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 昆蟲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農藝學系 |
|
---|---|---|
所屬學群 |
生命科學學群
跨
生物資源學群
植物保護學類 |
生物資源學群
農藝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
校本部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之教育目標及特色為致力卓越之昆蟲學研究與應用,同時配合國家整體科技及農業發展方向,培育具備昆蟲學、植物防疫與檢疫、蟲害綜合防治等領域頂尖之專家。系所的專長規劃與發展方向含蟲害防治、生物多樣性、細胞分子生物學三大學群。祈使在生命科學和植物保護、生態保育、環境污染、病媒防治等相關領域能貢獻所學,並對社會福祉貢獻心力。 |
農藝系以 Feeding the World (餵養全世界)為職志,培育農業與農學具領導力的新世代職人。除了傳承這古老重要的行業與天職,亦開時代風氣之先,積極求新應變。近年來,分子育種、生物技術、生物資訊、生物統計、作物模式 (大數據之探勘)、綠色智農等也開始和傳統農藝結合,產生了相輔相成的新時代農業科技。 |
學科意涵 |
昆蟲學系主要以昆蟲最為材料,內容涵蓋昆蟲學、植物防疫與檢疫、蟲害綜合防治、生物多樣性、分子生物學等各領域知識內容。 |
「農藝」為「農業技藝」的簡稱,意指農作物之栽培與品種改良的技術原理與方法。本系的專業訓練聚焦於糧食生產之科學方法及技術的教導與研究。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以昆蟲生理學為例,昆蟲生理學就昆蟲體上各種不同的生理系統進行探討,包括:內分泌系統、表皮系統、行為系統、代謝系統、循環系統、排泄系統、呼吸系統、肌肉系統、神經系統、溝通系統、免疫系統等。 未上傳圖片 生態、昆蟲分類、行為、保育領域中以昆蟲分類學為例,內容為認識各目昆蟲科級分類系統及其形態、生態、行為等分類相關內容;並簡介系統分類學入門課題。實習課程配合講演進度及內容,認識各目昆蟲重要的科及其標本採集、保存和製作技術,並安排野外採集或參訪。 未上傳圖片 蟲害管理、生物防治、生物技術類群,以蟲害管理為例,廣泛認識蟲害管理的原理與原則,從蟲害防治發展過程中思考典範之改變,到新科技之引入介紹所有害蟲主要防治技術及支援技術(如監視、取樣等)、國內國際相關法規、整合配套方法及綜合效益之評估等,以昆蟲之生理、行為、生態、及農藥毒理之管理為應用依據,討論蟲害管理 |
未上傳圖片 作物栽培管理。 糧食生產需要了解農作物的生長習性、土壤特性、以及病蟲害的防治,這些生產技術通稱為作物栽培管理。 未上傳圖片 作物育種方法。 農作物能透過交配與人為選拔,培育出新的品種,這套科學方法稱為作物育種方法。 未上傳圖片 統計與試驗設計工具的使用。不論是作物栽培管理技術的精進、或是新品種的選拔,都必須透過適當的統計試驗設計,確認新的管理技術或是新的品種確實較原有的更好。此一工具技術原理稱之為生物統計學,也是現代統計學的濫觴。 未上傳圖片 新科技技術工具的使用。新科技技術,包含分子生物技術 (基因轉殖、基因編輯、次世代核酸定序)、影像分析技術 (無人機之光學載具量測與農作物生長自動化監控)、與巨量資料分析 (作物模型、生物資訊),都已廣泛應用於農作物的栽培管理以及品種改良的工作上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本系屬生命科學學群及生物資源學群 |
農藝系參採審查資料項目: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全台灣僅有兩所系所為昆蟲學系,系名不易混淆,極具有獨特性。本系主要以昆蟲為研究題材,探討的內容涵蓋生物學、農學領域,兼具基礎研究與應用。 |
農藝系主要培養學生了解現代化作物科學與科技特性,學習各項基礎理論知識與生物技術的應用,致力於作物改良與農業永續經營。本系課程分為「作物生理栽培與生物技術」、「作物遺傳與分子育種」與「生物統計及生物資訊」三大領域,針對糧食,特用, 藥用, 嗜好, 纖維, 油料及能源等作物的生產與改良從事創新的研究工作。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系所的專長規劃與發展方向含蟲害防治、生物多樣性、細包分子生物學三大學群,皆可在生命科學和植物保護、生態保育、環境污染、病媒防治等相關領域能貢獻所學,並對社會福祉貢獻心力。 |
