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聯合大學 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臺灣文化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文史哲學群
台灣語文學類 |
地球環境學群
跨
文史哲學群
史地學類 |
所在校區 |
第二(八甲)校區 苗栗市南勢里聯大2號 |
壽豐校區 974301 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二段一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將傳播與台灣文學、台灣語言結合,透過兼顧深度與廣度的傳播技能(包括新聞、影像、廣播/Podcast、社群媒體、VR/AR以及AI等數位科技),活化台灣文學與語言的應用,是全國唯一結合三種方向的系所。課程強調跨領域教學,並提供學生報紙、Podcast,以及影音中心三個校園實習媒體進行實作訓練,以培育兼具台灣文化素養與現代傳播技能的優秀人才。詳見附件。 下載詳細資料 |
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專注於臺灣與區域文化的研究與應用,培養具地方文史、社區發展、地方創生及文化創意產業等跨領域專業的人才。課程涵蓋人文地理、地方文史實務及數位人文技術,並重視田野調查技能。系上具備教育部認可的中學地理專長師資培育資格,適合有志於地理教育與史地應用推廣的學生。畢業生可選擇升學進修,或投入教職、文化行政、博物館、文創、社區文史及數位人文等產業。 |
學科意涵 |
本系發展目標主要是培育兼具台灣文化素養與現代傳播技能的優秀人才,學生必須修習傳播、文學與語言等三類課程,並進行跨領域整合實踐。詳見附件。 下載詳細資料 |
臺灣文化學系的學科定義聚焦於地方學與區域研究的核心理論和方法,以臺灣研究為基礎,並延伸至鄰近地區的理解。學習領域包括:(一)融合臺灣學與區域研究的視角。(二)強調田野調查和文獻解讀能力的培養。(三)運用數位技術進行本土文化推廣及跨領域研究,培育具多元專業技能的人才。 |
學習方法 |
課程講授及技術指導:透過老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引領學生培育該課程的專業知識。此外,許多課程需要操作專業設備,本系會邀請業師及專業技術人員,於課程中實地教授,或以工作坊形式,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以落實在各類數位影音創作中。 圖解:攝影棚導播盤操作教學 版權:聯大語傳系 語言練習:本系強調本土語言的學習,多學習一種語言就是增加一項能力,語言的熟練需要反覆的練習,經由高強度的練習就會達到效果。 圖解:「講起山城老故事」展演 版權:聯大語傳系 實作:本系有許多實作的機會,例如擔任主播,寫劇本,寫新聞稿,使用各種攝影器材,操作空拍機,學習剪輯,拍攝紀錄片等。也有機會到TVBS、原民台、客家台、民視台、三立台等機構實習。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每個人都有充分實作的機會。 圖解:虛擬攝影棚實作教學 版權:聯大語傳系 跨領域結合:本系具有文學、語言,與傳播三種師資,在學習上強調跨領域整合,如本土語言播音以及文學紀錄片製作等等。「貓裏物語」即跨領域:文學與傳播課程結合之成果。 圖解:跨領域課程成果「貓裏物語」 版權:聯大語傳系 自主學習:學生自己訂定主題並實行的學習計畫。透過自主學習,一方面可以展現學生的興趣所在,一方面也可透過計畫的學習歷程以判別學生的實踐能力。 圖解:空拍營自主學習 版權:聯大語傳系 |
