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學系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歷史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文史哲學群
歷史學類 |
文史哲學群
歷史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72045臺南市官田區大崎里大崎66號 |
校本部 南投縣埔里鎮大學路一號 |
學系特色 |
全國唯一的藝術史學系,專任教師人數全國第一,專擅古代到現當代的世界藝術,課程旨在培養博物典藏暨美術策展、文物調查研究與保存、藝術評論書寫、文化創意產業等專業人才,透過教師群的產、官、學合作計畫,使學生同時兼具理論與實務能力,在與國內外公私立實習單位的參與學習中,增進未來職場上的競爭優勢。 下載詳細資料 |
本系教學研究規劃重點,時間上著重十四世紀以後世界體系逐漸形成的歷史發展,空間上著重臺灣、中國大陸與世界的關係,並以社會、經濟及文化為主要取徑,規劃發展中國社會文化史、臺灣社會文化史、海外華人史、中國經濟史、中國海洋發展史及世界文明史等六大領域課程。 |
學科意涵 |
眼睛看得見的圖像或物件,都是藝術史研究的對象。透過專業語彙的分析,加上文獻史料考據和批判性思考,解開視覺作品所蘊含的歷史意義與人文價值;是和文化行政、文化資產、文創產業以及文物保存修復等領域有著高度相關的重要學科。課程含括古代到當代的台灣、亞洲、歐洲之藝術文物、時尚娛樂、大眾影像文化等內容。 |
歷史學乃在學歷史,而歷史則是人群在時間之流中的變遷積累。從尚書古人到親身處世,是個知所應變的學科。我們思索過去,朝向未來,知道今日,之所以如此的來龍去脈。是以我們藉以培養個人的獨立思考與自由精神。 |
學習方法 |
課堂講授:課程內容以臺灣本地藝術文物、中國、東亞以及歐美藝術為學理基礎,培養藝術文物之分析、品鑑與詮釋能力。 移地教學、實地踏查:強調實務學習與田野考察經驗,全面提升「眼學」訓練。 實務手作:認識文物材質、親身體驗藝術技法,學習文物保存知識與基礎修護技能。 策展與藝術教育推廣:學習展覽策畫實務、企劃書撰寫,培養轉化知識、導覽解說能力。 多媒體應用:專案企劃、視覺設計、影片製作、報章雜誌採訪、錄製Podcast等,藝術史無所不能,自由切換多元的視覺文化元素是我們的強項。 |
課堂講授:由教師按課程安排,協助同學瞭解課程內容的教學。 圖解:授課教師講授課程搭配板書 版權:暨大歷史學系 解讀與分析:透過課堂作業實作,從練習中學習史料解讀與分析能力。 圖解:「中國地方志與地域社會研究」課程成果作品 版權:暨大歷史學系 團隊合作:參與小組合作,與人討論、申論問題,並配合個人獨立研究與資料庫等運用,以完成特定的歷史研究項目。 圖解:「中國史(二)」團隊合作分組討論 版權:系友張全慶提供 校外教學:文獻與圖書等資料閱讀,輔以校外實地踏查學習。 圖解:宜蘭設治紀念館前與導覽陳先生合影 版權:暨大歷史學系 課程實作:以學期末的「hi-story工作坊」和「畢業展+成果展」為目標,練習以專案計劃的方式,和大眾進行對話,並培養畢業後無論留在學業或走入社會的實戰能力。 圖解:「大眾史學導論:理論與實作」課程成果作品 版權:學生楊矞菁提供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一、「觀察練習」從生活做起:走入展場看一檔展覽,走進劇場欣賞一場表演,留意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並嘗試感受它、記錄它。 |
我們建議對於歷史學有興趣的同學,可在高中時期累積以下各種經驗,從中培養相關基本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歷史系: |
無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在於藝術創作,而是藝術文物調查分析、鑑定詮釋與評論之人才。本學科專業具有應用性及連結性極高的多元職涯發展方向,如人文藝術研究、文化資產、博物館蒐藏管理及策展規劃、藝術管理、藝術市場、文創觀光、媒體傳播、文物保存維護等。 |
