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南華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教育學群
幼兒教育學類 |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工作學類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嘉義縣大林鎮南華路一段55號 |
校本部 嘉義縣大林鎮南華路一段55號 |
| 學系特色 |
|
本系致力於培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堅強師資陣容與課程設計完整建構學生社工專業能力。課程設計不僅包含國家考試要求之45學分及二階段400小時實習課程,並聚焦在長照、家庭、兒少、醫務等社工專業領域,使學生除具備專業理論素養與實務能力外,更具有進階專業領域的涵養,畢業即具備社會工作員就業資格及社會工作師考照資格! |
| 學科意涵 |
本系以培育兼具人文素養與幼兒教育專業知能之教保人才,以及具備多元才藝與創意思維之專業教師為教育目標。課程設計以幼兒發展與教學為核心,結合嬰幼兒照護與保育、課程設計與教學實務、教育研究等跨領域整合課程,培養學生從事幼兒教保工作所需的核心素養與實務能力。本系亦規劃多元創新課程,啟發學生潛能,拓展興趣領域,進而發展專業才藝能力,開創更多元的職涯 |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學科,結合社會科學、心理學與社會政策等知識,透過專業方法與實務操作,協助個人、家庭、團體與社區解決困境並促進福祉。社會工作不僅強調專業技巧與倫理實踐,更重視培養反思與批判能力,使工作者能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因應多元需求,整合服務資源,推動社會改變與公平發展。 |
| 學習方法 |
小組團隊合作學習,實作演練,完成書面及口頭報告 圖解: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完成課堂活動及報告
嬰幼兒行為觀察及嬰幼兒照護與教保工作實務操作學習 圖解:到幼兒園試教帶動小朋友活動 未上傳圖片 幼兒教育與輔導及相關理論的理解學習
針對幼兒教育相關議題進行研究 圖解:教保實務專題研究與發表
到幼兒園進行幼兒教保活動設計及教學 圖解: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教學 |
課程講授:基本的課堂授課,藉由系上教授講解專業知識,並使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反思理論,使學生能夠實踐學以致用。 版權:南華大學社工系
團體分組報告研討:經由課程學習需求,讓學生們進行團隊合作,培養多向溝通,培育找尋正確資訊的技巧,接受團體互助與整合資料的薰陶。 圖解:小組報告討論 版權:南華大學社工系
實務實地實習實作:先藉由系上必修課程,如:「自我探索與社會工作」、「社會工作實習」、「實地工作」學習助人技巧、自我探索、社會現象觀察,再分別地機構參與、個人機構實習、方案實習。以連貫性的方式,使學生一步一步的深入實務實作,實行實地實習。 圖解:實習成果發表 版權:南華大學社工系
機構參訪:進行機構參訪能將課堂知識與實務經驗結合,讓學生深入了解不同社會福利機構的運作、服務內容與專業角色。透過觀察與交流,學生可體驗社工在真實情境中的工作方式,進一步理解專業挑戰與價值,這不僅有助於培養問題分析、資源連結與反思能力,也能啟發職涯方向,為未來實習與職涯發展奠定基礎。 圖解:長照機構參訪帶活動 版權:南華大學社工系
專題講座:籍由專家專業領域之寶貴經驗、深刻見解、專業現況、未來發展趨勢等分享交流,讓學生可更了解不同領域的工作挑戰與服務模式,拓展視野並深化對社會問題的認識,增進批判思考與專業判斷能力,啟發學生職涯規劃。 圖解:專題演講 版權:南華大學社工系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 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 |
我們建議有興趣的同學,可在高中時期累積以下各種經驗,從中培養相關基本能力。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與相關科系相同之處為 |
