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亞洲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家庭與司法保護社工組)
長榮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所屬學群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工作學類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工作學類
所在校區

校本部

413台中市霧峰區柳豐路500號

校本部

711301臺南市歸仁區長大路1號

學系特色

1學程分組:「家庭與司法保護社工組」與「醫務與心衛社工組」,呼應社會安全網與長照需求
2國際化:積極推動日本與印度國際志工與海外實習
3產學合作:與公私部門合作多,強化課程與實務結合
4研究培育:指導學生申請國科會計畫,成果名列前茅
5證照輔導:完善制度,提升專業與職涯競爭力
6導師伴四年:學業、生活與職涯輔導
7師生與系友情誼深厚,系友連結緊密,展現高度認同感

  下載詳細資料

本系成立二十餘年,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本,著重個別化小班精緻教學與實務能力。課程接軌社福政策與職場需求,建置「高齡福利服務暨健康照顧」、「兒童少年暨家庭實務」課群。提供三證照優勢:配搭課程與證照獎勵,大二報考照顧服務員、大三就業服務技術士,大四畢業具社工專業人員認定,並設完善社會工作師高考輔導、通過率高。與市政府及多元機構產學合作,提供實務訓練、實習與就業媒合;並鼓勵國際移動學習,拓展視野與跨文化力。

學科意涵

社會工作是一種助人的專業,是尊重人類價值的行業 ,它的特殊點在於發現人們生命的價值,在這個快速變遷浪潮不斷的時代,它是保障自己與社會穩定與發展的基礎。以預防服務對象的社會功能失調,發掘個人及家庭社會資源及潛能,恢復個人及家庭的社會功能。本組培育兼具家庭、兒少與司法保護之社會工作人才,以利學生未來在兒少保護、家暴防治、司法體系、學校就業。

社會工作學系是以社會學、心理學、社會工作概論、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為基礎,涵蓋直接服務工作方法如:助人技巧、社會個案工作、社會團體工作、社區工作等,及間接服務如:社會福利行政、管理及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等,並著重科學思維社會工作研究法訓練核心專業助人工作學門。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多參與學校社團活動、社會關懷服務的參與,藉由參與各項活動,增加人群服務接觸機會,探索了解自己對人群服務的喜好。
下載詳細資料

建議同學們在高中階段能夠透過社團、社會服務等參與,增加多元生活經驗以培養自我認識、與人溝通、自我表達、同理能力及對社會議題之關懷。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諮商輔導學系、心理系與社工系都關心人的心理健康與福祉,但焦點與訓練方向不同。諮商輔導學系著重於助人技巧與輔導實務,培養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職涯諮商的能力。心理系則以研究人類行為與心理歷程為核心,強調理論、實驗與科學方法,畢業後可從事研究、臨床或應用心理相關工作。社工系則以社會福利制度與資源運用為重,關注弱勢群體與社會正義,訓練學生在家庭、司法保護、醫療心衛與社區中介入與協助。三者皆以「助人」為目標。
下載詳細資料

社會工作為助人自助的專業,透過自我認識進而運用個案、團體、社區工作等助人方法,提升弱勢福祉與實踐社會正義。與社會學系的差異為社會工作除了奠基學理知識外更強調行動實踐以解決問題,為所服務的個人、家庭、社區及社會制度帶來改變回應其需求;與心理及諮商學門差異為社工系不僅關注個人心理歷程,更著重於連結資源、改善環境關係,甚至為推動社會改革而努力。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最容易被高中生誤解之處是本系畢業學生只能從事慈善事業工作,但本系畢業生是以從事社會福利事業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心理與社會個案管理、醫務社會工作以及長期照顧社會工作為主。社會工作者不但不是志工外,還是國家社會行政高普考和專門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級的一員。

一般人易將社工與志工、義工混淆,認為助人工作僅需要愛心、耐心,而且沒有足夠且穩定的薪水,這是錯誤的觀念與認知。社會工作是一個專業學門,並具專技高考社工師證照及公職社工師、高考社會行政等國家考試資格,畢業後就業領域包含政府部門、各類型非營利組織等,可謂多元廣泛。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學習內容或學習方法方面最容易被高中生誤解之處是對於社會工作的服務被界定為慈善服務,其學習方法與內容都是如何捐款與募款。但事實上本系是以學習如何整合社會資源,激勵個案、團體、和社區的能力為教學重心。

外界以為社會工作只著重在助人技巧的學習,其實舉凡個人相關之直接服務,例如家庭暴力事件、兒童少年輔導、身心障礙、醫療服務、高齡整合需求評估及服務提供或社區發展、原住民與新移民多元服務等,及間接服務如社會行政管理、社會福利政策等,皆為社工專業學習內容。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1)在學習資源方面,本系長期深耕海外學習與交流計畫,提供學生多元的國際視野與學習經驗;同時配合本校推動的AI與跨域課程,強調跨領域應用與創新思維,培育學生能將AI技術整合至實際生活與專業場域中,解決複雜問題。(2)本系重視學生的社會關懷精神與團隊合作能力,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溝通協作、組織規劃、問題解決與自我反思等核心素養,並在專業知能上不斷精進成長。(3)此外,本系師生互動良好,形成亦師亦友的關係,畢業後仍維持密切聯繫。系友之間透過系學會、系隊與社團所建立的緊密系友網絡,在職場上互相支援與交流,展現出對系上的高度向心力與認同感,並獲得業界的肯定。

