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系 |
---|---|---|
所屬學群 |
文史哲學群
歷史學類 |
文史哲學群
歷史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72045臺南市官田區大崎里大崎66號 |
校本部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
學系特色 |
全國唯一的藝術史學系,專任教師人數全國第一,專擅古代到現當代的世界藝術,課程旨在培養博物典藏暨美術策展、文物調查研究與保存、藝術評論書寫、文化創意產業等專業人才,透過教師群的產、官、學合作計畫,使學生同時兼具理論與實務能力,在與國內外公私立實習單位的參與學習中,增進未來職場上的競爭優勢。 下載詳細資料 |
本系是臺灣最早設置的大學歷史系,也一直是臺灣最重要的歷史教學與研究機構。 |
學科意涵 |
眼睛看得見的圖像或物件,都是藝術史研究的對象。透過專業語彙的分析,加上文獻史料考據和批判性思考,解開視覺作品所蘊含的歷史意義與人文價值;是和文化行政、文化資產、文創產業以及文物保存修復等領域有著高度相關的重要學科。課程含括古代到當代的台灣、亞洲、歐洲之藝術文物、時尚娛樂、大眾影像文化等內容。 |
歷史學,研究古今中外人類文明歷程的學問。 |
學習方法 |
![]() 課堂講授:課程內容以臺灣本地藝術文物、中國、東亞以及歐美藝術為學理基礎,培養藝術文物之分析、品鑑與詮釋能力。 ![]() 移地教學、實地踏查:強調實務學習與田野考察經驗,全面提升「眼學」訓練。 ![]() 實務手作:認識文物材質、親身體驗藝術技法,學習文物保存知識與基礎修護技能。 ![]() 策展與藝術教育推廣:學習展覽策畫實務、企劃書撰寫,培養轉化知識、導覽解說能力。 ![]() 多媒體應用:專案企劃、視覺設計、影片製作、報章雜誌採訪、錄製Podcast等,藝術史無所不能,自由切換多元的視覺文化元素是我們的強項。 |
1. 歷史資料的整理與收集。2. 歷史資料的重點摘要。3.年表整理、人物大事記、檔案與口述歷史之比對等。 圖解:陳韻如老師:眾裡尋她:繪畫中的女性形貌探 版權:本系自有 2. 摘要與報告撰寫、培養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他人或文本之能力。 圖解:歷史GIS研究提案討論工作坊 版權:本系自有 ![]() 3. 田野調查:實地走訪研究對象所在地區,釐清官方與地方文獻之間的差異。 圖解:李文良教授與學生赴台南田野調查 版權:本系自有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一、「觀察練習」從生活做起:走入展場看一檔展覽,走進劇場欣賞一場表演,留意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並嘗試感受它、記錄它。 |
選擇一個有興趣的小題目,嘗試使用上述的方法撰寫小論文、完成有興趣之學習歷程檔案。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歷史系: |
歷史學與人類學:在研究範圍方面,歷史學專注於理解過去;人類學相對強調當代,在討論歷史時也更在意過去如何影響現在。方法上,歷史學者最主要的功夫在解讀史料;人類學者則做實地田野調查,包含文化人類學的觀察以及考古學的挖掘。另外,人類學的著作往往強調與西方的人文社科理論對話,歷史學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包袱,重視直接從史料來解讀問題。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在於藝術創作,而是藝術文物調查分析、鑑定詮釋與評論之人才。本學科專業具有應用性及連結性極高的多元職涯發展方向,如人文藝術研究、文化資產、博物館蒐藏管理及策展規劃、藝術管理、藝術市場、文創觀光、媒體傳播、文物保存維護等。 |
找不到相關工作。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並非藝術創作科系,而是具有人文研究本質之專業。因此,在學習訓練上,尤其側重對藝術文物作品的觀察與分析、對史料文獻的蒐集彙整與批判性閱讀、具邏輯性與清楚精準之論述表達,以及佐證與評論兼具的品鑑詮釋。 |
誤解:學歷史需要會背書,對歷史不熟悉是因為不會背誦?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以藝術史學為專業主體,輔以博物館蒐藏管理與展示,以及文物保存維護之基礎訓練,實務性課程豐富,具有校內外雙指導老師的完善實習制度,為全國唯一以藝術作品之分析品鑑與詮釋為核心,並整合博物館與文物調查保存實務的一貫性系統訓練之專業科系(大學部、碩士班與博士班)。 |
