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慈濟大學 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 |
亞洲大學 健康產業管理學系(醫療機構管理組) |
---|---|---|
所屬學群 |
醫藥衛生學群
跨
管理學群
醫務管理學類 |
醫藥衛生學群
跨
管理學群
醫務管理學類 |
所在校區 |
介仁校區 970花蓮市介仁街67號 |
校本部 413台中市霧峰區柳豐路500號 |
學系特色 |
以培育具有人文涵養與專業技能並重的醫療與健康產業專業人員為宗旨,著重發展醫療機構、長期照護經營管理、健康產業專業技能之培養,延伸至預防醫學、健康促進、養生保健、智慧生活等符合未來台灣社會需求的領域。 |
畢業後可擔任醫務行政專員或醫療研究人員。主要學習領域包括醫療機構管理、公共衛生與長期照顧(選修)三大專業知識。在學期間可報考醫學資訊管理師、病歷資訊管理師、醫務行政管理人員證照,畢業後亦可考公共衛生師。多數證照通過率高於9成。若選修「長期照顧管理學程」,畢業後可擔任長期照顧相關行政人員。畢業生亦可逕讀本系碩博士班。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課程設計以經營管理為基礎,專業發展分為「機構經營管理」與「智慧健康科技」兩大專業領域,培養學生具備醫療行政管理能力與健康科技實務技能,結合醫療體系、健康產業與長期照護管理的實務專家與業師,培養學生具備跨領域整合能力並提供臨床實習與演練的操作環境與設備。 |
健康產業管理學系係以公共衛生角度來發展醫療機構管理與長期照顧管理兩項專業。從全人健康與醫療照顧知識學習,接著瞭解健康照護機構與組織管理專業,進而參與健康政策規劃,以有效管理提升全民健康與福祉。 |
學習方法 |
![]() 課堂講授:由教授帶領同學,利用實際講授,協助同學了解專業基礎課程內容。 圖解:本學系教授課堂講授 版權:慈濟大學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 ![]() 團隊學習:課程設計上讓同學有分組合作機會,學習團隊合作能力。 圖解:學生分組合作製作健康點心 版權:慈濟大學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 ![]() 實習課程:透過實習課程,讓同學具備職場課程實作之能力。" 圖解:學生至美國創新醫療服務實習 版權:慈濟大學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 |
![]() 問題導向學習(PBL):以實務個案為例,培養學生分析與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圖解:分組討論分析問題解決方案 版權:授課教師提供 ![]() 團體討論:培養學生溝通協調、團隊合作的能力。 圖解:長照輔療課程分組團體討論 版權:授課教師提供 個案發表:培養學生簡報製作、口語表達與溝通能力。 圖解:學生實習結束後,返校進行實習成果發表。 版權:系上提供 ![]() 實務學習:提供機構參訪、服務與學習、實務體驗等理論與實務驗證學習。 圖解:學生至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參訪。 版權:系上提供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在自主學習的過程學到什麼能力及成長。 |
1.資料收集:學習到各類學術網站搜集資料,如:Airiti Library華藝線上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Google學術。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結合醫療知識與管理專業,培養兼具健康管理與醫療行政能力的跨域人才。本系注重實務與理論,開設資訊科技應用、健康保險、健康促進與醫療機構管理等課程,並與醫療機構和健康產業簽訂保障就業合約,學生可透過至業界實習獲得就業機會。本系與其他相關學系不同的是,本系強調「健康管理」與「醫療經營」並重,培養學生在大健康產業中的領導力與創新思維。 |