社會學偏重於「研究與分析社會」,重點在於以研究為主,探討社會結構、制度、文化與人際互動的運作原理,追求理解與理論建構。而社會工作則聚焦於「服務與改變社會」,以實務介入為主,協助個人、家庭、團體與社區解決社會問題,強調助人與改變。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畢業生具有教保員資格,可擔任幼兒園教保員、課後輔導班之課輔教師、兒童福利相關機構(如:育幼院)及早期療育機構保育員。 |
易被誤會社工與志工是一樣的,也常被誤以為社工畢業就是要當志工、社工為什麼還要讀到大學,不是只要有愛心就可以了… …等。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幼兒教保專業學程」培訓學生的教保專業能力,本系畢業生具有教保員資格。「0-2歲教保模組學程」並輔導考取保母證照,本系畢業生若考取保母證照可擔任0-2歲托育照顧人員。本系創設「幼教產業多元創新課程」培養學生多元就業能力 |
總以為社工是只有幫助銀髮族、家境清寒、婦女、身心障礙而已,事實在課程上除了學習「如何幫助」之外,還需要認識不同族群、領域的差異及認識自我的人格特質,而非只需要學習專業知識,自我察覺也是本科系課程所需要學習探討的。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我們在找具有以下特質的你: |
本系官方網站:https://as3.nhu.edu.tw/ |
|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南華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創造性幼兒遊戲器材本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創造性幼兒遊戲器材知能。透過研讀、觀察、體驗、實作等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熟悉創造性幼兒遊戲器材概念、了解創造性幼兒遊戲器材相關知能、設計創造性幼兒遊戲器材。 圖解:學生展示創造性幼兒遊戲器材學習成果
幼兒劇場實作藉由策畫兒童劇讓學生了解各種兒童戲劇的完整流程,從活動中體會團體合作與互動的意義與功能,讓戲劇傳達出親子教育的理念,提升親職教育品質。 圖解:學生進行兒童戲劇公演
幼兒教具設計與製作本課程之主要目的,在教導學生瞭解教具的意義與理論基礎、幼兒教具設計的理念、並會實際設計製作幼兒教具,未來職場上樂於運用於教學上。 圖解:學生學習設計幼兒教具並製作幼兒教具
幼兒繪本製作與賞析本課程主要在透過瞭解繪本的欣賞、故事書寫的技巧、繪製技巧的練習、並實際製作不同類型的繪本,幫助學生學習有能力自己創作繪本。 圖解:學生創作及製作繪本成果 未上傳圖片 蒙特梭利教育理論與實務(一)
本課程目標在促使學生成為專業蒙特梭利3~6歲幼兒教保人員,課程內容包括蒙特梭利理論哲學架構的連貫,以及日常生活工作的操作與蒙特梭利教具設計及應用。 |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本課程將廣泛的認識各項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理論,旨在探討人類社會行為的本質與成因;從個人對個人、個人對團體、團體與團體間的層層關係,了解人社會化的過程、影響因素與結果。本課會深入探討的課題包括自我、認同、團體印象、刻板印象、利他行為等。
早期療育社會工作
此學科的主要目的在於介紹早期療育社會工作的概念、理論和工作方法。其內容包括:
進階社會團體工作進階團體工作課程目標在於,使具有團體工作初步概念、知能的學生,藉由課堂上分組進行的討論團體或成長團體,學習並精進個人帶領團體的各項技巧,並藉由團體經驗體驗團體中的運作動力。
老人社會工作本課程從高齡學的理論觀點探討老人福利的相關課題。範圍包括老人的生理、心理、社會與福利需求等,透過對於老人與環境互動之認識,提升對老人服務的知能與興趣。
長期照顧本課程主要在介紹社會工作者在長期照顧領域中所須具備之基本知識範疇,期使學生能於課堂上充實基本之專業,以激發未來投入長期照顧領域之興趣,並充備其能力。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南華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蘇雅雯進入南華幼教系後對幼兒教育產生極大興趣,因此積極加強幼兒教育專業課程學習 畢業後修習師資培育「幼教專班」,順利通過幼教師檢定考試,考取合格教師證。 104年錄取台北市公立幼兒園正式教師,目前現職為台南市公立幼兒園正式教師 未上傳圖片
