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開南大學 休閒與運動管理學系 |
世新大學 觀光學系旅遊暨休閒事業管理組 |
|---|---|---|
| 所屬學群 |
管理學群
跨
遊憩運動學群
休閒管理學類 |
管理學群
跨
遊憩運動學群
觀光事業學類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338103 桃園市蘆竹區開南路1號 |
校本部 116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
| 學系特色 |
想把「興趣」與「職涯」連結嗎?開南大學休閒與運動管理學系結合「休閒活動」與「運動產業」兩大領域,帶你學會活動企劃、運動管理與服務經營的專業技能。系上師資教學經驗豐富,課程設計兼顧理論與實務,從休閒活動企劃、運動產業經營到健康促進都有涉略,選課多元又靈活。開拓學生國際視野、強化職場競爭力,畢業後可投身運動娛樂、休閒旅遊、活動策展等行業,讓你「學得專業,畢業即就業」,成為健康生活的領航員! |
◆本組以「智慧科技、航空職涯、戶外探險、活動企劃實作」為核心,讓旅行不只是體驗,而是創造價值! |
| 學科意涵 |
休閒與運動管理學系是結合「休閒活動」與「運動產業」的跨領域學科,學習如何規劃活動、管理運動場館、經營休閒與運動品牌,並培養健康生活與服務管理的專業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學會把「玩」和「運動」變成有規劃、有價值的專業工作,打造快樂又有前景的職涯。 |
簡單說,就是把「玩」變成一門專業! |
| 學習方法 |
演講法: 由具實務與學術專長的教師以演講與教學媒材輔助授課,結合理論與案例分析,引導學生理解休閒與運動產業發展趨勢,建立專業知識基礎。
實作法: 本系重視理論與實務結合,系上提供導遊、領隊、健身教練等專業證照輔導,強化學生專業與就業競爭力,除課堂模擬與企業參訪外,每位學生皆須完成業界實習課程,透過「做中學」的方式培養實戰經驗與職場能力。
合作學習法: 結合演講與討論方式,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學習溝通、分工與解決問題。例如以活動企劃、運動管理方案調查與執行為主題,從分析到實作,培養企劃與執行能力。 未上傳圖片 專題研討法: 以專題製作形式整合所學,學生需針對休閒或運動相關議題進行研究與提案,強化創新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 未上傳圖片 國際交流與學習: 鼓勵學生參與海外研習或國際參訪活動,拓展國際視野,提升跨文化溝通與管理能力。 |
課程主軸聚焦於「旅遊產業經營 × 航空職涯探索 × 活動企劃實作」。內容涵蓋旅運經營學、航空票務管理、國際觀光產業實務(海外參訪)、領隊導遊實務與節慶活動企劃等課程,讓學生從理論到實務全面接軌觀光產業,同時亦可申請本系與瑞士教育集團(SEG)合作規劃之國際雙聯學程,進入世界級旅館餐飲企業帶薪實習。 圖解:韓國首爾學習參訪 版權:世新大學觀光學系 課程操作重視實地觀察與記錄。例如「生態夜觀」活動,帶領學生走入夜間自然環境,觀察台灣多樣且獨特的夜行性動物,體驗生態的奧妙與驚喜。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在地生態資源的觀光價值與永續管理的重要性,培養環境保育與生態旅遊的專業意識。 圖解:生態夜觀活動,探索豐富的夜間生態環境 版權:世新大學觀光學系
走出校園,接觸實際觀光發展案例,讓學生感受在地資源的觀光意涵與獨特性。在國家鐵道博物館的參訪走讀中,學生了解台灣鐵道發展的歷史脈絡與文化意涵,體會珍貴交通遺產所承載的時代記憶與永續保存價值。 圖解:國家鐵道博物館參訪走讀 版權:世新大學觀光學系
整合所學,培養觀光休閒活動的籌劃與執行能力。如透過親身參與挑戰戶外高張力活動行程,體現資源分配、團隊合作與風險管理之學習成果。活動中亦強調如「敬山、淨山」之永續理念,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自然之美,並培養守護台灣山林資源的環境責任。 圖解:登頂雪山東峰,挑戰自我極限 版權:世新大學觀光學系
參與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帶領學生走入在地社區,實際了解地方的真實需求與發展問題,實際規劃符合在地特色的主題導覽活動。學生結合課堂所學進行實作,從做中學中培養問題解決與創意思考能力,同時在與在地民眾互動過程中,強化溝通表達與社會關懷素養。 圖解:參與USR計畫,落實在地關懷 版權:世新大學觀光學系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對於想報考休閒與運動管理學系的同學,最重要的是要有「喜歡活動、樂於參與」的態度。你可以從日常生活開始,持續參與社團、營隊或學校活動的規劃與執行,例如擔任運動會幹部、策辦社團活動、帶領同學參與戶外體驗等,從中學習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與活動企劃的能力。 |