本系健康產業管理學系屬醫護學群,與學群中其它科系共通處,在以培育人才促進醫事人員提供高品質照護服務為目標。本系與其它管理學院的科系差異,在於醫療健康具高度專業性,因此需發展特有管理專業知識。本系與其它醫管相關科系之差異,主要是本系在公共衛生核心課程基礎上,發展出醫療機構管理與長期照顧管理兩個專業學程,學生具備多元專業。本系培養學生學習全人健康照顧的基礎學識,與健康醫療資訊與管理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畢業出路廣泛,並非僅能任職於醫療相關機構(如:健保局、衛生局、醫療院所、長照機構)擔任醫務行政管理專業人員,亦可至健康相關機構 (如:健檢中心、醫美中心、健康食品、藥品、健康器材及健康促進中心 ) 擔任健康檢測人員體適能指導員或健康管理計畫評估人員。 |
外界可能誤認醫務管理只是從事醫院的批價掛號、抽調病歷等工作,然本組除強調實務訓練外,更以中高階管理知能培養為目標。同學畢業後通常須要從基層開始累積經歷,才能有機會升遷到管理階層。本組學生畢業後可至醫療院所擔任醫務行政工作、管理職以外,也可進入政府衛生機關、參加衛生行政類高普考擔任公職,或自行創業。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聚焦於醫療與健康產業的管理與溝通協調,非直接參與臨床醫療。臨床專業著重於患者診療與照護,而本系則強調醫療機構的運營效率、健康促進策略、醫療政策制定與執行,及健康數據分析與應用。本系結合醫療與公共衛生領域、健康促進及預防醫學的概念,培養學生專注於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與創新,而非僅侷限於一般商業管理。 |
外界可能誤認醫務管理以中高階管理知能培養為目標,便將重心放在管理。然而醫管本身即為跨領域學科,除了要學習管理學的知識,也要習得醫療照護基本識能。本組透過公共衛生及醫療機構管理課程,訓練學生邏輯推演與多元思考能力,並鼓勵學生額外研修課程規劃外的就業學程,以開展醫務管理能力,拓展職場的寬度與深度。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需填寫說明 |
本系另開設「長期照顧管理」及「公衛核心」專業學程,本組學生皆能學習上述課程,以利未來投入長期照顧相關工作或公共衛生師的國家考試。學生修習長期照顧管理學程的生涯進路,另可參見本系健康產業管理組之介紹。 |
我的學系 |
慈濟大學 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 |
亞洲大學 健康產業管理學系(醫療機構管理組)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健康促進與衛教服務本課程主要能使學生學習評估參與社區工作準備之各項條件,具備社區健康促進與衛教服務之基礎理論,瞭解社區健康促進模式與實例研討,設計符合服務社區之健康促進策略及服務措施。 圖解:課程講座及健康促進衛教實作 版權:慈濟大學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 健康餐飲管理本課程旨在介紹健康餐飲的概念、餐飲相關法規及常見疾病的營養照護,內容包含:健康飲食設計、營養照護記錄、熱量計算、食品安全等內容。 圖解:透過營養知識和烹飪技巧的分享製作健康輕食 版權:慈濟大學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 專案企劃/專題研究為落實學生實務學習經驗並強化其就業競爭力,本系規劃與實務連結之專題課程,教師將指導學生實務專題製作,包括:研究主題之擬定、研究設計、資料蒐集方法、問卷設計、問卷發放與實地訪查,資料分析並撰寫研究成果。並於期末舉辦與專題成果發表會,鼓勵學生將所學之學術理論與實務操作密切結合,激盪出創新的實務想法。 圖解:畢業專題成果發表會暨學術研討會 版權:慈濟大學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 |
![]() 醫療行銷管理本課程教授學生如何行銷健康產業服務,並提供行銷與溝通實例探討。以一般行銷訓練為基礎,針對健康產業環境、市場預測、行銷區隔、定位及溝通、消費者分析與溝通、市場研究、當前政策、科技應用等課題加以研討,以提升學生健康產業行銷之知識及技能。 ![]() 專案管理與企劃應用翻轉教學多元學習方式設計,學習如何撰寫專案企劃、執行和控制專案,練習專案管理相關工具與技術,並結合全國性跨領域醫管專案競賽,從實作與競賽中進行標竿學習;並連結健康產業實習課程專案製作與報告之演練。 ![]() 疾病分類編碼原則與實務採用多元學習的教學方式,以案例或實例將理論與實務結合,使同學了解各系統疾病與處置分類相關規則,並透過實務操作與工具書的翻閱做編碼練習,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增加觸類旁通與自主學習。 |
