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 |
---|---|---|
所屬學群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藝術設計學類 |
藝術學群
美術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和平校區 80201高雄市苓雅區和平一路116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融合「創客運動」之自造者運動精神,以訓練自主創作能量之基地向下紮根,將「設計」、「動手做」的實務操作落實在教學中,以產業實習與教育推廣的方式,配合設計展覽活動、演講等實質參與展覽的機會,實踐教育致力培養設計創新人才,積極創造藝術、科技及產業之間相互交融的全面性跨領域發展,對業界無論是在專業技術或是領域中的環境在南臺灣地區具有持續發展的潛力和實質影響力,培養學子接軌市場更創造創新之新市場為目標。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
學科意涵 |
本系培育工藝設計人才與創意設計人才,於教學中實踐動手製造與分享的創新自主精神。其「工藝」是指木竹、塑性、金工及文產、「創意設計」是指視覺、數位、影像,以專業模組課程強化學生創意激發及設計的專業能力。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術學系主要訓練視覺邏輯的思考與表達,人文素養、視覺文化的理解、反思批判的能力,旨在培養學生個人對於美術領域研究的基礎,以及表現技術的獨創性,與時俱進,整合、深化學理與精進創作,提升藝術人文素養,引領現代的藝術思潮,於多方位跨領域學習、推廣與實踐。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校外參訪現場實際觀摩:將學校教學延伸至校外的一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從參訪中了解產業的實務流程與趨勢,可依主題教學發展安排課程內容,以激發創意、解決困難、主動求知,減少制式教材的刻板教學模式。 未上傳圖片 主題式實踐操作工作坊:以特定主題的專題式創作模式或技術培訓,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僅只是講授理論內容,更注重兼具廣度與深度的密集討論與實作,共同完成創作作品。 未上傳圖片 同儕學習:學生個人在完成課程設計專題的歷程中,經由同儕的互動和協助,獲得情緒的社會性支持,與技術上的支援,以及相互的教導與學習,易使彼此的學習成效提高的一種學習型態。 未上傳圖片 線上遠距教學:將教師授課的內容與方式結合資訊與通信技術,提供給學習者一個不受空間與時間限制的雙向、互動的學習途徑,使知識的獲得及學習更加方便及有效率。 未上傳圖片 產業合作融入課程:係指企業界與學校相互合作,一方面落實學術界先導性與實用性技術研究,一方面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學術界應用研究,培植企業研發潛力及人才,達到研究、訓練、資訊提供和人才培育等功能。 |
未上傳圖片 圖像思辨教學:引導學生進行素描圖像推演與研發訓練,培養獨立思考與創造能力。 未上傳圖片 媒材實作教學:在生活中凡垂手可得的物件,皆能應用於創作材料,指導如何透過媒材語彙來做表現藝術理念。 未上傳圖片 演譯與歸納:理論與實作配合,創發與技術運用的掌握,使想法與做法合一。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可參與相關競賽、發表美術,工藝,或設計相關創作個展或聯展,累積具體實作經驗 |
針對藝術展覽長期觀察並建立完整的思辨表達能力,有能力列舉喜歡的藝術家及其風格。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以教學木竹、塑性、金工及文產等專業技能,以結合視覺、數位、影像等專業課程,並專業設計能力養成專業選修學程:工藝設計專攻學程、視覺設計專攻學程、影像設計專攻學程,以專業模組跨領域課程強化學生創意激發及設計的專業能力。工藝與創意設計系有別於一般工藝設計系,除了培養工藝技術的專業,也同時教授設計專業的課程,增加學生多元技術與設計能力。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各產業皆需要設計師,廣泛包括製造業、傳統產業、漁林農業等,甚至是媒體影音產業、數位內容產業、人工智慧的科技產業,都需要仰賴設計創造價值,因此,本系畢業的學生接受工藝與創意設計的訓練,擁有現代設計的策略與工藝技術的媒材應用等專業課程訓練,可朝向更多元的產業發展職涯。 |
在學生出路及生涯發展方面,比較容易被誤解為畢業後只能擔任教師的工作,其實本系開課涵蓋多元藝術媒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課程常以工作坊的形式進行與學生們之間的作品進度討論,屬於非典型講授型的模式,易造成學生誤解課程內容缺乏理論基礎的支撐,但對於設計專門學科,了解基礎理論是必要的,且更加著重在理論的應用以及「做中學」的反覆練習,來印證理論的有效性,發揮理論的前瞻性。同時亦可從設計作品中測驗出學生們對於理論的理解程度。 |
本系是師資培育與非師資培育並行系所,在學習方面比較容易被高中生誤解為藝術的專業度不夠,以及美術課程可能只有有關藝術教育的方面,然而本系除了培育教師相關課程外,在非師資培育部分亦有針對學生未來就業考量所開設之相關課程。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1)本系以培養創新設計整合人才為目標。以木質、金屬、雕塑、漆工等工藝之學習、研究為基礎底蘊,結合紋樣設計、數位媒體技術,CAD/CAM等3D創新產品設計技術為應用,接軌現代產業技術,學用並重之現代文創產業實踐人才,以培養創新設計整合人才為目標。 |
為了協助高中生了解本系,可以藉由本系網站了解本系的課程,以及本系的發展特色。本系可以補充介紹傑出系友的宣傳,以及系展、畢業展資訊的宣傳亦可至Facebook、Instagram 搜尋高師大美術系學會了解更多資訊。 |
