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教育學院學士班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東南亞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教育學群
教育學類 |
法政學群
政治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南投縣埔里鎮大學路一號 |
校本部 南投縣埔里鎮大學路一號 |
學系特色 |
本班於112學年度改採課程分組,分為「教育心理與輔導組」與「教育科技與數位學習組」,強化主修專業學習並結合教院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提供學生具教育專業視野和在地關懷的課程設計,養成具備全方位教育視野與社會實踐力的人才。 |
本系為全國唯一國立東南亞學系,學制完整,學、碩、博士課程俱全,能給予學子開拓性的視野及創新性的思維。東南亞學系以跨學科、跨領域知識培育為特色,聚焦於東南亞區域發展與全球化下的東南亞知識。 除核心學科外,別具特色的東南亞第二外國語言課程,讓學生擇修越、泰、印尼等多種語文,增加職場競爭力。本系期待在研究教學的同時,引領學生在人文探索、社會關懷及科學分析中發現多元性的自我價值。 |
學科意涵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教育學院學士班:以教育學為基礎,強調不同領域(或學科)之間的互動,採不分系雙專長修課方式,持續關注教育者在教育學術研究、文教經營、中學教職、公職、諮商輔導、人力資源管理、數位學校等場域的未來發展。 |
本系的系名與一般學科領域的系名不同,「東南亞」是我們系的教學與研究的目標場域,在學科領域上,本系定位為「科技整合」 的學科,涵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主要學科(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歷史語文),暨大東南亞研究教學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東南亞學系與東南亞研究中心的課程教學與研究。 |
學習方法 |
基礎培力與探索:學習教育的基礎理論與方法論 跨領域人才培育:試探並選定有興趣發展的第二專長領域 青年返鄉創新實作:深耕在地,看見偏鄉 專題企畫實作與專案學習:創意思考與全球行動 |
課堂講授:將課程內容進行議題設定,透過學理與研究文獻的閱讀與檢討,讓修習課程的學生掌握課程的系統性內涵與分析架構。 版權:暨南大學東南亞系版權所有 個案分析:針對東南亞國家別與議題設計研究個案,進行個案的分析,有助於修習課程的學生進行學用檢證,掌握分析議題的綜合能力。 版權:暨南大學東南亞系版權所有 田野調查:實際組團赴東南亞進行第一手資料蒐集,深度訪談,文獻整理或民族誌撰寫等。 版權:暨南大學東南亞系版權所有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可以進行與教育、人文或跨領域等主題相關的活動。 |
本系希望同學對人文社會議題足夠關注、對地方與公共事務的關懷及深入探索,希望培育具人文關懷及社會責任之人才。我們也同樣重視自我學習能力與組織與領導能力,在課堂講授之餘也希望學生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及公眾意識,應多嘗試思考與培養批判意識。可以多閱讀深刻描寫各式題材的小說、散文或社會議題論述,培養自己對人文社會議題之敏感度。學生可以實際增加生活經驗,例如參加志工活動、各單位舉辦的講座或工作坊等等。在密不透風的高中生生涯,在有餘力可時常練習寫超過2000字的書評或社會評論,並注意不要被國文作文法束縛住,不無病呻吟或無謂喟嘆,只要認真說你想說的話,以訓練自己自己的文字組織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暨大教育學院學士班之課程,強調領域(或學科)之間的互動,採不分系雙專長修課方式,提供更彈性的修課空間,培育學生具備創新跨領域教育思維,以養成具備全方位教育視野與社會實踐力的人才,具體目標包括: |
因本系並非以「學科領域」(例如:政治系/社會系/歷史系等)為名,較無系名相近造成混淆之情況。本系較易被誤解為為「東南亞語言學系」,然而東南亞語言雖是本系的課程重點之一,但並非全部。東南亞語言之於東南亞學系,著重在語言基礎的建立與實地運用,與語言學系的性質不同,本系著重在人文與社會科學各學科的整合運用,以東南亞為場域,培養具東南亞語言能力的全方位東南亞人才。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校師資培育為中等學校師資為主,要取得中等學校教師任教資格,必須另修習教育學程與任教科別相關之輔系。 |
本系名稱為東南亞學系,但並非只有研究東南亞國家本身或東南亞區域,而是東南亞與臺灣,東南亞與亞洲,乃至東南亞與全球體系的關係。本系畢業生的就業也不僅限於東南亞,更可以透過崛起的東南亞,開拓更寬廣的海外就業機會。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校各系(班)、所、學位學程等學生如規劃從事教職,須另行考取師資培育資格後,始具備師培生身分。 |
本系較易被誤解為為「東南亞語言學系」,然而東南亞語言雖是本系的課程重點之一,但並非全部。東南亞語言之於東南亞學系,著重在語言基礎的建立與實地運用,與語言學系的性質不同,本系著重在人文與社會科學各學科的整合運用,以東南亞為場域,培養具東南亞語言能力的全方位東南亞人才。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班畢業生於畢業時在畢業證書會加註所修習主修與副修,以利於學生後續職涯發展。 |