洪于鈞對黏土手作藝術具有高度興趣與學習熱誠,除了學校相關課程的學習外,特別參加校外課程,加強黏土手作藝術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開設菇菇魚手作坊工作室,教授各項黏土甜點手作課程,上過課的學生高達數百人 未上傳圖片
陳志惟陽光喜歡孩子的大男孩,進入南華幼教系後對更加篤定他想朝幼兒教育邁進的心,在大學期間除了努力強化幼教專業知能的學習外,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增長帶動孩子學習的能力 畢業後考上屏東大學教育系碩士班,因為喜歡孩子而去考公立教保員,順利考上金門公立教保員,在金門擔任快樂的教保員,陪孩子們成長 未上傳圖片
周啟宇啟宇來自大陸浙江省,內向害羞的他,進入南華幼教系後,對幼兒教育產生高度興趣與學習熱誠,除了學校專業課程的學習外,特別參加蒙特梭利國際證照班,強化幼教專業知能 畢業後考取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畢業後,回到大陸浙江省擔任專科學前教育科老師,為大陸幼兒教育培養人才 未上傳圖片
陳慧倫慧倫高中因為父親工作關係,就讀馬來西亞國際學校,本著對幼兒的興趣進入南華幼教系後,除了努力強化幼教專業知能的學習外,也積極參與社團活動,擔任社團幹部及社長,學習增長活動企劃及人際領導等各項能力 為了增長國際視野及培養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慧倫畢業後到新加坡擔任華語老師,工作及文化適應中,雖有各項挑戰,但是收穫到了豐厚的學習與成長 |
未上傳圖片
余朕剛接觸社會工作時,是以簡單的想法來認識,就像是募款、關懷弱勢、協助餐飲整潔...等,但當開始真正接觸這門領域時,不管是課堂中、實務上,都發現其實比我想像的還要複雜,從理論的基礎、三大社會工作直接服務、政策立法,及如何和服務對象建立良好專業關係,這些都經由不斷反覆練習,從失敗的經驗,找尋適合的模式。 在擔任生輔員的這段日子裡,從剛開始面試時,透過了其他人的經驗分享,讓我體認到要擔任生輔員是一份相當不簡單的工作,孩子中生活的各項大小事,都是需要生輔員耐心、細心的照顧與教導。而自己到底能不能勝任這份工作,都要不停的嘗試與磨練,增強自己的能力,以面對所有可能的問題。 未上傳圖片
段靖玟在高中時期因為接觸了一些基金會舉辦的志工活動,開啟了我對社會工作的好奇心,在大學四年裡,聆聽過許多不同專業領域的老師的課程,無論是社會學亦或是社會工作,每一堂課都讓我在知識方面更為精進,最終我進入了社會工作實務界,繼續在我堅持的道路上努力學習 剛開始步入社會總是不安的,幸運的是,我的第一份工作遇到了很多貴人,帶領一個不知道從何開始的新人一步步走上正軌,即使因為種種原因而離開,我也依然感謝當時願意提攜我的同事,讓現在的我遇到任何困難都能夠冷靜面對並快速解決,希望未來的有一天,我也可以變成其他人的貴人,幫助他們繼續成長 未上傳圖片
吳季臻在高中畢業之際,我唯一志願就是當社工,因此在詳查各大學科系後,決定申請應用社會學系就讀,原因在於我覺得應社系很特別,這個科系結合了理論與實務,在學習社工專業的同時,也能透過社會學的陶冶,從更廣的角度去看待服務對象及社會議題。 在大學過程中,因實習我踏入了社區工作,接觸到一個十分特別及有趣的日間托老中心,在過程中,我看見了亞健康老人的照顧需求,也見到長照政策中的不足,便毅然決然的留下來系上的碩士班繼續攻讀,並以此為題,進行研究,讀研究所的過程中,總有卡關的時候,但因指導教授給我十足的支持及指導,使我順利的兩年畢業。 |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南華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3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
性格特質 |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4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3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