我的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基礎課程基礎雕塑、色彩學、基本造型構成、設計媒材、電腦繪圖等基礎課程,建立學理的認知讓學生對基礎造形初步認識與了解,提供學生對工藝與設計基本認知及涵養,以及藉由技藝實作訓練學習傳統雕刻技巧加深學生雕造技與設應用,提昇學生的知識能力,培養人文藝術涵養及國際觀。 未上傳圖片 工藝相關課程錫藝設計與實務、木質媒材創作、金屬媒材創作、玉石媒材創作、漆器工藝專題等課程,強調動手實作的專業課程,以培養立體造型能力與媒材應用之養成教育。 未上傳圖片 創意設計相關課程創意設計、文化產品設計、海報設計、當代藝術與設計思潮等課程,學生了解創意設計方法與媒材運用,探討設計美學為導向之設計作品在相關產業的應用,以及創意設計的實際成果案例賞析;並加以探討各種傳統與數位工具應用於設計探索,包括由視覺、影像、數位媒材所發展出之創意設計作品。 未上傳圖片 影像創作課程基礎攝影、商業攝影、影像媒材創作、田野調查、電腦影像處理等課程,學習攝影的學理與技術並透過不同的作業練習熟悉相機的操作、沖片與放相技術,並由重要攝影家作品的賞析中揣摩攝影內容題材的表現法,發展學生影像創作能力。 |
未上傳圖片 版畫本系版畫中心內設備有美柔汀、平版印刷機、凹版壓印機、網版印刷機等多樣之版畫教學設備,備受學生喜愛之課程之一。 未上傳圖片 媒材運用課程教學利用各類生活中可運用之媒材加以創作及發想。 未上傳圖片 環境與造形
多方位整合的跨領域學習與研究。 |
我的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版權:由黃逸婷系友提供
黃逸婷103級畢業系友 現職:愛木記憶工坊 營運長 2017 東吳大學視覺文化藝術課程業界講師 2017 教學創新先導計畫系列活動講師 2017 雲端數位學程視覺設計業界講師 2017 國際文化創意論壇-曼谷講座 2017 創業社課業界講師 2017 高雄市生態交通全球盛典主紀念品-用綠能轉動哈瑪星 2017 高雄市都市再生與更新系列活動講師-愛木記憶工坊與浪花共同空間的相遇 ![]()
陳哲偉現職:藝術創作工作者 97級畢業系友 2011年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 2008年畢業於國立高雄大學傳統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 曾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與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等地舉辦個展,並於各國駐村。近期藝術實踐,以不同角度探討現代國家體制下不受治理的遺棄狀態,關注精神病人的主體性及存在之現實境況。透過不同層面及多重敘事,探討個人記憶與集體意識,試圖再現系統中藏匿的政治性與權力關係,完成以養神院為名之系列作品 ![]()
邱稚惠96級畢業系友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 國立高雄大學民族藝術學系 2018.8-迄今 國立台南二中美術教師 2014-2018.7 高雄市立左營高中美術科教師 2013-2014 高雄市立高雄女中藝術生活科教師 2012-2013 高雄市立海青工商美工科、廣告設計科 |
![]()
蔡佩桂倫敦大學科陶德藝術學院 (The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 藝術史博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研究所副教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所長 ![]()
鄭勝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學 博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學 碩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學士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專案助理教授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高雄市立仁武高中國中部美術代課教師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文化藝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暨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數位藝術基金會」年刊主編 台北天母蘇荷兒童美術館 ![]()
林亭宇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學士 新北市立光復高級中學社團活動組組長 新北市立光復高級中學美術專任教師 ![]()
張瀞予英國愛丁堡大學插畫學系博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創作組碩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學士 *英國愛丁堡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插畫系評圖導師 *由夢創造股份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2017高雄設計節「由夢創造x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展區策展人 *2013外交部駐愛丁堡辦事處 國慶藝術家聯展策展人 ![]()
連佳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學士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文化發展科科員 文化部 人文出版司科員 文化部 綜合規劃司科員 常務次長辦公室專員 |
我的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