請參考本系網頁:www.history.ntu.edu.tw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臺灣教堂建築與裝飾
從基督教東傳歷史與臺灣教會發展史的文獻爬梳及教堂(教會)建築歷史的研究,讓學生透過對臺灣教堂建築歷史的研究與分析,深入瞭解基督教藝術文物的意涵與重要性,並結合教堂建築的實地考察,經由實際建物歷史與現存教堂建築之導覽活動,教導與訓練學生對藝術文物的理解與現況之分析與評估。 圖解:校外教學參訪彰化埔心羅厝天主堂 傳統工藝技法:木雕課程目標為讓學生親身體驗木藝技術,老師個別指導學生如何藉由觀察作品畫面,了解圖像間的層次關係,以掌握正確的雕刻觀念。透過國寶級大師親身實作示範,教導學生如何從平面圖轉化為立體作品,提醒學生工具選取及刀法之正確使用,實作時需調整入刀角度、下刀力道,方能逐漸增強並掌握雕刻之訣竅。 圖解:人間國寶木雕藝師陳啓村老師示範實作 ![]() 西洋藝術史專題(二):繪畫藝術研究與詮釋本課程與奇美博物館合作,透過對奇美典藏作品複製畫之研究與詮釋,策劃展覽及教育活動。學生學習轉化西洋繪畫典藏與研究資料,並將所學知識能力加以運用,理解學童需求、分析學校場域的現況,實踐對地區學校的藝術教育工作,從中訓練本系學生於作品中探索藝術史知識活化與再應用的可能性。 圖解:學生進行藝術教育的導覽解說 中國藝術史專題(二):秦漢至隋唐壁畫讓學生對中國秦漢以來的壁畫發展有整體性認識,了解各時代壁畫發展的異同,啟發學生思考其產生背景與文化意義。藉由從秦漢至隋唐時代分期的講授,引導學生透過對作品觀察,加強學生親身觀看作品的經驗,前往中國西安、敦煌進行移地教學,促進學生思考了解文物作品的保存、展示教育的重要性。 圖解:課程前往中國敦煌莫高窟移地教學 ![]() 藝術進鄉:雙向交流本課程為「藝術進鄉」系列課程,為偏鄉藝術教育推廣計畫之實踐課程,每學期進行不同主題,扣合對社區物件做展演的研究,讓修課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與社區交流。課程經由策展實踐與藝術家對談,延伸討論對於日常物件的不同層次,構築地方認同的集體記憶,關注常民美學的多元面貌。 圖解:師生執行策展實務 |
![]() 中國史上的人物與世運課程以講演為主。授課教師每週都會以不同的中國史上的人物為中心,講述人物如何面對他的時代。此課程為大學歷史課中,少數仍以人物傳記為主者。教師對其所選人物皆有個人獨到之見解,並且可以聯繫到特定議題。這些議題在當代仍有重要意義,值得現代人省思。授課教師每週會指定人物相關文本,作為同學的思考基礎。 ![]() 清代臺灣開發史清帝國統治臺灣的二百年期間,是臺灣的漢人移民、土地開發以及族群關係高度發展的一段時期。臺灣的地表面貌以及社會構造,大致上也是在清帝國統治的期間形成。本課程希望能藉由清代臺灣開發和歷史的講授,讓學生瞭解今日臺灣的地表面貌以及社會構造的歷史過程。 ![]() 近代台灣城市史課程可略分為教師導論、同學報告與綜合討論三部分。學期前幾週,授課教師將帶領同學閱讀重要的城市史研究,認識過去研究者之理論框架,開拓同學視野。之後依循主題,每週請修課同學導讀台灣史上的個案研究,並且參與討論。為了確保課程參與,教師會要求同學寫作指定閱讀之摘要。 未上傳圖片 戰後台灣政治史本課程著重戰後1945-1990年代美國政府、中華民國、台灣社會之間互動關係,以主題式方式,帶領學生從檔案史料著手,關照國際冷戰局勢影響下的內外關係,尤其是美國政府政策對台灣政治發展之影響,探討台灣政治發展之重要課題。 未上傳圖片 歷史學與現代社會史學是一門以探究和書寫「過去」的學科,而非是「過去的精準重現」。本課程帶領同學認識歷史學圍繞著「過去」所產生各種思辯和評估的方法與流變。課程目標:一,描述歷史學基本概論與歷史知識運作的基礎方式;二,辨別日常生活中與「歷史/過去」有關的各類議題。三,反省和歸納自己在認識「歷史/過去」應該具備的立場。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王玉善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暨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現為非池中藝術網執行總編輯及業務企劃經理。 王玉善畢業於本系後,即投入藝術市場的相關行業之中,並持續的以各種方式將系上所學的知識及理論,落實於實務當中。而在此一過程裏,亦感受到自我長期受到的美學訓練及組織能力對於產業而言,有很大的助益,如與業主之間的合作規劃、空間設計的鋪陳、作品質量的評斷等等,皆再再與系上所學相關。藝術史與人們生活極其相關,而如何讓一般人可以更加親近藝術及愛好藝術到收藏藝術,為藝術從業人員努力的方向之一。 ![]()