本系主要學習方法包括:田野調查,透過實地考察理解地方文化;文獻解讀,分析歷史資料以掌握文化脈絡;數位技術應用,使用GIS及數位工具進行資料分析與視覺化;專題實作與展演,透過小組合作完成文化推廣計畫,提升實務操作與溝通能力。藉上述方法也培育中等教育地理科師資,結合理論與實務,增進學生在地理教學能力。 圖解:本系師資光譜與教學特色 版權:臺灣系 一、田野調查:透過實地考察,學生學習觀察與記錄地方歷史與文化,培養深度理解社會脈絡的能力。 圖解:臺灣系田野踏查活動 版權:臺灣系 二、文獻解讀:解析歷史檔案、地方誌等資料,幫助學生掌握文化資源的脈絡。 圖解:文獻解讀與討論 版權:臺灣系 三、數位技術應用:運用GIS、數位人文工具進行資料分析與視覺化,提升文化研究的呈現效果。 圖解:數位工具討論 版權:臺灣系 四、專題實作與展演:透過小組合作完成文化推廣或創意展演計畫,增強實踐和溝通能力。 圖解:專題展演活動 版權:臺灣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兼具深度與廣度的閱讀,是本系各項學習方法的基本方向。資料蒐集之後的閱讀、本土語言的閱讀、實作之前的閱讀、跨領域整合的閱讀,都有助於成為學生的基本人文素養,進而增進個人在學習方法的持續性。就長期性的展望而言,則會培養學生有規律的閱讀習慣。無論是速讀、細讀、慢讀,學生可以透過雜食性的廣泛閱讀,進而尋找出自己的興趣再進行主題性的深度閱讀。長期並持續的閱讀,適用於本系所提出的各種學習方法,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學習過程的成就感。 |
建議對周遭的鄉土人文、歷史地理進行觀察與探索,透過學校課程或社團活動增進了解。可以撰寫小論文或地理實察報告,深化觀察力和分析力。此外,積極參加國內面向高中生的地理實察、小論文或人文相關競賽,不僅累積實作經驗,還能增強表達與研究能力,為未來進入本系學習奠定基礎。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為台灣所有大學中,唯一整合台灣語言、台灣文學和傳播三個領域的系所,教學上以跨領域為主要特色。在台灣文學方面,著重理論與創作的結合,範圍涉及小說、詩歌、劇本、電影及策展等。又如在台灣語言方面,兼顧客語、閩南語及原住民語,但基本訴求在培育學生本土語言的廣泛應用,因此課程設計均強調傳播技能的應用。所以本系和一般的語文學系或傳播學系不同之處,在於著重台灣語言、台灣文學、傳播技能三者兼具並重的整合教育。
|
一、與中文系、華文系的差異:本系不是文學或語文為主軸之科系,主要以臺灣及區域文化的研究為核心,導入文學地景及文化研究的方法。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是以傳播、台灣文學與台灣語言三者並進的跨領域科系,希望以台灣語文作為人文素養,培育具有多元視野的傳播人才或鄉土文化推手。但是學生在生涯發展方面,往往會以單向領域去思考畢業出路,而拘限了對於未來職業的選項,其實本系學生在各職場領域都有極大優勢。
|
1.不是只有當中學老師這選項,可以有各類公職、文化推廣的可能性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名稱為「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是以傳播、台灣文學與台灣語言三者並重的跨領域科系,卻因為系所名稱的前後文字排序關係,經常被誤解為是一個專注於本土語言的科系,但是本系的課程設計是朝向三大領域並重與跨領域整合。
|
高中生常誤解「臺灣文化」等同於臺灣文學或語文學習,但本系強調的是以人文地理為基礎的綜合性文化研究。我們的課程不僅深入探討臺灣社會與文化,還結合田野踏查、區域研究等實地調查方法,讓學生培養觀察與分析能力。此外,本系特別著重數位工具的應用,運用GIS等技術進行空間資訊的處理和視覺化,開展跨領域的學習。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設有專業的虛擬攝影棚、靜態攝影棚、多媒體實驗室、錄音室,以及充足的影音設備(包括4K電影機、高階調色設備、中高階空拍機、VR設備等)供同學使用。亦定期發行「予傳報」,透過同學自動自發的組織及分工,報導校內外的大小事,於校內發行。同學亦積極參與各種影音製作及影音比賽,歷年來獲得多項獎項。詳見附件。
|
1. 本系課程具備「中等學校社會領域地理專長」師資培育優勢,也鼓勵學生加科選修其他師資培育專長。 |