歷史系往往被認為職涯出路狹窄,實際上本系培育的學生在扎實的學程中將兼備掌握脈絡、獨立思辨、闡述事實的能力,在所有的就業通路中,這都是十分亮眼且出類拔萃的。更甚之,歷史學提供學子們活絡的思考,不會止步於學習的道路上,以正向的態度廣納多元選擇,拓展遼闊的就業與生涯前途。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並非藝術創作科系,而是具有人文研究本質之專業。因此,在學習訓練上,尤其側重對藝術文物作品的觀察與分析、對史料文獻的蒐集彙整與批判性閱讀、具邏輯性與清楚精準之論述表達,以及佐證與評論兼具的品鑑詮釋。 |
死背硬記,是多數人對歷史學習方法的認知,以為學習內容惟限於翰墨與年份相應關係的背誦閱讀。這種印象具有相當的誤解,實際上歷史學子在具備感性關懷的同時也必須兼備理性的邏輯思辨,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在知曉脈絡的源流之上遠眺未來,作育能夠闡述價值與真理的優秀社會棟樑。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以藝術史學為專業主體,輔以博物館蒐藏管理與展示,以及文物保存維護之基礎訓練,實務性課程豐富,具有校內外雙指導老師的完善實習制度,為全國唯一以藝術作品之分析品鑑與詮釋為核心,並整合博物館與文物調查保存實務的一貫性系統訓練之專業科系(大學部、碩士班與博士班)。 |
本系擁有獨立且館藏豐富的圖書室,其中包含史學家沈剛伯、曾祥和賢伉儷及逯耀東先生師徒藏書與手稿。古人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書香中汲取知識的同時也必須實踐親眼所見,我們與捷克姊妹校馬薩里克大學簽署合作計畫,主要參與全英文暑期研修班活動,並藉此鼓勵學生自行規劃旅程前往歐洲壯遊,挑戰自我並增廣見聞。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學系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歷史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臺灣教堂建築與裝飾
從基督教東傳歷史與臺灣教會發展史的文獻爬梳及教堂(教會)建築歷史的研究,讓學生透過對臺灣教堂建築歷史的研究與分析,深入瞭解基督教藝術文物的意涵與重要性,並結合教堂建築的實地考察,經由實際建物歷史與現存教堂建築之導覽活動,教導與訓練學生對藝術文物的理解與現況之分析與評估。 圖解:校外教學參訪彰化埔心羅厝天主堂 傳統工藝技法:木雕課程目標為讓學生親身體驗木藝技術,老師個別指導學生如何藉由觀察作品畫面,了解圖像間的層次關係,以掌握正確的雕刻觀念。透過國寶級大師親身實作示範,教導學生如何從平面圖轉化為立體作品,提醒學生工具選取及刀法之正確使用,實作時需調整入刀角度、下刀力道,方能逐漸增強並掌握雕刻之訣竅。 圖解:人間國寶木雕藝師陳啓村老師示範實作 西洋藝術史專題(二):繪畫藝術研究與詮釋本課程與奇美博物館合作,透過對奇美典藏作品複製畫之研究與詮釋,策劃展覽及教育活動。學生學習轉化西洋繪畫典藏與研究資料,並將所學知識能力加以運用,理解學童需求、分析學校場域的現況,實踐對地區學校的藝術教育工作,從中訓練本系學生於作品中探索藝術史知識活化與再應用的可能性。 圖解:學生進行藝術教育的導覽解說 中國藝術史專題(二):秦漢至隋唐壁畫讓學生對中國秦漢以來的壁畫發展有整體性認識,了解各時代壁畫發展的異同,啟發學生思考其產生背景與文化意義。藉由從秦漢至隋唐時代分期的講授,引導學生透過對作品觀察,加強學生親身觀看作品的經驗,前往中國西安、敦煌進行移地教學,促進學生思考了解文物作品的保存、展示教育的重要性。 圖解:課程前往中國敦煌莫高窟移地教學 藝術進鄉:雙向交流本課程為「藝術進鄉」系列課程,為偏鄉藝術教育推廣計畫之實踐課程,每學期進行不同主題,扣合對社區物件做展演的研究,讓修課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與社區交流。課程經由策展實踐與藝術家對談,延伸討論對於日常物件的不同層次,構築地方認同的集體記憶,關注常民美學的多元面貌。 圖解:師生執行策展實務 |