◆ 先從「觀察、體驗、企劃」開始!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以「休閒活動企劃與指導」與「休閒與運動產業管理」為核心,強調學用合一與企劃力培養。透過課程與實習,學生可提早了解產業職能並累積實務經驗。與體育學系、觀光休閒學系及運動健康科學系相比,本系更注重活動策劃、產業管理與健康生活推廣,培養能規劃活動、帶動群眾的專業人才。 |
◆ 本系旅遊組教你把「玩」這檔事變成專業。我們學的是如何設計旅程、企劃活動、經營品牌,讓旅遊更有故事性與體驗價值。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不少人以為畢業後只能在遊樂場、健身房或運動場所工作,選擇有限。其實,本系培養休閒活動企劃、運動產業管理與健康推廣能力,畢業生可投入休閒農場、民宿旅宿、運動娛樂中心、社區健康促進單位或運動賽事,也可進修研究所,拓展管理與專業職涯,多元選擇與跨領域競爭力兼具。 |
很多人以為觀光系出路只有旅行社或導遊,但我們的發展比你想的廣得多。畢業生除了能進入旅遊與航空產業,也能做活動企劃、節慶行銷、地方創生、品牌經營,甚至用AI與大數據做智慧旅遊分析。也有人選擇創業、做旅遊自媒體或繼續攻讀研究所。學生學的是「讓旅遊更有創意與價值」的能力,未來職涯舞台橫跨城市、品牌與世界。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新增「運動管理」課程後,常被誤以為本系只學運動或體育專業,或認為「休閒」只是玩樂。本系仍以休閒活動企劃與產業管理為核心,加入運動管理拓展職涯選擇。課程結合理論與實務,透過校內實作、企業參訪與實習,讓學生學會策劃、管理與帶領群眾,無論是否擅長運動,都能發揮專長,成為具創意與行動力的專業人才。 |
很多人誤會觀光系就是出去玩、帶團旅遊,但我們學的其實是「怎麼把旅行變成一門專業」。課程從旅遊企劃、活動執行、航空與旅運經營,到AI與大數據應用,全都要實作、要動腦。我們會設計活動、分析遊客行為、學習如何經營品牌、打造並詮釋體驗。觀光系不只是去旅行,而是學「怎麼讓別人的旅行更精彩、更有價值」。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與知名連鎖企業合作,學生可參與實習,累積產業經驗,拓展就業機會與職場視野。並且推動「智慧健康重點跨領域學分學程」,結合休閒、運動、健康與資訊科技,培養具跨域能力的專業人才。提供校內實作課程、企業參訪、專案訓練與國際交流等機會,結合理論與實務,幫助學生提早了解產業需求,強化企劃、管理與團隊合作能力。 |
1.舍我獎學金,每學期每班四名,一~三千元。 |
| 我的學系 |
開南大學 休閒與運動管理學系 |
世新大學 觀光學系旅遊暨休閒事業管理組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遊憩資源調查與評估以臺灣的國家公園及風景區為例,調查區域內之遊憩資源並進行評估與分析,作為日後遊憩資源規劃及發展之基礎。 體驗與冒險活動以體驗為學習模式的課程。透過參與不同的體驗及冒險活動,學生進而能夠探索自身興趣、進行反思、學習合作與分享,並藉此過程產生新認識及新觀點。 社區休閒理論與實務透過此課程,學生能瞭解社區休閒基本概念、定義與模式、及活動之規劃與實行,以期能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態度、與技能,同時能夠進行社區休閒的方案設計與實施。 |
食物觀光本課程之設計以「食物」及「觀光」兩部份著眼。「食物」方面涵蓋觀光旅遊地點之農漁特產生產、加工、銷售、效益、創新等構面,「觀光」部份則包含食物相關觀光類型、觀光旅遊動機、旅遊與餐飲文化、觀光旅遊地特色餐飲、旅遊與食物節慶、旅遊與餐飲體驗等主題。課程首先從國際流行之食物觀光種類作概略介紹,包含餐飲觀光、
鄉野觀光藉由國內外鄉野觀光實例之介紹讓學生對鄉野觀光隻內容、型態、定義有基本之了解。 2.透過校外教學社區參訪以及學期專題報告,培養學生從事鄉野觀光規劃之能力。
冒險觀光冒險觀光為近期新興的旅遊型態,遊客從事具有挑戰性或驚險的活動,如泛舟、攀岩、溯溪、登山等。從這些參與者的動機及行為模式背景,到從經營此類活動的管理活動安全的管控,讓同學有所認識與了解。