國立聯合大學 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臺灣文化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族群文化與大眾傳播不同於傳統傳播課程,本系傳播宗旨強調為在地及弱勢族群發聲,此一課程即是基於此一理念,從族群觀念來探討不同族群文化間的異同之處,再以此為課程核心來進行大眾傳播的理論教學與批判思考。 圖解:族群文化與大眾傳播上課情形 版權:聯大語傳系 紀錄片製作本課程兼顧理論與實作,從介紹國內外紀錄片的流變與發展出發,帶入紀錄片的倫理與美學批判,再輔以各種實作技能的教學,最後以完成一部紀錄片為目的。 圖解:紀錄片製作 版權:聯大語傳系 台灣文學史(一)(二)這門課程以日治時期的台灣新文學運動做為起點,介紹日治時期新文學運動以降到當代台灣文學的發展。帶領同學進入二十世紀的文學世界,理解每個文學階段的政治氛圍以及台灣作家的美學追求,注重台灣歷史與台灣文學之間的時間縱軸與空間橫軸的關聯。 圖解:台灣文學史書籍一覽 版權:聯大語傳系 3D動畫與特效此一課程為本系影像製作系列課程之一。不同於一般的3D動畫教學,本系將此課程設定在影像創作所需的動態圖像製作。同學在此課程中,將學習到如何基於影像內容(如MV、廣告或短片),透過特效軟體(Aftereffect)以及3D軟體(如cinema4D及Blender),製作兼具敘事目的及美學要求的動態圖像。 圖解:3D動畫與特效上課情形 版權:聯大語傳系 本土語言播音(教學設備)此一課程為跨語言與傳播技能的結合,藉由學生在本土語言如閩南語、客語的表達技能,以本土語言製作廣播及podcast節目、動畫配音。讓學生實踐語言的聽說讀寫,並能運用在廣播實務練習。 圖解:廣播錄音間(本土語言播音) 版權:聯大語傳系 |
鬼魅地理學鬼魅,在各種人類歷史都扮演重要角色;即便進入現代社會,逐漸興盛的文本與都市傳說,仍看到鬼魅對當代社會的影響。本課程多採密集授課,除閱讀文本,並以不同媒介與授課方式讓學生了解鬼魅課題,例如桌遊、電影、小說、或田野調查。讓學生透過不同的角度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直接感受鬼魅在人文社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圖解:中國泉州靈山聖墓調查 版權:授課教師-林潤華老師授權 田野調查田野調查被視為地理學的「啟蒙儀式」,是知識生產的重要方法,因此田野經驗的累積關係到地理學專業能力的發展。本課程透過實作學習與專題發展,並規劃多天期的田野實察活動,讓學生親臨田野 ,將課室內所教授的地理學概念與現實世界的經驗案例相串連,以厚植田野調查的基礎技術與知能。 圖解:參訪台北市聖多福天主堂 版權:本系修課學生-曾子睿同學授權 文化資產概論文化資產概論課程除了法規所規範的文化資產,更擴及現地文資考察的技巧、線上文史資料的整合運用。隨著數位化技術與網路科技的發展,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活化運用也與數位技術密切的結合,本課程也從數位人文的角度,運用故事地圖平台,引導同學撰寫具新媒體特色的文資深度報導。 圖解:檢察長宿舍參訪 版權:本系教師-郭俊麟老師授權 臺灣社會與風俗臺灣社會與風俗為一門和在地宗教文化,有著濃厚關聯的課程,由在臺灣宗教領域研究多年的李世偉教授開班授課,帶領學生前往花蓮各地廟宇,親身體驗廟會爬刀梯、觀落陰等民俗活動,擺脫傳統對宗教文化的想像,實際走出校園教室讓學生感受最真實的臺灣宗教文化。 圖解:臺灣風俗踏查 版權:本系教師-李世偉老師授權 東臺灣歷史文化傳統臺灣的歷史,可以說是以漢人為中心的西部、北部開拓史;東臺灣的歷史,長期以來一直被放在邊陲的位置而受到忽視。藉由對東臺灣歷史文化的瞭解與還原,將可以補足以西部臺灣為主軸研究的「臺灣開發史」之缺憾,並從過去東臺灣篳路藍縷的開發歷史中,緬懷各族群先祖開發的艱辛,進而珍惜今天,展望未來。 圖解:潘繼道老師歷史現場解說 版權:本系教師-潘繼道老師授權 |
國立聯合大學 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臺灣文化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版權:系友本人提供
蘇木春現職:中央通訊社記者。94年~98年就讀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學系,於大學期間加入實習報紙予傳報,並在大四時參加第五屆客家新聞獎,獲入圍學生組文字媒體類「新聞採訪報導獎」,畢業後在內政部警察廣播電台高雄台服擔任替代役,從事新聞編輯與播報工作。在近一年的替代役生涯結束後,藉由廣播工作經驗錄取新竹市環宇廣播電台,擔任記者主跑新竹科學園區與新竹縣的路線,並負責新聞專題企劃工作與兼職DJ。 101年考取進入聯合報系,受訓後被分發於苗栗縣採訪辦事處擔任記者,主跑頭份、竹南等6個鄉鎮。接著在104年調回家鄉台中主跑社會、政治等路線,在聯合報服務期間獲報社表揚2次傑出表現獎,同年報考聯合大學台灣與傳播學系碩士班進修。106年碩士班畢業後,轉任中央通訊社駐台中市記者至今,並陸續拿下107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優等、110年台灣醫療報導獎佳作,及入圍109年第34屆吳舜文新聞獎等獎項。 版權:系友本人提供
