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開南大學 休閒與運動管理學系 |
國立臺東大學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
|---|---|---|
| 所屬學群 |
管理學群
跨
遊憩運動學群
休閒管理學類 |
管理學群
跨
遊憩運動學群
運動管理學類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338103 桃園市蘆竹區開南路1號 |
知本校區(校本部) 臺東市大學路二段369號 |
| 學系特色 |
想把「興趣」與「職涯」連結嗎?開南大學休閒與運動管理學系結合「休閒活動」與「運動產業」兩大領域,帶你學會活動企劃、運動管理與服務經營的專業技能。系上師資教學經驗豐富,課程設計兼顧理論與實務,從休閒活動企劃、運動產業經營到健康促進都有涉略,選課多元又靈活。開拓學生國際視野、強化職場競爭力,畢業後可投身運動娛樂、休閒旅遊、活動策展等行業,讓你「學得專業,畢業即就業」,成為健康生活的領航員! |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在順應全球運動健康產業趨勢下,以及面對高科技、高齡化、高壓力生活型態的問題下,是全國唯一整合擁有身心學(Somatics)和運動休閒管理學(Sport Leisure Management)專業師資,並且畢業後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培養理論與實務兼備的全方位身心健康與運動休閒管理人才的大學系所。 |
| 學科意涵 |
休閒與運動管理學系是結合「休閒活動」與「運動產業」的跨領域學科,學習如何規劃活動、管理運動場館、經營休閒與運動品牌,並培養健康生活與服務管理的專業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學會把「玩」和「運動」變成有規劃、有價值的專業工作,打造快樂又有前景的職涯。 |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包含身心組與休閒組兩個發展。身心組以身心學、動作教育為課程核心,培養身體調整、動作開發、身心療癒、身心平衡等相關教師,適合未來希望從事身體調整與身心健康教學者。休閒組聚焦運動休閒與健康管理,結合活動設計、休閒服務與產業應用,培養健康促進與休閒經營能力。兩組皆重視跨域整合與實作經驗,培育理論、實務兼具的專業人才。 |
| 學習方法 |
演講法: 由具實務與學術專長的教師以演講與教學媒材輔助授課,結合理論與案例分析,引導學生理解休閒與運動產業發展趨勢,建立專業知識基礎。
實作法: 本系重視理論與實務結合,系上提供導遊、領隊、健身教練等專業證照輔導,強化學生專業與就業競爭力,除課堂模擬與企業參訪外,每位學生皆須完成業界實習課程,透過「做中學」的方式培養實戰經驗與職場能力。
合作學習法: 結合演講與討論方式,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學習溝通、分工與解決問題。例如以活動企劃、運動管理方案調查與執行為主題,從分析到實作,培養企劃與執行能力。 未上傳圖片 專題研討法: 以專題製作形式整合所學,學生需針對休閒或運動相關議題進行研究與提案,強化創新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 未上傳圖片 國際交流與學習: 鼓勵學生參與海外研習或國際參訪活動,拓展國際視野,提升跨文化溝通與管理能力。 |
【體驗式學習】課堂主要過動作探索、觸覺練習、感官開發、呼吸覺察、身體感知訓練等方式,引導學生從「做中學」、「身體中學」,強化內在感知與反思能力。同時實際帶學生操作,累積實務經驗,獲得技術上的實戰力。 圖解:人體動作分析課程,感知身體使用、力量連結 版權:心動系課程中照片
【技術實作與經驗累積】教師親自示範動作技巧並配合學科知識講述,讓同學大量的投入與練習,提升專業技術。 圖解:術科實作與經驗學習 版權:心動系課程中照片
【職場實習體驗】結合了理論與實務的經驗,運用升上大四的暑期(兩個月)至業界實習,將所學的專業與職場結合,銜接畢業後的就業場域。 圖解:職場實習體驗-烏來馥蘭朵 Spa部門 版權:心動系實習照片
【以培養專業指導員進行訓練】結合未來健康趨勢,培育專業的運動指導員、身心動作教師、身心療癒師、休閒遊憩規劃、運動管理人才 圖解:動作指導、教學規劃、課程設計、專業教育 版權:心動系課程中照片