活動設計與營隊經營良好的遊憩活動企劃可創造優質的休閒環境, 遊憩活動設計必須發揮創意,並透過邏輯、系統而有效率的程序將之實踐。本課以休閒心理為出發,以遊客需求與效益為基礎,建構目標企劃的概念主軸,引介效益企劃基礎方法,在考量成本的控制與行銷策略下,實踐成功的活動企劃,並做有效的評估。探討休閒活動營隊經營管理相關之事項 觀光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應用本課程的設計為因應行動科技與網路的興起,消費者在觀光的過程中與產生許多數據,對於數據的分析與探索需求已成為業界普遍需求,讓學生學習數據分析的主流工具,並透過觀光領域的應用案例,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與決策能力,提升其未來就業的競爭力。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開南大學 休閒與運動管理學系 |
世新大學 觀光學系旅遊暨休閒事業管理組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王培銘就學時代為排球好手,在校積極推動系上運動風氣,並規劃全校性比賽。 曾任西湖渡假村飯店事務部主任,現為民宿主人。 未上傳圖片
詹毅軒大學時活潑外向,喜愛冒險體驗。 現為大魯閣卡丁車廠副廠長。 未上傳圖片
張雃茜積極樂觀,樂於助人。 現為力翰文教上海分公司活動企劃講師。 |
圖解:雄獅集團郵輪事業發展處劉曉寧總經理 版權:劉曉寧
劉曉寧劉曉寧,世新大學觀光宣導科畢業,曾赴英留學,具有豐富郵輪業務經驗。她曾於西華飯店任職,並歷任雲頂郵輪集團麗星郵輪登輪部經理、業務經理、台灣區業務部副總裁等職,並擔任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劉曉寧精通郵輪產業運營,積極參與業界布局,致力於推廣台灣郵輪市場,並引進各類精緻郵輪行程。面對疫情後的市場復甦,她對台灣郵輪產業前景保持樂觀,期望未來兩岸郵輪對接和高端市場開拓。 雄獅集團劉曉寧總經理分享了陸客對台灣各地,包括南部、澎湖、金門、馬祖等景點的高度興趣,建議未來開通兩岸郵輪行程的可行性。隨著大型郵輪如“MSC地中海榮耀號”帶動市場,郵輪旅遊在設施、體驗和多樣化行程方面吸引了更多旅客。市場上也逐漸增加精緻、獨特的行程,如南極與北極探險,顯示郵輪業務在疫情後展現出新趨勢和更多發展機會。 圖解:嘉義縣旅館同業公會陳家宥理事長 版權:陳家宥
陳家宥在世新大學的研究所中,陳家宥透過多元化的課程與專題研究,深入探索專業領域的核心知識,特別是在理論與實務的結合上有了更深的理解。除了課堂學習,他也積極參與各類學術活動與實作,增強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與教授及同學的交流,他拓展了視野並鍛鍊了邏輯思維與研究能力。這段學習經歷不僅加強了他的專業知識,也為未來的職涯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陳家宥現任嘉義縣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積極推動嘉義旅館業發展,專注提升服務品質,並透過行銷和教育訓練加強業界知識與交流。他經營佳仕堡商務飯店,以高品質住宿服務及顧客服務為重心,吸引國內外旅客並提升品牌知名度。此外,他擔任玉興建設負責人,秉持品質至上的理念推動建案創新,並嚴格監控工程品質,為地方經濟帶來美觀且實用的建築貢獻。多重身份使他在管理和領導方面累積了豐富經驗。 圖解:美國運通旅遊暨生活休閒服務部副總裁吳伯良 版權:吳伯良
吳伯良觀光業疫後面臨嚴重缺工挑戰。針對此問題,前美國運通副總裁吳伯良提出兩項建議:一是利用中高齡兼職人力,這些人經驗豐富且服務態度好,可填補人力不足,且僅在高峰時段出勤,不會增加過多成本。二是應開放外籍勞工,學習日本分配後勤工作給外籍員工,讓本地員工集中於直接服務旅客。吳伯良更建議開放外國年輕人來台打工度假,以活絡人力市場、提升觀光產業競爭力。 吳伯良具備豐富的觀光業經驗,從導遊起家,曾任美國運通旅遊暨生活休閒服務部副總裁,開創黑卡頂級服務,並成功擴展至日本與中國市場,成為美國運通首位進入名人堂的台灣人。他建議解決觀光業缺工,需靈活應用中高齡兼職人員,將工作流程破碎化、提升兼職薪資,並建立認證機制。他也主張引進外籍勞工及推動國際打工度假,借助國際人力穩定產業運作,讓本地員工專注於服務升級。 |
我的學系 |
開南大學 休閒與運動管理學系 |
世新大學 觀光學系旅遊暨休閒事業管理組 |
|---|---|---|
多元能力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2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2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3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