陳榆佳(DJ YOGA)現職:好事聯播網/好事903週一至週五16:00-19:00好事ING節目主持人。 96年~100年就讀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學系。學校給予非常多資源,包含錄音室、攝影棚、設備租借。學習口語表達、臺灣語文、大眾傳播、文學到戲劇展演課程。除了既有的課程,系上還會舉辦主播大賽、鼓勵報名校外影片競賽,都為履歷增加不少豐富經歷。也安排企業導覽,參訪過中廣、TVBS,了解未來有興趣的職業生態。 大三暑假安排大漢之音實習,成為未來從業廣播很重要的加分經歷。民國103於KISS RADIO南投廣播擔任節目企編與DJ至電台改革,轉職到好事903,從事廣播業邁入第8年。主持過各式大型活動如台中市政府運動有功團體及人員表揚典禮、新光三越廠商誓師大會、八三夭簽唱會等。 版權:系友本人提供
安介平現職:富邦體育台導播。98年~102年就讀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學系,大學時對於靜態與動態攝影有高度興趣,並具有多次的獲獎紀錄。當初在就讀大學期間最喜歡傳播領域的課程,當時很難理解為何我來學拍片剪片,卻也要學語言。但是在出社會工作之後,發現人與人的溝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加上除了語言之外也學習到一些客家傳統文化,讓我在廣告製作的執行上更加順利。 曾擔任過節目攝影助理、廣告製片、節目企劃,現職MOMOTV體育賽事助理導播,曾參與過的節目有食尚玩家、背包踐客、大愛電視台、原住民電視台、YO-YO 台等節目,在廣告製片期間參與許多支客家相關的廣告,目前現職MOMOTV 體育賽事助理導播、目前有參與過的賽事有SBL超級籃球聯賽、中華職棒賽事、P PLEAGUE、台北馬拉松、還有台中、高雄跨年等轉播項目。 版權:系友本人提供
林天琪現職:奧美廣告製片。96年~100年就讀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學系,大學時對於靜態與動態攝影有高度興趣,並具有多項獲獎紀錄。 畢業後任職於製作廣告的春天製作公司,擔任執行製片。後轉職於4A廣告代理商J.WalterThompson智威湯遜(現改名為偉門湯遜),擔任後期製片助理,主要工作分為前期拍攝與後期製作。 現任職於台灣前5大4A廣告代理商: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台灣奧美),擔任後期製片,現專精為各式電視、網路、數位廣告的後期製作,統籌剪接、2D效果、3D特效、TC調光、錄音室等製作單位,完成專案項目規劃與執行, 版權:系友本人提供
謝育哲現職:霹靂電視台副理。98年~102年就讀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學系,大學時對於靜態與動態攝影有高度興趣,並具有傑出的獲獎經驗。從語傳系畢業後,先後在中影、客家電視台、霹靂電視台工作,擔任過各項媒體工作,如:記者、製作人及製片等。工作期間拍過電影,如:角頭1、我的少女時代;也拍過MV,如:田馥甄-不醉不會等。 多次受邀回系演講,藉由豐富的工作經歷,鼓勵學弟妹多嘗試,找尋自我喜愛的領域與興趣,多結交朋友建立人脈。另也提供霹靂電視台各項實習機會,支持學弟妹在業界累積實務經驗,並從中學習以探索未來方向。 |
圖解:以認知為基礎! 版權:游淑梅
