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
長榮大學 美術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藝術學群
美術學類 |
藝術學群
美術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220新北市22058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
校本部 711301臺南市歸仁區長大路1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教學以培養美術創作與研究的專業人才為教育目標,以「廣基精攻」為專才培育理想。教學研習精研中西藝術理論與技巧,充實學生創作內涵,兼顧理念情思與表現技法,結合知識與鑑賞、啟發造形構成的自主性與創造性,發揮現代創作材質特性與精神,融合現代科技媒材的表現形式與手法,強化視覺藝術本質認知,期能反映現實國際環境與本土文化的多元性與跨文化藝術表現。 |
長榮大學美術系以培育藝術的芽苗為核心目標,教學課程涵蓋「藝術創作」、「應用藝術」與「實務統合」三大領域,內容從基礎繪畫延伸至多媒材創作,從傳統技法拓展到數位媒體應用。每學期定期舉辦藝術展覽、跨領域工作坊、專題講座及職涯座談等活動,並提供產學合作與實習機會,建構多元的學習環境。透過完備的藝術生態和人才培育機制,致力於將創作與實務結合,協助學生將藝術融入生活,開創更廣闊的未來發展空間。 |
學科意涵 |
本系為因應時代創新的需求,以具體擴張視覺文化實踐的藝術內涵、體現文化多樣性為教育宗旨,培育方向將不預置任何藝術體制或文化範型,其涉指之學科係為培養跨領域策略思維與創作方法為導向,以超越傳統藝術學科分際,致力養成藝術創新與藝術興業之實務領導人才。 |
藝術不僅是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更是一種探索世界、理解世界、與世界對話的途徑。為順應時代創新,本系在專業學習歷程中強調「創作」與「實務」並重,竭盡提升學生的技術能力,並透過多元且跨域的學習,與社區、產業結合,協助學生拓展藝術視野。 |
學習方法 |
演繹法即舉一反三,逐漸由相關事物類推到其他事物,由小到大,由少至多,逐次推演擴展使學習內容更趨廣泛。舉例需要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需要有豐富的知識,知識豐富才能有較多的想像空間,方能舉出很多實際例子,讓人恣意在想像的時空裡。 示範教學法以實際執行一套程序或一連串的動作,使學生了解教學上的現象或原理,通常包含有行動、程序、技巧和知識,並且以各種設備和助教做適當的配合。 發表教學法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思想、態度、情感、意志等,利用語言、文字、動作、圖形、工藝、音樂、戲劇、成品等方式,充分表達出來。 問題教學法採用有系統的步驟,指導學生解決問題,藉以增加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啟發學生的思想,培養問題解決策略。 探究教學法利用循序漸進的問題技巧,及周密的教學歷程,培養學生明確的認知概念、客觀的處事態度、獨立的思考能力,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念。 |
媒材探討:素描、水彩、油畫、雕塑、金工、陶藝、攝影等技法學習。 圖解:與15位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分享創作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創作實踐:在基礎到進階的實務操作過程中,探索個性化的藝術表達,進一步發展自己的藝術風格與理念。 圖解:美術系校外畢業展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理論課程與講座:透過藝術史、現當代藝術專題、藝術展演與策劃、藝術批評等課程,以及每學期的系列專題講座,增強對藝術的敏感度和批判能力,促進自身創作的多樣性和深度。 圖解:藝術家吳天章專題演講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工作坊、校外實習與參訪:除原課程外,參與專題式的工作坊、校內外的專業實習以及各式參訪活動,可提升專業廣度、鏈結產業。 圖解:與東藝大美術研究所合辦的影音創作工作坊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成果展現:透過系展、小品展、畢業展、自主小型聯展等發表學習成效,也積極參與校內外比賽自我展示並提升藝術實力。 圖解:長榮藝廊展覽空間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平常培養看藝術相關的展覽、雜誌並訓練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 |
對美術有興趣的同學,建議平時多參觀展覽、接觸各種藝術形式,並善用不同媒材進行創作。透過不斷嘗試,逐步發掘並確認自己熱愛的藝術類型。同時,也可以將展覽中欣賞到的作品進行記錄,深入理解每件作品背後的創作理念,撰寫心得與反思。如此一來,未來便能更有深度地賦予自身創作獨特的詮釋與理念。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主要課程在培養文化實踐的藝術內涵、體現文化多樣性為教育宗旨,致力於藝術創新與藝術興業之藝術創作人才培育,方向不預設任何藝術體制或文化範型,以複合性的跨領域策略思維,超越傳統藝術學科分際,透過彈性教學與育成研發,結合本校其他系所教學資源與國際重要師資協同教學,主要專精於創作實踐提供精進跨域創作的專業藝能激發重新思考藝術生產形式與平台與其他學校美術學系所偏重於綜合式藝文實務應用不同。 |