本系專業核心課程多採實務性教學以強化學生實作力,課程中亦會聘任實務界經驗豐富社會工作者擔任講師或業師,有效協助學生減低學用落差,並接鏈校園學習與當前實務人才需求,增進本系畢業生進入職場之競爭力;此外亦借重畢業系友經年累積的實務智慧,發展「系友業師亦師亦友共學計畫」,以拓展本系畢業生在社工實務界的社會資源。

我的學系 亞洲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家庭與司法保護社工組)
長榮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普通心理學
    • 社會學
    • 社會工作概論
    • 社會福利概論
    • 社會心理學
  • 大二必修
    • 社會個案工作
    • 社會團體工作
    •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
    • 社會工作實務導論
    •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 社會統計
  • 大三必修
    • 社會工作研究法
    • 方案設計與評估
    • 社會福利行政
  • 大四必修
    •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 社會工作管理
    • 社會工作實習
    • 社會工作方案實習
  • 大一必修
    • 社會學
    • 心理學
    • 社會工作概論
    • 社會心理學
    •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 大二必修
    • 社會個案工作
    • 社會團體工作
    • 社會統計
    • 社區工作
  • 大三必修
    • 社會福利行政
    • 社會工作研究法
    • 方案設計與評估
    •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 大四必修
    • 社會工作管理
    • 社會工作倫理
    • 社會工作機構實習I
    • 社會工作機構實習II
專業選修課程
  • 家庭與司法保護社工組
    • 本組專業選修課程包括:兒少社會工作、少年事件處理法與觀護制度、家庭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家庭暴力防治社會工作、諮商與輔導、犯罪學與刑事政策、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社會工作、性別社會工作、社會工作倫理、靈性社會工作。
  • 醫務與心衛社工組
    • 本組專業選修課程包括:老人社會工作、醫務社會工作、身心障礙社會工作、心理衛生社會工作、物質濫用防治社會工作、早期療育社會工作、長期照顧社會工作、臨終照顧關懷輔導、社會工作倫理、心理測驗、長照周全性評估。
  • 高齡福利服務暨健康照顧課群
    • 社會工作實習指引/長期照護概論/助人技巧/長期照護技術/身心障礙社會工作/長期照護實習/老年社會工作/自殺防治與物質濫用/個案管理/醫務社會工作/精神醫療與社會工作/死亡與善終社會工作/照顧服務產業管理
  • 兒童少年暨家庭實務課群
    • 社會工作實習指引/助人技巧/弱勢團體與社會工作/兒童及少年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貧窮與社會工作/個案管理/家庭社會工作/早期療育與社會工作/家庭暴力/婦女社會工作/多元文化與社會工作/創傷輔導
  • 多元選修
    • 社會現象顯影/計算機概論/團體動力學/社會變遷與社會問題/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心理衛生/社會福利概論/非營利組織概論/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法律與社會工作/社區資源開發與應用/金融社會工作/社會工作理論/災變與社會工作/科技與社會工作/社會工作專題/社會運動與社會倡導/職場實習/產業實習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我的學系 亞洲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家庭與司法保護社工組)
長榮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社會工作師

    社會工作師須具社工師證照,與社工員差別在於薪資具證照加給。工作內容包括評估個案需求、擬定處遇計畫、提供個別、家庭或團體輔導與危機介入,整合社會資源並執行服務與方案管理。服務領域涵蓋醫務、精神醫療、學校、老人、長照、身心障礙、兒少、婦女與家庭、家庭暴力防治、矯正及社區工作等。


  • 社工人員

    社工運用專業知能,協助個人、家庭、團體與社區解決社會問題,提升社會功能與福祉。工作包括社會心理評估、資源整合、提供預防與支持性服務,並參與方案規劃與政策倡導。服務領域涵蓋醫務、精神醫療、學校、老人、長照、身心障礙、兒少、婦女與家庭、家庭暴力防治、矯正及社區工作等。


  • 居家服務督導員

    居家照顧服務督導負責管理與支持居服員,確保長者或身心障礙者在家中獲得適切照顧。主要工作包括評估服務需求、擬定與調整照顧計畫、督導居服員執行服務、協調家屬與專業人員溝通,並進行服務紀錄與品質稽核。需具備社會工作與長照專業及良好溝通協調能力,確保服務安全、專業並符合使用者需求。


  • 就業服務人員

    就業服務社工或職業重建人員主要協助弱勢族群(如身心障礙者、中高齡者、單親家庭等)提升就業能力並順利就業。工作內容包括就業評估、職涯諮詢、履歷與面試輔導、職缺媒合、就業追蹤及與雇主合作。另提供心理支持與資源連結,協助服務對象建立自信、穩定就業,達成自立與社會參與目標。


  • 社工人員

    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對社會生活功能有障礙的個人或家庭,提供教育性或預防性的服務及輔導諮詢之人員。


  • 人力資源專員

    執行社會企業或組織內部的人力資源工作,包含招募與甄選、訓練與發展、薪酬福利、員工關係、績效評估等工作。


  • 課輔老師

    提供弱勢家庭、青少年兒童福利服務,或從事文理及職業補習班學生之學習指導的教學工作。


  • 行政人員

    協助主管及專業人員處理一般行政業務工作。


  • 研究助理

    協助研究計畫的進行,並處理與計畫相關的行政工作。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亞洲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家庭與司法保護社工組)
長榮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Complete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Complete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Complete
1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5% Complete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Complete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Complete
2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Complete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Complete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Complete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Complete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Complete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Complete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Complete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Complete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Complete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Complete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5% Complete
2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5% Complete
2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5% Complete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Complete
25%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