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迷惘並不可怕,勇敢跨出第一步

2025/8/20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 蘇恩平同學

迷惘並不可怕,勇敢跨出第一步

迷惘的起點:升上三類組的選擇

  升上高二時,我對大學科系一無所知,也不清楚自己想要選擇哪個方向前進,於是就順勢跟著大部分同學一起選擇了三類組。儘管三類組的出路相當多元,但班上同學大多都以「醫學」或「牙醫」為目標。然而,我很早便知道,自己的成績無法與身邊的學霸同學們相比,且我對這兩個專業也沒有特別的興趣,因此早早就開始將目光轉向其他選項。但直到我考完學測要選填志願時,我對未來的方向仍然感到相當迷茫。就在這時,我卻意外發現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大一大二不分系,讓我看見了一條值得嘗試的道路:或許我能夠經由這樣的制度設計,在探索中逐步釐清方向,進而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專業與興趣。

 

什麼是不分系?

  陽明交通大學大一大二不分系設置於陽明校區,學生在大一大二時會與生科系及部分醫學系的同學一起上課,大三則根據個人志向與成績分流至生醫相關領域,涵蓋醫技、醫放、物治、藥學、護理等未來可考取證照的科系,以及生科、醫工等系。由於當時我尚未確定自己的方向,便決定先選擇不分系就讀,希望能透過大學生活摸索自己的興趣,並在兩年後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科系。然而實際就讀後,我發現不分系必修科目眾多、課業繁重,能夠自由探索其他科系的時間相當有限,因此我選擇透過選修課程,以及課餘時間參加校隊、社團,來認識其他科系。而我是透過表面解剖學、肌貼等課程,認識了物理治療並產生興趣。最終,我確立了要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發展的決心,於是我便提早在升大二的暑假先行申請轉系,而非等到大三分流時才做出選擇。

 

從誤解到熱愛  重新認識物理治療的價值

  小學時,我曾是學校羽毛球校隊的成員,因運動傷害的經驗,我早早就認識物理治療師這個職業,也曾考慮過未來走這條路。然而,當時我對物理治療的認知僅限於健保體系中的復健內容,例如掛號看醫生、接著讓物理治療師用儀器治療,因此對物理治療的印象僅停留在「按機器」、「貼電療片」等表層操作;加上身邊的人也常有「物理治療師不就是按按機器嗎?」的刻板印象,這都一度削弱了我對這個職業的興趣。

  直到大一那年,我重新加入了羽球校隊,因訓練導致肩膀肌肉疼痛,於是我找到物治系的學長幫忙。他不僅為我進行傷勢評估,進行簡易的處理,並給予改進動作的建議。這次經驗不僅改善了我的狀況,也讓我感受到物理治療師對運動員的重要性,以及瞭解物理治療的不同面向,和更多元的發展。

  進入物理治療暨輔具科技學系後,我更深刻體會到物理治療與生活的緊密連結。從運動傷害後的處理、輔具的正確使用方式、到手術後或中風後的復健方法,所學的知識不僅能應用於自身,還能夠幫助周遭有需求的人,當看到症狀獲得改善時,更讓我產生成就感。此外,物理治療運用的手法與工具也遠比我以前所認知的更多元,過去我只知道電療、超音波、肌貼等常見的儀器及工具,直到進入物治系後,才發現還有震波、巫毒帶、動態貼等豐富的治療工具。在深入學習後,我也更了解物理治療的魅力與價值,並確定自己對這個領域的喜愛。

 

給自己及高中生的建議:探索與了解

  無論你是對未來充滿目標理想,還是像我當時一樣迷茫,都建議多參加升學相關的活動來尋找方向。例如,可以透過網路搜尋科系介紹,或是實際參加台大的杜鵑花節、政大的包種茶節等大學博覽會活動,去多方了解不同校系的學習內容及特色。此外,也可以報名科系舉辦的課程或營隊,像我們系的「物輔週」,便會邀請不同老師授課,讓校內、校外的人能實際了解物理治療的內容;在寒暑假也有許多校系會舉辦營隊,這些活動都能幫助你多方瞭解各系所在學什麼,藉此確認自己的志向與興趣,進而找到適合的方向。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