臺灣海洋文化史以海洋的角度凸顯臺灣史之特質,觀察海洋與臺灣文化的互動。課程設計依據時序和主題交織而成,藉以訓練看待海洋與陸地交會的歷史思維。 圖解:2018/10/06安排鹿港校外教學 版權:暨大歷史學系 未上傳圖片 國共關係史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關係,是影響現代中國(甚至是當代台灣)政治社會的重要因素。本課程講授時間為一學期,主要介紹的是1949年以前國共關係的相關史實。事實上,國共分合的歷史脈絡已是國內中學歷史教育的基本環節,這堂課程將試圖重新喚起同學們的知識記憶,進而要求以一個歷史專業學習者的身分,深化相關知識, 十九、二十世紀中歐史以德國為中心,從一八一五年維也納會議後開始,到1870年德統一開始,迄1990年再統一.本課程探討這百年年德國政治的演變,對歐洲及人類帶來的貢獻及傷害。目的培養學生瞭解本土與世界等不同地區人類歷史文化之多樣性。 圖解:中歐史搭配暑期壯遊計畫 版權:暨大歷史學系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學系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歷史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王玉善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暨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現為非池中藝術網執行總編輯及業務企劃經理。 王玉善畢業於本系後,即投入藝術市場的相關行業之中,並持續的以各種方式將系上所學的知識及理論,落實於實務當中。而在此一過程裏,亦感受到自我長期受到的美學訓練及組織能力對於產業而言,有很大的助益,如與業主之間的合作規劃、空間設計的鋪陳、作品質量的評斷等等,皆再再與系上所學相關。藝術史與人們生活極其相關,而如何讓一般人可以更加親近藝術及愛好藝術到收藏藝術,為藝術從業人員努力的方向之一。
林喬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專研於西洋古董珠寶史,並擔任古董珠寶展覽統籌策劃。 就讀藝術史學系時選擇博物館學組,當時即對西洋藝術史及博物館策展課程深感興趣,畢業後任職於西洋古董珠寶產業,為歐洲古董珠寶鑑別其所屬年代、藝術風格、材質與藝術工藝,亦撰寫相關研究專題文章。所屬公司承接私人典藏專案,給予業主專業的典藏品蒐藏建議,為其籌劃典藏、研究、策展、及教育活動。以清晰地邏輯思考發揮整合能力,並注重團隊合作的精神與跨領域合作重要價值。
吳科毅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現為Mild Art麥薾藝術總監、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兼任講師 「故宮南院公共藝術行銷推廣計畫」、「臺中國家歌劇院公共藝術設置案」以及「臺南市321藝術聚落語音導覽系統建置」等多項藝術展演活動。他畢業論文寫的是關於醫院公共空間中的視覺藝術展示,這與他後來開設公司、從事藝術展演策劃的夢想與決心分不開,在經營策略上他追求的是精緻與創意,也因此能多次參與我國重要藝術場域的各項活動辦理。
陳羿錡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碩士班,現為縣市文物普查及國公有暫行分級輔導中心計畫案專案助理/駐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陳羿錡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於就讀期間參與多項文物調查研究計畫,並修習系上「臺灣及東亞文物鑑識與保存實務學程」充實對文物研究及保存實踐的經驗,之後,為更加提升文物辨識能力、了解文化資產保存的相關專業,繼續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碩士班求學,並自學觀光與導覽方面的知識,參與且通過普考華語導遊與考領隊試,希冀自身所學能活化運用於社會。