【跨領域課程整合】包含身心學、動作教育、健康科學、休閒運動、健康促進等領域,透過專題、團隊合作、跨域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連結多元觀點進行整合,同時邀請業界專業講師蒞臨指導教學。 圖解:固定邀請業界專業講師辦理課程 版權:心動系上課照片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對於想報考休閒與運動管理學系的同學,最重要的是要有「喜歡活動、樂於參與」的態度。你可以從日常生活開始,持續參與社團、營隊或學校活動的規劃與執行,例如擔任運動會幹部、策辦社團活動、帶領同學參與戶外體驗等,從中學習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與活動企劃的能力。 |
想加入「心動系」,高中生可以這樣準備: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以「休閒活動企劃與指導」與「休閒與運動產業管理」為核心,強調學用合一與企劃力培養。透過課程與實習,學生可提早了解產業職能並累積實務經驗。與體育學系、觀光休閒學系及運動健康科學系相比,本系更注重活動策劃、產業管理與健康生活推廣,培養能規劃活動、帶動群眾的專業人才。 |
1. 從「身體覺察」出發,而非僅重視體能表現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不少人以為畢業後只能在遊樂場、健身房或運動場所工作,選擇有限。其實,本系培養休閒活動企劃、運動產業管理與健康推廣能力,畢業生可投入休閒農場、民宿旅宿、運動娛樂中心、社區健康促進單位或運動賽事,也可進修研究所,拓展管理與專業職涯,多元選擇與跨領域競爭力兼具。 |
最常見的誤解 : 「按摩」是不是就是推拿、做按摩店的工作?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新增「運動管理」課程後,常被誤以為本系只學運動或體育專業,或認為「休閒」只是玩樂。本系仍以休閒活動企劃與產業管理為核心,加入運動管理拓展職涯選擇。課程結合理論與實務,透過校內實作、企業參訪與實習,讓學生學會策劃、管理與帶領群眾,無論是否擅長運動,都能發揮專長,成為具創意與行動力的專業人才。 |
最常見的誤解:以為「身體課」就是運動訓練或健身課程?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與知名連鎖企業合作,學生可參與實習,累積產業經驗,拓展就業機會與職場視野。並且推動「智慧健康重點跨領域學分學程」,結合休閒、運動、健康與資訊科技,培養具跨域能力的專業人才。提供校內實作課程、企業參訪、專案訓練與國際交流等機會,結合理論與實務,幫助學生提早了解產業需求,強化企劃、管理與團隊合作能力。 |
課程內容多元,融合理論、實作與反思強調學生將學習身心學理論(如身體哲學、感知)、實作課程(如動作探索、活動帶領)、產業應用(如休閒管理、健康促進)等,適合願意動手動腦、敢於嘗試的學生。 |
| 我的學系 |
開南大學 休閒與運動管理學系 |
國立臺東大學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遊憩資源調查與評估以臺灣的國家公園及風景區為例,調查區域內之遊憩資源並進行評估與分析,作為日後遊憩資源規劃及發展之基礎。 體驗與冒險活動以體驗為學習模式的課程。透過參與不同的體驗及冒險活動,學生進而能夠探索自身興趣、進行反思、學習合作與分享,並藉此過程產生新認識及新觀點。 社區休閒理論與實務透過此課程,學生能瞭解社區休閒基本概念、定義與模式、及活動之規劃與實行,以期能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態度、與技能,同時能夠進行社區休閒的方案設計與實施。 |
運動休閒導論運動休閒導論課程旨主要在引導學生從基礎理論出發,建立對運動休閒領域的整體認識。課程內容涵蓋運動休閒的基本概念、理論架構與歷史發展,並深入探討當代運動休閒產業的樣貌、趨勢與未來發展方向。 圖解:提升對理論的學習 版權:心動系課程照片 身心學導論身心學(Somatics)在國內是一個新興學門,強調從內在第一人稱自我感受與體察來瞭解當下的身心狀態,是一門以身心學(Somatics)理論為核心的基礎課程,旨在帶領學生理解「身體作為主體」的觀點,認識身心學背後的哲學基礎與身體觀。課程將探討西方哲學中的身心二元論如何被翻轉,並介紹身心合一的基礎。 圖解:強調知識的建構,也重視經驗的反思 版權:心動系上課照片