是否畢業後就要從事農業相關工作或是公務員等?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人以為昆蟲學系只能從事農業關相關工作,其實不然。本系之教育目標及特色為致力卓越之昆蟲學研究與應用,同時配合國家整體科技及農業發展方向,培育具備昆蟲科學、植物防疫與檢疫、蟲害綜合防治等領域頂尖之專家。並在生命科學和植物保護、生態保育、環境污染、病媒防治等相關領域能貢獻所學,並對社會福祉貢獻心力。 |
學習內容和其他植物相關科系如園藝系、植微系有何不同? 農藝系的特色是對作物的改良從事創新的研究工作,本系之教學涵蓋 (1) 作物生產、 (2) 作物生理與生物技術、 (3) 遺傳與分子育種、 (4) 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等四大領域,包含基礎課程、共同核心課程、專業及總整課程等。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歷史悠久,自日本政府殖民時期為臺北帝大理農學部之昆蟲、養蠶學講座,現今系內教師研究領域涵蓋更廣,不論是基礎生物學領域(分類、生態、行為、細胞生物學、演化學)或是應用領域(都市昆蟲、蟲害管理、生態保育、分子生物學)皆能有所發揮。 |
農藝系課程為:1、生產管理:現代化栽培技術,農地管理、保育、種子、種苗技術。2、生物技術:應用生物技術,瞭解作物生長發育、形態功能、環境適應、產量與品質等。3、分子育種:遺傳特性、基因分析、轉殖與管理、傳統與分子育種方法。4、生物統計與資訊:試驗規劃、資料收集與管理、統計分析、基因體生物資訊。
|
國立臺灣大學 昆蟲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農藝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昆蟲分類學認識各目昆蟲科級分類系統及其形態、生態、行為等分類相關內容;並簡介系統分類學入門課題。實習課程配合講演進度及內容,認識各目昆蟲重要的科及其標本採集、保存和製作技術,並安排野外採集或參訪。 未上傳圖片 食用昆蟲學本英語課程預計涵蓋一切和「食蟲」相關的社會科學。多年來,不論在媒體、投資,及公共政策方面,對食用昆蟲一事的關注與日俱增。因為在不遠的將來,昆蟲極可能要成為我們的食物來源。 未上傳圖片 普通昆蟲學
本課程為昆蟲學之基礎養成教育,為本系學生修習昆蟲學相關課程之先修科目。本課程介紹昆蟲學之主要研究領域,由各領域專業教師負責各自專精的研究領域;內容包含昆蟲外部形態、內部解剖、生理、分類以及生態等研究領域。另有實習課程配合講演進度安排操作實習、標本觀察、昆蟲解剖、野外採集、研究專題與專題報告等。 |
未上傳圖片 作物生產概論作物生產概論---作物生長、環境、生產之概述,讓學生瞭解作物生產的基本內涵。內容分成四大單元:(一)作物、生物經濟、農業的未來與挑戰;(二) 作物生產概論、作物生長發育、土壤與作物、農業生態、作物生產、作物與光、溫度與水、作物繁殖;(三)作物生產與栽培制度、有機及精準農業等。 未上傳圖片 農藝學統計方法農藝學統計方法-----農藝學研究經常需要進行試驗,在試驗材料及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規劃一個有效率的試驗,並搭配正確的資料分析方法取得正確的結論為相當重要的課題。本課程介紹進階的試驗規劃與統計分析方法,並搭配R軟體進行教學以加強同學實際分析試驗資料之能力。 未上傳圖片 作物學各論作物學各論-----介紹各種農藝作物的生長栽培與性狀,及產量、品質等相關內容,如玉米、高梁、薏苡、藥用植物、薯類、豆科、糖料、飼料及綠肥作物等。也介紹嗜好、麥類、稻作、纖維、油料及能源作物等, 包括起源、分類、國際生產概況、植物性狀、適合栽培之氣候及土宜、及各作物之栽培技術。 未上傳圖片 作物育種學作物育種學---介紹作物育種基本知識與方法。主要為遺傳資源-起源、保存、利用;植物引種;繁殖系統;質量與數量性狀遺傳;環境與作物育種;自交作物之遺傳基礎及選種應用;自交作物之雜交後代分離族群;雜種優勢之育種利用;異交作物之遺傳基礎及選種應用;無性繁殖作物之育種;作物品種權力之保護-品種繁殖與推廣等。 未上傳圖片 統計應用軟體統計應用軟體----R為統計與資訊學家共同發展的免費軟體,資料處理與繪圖功能相當強大,搭配為數眾多的分析套件與函式庫,目前已成為農藝學研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介紹R軟體於資料處理與分析的應用,於電腦教室授課加強實際操作,加強修課同學透過撰寫程式以解決實際問題之能力。 |
