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長榮大學 美術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美術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藝術學群
美術學類 |
藝術學群
美術學類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711301臺南市歸仁區長大路1號 |
校本部 403514台中市西區民生路140號 |
| 學系特色 |
長榮大學美術系以培育具創造力的藝術芽苗為核心目標,課程規劃涵蓋「藝術創作」、「應用藝術」與「實務統合」三大領域,從基礎繪畫、立體塑造延伸至多媒材的藝術實驗。每學期定期舉辦藝術展覽、跨領域工作坊、專題講座及職涯座談,提供豐富的交流平台,並與業界合作推動實習與產學合作計劃,強化藝術創作與生活實務的經驗。長榮美術系致力於引導學生開發個人藝術語彙,拓展視野,為未來的藝術實踐與職涯發展奠定基礎。 |
本校於民國三十五年成立台中師範美術科,為國內首創之美術專業教育機構。設立目標乃在培育具有創作與理論修養之美術教育與專業藝術人才,除延續傳統精萃,更設置當代藝術媒材之技術課程與理論課程,以增進對藝術產業及國際藝術活動之參與。硬體設備與空間方面豐富,更提供了師生創作、發表與實習的空間加強學生相互觀摩與自我檢驗的習慣,以提升美術專業能力和競爭力。 |
| 學科意涵 |
藝術不僅是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更是一種探索世界、理解世界並與世界對話的方式。藝術的本質在於以創意為核心,透過媒材的轉化,展現人類的情感和思維,為呼應時代轉變及求新需求,美術系在專業學習歷程中強調「創作」與「實務」並重,致力培養學生的美感素養及技術能力,協助學生拓展更寬廣的藝術視野,形塑能以藝術回應個人和社會脈動的創作能量。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本系以「培育具創作與理論修養之美術教育與專業藝術人才」為定位,教育目標為:「ART」─以培養藝術家(Artist)、創新(Renovation)與教師(Teacher)為己任之專業科系。本系學士班課程規劃為「藝術創作」與「創意應用」兩大類別,以培育學生兼具美術創作與就業之基本能力。 |
| 學習方法 |
媒材探討的學習方法,素描課程訓練觀察力和形體掌握能力;水彩和油畫則著重色彩層次與質感表現的實驗;雕塑、金工和陶藝強調立體構成的思考與手感操作;攝影則引導光影變化與構圖美感。在學習不同技法當中實踐個人化的作品表現風格。 圖解:與15位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分享創作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創作作品實踐著重於從基礎到進階的實務操作歷程,透過持續的藝術探索與技法應用,從中學習個人化作品語彙,建立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與理念。 圖解:美術系校外畢業展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理論課程與講座:透過藝術史、現當代藝術專題、藝術展演與策劃、藝術批評等課程,以及每學期的系列專題講座,增強對藝術的敏感度和批判能力,促進自身創作的多樣性和深度。 圖解:藝術家吳天章專題演講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工作坊、校外實習與參訪是課程延伸的重要學習途徑。除了修習系上課程外,參與專題式的工作坊、校內外的專業實習以及各式機構和美術館參訪活動,鏈結各項產業有助於提升專業廣度,了解藝術產業的運作模式。 圖解:與東藝大美術研究所合辦的影音創作工作坊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學生作品的成果展現,透過美術系系展、效仿藝術市場機制的校內小品展、畢業展、小型聯展等形式,呈現學生創作成果。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外藝術競賽與展覽。 圖解:長榮藝廊展覽空間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
油畫【優雅古典】:認識油畫之歷史與文化,能用油畫之慢乾性之優勢,而增加色彩感知能力。透過多層次(間接)畫法研究、直接畫法研究等繪畫概念,完成風景的戶外題材創作與人物畫探索,以提升自己既有的繪畫造詣。 圖解:2025全國美術展銀牌獎(魏柏鈞) 版權:美術學系提供。
水彩【特殊技法】:運用水彩技法表現具象和抽象作品,表現具有特色的水彩作品。 圖解:112學年度畢業美展優秀作品(沈慧妤) 版權:美術學系提供。
膠彩【基本認識】:由基礎開始學習,引導同學認識膠彩畫媒材與創作。 圖解:2025臺東美展東方媒材第三名(葉知達) 版權:美術學系提供。
