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古蹟藝術修護學系
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設計組
所屬學群 建築設計學群 藝術學群
工藝學類
建築設計學群 藝術學群
藝術設計學類
所在校區

校本部

220新北市22058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南大校區

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學系特色

臺灣傳統古建築蘊含許多傳統工藝,為民間習俗及歷史脈絡所累積形成之重要工藝產物,以培育臺灣文化資產之有形與無形資產修復、維護及保存所需專業人才,透過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傳統工藝美學之核心素養。孕育具修護知識技能人才,延伸結合建築、文物保存專業研究技術實務體系,鏈結古建築、聚落、文物及工藝,補實當今國家推動文化政策所需之產學人才缺口,為保存國內與國際之珍貴文化資產而努力。

本系「設計組」並重材質應用、數位輔助、造形設計之理論與實務,引領前衛之應用藝術實驗與文化創新發展,以培育相關精緻產業之創意與設計人才,師資皆具備專業實務經驗。從大學部到研究所課程規劃配套完整;並重材質應用、數位輔助、造形設計之理論與實務,引領前衛之應用藝術實驗與文化創新發展,以培育相關精緻產業之創意設計與實務製作人才。學生屢獲國內外工藝與設計產業重視;更是全國工藝競賽常勝軍。

學科意涵

本系以古建築中木雕、交趾陶、剪黏及彩繪等傳統建築工藝技術,及歷史沿革發展中的裝飾圖案、吉語典徵與民間習俗在古建築文化上之應用為核心素養課程,同時以建築修復、文物保存、預防性維護課程分支,透過科技融入建築空間與監測文物,結合文化資產保存再利用,展示教育與保存技術,打造在地化與國際化整合的學習系統。

藝術與設計學系屬於藝術學門美術工藝學類,涵蓋藝術理論與藝術創作、工藝設計,培養理論與實際並重、融合中西藝術之藝術專業人才,以及培養具「產品設計」、「工藝創作」及「藝術行銷管理」能力之美術工藝專業人才。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建議同學可以實地進行田野調查,參訪各大古蹟、廟宇、民宅等等,可嘗試探究其裝飾藝術的題材故事及寓意,也可多方了解施作的匠師及其文化背景,並可針對文化資產及傳統工藝,提供與本系傳統工藝美術相關之攝影或繪畫作品,說明理念與過程。

蒐集歷年來創作作品,註明創作理念,以作品集來呈現個人於創作能力上的累積與進步。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教學主要以歷史典故、稿作復圖、粉本搜集、資料登錄等項目,作系統化保存,再加上傳統技藝的傳承,不僅能復興傳統工藝技藝,更能在典徵、稿圖、吉語諧音運用上,保存臺灣區域各個派別之差異性。

本系的課程規劃為理論與實務並重,且各領域皆安排基礎與進階課程,而各專業教室的設備隨著科技的進步逐年汰舊換新,保持與業界同步的狀態,因此學生可以獲得扎實的能力,直接進入職場可獨當一面,不必接受職前訓練。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古蹟藝術修護學系畢業後的出路,除了投入古蹟修復工程現場負責人(營造公司古蹟修復工地主任等相關職務)之外,國內外進修保存科學等領域、報考國家考試成為文化部門的管理人員,或是任職建築師事務所、國中小學鄉土教育師資、文化部門約僱人員、文創產品設計員、藝術創作等,均是適當的選項。

1.技術訓練後誤以為只能成為工匠,或僅是技術上的人力。
2.本系畢業後大多人當老師。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課程主要培育傳統工藝技藝之人才,以「仿作」為課程教學重要核心,藉仿作傳統匠師之工法、精湛的技術以融會貫通傳統古法之精隨,進而將其發揚光大。在修護課程上以理論教學,並聘請業界教師來實際操作,更能使學生能快速與修護市場接軌,增加未來的競爭力。

1.學生對於材質的陌生與不熟悉,以木頭為例,有些是硬木有些是軟木,必須用實作及教師引導或是老師的示範,作為技術的切入與表現的呈現方式。
2.本系為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物件設計,非屬平面電腦數位設計,單一的繪圖表現法。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培養學生美術設計能力、建築空間概念、東方美學概念、描摹概念、文物維護概念等全方位特質與能力,課程著重實務學習與經驗之獲得,以促進學生能提早瞭解就業之方向。