1.規劃專業課程:藝術創作包括素描、水彩、油畫等;應用藝術涵蓋雕塑、金工、陶藝;實務統合包含視覺設計、插畫、多媒體創作及實習。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主要培養專業藝術工作者,課程內容包括創作/理論/策展/藝術行政相關事務,而創作方面涵蓋油畫/影像/裝置/多媒體/複合媒材/版畫,而非僅限於繪畫創作,課程安排透過不同的教學領域有助於學習多樣化與專業教材的內容提昇,既能提供不同興趣、選擇與專長的發展以培養前瞻性的藝術研究與創作人才。 |
美術系學生職涯發展多元,除了成為專業藝術家或畫家,還可從事藝術教育、策展、藝術治療及社會工作等領域。此外,他們也可以選擇自主創業,開設個人工作室或藝術品牌,並跨足動漫、視覺設計、室內設計及舞台美術等領域。美術系畢業生具備紮實的藝術基礎和創作能力,能靈活發展於各種藝術與設計領域,展現高職涯彈性與潛力。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課程多元發展主要在挖掘學生特質潛能,在學習過程中不設標準答案,透過辯證思維創造屬於自己的藝術觀,永遠沒有最好知有更好的態度積極創作. |
本系採取「創作」與「實務」並重的教學方針,課程設計不僅著重培養學生的藝術專業能力與美感素養,亦提供多元的產學實習機會。我們致力於發掘每位學生的個人特質與創作潛能,期望他們能將所學融入日常生活中,開創豐富的藝術實踐,滿足未來發展的職能需求。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課程規劃以東西藝術創作實踐為核心,並輔以專精學理來深化研究思維,可概分為創作實踐學群(繪畫、影像裝置藝術、表演藝術、新媒體等等)、藝術哲思(藝術史、造型藝術、美學等)。以循序漸進之教學方法,極富彈性之選修制度,培養表現與研究新域的能力。並透過國際學術交流,營造國際化的學習環境。學生若有志從事教育事業者,可以進入學校開設之教育學程班,取得中、小學教師任用資格。 |
詳細內容可瀏覽長榮大學美術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
長榮大學 美術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史論專業領域相關課程以藝術史藝術理論與當代藝術實踐的角度切入, 全面地探索當代藝術, 當代藝術的時序關係中現代主義當代藝術,甚至與後現代的區分, 當代藝術的創作思維特質, 當代藝術之拓墣學研究, 當代藝術研究之演變、命題、範疇、方法等; 皆以實作案例進行若干相關專題之研究與分析。 影像,多媒體及裝置藝術相關課程
課程中透過視覺造型媒材與新媒體的運用,藉著完成作品來探討當代議題的各個面向。展覽中經由對空間的整理規劃與運用,室內空間室外空間的可能性。強化實際展覽實務與操作,藉著創作與理論並行朝向跨領域的可能範疇。 版畫課程
經由版畫演進鑑賞,應用及素材本質的瞭解,引導學習基礎概念及技法。學習製版以基礎技法示範與製作,訓練版印媒材與基礎技法的使用。啟發版印本質與意涵的融合,養成版畫創作能力。 |
人體油畫從人體油畫古典風格到現代大師之間的不同,藉由造型藝術觀念的探討來提升創作方法與能力。 圖解:學生劉政融人體油畫作品創作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實用陶藝創作介紹陶藝基本概念與各種成型技法,並依據個人特質,創作屬於個人風格的陶瓷器物。 圖解:學生郭慈庭陶藝作品創作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多媒體材創作期許學生能夠就個殊的技術、媒材條件、空間的屬性等面向來討論作品的產出,進而思考其與載體、構作形式的相互關係與語彙,並在數位時代中了解新舊媒體發展趨勢,近一步具備閱讀多媒體作品的能力與視野。 圖解:學生張志發創作作品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基礎設計以設計與排版之應用技巧及概念結合創造性的基礎設計實務,學習Illustrator向量繪圖軟體進行平面構成的基礎練習及數位編排。 圖解:學生洪佳均基礎設計作品創作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金屬造型專題課程以運用金屬材為主要創作素材,結合個人主修,金屬與天然樹漆,複合媒材創作等之專題創作。 圖解:學生黃暉淘金屬造型專題創作作品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
長榮大學 美術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時永駿時永駿,YIRI ARTS伊日藝術家,曾獲邀參與世界各地多個展覽及藝術博覽會,並於2011年,獲第三屆臺灣《Geisai Taiwan#3藝術祭》「臺開獎」。 時永駿常受到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細節的啟發,但他的作品並不是反映真實。他利用生活記憶的片段和想像力,在如超現實般的場景中,描繪著毫無關連的物件和事件相遇而引發的故事,拼貼出一齣齣荒謬且具戲劇性的奇想劇。