設計【生活應用】:視覺符號與文字應用,利用各種不同單元去認識平面構成之技法。 圖解:2024 INNO金獎(詹依庭等三人) 版權:美術學系提供。
素描【扎實基礎】:協助同學精進素描觀念,觀察物體間的明暗變化,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圖解:110學年度畢業美展優秀作品(莊靜)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對美術有興趣的同學,建議平時多參觀展覽、接觸各種藝術形式,並善用不同媒材進行創作。透過不斷嘗試,逐步發掘並確認自己熱愛的藝術類型。同時,也可以將展覽中欣賞到的作品進行記錄,深入理解每件作品背後的創作理念,撰寫心得與反思。如此一來,未來便能更有深度地賦予自身創作獨特的詮釋與理念。 |
藝術創作的自我訓練: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1.規劃專業課程:藝術創作包括素描、水彩、油畫等;應用藝術涵蓋雕塑、金工、陶藝;實務統合包含視覺設計、插畫、多媒體創作及實習。 |
本系課程設計採彈性多元的模式,以因應師資生與一般生多元化的發展需求。大一新生將透過藝術理論、創作實務及設計基礎等課程,探索藝術的廣度。大二起,學生可依個人興趣選擇【藝術創作】或【創意應用】兩大專業領域,並透過專門課程的學習,發展個人特色與專業能力,以期畢業後能成為具備競爭力的藝術人才。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美術系學生職涯發展多元,除了成為專業藝術家或畫家,還可從事藝術教育、策展、藝術治療及社會工作等領域。此外,他們也可以選擇自主創業,開設個人工作室或藝術品牌,並跨足動漫、視覺設計、室內設計及舞台美術等領域。美術系畢業生具備紮實的藝術基礎和創作能力,能靈活發展於各種藝術與設計領域,展現高職涯彈性與潛力。 |
畢業於教育大學就一定要成為老師嗎?其實修習教育學程只是就讀本校的多種選擇之一。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人對藝術的理解大多是停留在創作者情感表達的層面。而本系採取「創作」與「實務」並重的教學方針,課程設計不僅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專業能力與美感,更提供產業實習的機會,強化理論與實務的結合。我們致力於發掘每位學生的個人特質與創作潛能,期望他們能將所學融入日常生活中,培養並符合未來職涯需求的專業能力。 |
多元學習內容與札實的學習方法,以達成以下二個目標: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詳細內容可瀏覽長榮大學美術學系 |
美術系位在地下一層、地上六層的美術樓 |
| 我的學系 |
長榮大學 美術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美術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人體油畫從人體油畫古典風格到現代大師之間的不同,藉由造型藝術觀念的探討來提升創作方法與能力。 圖解:學生劉政融人體油畫作品創作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實用陶藝創作介紹陶藝基本概念與各種成型技法,並依據個人特質,創作屬於個人風格的陶瓷器物。 圖解:學生郭慈庭陶藝作品創作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多媒體材創作學生能夠從媒材特性和技術運用以及空間的屬性等角度,深入探討作品的生成,並思考材質和形式之間的相互關係與表現語彙。同時也引導學生關注數位時代下新舊媒體的發展趨勢,進一步跨媒介創作的可能性,使其靈活運用於自身的創作。 圖解:學生張志發創作作品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基礎設計以設計與排版之應用技巧及概念結合創造性的基礎設計實務,學習Illustrator向量繪圖軟體進行平面構成的基礎練習及數位編排。 圖解:學生洪佳均基礎設計作品創作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金屬造型專題課程以金屬材為主要創作素材,結合天然樹漆等複合媒材進行專題創作,藉此培養學生對複媒的認識與運用,期拓展材料上的創作思維。 圖解:學生朱承慧金屬造型專題創作作品 版權:長榮大學美術系 |
平面設計工作室
本課程主要講授重點分為兩大領域:第一是品牌與包裝設計實務總論,第二是品牌與包裝設計表現技巧。 圖解:110學年度畢業美展優秀作品(徐旻均) 版權:美術學系提供。
圖畫書製作本課程以操作為主,透過圖畫書活動頁之範例拆解,認識圖畫書書頁構造與編製過程,並實際設計翻翻書、拉拉書、書中書、半立體書、立體書等多種活動書頁,以及完成書體的裝禎。 圖解:立體書實作:愛麗絲夢遊仙境│糟糕!變大了 版權:蕭寶玲老師提供。
進階油畫古典寫實主義在藝術史上一直存在著不可取代的地位,經由系上教授細心教學,從用色、技法到整體分使學生熟悉古典技法繪製,運用古典技法結合於創作中。 圖解:113學年度畢業美展優秀作品(奉威旭) 版權:美術學系提供。