我的學系 |
慈濟大學 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 |
亞洲大學 健康產業管理學系(醫療機構管理組)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張菁育現職花蓮慈濟醫院醫事室副主任 、台灣病歷資訊管理學會E世代病歷管理委員會委員 經歷:花蓮慈濟醫院醫事室病歷組組長、花蓮慈濟醫院醫事室病歷組檔案管理股股長 未上傳圖片
黃佳惠現職:祥雲老人長期照顧中心主任 從事長期照顧工作多年,在業界口碑優良;致力改善長期照顧品質,推廣「病人自主」,鼓勵服務對象或家屬及早預立照顧計劃。 經歷: 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整合醫學科臨床指導教師 安寧照顧基金會長照小組,祥雲致力於末期病人照護,在基金會裡提供長照相關經驗供基金會發展參考。 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臨床實務講師,主要課程以長照相關實務課程為主。 未上傳圖片
王文利現職健康盟國際創新有限公司執行長 經歷: 花蓮慈濟醫院/ 社區醫學部 專員 花蓮慈濟大學/ 教師發展中心 醫學教育組 / 組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小組 /組員 |
![]() 圖解:蔡珮諮 版權:蔡珮諮系友提供
蔡珮諮因從小夢想嚮往在醫院工作,高三選擇了進入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就讀。大學時期我有選修兩個本系專業學程-長照學程與醫管學程,增加自己在未來的路上有更多元的選擇。在大學求學中,兩組課程皆有讓我們實際至相關機構實習,使我更了解比較適合自己的道路。 2016/07起於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擔任社區推廣課助理、2018/07至今擔任醫療科科秘書一職。在擔任行政祕書工作上,深自發覺學校所教授的課程皆與職場息息相關,像是遇到醫院評鑑需要資料的蒐集、統計與整理、公文的撰寫等等,實務型的課程讓我在職場上有莫大的幫助,使我很順利的完成各個工作事項。 ![]() 圖解:陳紹如 版權:陳紹如系友提供
陳紹如在大學四年級決定未來將至醫院工作以學以致用,因此透過一堂堂的專業課程與醫務管理實習,我對於醫院的工作型態與類別更加的瞭解。舉凡醫療院所的後勤部門的資材從招標、採購、點驗收、保管至供應;一位病患看診之掛號、病歷調閱、批價與後續申報作業,甚至是住、出院所觸及之行政流程,都是我們可以去嘗試的範疇。 2018年畢業後6月即任職於某地區醫院病房書記工作。工作內容包括計價、非計價與管制藥品之衛材撥補及申請、出院流程解說等書記日常作業,以及依據醫囑內容來核對針劑、口服藥、外用藥與處置等之頻率與數量。這些工作將奠定未來從事醫院申報工作的基礎。 ![]() 圖解:蔡宜凌 版權:蔡宜凌系友提供
蔡宜凌大學時除課程學習之外,也積極參與系上的大小活動,學習很多專業知識、技能及組織能力。在學期間比較感興趣的科目為醫護術語、疾病分類及癌症登記,當時就有想找類似的工作,所以很認真的學習。在大四要畢業時,有考慮是要繼續升學或是先進入職場,後來是想說要先累積自己的工作經驗,故先選擇進入職場工作。 2015年畢業後,於中港澄清院-癌症防治中心擔任秘書一職。進入職場後發現專業技能及語言的重要性之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管理也是相對的重要。很慶幸自己在大學時有積極參與系上活動,以及在系辦擔任工讀生的經驗,提升組織邏輯的能力,讓我在職場工作都能有良好的溝通。 |
我的學系 |
慈濟大學 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 |
亞洲大學 健康產業管理學系(醫療機構管理組) |
---|---|---|
多元能力 |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2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2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