林喬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專研於西洋古董珠寶史,並擔任古董珠寶展覽統籌策劃。 就讀藝術史學系時選擇博物館學組,當時即對西洋藝術史及博物館策展課程深感興趣,畢業後任職於西洋古董珠寶產業,為歐洲古董珠寶鑑別其所屬年代、藝術風格、材質與藝術工藝,亦撰寫相關研究專題文章。所屬公司承接私人典藏專案,給予業主專業的典藏品蒐藏建議,為其籌劃典藏、研究、策展、及教育活動。以清晰地邏輯思考發揮整合能力,並注重團隊合作的精神與跨領域合作重要價值。 ![]()
吳科毅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現為Mild Art麥薾藝術總監、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兼任講師 「故宮南院公共藝術行銷推廣計畫」、「臺中國家歌劇院公共藝術設置案」以及「臺南市321藝術聚落語音導覽系統建置」等多項藝術展演活動。他畢業論文寫的是關於醫院公共空間中的視覺藝術展示,這與他後來開設公司、從事藝術展演策劃的夢想與決心分不開,在經營策略上他追求的是精緻與創意,也因此能多次參與我國重要藝術場域的各項活動辦理。
陳羿錡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碩士班,現為縣市文物普查及國公有暫行分級輔導中心計畫案專案助理/駐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陳羿錡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於就讀期間參與多項文物調查研究計畫,並修習系上「臺灣及東亞文物鑑識與保存實務學程」充實對文物研究及保存實踐的經驗,之後,為更加提升文物辨識能力、了解文化資產保存的相關專業,繼續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碩士班求學,並自學觀光與導覽方面的知識,參與且通過普考華語導遊與考領隊試,希冀自身所學能活化運用於社會。 ![]()
陳湘琪自小在親戚耳濡目染下接觸到各式各樣的藝文活動,逐漸對藝術產生好奇,在高三受到文物修復的吸引,決意前往臺南就讀藝術史學系。大三暑假在臺灣藝術檔案中心的實習經驗,促使我選擇踏入藝文相關的職業工作。 目前任職於劉國松文獻庫,入職初期便協助「開拓當代水墨之路──劉國松藝術文獻展」一展,期間因展務需求學習到不同的技術操作,目前協助相關文獻的整理歸檔與行政業務。 |
![]()
涂豐恩學歷:臺大歷史系學士、碩士,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 經歷:故事:http://gushi.tw/ 創辦人 現任:聯經總編輯 http://t.cn/ExHGpJk •「故事」創辦人 http://t.cn/ExHqrz2 •【未來大人物】《故事》創辦人 涂豐恩 未上傳圖片
夏國安學歷:臺大歷史系學士、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碩士 現職:鴻海科技集團人力資源部/人資長 https://www.foxconn.com/zh-tw/about/group-profile ![]()
黃崇凱一九八一年生,雲林人。臺大歷史所畢業。曾任耕莘青年寫作會總幹事。做過雜誌及出版編輯。著有《文藝春秋》、《黃色小說》、《壞掉的人》、《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靴子腿》。 《文藝春秋》:一個台灣囡仔寫給土地長長的信,收件人是茫然且奮力問過「我是誰?」的島民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10018 【書與人】人各有鄉,愁得其所 - 黃崇凱談《文藝春秋》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123802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藝術史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