游淑梅(梅子老師)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 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 第22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2015)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意象教學主持人(2015起) 台灣越南海外語言教學講師主持人(2015起) 中央客家委員會客語復興會議與談人(2017) 深根語言文化領域十六年,一路勇闖國際化的文化領域。2015年榮獲「第22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是本獎項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受獎者。「語言是族群文化的祖譜!」發揚語言文化是責任,也讓我體會了海外的人情之愛。從多元化的自我學習,多方探討自我挑戰及嘗試,謙虛地保持做中學、學中做的思維,經營自己的教學使命式。 圖解:以鄉土教育為使命 版權:邱宏凱
邱宏凱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畢業 宜蘭縣無尾港文教促進會理事 宜蘭縣丟丟銅青年協會監事 宜蘭綠色博覽會-專案計畫人員(2016)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營運推廣組專案人員 宜蘭縣史館專案人員 宜蘭縣蘇澳鎮大坑罟社區發展協會社區規劃師 以推廣鄉土文化為志向,研究所畢業後先回到故鄉擔任無尾港無尾港文教促進會理事,並於2016年擔任宜蘭綠色博覽會-專案計畫人員負責規劃體驗活動,後擔任宜蘭縣蘇澳鎮大坑罟社區發展協會社區規劃師,協助社區營造及文化推廣。目前擔任宜蘭縣史館專案人員,藉學以致用、發揮所長,繼續發揚鄉土文化。 圖解:阿榮師與762書庫 版權:黃家榮
黃家榮2006年因撰寫網路部落格因而踏入文史圈,在學校老師的鼓勵下報考臺灣文化學系。多年來持續推廣花蓮在地人文走讀課程,常受邀至地方政府單位開辦相關講座及走讀課程。人文古蹟教育及推廣向下扎根是未來的目標,期盼將臺灣文化的重要性向下扎根,讓更多青年學子能提早認識家鄉之美。 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研究所畢業後,參與地方政府多項文史調查、出版之計畫,也是花蓮相當具代表性的走讀解說老師。目前成立文史工作室,深耕在地文化,現為花蓮鐵道文化園區762書庫的負責人。 圖解:花蓮縣青年發展協會理事長 版權:曾俊喬
曾俊喬大學就讀鄉土文化學系,開啟了對東臺灣人文史地的興趣與視野。出社會後進入觀光業,並取得導遊領隊證照;2017轉至博物館單位,客源多為本國旅客,深度旅遊也成為本國的觀光趨勢;雖然身在觀光業,卻意外的學以致用,且深感在地文化才是觀光的核心以及永續的力量。 國立東華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畢業 光隆石之屋業務(2014-2016) 光隆海洋生技業務(2017) 光隆博物館業務副理(2017-2020) 光隆博物館經理(2020起)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07年度推動中小企業城鄉創生轉型輔導計畫-北花蓮城鄉價值整合平台分項負責人(2018-2020) 花蓮縣青年發展協會理事長(2020起) 圖解:葉湘雯 版權:葉湘雯
葉湘雯高中對地理感興趣,嚮往旅遊,藉踏查應證課本內容,因此大學選擇地理相關科系就讀。大學課程與實作學習中,均關於對現象、問題與人的觀察、反思、理解,也培養學生合作溝通、行政事務處理等的能力。目前,擔任美編與行政,包含平面設計、社群小編、行政業務處理等,均實際應用大學時的學經歷程,讓工作更得心應手。 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學士、碩士畢業 國家科學及科技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專任研究助理|(2021~) Dharti Mata Sustainable Workshop棉樂悅事工坊台灣區員工、本立自然良品職員|(2017) 科技部研究計畫「無用之用: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五位屋布工坊跨界實踐」研究計畫助理、課程助教|(2012-2016) |
國立聯合大學 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臺灣文化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