指壓與按摩學習解除疲勞及改善疼痛的方法,課程包括理論與實際操作兩部份。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肌肉結構與指壓按摩原理的基本認識、指壓按摩的方法、東西方按摩的理論與操作方法,更配合身心技巧的應用以改善疼痛的情形和強化身體功能。課程著重身體使用、重心轉移、手感訓練為主,建構身心手療技術之基礎。 圖解:培育身心手療操作專業能力 版權:心動系上課照片
創造性動作教育本課程主要以創造性動作教育的課程設計、編排和指導能力的學習為取向,培養動作教學與編排教材的多元能力為策略,並以豐富教材內容為主要之課程發展;提供學習者具備有分析動作和組合教材的能力,並進一步培養自我表達與身體呈現的自信心。 圖解:以身心學結合動作與創造力,開發潛能 版權:心動系上課照片
羽球本課程著重於羽球運動的基本理論與實際,在羽球運動的基本理論與實際的課程中學習, 下列五項技能(基本體能, 專項體能, 基本步伐 , 基本技術,戰略戰術)等相關技術。教學內容: 讓學生能了解羽球運動的特性並運用分組練習學習相關技術運用於實際對打上, 以期學生能了解羽球運動技巧及國際羽球技巧發展之趨勢。 圖解:培育羽球教學能力 版權:黃筑靖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開南大學 休閒與運動管理學系 |
國立臺東大學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王培銘就學時代為排球好手,在校積極推動系上運動風氣,並規劃全校性比賽。 曾任西湖渡假村飯店事務部主任,現為民宿主人。 未上傳圖片
詹毅軒大學時活潑外向,喜愛冒險體驗。 現為大魯閣卡丁車廠副廠長。 未上傳圖片
張雃茜積極樂觀,樂於助人。 現為力翰文教上海分公司活動企劃講師。 |
李威志台北市私立東山高中畢業。在國、高中求學階段對各種體育賽事感到興趣。在老師的建議下,即決定前往報考。大學期間藉由社團活動,可以累積辦理活動的經驗、學習領導團隊與溝通協調的技巧,透過公共事務拓展自己的人脈與朋友圈。實習課程到名衍運動行銷擔任實習生,協助辦理諸多大型的路跑、鐵人三項、國際球賽等賽事。 2016/7~2017/6在雄獅旅遊擔任專案業務專員,由於有在行銷公司實習的經驗,擔任專案業務人員的時候能更妥善的管理專案流程掌握工作進度。目前則在數字科技591房屋交易網擔任編輯組長,從事房地產市場調查、新聞報導的工作。即便目前工作繁忙,還是每個月都會報名青創學會、攝影等有興趣的課程來學習。
廖敏妤2007/06,台北市立中正高中畢業。從小學習跳舞。直到高三時,心動系的劉美珠教授來到舞蹈館演講,介紹這個全台唯一的新興科系,很好奇自己能如何運用多年學舞的經歷,轉換跑道至健康產業上。大學期間,系上專業課程透過課堂上練習及課後時數累積有許多實作經驗,也舉辦非常多不同種類的研習,學習非常多元。 目前在新北市的馥蘭朵烏來渡假酒店,擔任SPA部門副理。在SPA的服務項目中運用到手療按摩、生理解剖、芳香療法知識、中醫概念、身心動作技法、Gyrotonic ...等。畢業後也持續進修考取有興趣項目的證照。
任芝誼竹北高中畢業,非常喜歡跳舞。大學時期參加東舞社、陽光青年團,有各大舞台經驗與溝通社交能力。在身心學領域上,豐富的課程內容,幫我現在以及未來奠定非常好的基礎。在校外實習期間到偏遠地區帶領老人活動,到馥蘭朵酒店實習等等,慢慢也越肯定我們專業的重要性,也知道未來市場的潛在性。 2013年台灣身心教學學會助理。2014/08~今,透過老師引薦,於中國大陸上海BodyConcept Studio工作,擔任Pilates和GYROTONIC老師,接軌在校學習專業,進入職場後可以很快的進入狀態以及累積經驗。自己也會定時安排進修,社會競爭激烈,更何況是在大城市,因此我們身心學領域的獨特性、專業性,在職場上更是有他的魅力在。 |
我的學系 |
開南大學 休閒與運動管理學系 |
國立臺東大學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
|---|---|---|
多元能力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2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3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2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3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