國立臺灣大學 昆蟲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農藝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江安世a 中央研究院院士 清華特聘講座教授 生命科學院院長 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未上傳圖片
徐爾烈a 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未上傳圖片
楊平世a 國立台灣大學教授 (1987-迄今)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 (2001/08至2004/07)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主任 (1997/08至2001/07)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系(所)主任 (1991/08至1994/07) 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主任 (2004/11至2005/06) 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2003/08至2005) |
未上傳圖片
陳榮芳1976台大農藝系畢業, 1981 M.S. Biology, Sou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SD, USA ; 1985 Ph.D. Agronomy, Iowa State University, USA。中央研究院植微所研究員, 所長, 代理所長。 自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博士畢業後隨即返國, 進入中央研究院植微所, 近年來之主要研究興趣在利用功能性組體學研究,探討作物在生長發育及與環境因子互動下之功能性組體性之調變,著重於綠豆抗豆象轉譯農學與沉香有用二次代謝物之系統性分析。 未上傳圖片
張佳惠2001台大農藝系畢業, 2003台大農藝所作物育種組碩士畢業。 農友種苗有限公司育種室主任, 育種部經理。 張佳惠系友碩士畢業後, 隨即進入農友種苗公司的育種部工作, 負責蔬菜及其他園藝作物的育種工作。目前從應用基因體工具加值種原收集、應用基因體工具加速選育蔬果品種兩個方向,來進行育種及試作種子之繁殖與生產。 未上傳圖片
江明樹1991台大農藝系畢業, 1993台大農藝所作物育種組碩士畢業, 1999台大農藝所作物育種組博士畢業。 城南有機農場總經理。 江博士自台大農藝所博士畢業後, 隨即被一群對台灣農業發展及環境生態保護有共同理想之夥伴邀請, 負責城南有機農場,以有機農法種植蔬果,希望提供新鮮、安全、健康的農產品給大眾。農場除自行種植有機蔬果外,更致力於有機農業的推廣工作,希望能結合周邊的農友,共同施行有機農法,以維持自然、多元的生態環境,打造永續、美麗的休閒農莊。 未上傳圖片
呂秀英1982台大農藝系畢業, 1984台大農藝所生物統計組碩士畢業, 1987台大農藝所生物統計組博士畢業。 行政院農業試驗所副研究員、研究員、組長、主任秘書、副所長、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場長。 呂博士畢業後及進入農業試驗所工作, 專長為生物統計、生物資訊、數量遺傳、族群遺傳、作物系統模擬與分析、程式設計、資訊管理、電腦科技規劃推動能力經驗、作物栽培、生態學、科技管理。目前擔任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場長, 致力於農業研究與推廣教育。 未上傳圖片
黃惠萍1989台大農藝系畢業, 1991台大農藝所生物統計組碩士畢業,。 花旗銀行副總。 黃惠萍系友畢業後先在SAS 軟體公司擔任技術支援工程師, 教育訓練講師及系統工程師 。之後再進入花旗銀行負責資料倉儲建置, 選定行銷活動客群, 策略報表製作及交易分析等業務。 |
國立臺灣大學 昆蟲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農藝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0%
|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