本系在培養學用合一,具有東南亞語言與知識能力,具備跨文化溝通力的全方位人才。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教育學院學士班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東南亞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教育行腳以教育學院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的內容為基底,並與國立東華大學合作設計「山風海語.水沙連」的學習內容,以行腳的方式帶同學們從西至東的旅行過程中,到各種不同教育場域,透過專業工作者講座、參與式工作坊等不同的學習模式,讓新生知道教育不只是發生在教室裡,也看見教育從業者對於各種教學現場的責任與關懷 圖解:在五味屋與學生們相見歡 文教經營專題實作文教經營專題實作為創新實作課程,必須為跨領域實作課程,由不同專業領域教師協同教學。本課程採取共時授課方式進行,學習主題有學生與師資群進行開課前討論,並提交計畫審查通過後,始得進行。 教育的社會實踐專題企劃與實作本課程屬於跨校、跨縣市、跨區域的實習,包括偏鄉教育、地方創生、師資培育機構相關專案實作與實習,以及海外教育實習等類型。 |
越南政治經濟發展越南在經歷了革新政策以來的經濟發展,在結構上、政治上、社會秩序上、乃至於文化上都造成了根本的改變,使得今日的越南無論在全球政治與區域發展上都扮演重要的角色。本課程主要目的在於透過文獻閱讀與批判性思考,建立修課同學對於越南的政治與經濟轉型進行討論,以建立同學對於越南發展的創造性理解。 版權:暨南大學東南亞系版權所有 東南亞多元社會與文化共享本課程以全球與地方交錯並置的視角,介紹東南亞自古至今作為文化交流十字路口的各類現象與意涵。學習內容將超越台灣人已熟知的東南亞意象(移工、新住民、台商),重新認識它不只是東協定義下國家貿易聯盟,而是自古以來,資源與思想概念交換流通之地,因此社會多元與文化共享已是區域內人們生活的基調。 版權:暨南大學東南亞系版權所有 巴里島甘美朗文化與實作甘美朗是印尼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巴里島甘美朗樂舞是當地宗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至今仍生生不息,無論是傳統慶典儀式或是當代藝術節表演,都能看到並聽到甘美朗。本課程以實際演奏安克隆甘美朗為主,強調以巴里島口傳心授方式學習甘美朗,讓同學們嘗試擺脫對音樂及文化的既有認知,用最直接的方式來認識巴里島。 版權:暨南大學東南亞系版權所有 初級泰語(上)本系的泰語課為曼谷話,曼谷話是泰語的標準語。旨在在短期內能聽、說、讀、寫常用泰語、自我介紹、打招呼、問路、買東西、點菜。在此學期,除一般講授外 ,教師會帶領學生認識泰國的觀光勝地,泰國人的思想、文化、泰國人的基本禮貌,以及文化體驗。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教育學院學士班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東南亞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未上傳圖片
潘琳燕潘琳燕進入暨大第1屆東南亞學系就讀後,人文學院的人文關懷教學與研究,引發她對越南文化與社會研究的興趣,大四期間透過教育部的「學海飛颺」計畫,前往擁有6萬名學生的越南胡志市國家人文社會科學大學實習半年,開啟前進東南亞的視野。 琳燕的媽媽是越南華僑,家裡都講廣東話,因此雖然是越南新二代,琳燕一句越南話與都不會講;但透過暨大東南亞語言的訓練,以及前往海外的實習機會,奠定越南語基礎。在學時曾赴越南的大學實習半年,畢業後通過特考,分發移民署彰化縣專勤隊擔任移民官,日前破獲含非洲豬瘟月餅案。 未上傳圖片
林芯瑜高中那年接觸到奶奶的印尼看護,是芯瑜對東南亞萌生興趣的起點。芯瑜報名暨大東南亞學系舉辦的夏令營後,夏令營中的各種體驗不僅解開了芯瑜對東南亞的疑惑,更為她敞開一扇通往東南亞世界的大門。且在「新南向政策」下的產業發展願景亦是芯瑜的考量點之一,期盼著進入東南亞系後,能提供自己更多元、更寬廣的跑道去闖蕩。 畢業後於FOX公司實習,結束實習後,結合過去在東南亞系及國企系和實習多方的經驗,進入其他公司開始做為人力資源管理的第二人生。 未上傳圖片
潘婷在校期間努力修習越南語,及早確立自己的志向。選課時為自己的未來盤算,顧而修習到許多符合專業的課程。 大學就讀東南亞相關科系並選修越南語,大三時看到系上有學姊陸續考上,加上希望畢業後能有穩定又相對高薪的工作,並又能發揮所學語言能力, 在家人的支持下,因而決定準備移民特考,後來以應屆生身分順利上榜。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教育學院學士班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東南亞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4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3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
性格特質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4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