彭紫惠2015年起就讀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藝術創作研究所,旅居歐洲五年。創作多以媒材本質思考出發,時間與內在精神性為關注主題,過去展覽散見於西班牙、英國與台灣。返台後於2019-2021年在社區大學擔任講師,帶領社區民眾進行行為藝術、觀念藝術與抽象繪畫的思辨與實驗。 藝術家彭紫惠與電影導演王品文首部雙導演長片作品《A Journey in Spring 春行》是近 10 年來,首部在大型國際影展中的主競賽部門得獎的臺灣電影,於2023年獲得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電影節(Festival de San Sebastián)最佳導演銀貝殼獎;並於2024年受邀參與第53屆紐約新導演/新電影電影節於紐約現代藝術美術館(MoMA)林肯中心放映。 版權:IG「余惟」@yuweiiv 、「TatlerTai」@tatlertaiwan
林立杰林立杰(Josh Lin)是世界知名的刺青師,以黑白寫實且具張力的風格,在海外獲得多項紋身大獎。成名之後,帶著一卡皮箱的營生工具,以刺青師的身份,替世界各地預約的客戶刺青。 近年回台開設工作室,提拔年輕一代刺青師,並為瘦子、余文樂、吳建豪、ØZI等藝人刺青,與諸多品牌跨界合作推出聯名商品。
鄒婷策展人與文字工作者,現任新北市美術館策展人,畢業於德國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策展文化碩士班。其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藝術家》、《Artforum》、《CLABO實驗波》等媒體。現階段的研究方向著重於策展文化與展覽史,與其涉及的跨學科性、當代性與檔案研究。 策展包括「體育課」(新美市美術館,2024)、「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淺山行路人」(協同策展人,2023)、「家物事」(有章藝術博物館,2021)、「如何在別人的土地上唱自己的歌」(TKG+ Projects,2022);研究參與「The Whole Life: An Archive Project」(柏林HKW,2019-2022),與藝術家張恩滿在第十五屆文件展合作的「蝸牛的漂浮系統—入侵計畫」。
周育正周育正,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ENSBA)。 作品通過多元媒介,包括裝置、出版、繪畫、協作與展演,處理社會與美學的相互關係,以簡潔而精心策劃的知識與美學技巧,展現藝術、物體和空間的特性,以及對大眾媒體、體制和生產系統的批判。近期個展、聯展遍及海內外各大重要美術館與藝術展會。曾獲2011年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年度視覺藝術大獎及2012台北獎首獎。 |
圖解:畢業校友李孟杰 版權:李孟杰本人提供
李孟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長榮大學視覺藝術系 現為『Idealform 理式意象設計』主理人,擅長將抽象的語意概念視覺化,近年著眼在視覺藝術、唱片與書籍裝幀的識別定位及其相關出版品的成型;強調以「溝 通」、「整合」的方式完成任何未定型態的設計工作,為客戶建 構『理想的形式』為目標而努力著。 圖解:105級畢業曾岩懌/107級畢業徐慧庭 版權:身體山島提供
曾岩懌/徐慧庭長榮大學美學系研究所 兩位現為身體山島主理人 身體山島,意思是身體裡的山島。 「空間是身體的延伸,身體是靈魂的殼,身體處在外在空間,靈魂處於身體之中的內在空間,靈魂藉由感官接收外在事物,在內在世界化為情感,隨著時間累積,身體漸漸成為了萬物生靈的山島。」 圖解:104級畢業校友甘芸芳 版權:甘芸芳本人提供
甘芸芳長榮大學美術系 現為小愜藝畫室主理人 剛畢業在學校教書,常常不受人尊敬,到下定決心籌備教室,因為不清楚補習班的規範,也是路途坎坷,前幾年還遇上了新冠疫情大爆發,整整停課3個月。在這樣的逆境中,常常思考著或許夢想不是那麼重要,只要可以安穩生活就好了,差點打消了繼續營運的念頭還好有家人們的支持,我才可以支撐到現在,不管結果如何,至少我試過了,我的人生才不會後悔! 圖解:107級畢業校友陳信瑋 版權:陳信瑋本人提供
陳信瑋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科(GAP) 長榮大學美術系 未然空間計畫召集人,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科(GAP),從事藝術翻拍,與國內外的藝術節、藝術單位、藝術家有多次的合作經驗。2024回台之後積極籌備2025年的空間計畫。 圖解:107級畢業校友林子瓊 版權:林子瓊本人提供
林子瓊國立彰化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 長榮大學美術學系 現職:復興美工外聘水彩老師 畢業後,回到母校教學,因為前輩老師的指引帶領下,幫助我在授課上漸漸瞭解成長,並且引發了我對教學的熱誠和興趣,工作上的主要內容是「油畫和水彩美術教學、示範相關課程、教材的準備、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況探討。主要是想將自己的學習方法,和人生經驗帶給他們,並且累積一些實質教學經驗。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
長榮大學 美術學系 |
|
---|---|---|
多元能力 |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2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2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
性格特質 |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