陳湘琪自小在親戚耳濡目染下接觸到各式各樣的藝文活動,逐漸對藝術產生好奇,在高三受到文物修復的吸引,決意前往臺南就讀藝術史學系。大三暑假在臺灣藝術檔案中心的實習經驗,促使我選擇踏入藝文相關的職業工作。 目前任職於劉國松文獻庫,入職初期便協助「開拓當代水墨之路──劉國松藝術文獻展」一展,期間因展務需求學習到不同的技術操作,目前協助相關文獻的整理歸檔與行政業務。 |
圖解:系友錢羿杏個人照 版權:錢羿杏提供
錢羿杏自述:2008年畢業。喜歡探究「不同時空背景的人怎麼生活、怎麼思考」,不顧高中教師反對,堅持進入暨大歷史系就讀。阿杏認為經歷4年紮實嚴謹的學術訓練及自由且貼身的學習環境,從學術研究磨鍊「掌握問題意識,把事看得明」的基本功做起,落實到各領域人才必備「計劃力、分析力、應變力」核心能力,是最好的就業承諾! 現任普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企劃管理部主管。整合行銷企劃經驗六年,歷經執行企劃、行政主管、文史哲出版專案經理等不同職務。主要工作經歷:國內博物館、文學館與地方文化館展示規劃製作;中央機關與地方政府觀光節慶行銷活動;日治時期多媒體影像光碟復刻、雜誌《臺日畫報》與報紙《臺灣民報》等歷史內容修復再版專案經理。 圖解:系友葉川睿個人照 版權:葉川睿提供
葉川睿自述:2003年6月畢業於高雄中學,進入暨大歷史系前,曾非常憂慮自己未來的出路。不過,這個系所的師長特別重視兩項素養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辨與查找資料。這兩項都是系上學生能帶著走,且終生受用的技能。因此,不論是我或同儕畢業後,縱使未接觸歷史相關工作,卻因這兩項技能而有不錯的發展。 2013年3月起擔任南一書局編輯,在職前未受過編輯相關訓練,不過求學期間的扎實訓練,讓我快速掌握編輯工作的要點,並在3年後升任主管職。同時,受惠於在學期間師長的嚴格要求,養成嚴以律己的習慣,連續兩年不間斷地榮獲績效獎金。繼之專責教科書企劃專案,擔任新課綱歷史教科書總編輯。現任歷史科主任。 圖解:鄭螢憶於東吳大學授課情形 版權:鄭螢憶提供
鄭螢憶自述:2002年揚子高中畢業,高中時對歷史有濃厚興趣而選擇暨大歷史系就讀。求學時,深受老師們強調對歷史議題「思辨」影響,應屆推甄碩士班。期間經常參加系上兩岸學術交流、田野調查活動,受益匪淺,且在師長鼓勵與督促下,進入中研院臺史所任訪問學員,進而攻讀博士,2017年1月取得政大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學位。 2010年始在中研院臺史所擔任兼任助理,學習田野調查與文獻資料整理等。2014年獲中央研究院兩年博士培育獎助。2017年擔任中研院臺史所博士後研究,於東吳歷史系兼課,2018年轉任東吳專案助理教授,現為專任副教授。在就業的道路上,深感當年求學階段師長們扎實的要求,滋養今日教職工作的內涵。 圖解:參與田野課程討論的暄侑 版權:系友藍暄侑提供
藍暄侑自述:2015年畢業於花蓮高中。高中時,對文史的興趣使我在課內外多方探索,與人群互動,與鄉土連結,也開始認知到人文學科的溫度。大學時,歷史學系豐富而精實的課程,使我延續對土地的熱愛,深入閱讀島嶼,學習同理不同時空人群的處境。大三時獲科技部補助大專生研究計畫,將興趣拓展成研究,磨練治史的能力。 自述:在大學畢業前,以推甄入學,應屆考上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帶著在大學時期系上教授所訓練的史學基礎,以及閱讀課內外史作所培養的溫暖眼光,持續升學,以此精進自己的專業技能,以能在往後的學術研究上茁壯自我、貢獻社會,並不忘以同理心關懷人群的初衷,為這片土地的歷史挖掘與保存盡一分心力。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學系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歷史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