛情酒店》、《橋上的孩子》、《陳春天》、《無人知曉的我》,以及散文《天使熱愛的生活》。 最新著作為2017年出版的《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蝴蝶》一書中〈蝴蝶的記號〉一篇由香港導演麥婉欣改編拍攝成電影《蝴蝶》。長篇小說《橋上的孩子》獲得2004年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獎。長篇小說《附魔者》入圍2009年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入圍2010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類年度之書,並入圍第34屆金鼎獎。長篇小說《橋上的孩子》2011年發行日文版。 未上傳圖片
張育華為博士97級系友,目前為國光劇團團長。多年來致力戲曲藝術教育課程籌劃、戲曲傳播行銷推展、以及戲曲表演學理論研究等工作。 學術專文〈論戲曲「口傳心授」之傳習內涵〉獲2008年第四屆中國「海寧杯」王國維戲曲論文獎(中國大陸權威性戲曲理論學術獎)。 |
邱璟綾/ 壹週刊人物組記者在學期間知道自己喜歡聽故事、寫故事,系上小說、散文課程讓我對敘事架構更有概念,而古典文學則讓行文風格更含蓄優美。和其他科系相比,中文系有「內化」的功能,是離開校園後很重要的「精神力」,面對人生各種充滿悲喜關卡,以古人為師,這也是其他科系難以取代的優點。 喜歡聽故事的我畢業後成為一名記者,非本科系出身,初入媒體界仍有一段適應期,但我至今仍以中文系畢業感到光榮。記者的身分不只是訊息的傳遞者,也是人文精神的體現者,中文系四年的課程中,其實我們所學都是各種「人」的故事,他們的喜與淚都成為內化在心裡的力量,讓我更能從關懷的角度面對每一位受訪者,而這也是踏入職場後,我覺得最重要的能力。
王詩評/ 臺灣藝術大學通識中心專任副教授系上課程設計豐富多元,規劃廣告文案、華語教學、編輯採訪等課程,我從設計轉文學專業,就是希望可以結合兩項專長,未來從事廣告文案的工作。當時系上的專業師資年輕化,加上系上學生人數不多,因此可以和師長有良好、密切的互動,除了專業知識以外,課餘間的師生互動,亦深刻地影響我未來的人生觀。 中文系所學內容博大精深,出路也很廣,一技之長的觀念早已落伍,培養多技之長才是能否立足於社會的關鍵,但重點是自己是否有做好人生規劃。可以結合個人的中文專業跨域發展,即便我後來選擇的職業是大學教師,在畢業後這十年間也不斷地增進其他領域的素養,不自恃己長,勇於接受職涯的不同挑戰,更能謙遜地接受其他專業的刺激與指導。
林若寧/ Cheers雜誌編輯部記者文學的意義是什麼呢?課堂中背誦詩詞曲與聲韻訓詁的種種,我多半在畢業後已經記不真切。但老師上課時的姿態,待人的溫厚,對待知識與文字那份深摯的敬重,每每成為我多年後迷惘「該成為怎樣的大人」時最堅實的養份。我多年後明白,也許文學所涵養的美好事物,正是文學最珍貴的力量。 從電視記者,雜誌記者,廣告文案到活動主持,畢業後我一路跌撞,靠著打磨詞句來養活自己,以往視為信仰的文字成為了生活的技藝。與其說北大中文是奠定知識的殿堂,我在這裡所汲取的一切,更像陽光空氣水一類,讓植栽般膽怯的我,終於找到灌溉自己,安穩成長的途徑,成為一個不畏懼世界的人。謝謝北大中文:) |
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臺北大學 中國文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