本系擁有三大棟主體建築,並設有澤藝術空間、竹師藝術空間、竹師藝術空間二館、美學沙龍等展覽閱讀空間,提供優良的創作與學習之環境、設備與師資,在此學生汲取多元文化新知,認識並發展我國傳統藝術,增進視覺藝術理論與藝術教育研究能力,具備創作專業精神。更多介紹,請見影片: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d7Ih2bWnIdtegdJip8UJQI9tNZgTOZZk/vie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古蹟藝術修護學系
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設計組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傳統建築匠藝史(必選)
    • 臺灣建築史(必選)
    • 基礎雕刻(必修)
    • 立體造型(必修)
    • 文化資產法(必修)
  • 大二必修
    • 吉祥圖案(必修)
    • 文物保存(有形組必修)
    • 保存科學與光學調查(有形組必修)
    • 建築構造(有形組必修)
    • 傳統棟架結構(無形組必修)
    • 花鳥雕刻及修護(無形組必修)
  • 大三必修
    • 材料技法與調查(有形組必修)
    • 建築修復(有形組必修)
    • 測繪與製圖(有形組必修)
    • 建築與文物畢業專題(有形組必修)
    • 科學分析(有形組必修)
    • 傳統建築調查(有形組必修)
    • 田野調查(無形組必修)
    • 寺廟彩繪(無形組必修)
    • 走獸雕刻及修護(無形組必修)
  • 大四必修
    • 建築與文物畢業製作(有形組必修)
    • 修復計畫(有形組必修)
    • 進階光學調查與科學分析(有形組必修)
    • 修復實習(有形組必修)
    • 集瑞雕刻及修護(無形組必修)
    • 交趾進階(無形組必修)
    • 剪黏進階(無形組必修)
    • 資料編輯(無形組必修)
  • 大一必修
    • 色彩學
    • 基礎設計一
    • 設計素描
    • 基礎設計二
    • 設計概論
    • 媒材與造型一
    • 媒材與造型二
    • 媒材與造型三
    • 媒材與造型四
  • 大二必修
    • 設計思潮
    • 電腦輔助設計一
    • 電腦輔助設計二
    • 產品設計一
    • 產品設計二
    • 人因工程
  • 大三必修
    • 設計方法
    • 畢業設計專題一
    • 人工智能輔助設計
  • 大四必修
    • 畢業展演實務一
    • 畢業展演實務二
    • 畢業設計專題二
    • 畢業設計專題三
專業選修課程
  • 古蹟系
    • 本系分為無形組及有形組課程,同學可依照個人喜好及成績於大一學期結束後進行選組(分組)志願選擇,並分別進行各專業課程修課。
  • 有形組
    • 連結臺灣當代文化資產修復人才之產業發展,課程核心以文化資產建築、聚落、文物等,結合科學保存與文化修護等專業學術研究及技術實務體系,透過當代科技融入建築空間,文物監測等保存議題,期盼以保存技術與管理維護之目標,培育臺灣文化資產保存之專業修復人才為使命。
  • 無形組
    • 以臺灣文化資產傳統藝術專業人才之發展,以薪傳傳統工藝為重任,透過重要匠師教學,進行傳統工藝之技術工藝傳習,並以保存、修護及研究之專業領域,深化學生於傳統工藝領域之學習,透過理論、實務等教學,培育具工藝藝術及工藝技術之人才,為藝術創作、工藝傳習之人才養成。
  • 設計組選修(工藝類)
    • 金屬藝術與設計、木屬藝術與設計、玻璃藝術與設計、陶瓷藝術與設計、當代物質文化 、琺瑯工藝、木竹編織藝術、玻璃材質實驗、 陶瓷釉藥實驗、纖維藝術、時尚精品設計 、創意傢俱設計、琉璃文創設計、茶道器物設計 、民藝美學 、鍛造與鑄造、木屬動態裝置設計、玻璃與複合媒材 、當代陶瓷物件、珠寶設計繪圖、
  • 設計組專題工作坊
    • 專題工作坊A~I
  • 設計組選修(設計類)
    • 數位圖學 、室內設計、展示設計、模型製作、商業攝影、創意程式設計、色彩材質設計 、品牌企劃與行銷、數位製造、使用者經驗設計 、社會設計 、永續設計、視覺化設計、工業設計、服務設計、機電互動設計、商業插畫、設計產業實習、設計募資與創業、作品集設計、國際產業鏈結、設計策展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古蹟藝術修護學系
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設計組
適合從事工作
  • 藝術相關職業

    藝術相關職業


  • 傳統藝術相關職業

    傳統藝術相關職業


  • 學術研究相關職業

    學術研究相關職業


  • 美術設計師

    從事各種商品形象、平面媒體形象相關的產品、物品之概念設計與繪圖工具,以強化商品的視覺形象。並與客戶討論設計要呈現的內容,說明需要投入的成本。進行視覺設計並將設計後的作品交付給客戶。


  • 小學教師

    具有小學教師身分,擔任各小學學校教師人員。依教學科目擬定各種課程的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並視學生學習情況給予支援。


  • 美術老師

    負責教授學生使用各式的繪畫工具及指導繪畫技巧,並設計及開發相關課程。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古蹟藝術修護學系
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設計組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5% Complete
2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25% Complete
2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Complete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Complete
2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Complete
2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20% Complete
2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20% Complete
2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20% Complete
20%

性格特質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Complete
2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5% Complete
2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Complete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Complete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Complete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0% Complete
5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0% Complete
5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