進階油畫古典寫實主義在藝術史上一直存在著不可取代的地位,經由系上教授細心教學,從用色、技法到整體分使學生熟悉古典技法繪製,運用古典技法結合於創作中。 圖解:2025第一屆明維藝新獎銀獎(李郁汝) 版權:美術學系提供。
平面設計工作室
本課程主要講授重點分為兩大領域:第一是品牌與包裝設計實務總論,第二是品牌與包裝設計表現技巧。 圖解:113學年畢展優秀作品(曹芷綾、謝佳秀)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長榮大學 美術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美術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圖解:畢業校友李孟杰 版權:李孟杰本人提供
李孟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長榮大學視覺藝術系 現為『Idealform 理式意象設計』主理人,擅長將抽象的語意概念視覺化,近年著眼在視覺藝術、唱片與書籍裝幀的識別定位及其相關出版品的成型;強調以「溝通」、「整合」的方式完成任何未定型態的設計工作,為客戶建 構『理想的形式』為目標而努力著。
圖解:105級畢業曾岩懌/107級畢業徐慧庭 版權:身體山島提供
曾岩懌/徐慧庭長榮大學美學系研究所 兩位現為身體山島主理人 身體山島,意思是身體裡的山島。 「空間是身體的延伸,身體是靈魂的殼,身體處在外在空間,靈魂處於身體之中的內在空間,靈魂藉由感官接收外在事物,在內在世界化為情感,隨著時間累積,身體漸漸成為了萬物生靈的山島。」 圖解:104級畢業校友甘芸芳 版權:甘芸芳本人提供
甘芸芳長榮大學美術系 現為小愜藝畫室主理人 剛畢業在學校教書,常常不受人尊敬,到下定決心籌備教室,因為不清楚補習班的規範,也是路途坎坷,前幾年還遇上了新冠疫情大爆發,整整停課3個月。在這樣的逆境中,常常思考著或許夢想不是那麼重要,只要可以安穩生活就好了,差點打消了繼續營運的念頭還好有家人們的支持,我才可以支撐到現在,不管結果如何,至少我試過了,我的人生才不會後悔!
圖解:107級畢業校友陳信瑋 版權:陳信瑋本人提供
陳信瑋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科(GAP) 長榮大學美術系 未然空間計畫召集人,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科(GAP),從事藝術翻拍,與國內外的藝術節、藝術單位、藝術家有多次的合作經驗。2024回台之後積極籌備2025年的空間計畫。
圖解:107級畢業校友林子瓊 版權:林子瓊本人提供
林子瓊國立彰化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 長榮大學美術學系 現職:復興美工外聘水彩老師 畢業後,回到母校教學,因為前輩老師的指引帶領下,幫助我在授課上漸漸瞭解成長,並且引發了我對教學的熱誠和興趣,工作上的主要內容是「油畫和水彩美術教學、示範相關課程、教材的準備、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況探討。主要是想將自己的學習方法,和人生經驗帶給他們,並且累積一些實質教學經驗。 |
版權:由江巧薇同學提供
江巧薇2011年畢業自新竹的竹東高中,從小就對美術相當感興趣的我,雖然不曾就讀美術班,但擔任多任學藝並參與諸多比賽及活動,高二時發現相關科系都採計美術術科成績後開始在外面學畫,終於,在同時兼顧學科、術科的情況下進入了我們學校。考上教育學程資格後,除了課業外,也參與了許多社團與活動。 2015年畢業後選擇了學校附近的忠明國小來實習,以方便我繼續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後來順利考過教師檢定與臺北市的教師甄試,2016年成為文湖國小多校巡迴教師(正式教師),因此曾於該年到許多學校服務,一年後轉任國語實小,擔任美勞教師至今(2018),目前工作內容除了備課、上課外,也要協助學校的比賽、活動與計畫,過著充實的生活。
版權:由郭家宏老師提供
郭家宏本人大學及研究所選讀的是創作組(油畫),而除了創作外,求學階段也修習了藝術史、電腦繪圖、平面設計等知識與技能。研究所時期,撰寫論文的同時釐清了自我的創作理念,如何整合創作與文字的搭配;另一方面也開始與畫廊合作,開始學習藝術圈的生態及運作與職場上的應對。 研究所期間至今(2010-2018),跟臺北的藏媺畫廊簽了八年的經紀約,也在台中創業,成立兒童美術、特幼美術的融合工作室(2017-)。 工作後除了創作,在工作上會使用到PS、AI等軟體;也需要撰寫文案等等,這些專業的能力都是學生階段建立的基礎。
版權:由賴楚穎同學提供
賴楚穎2013年於私立復興美工夜間部畢業,以技優方式進入台中教育大學美術系就讀。原先創作媒材以西畫為主,大二時接觸到膠彩(東方繪畫)後並決定往這項媒材發展。畢業後繼續於本系碩士班就讀。在碩一期間參加多項比賽(全國美術展獲得膠彩類金牌、台中市大墩美展膠彩類第一名暨大墩獎等成績),並透過競賽檢視自我創作。 2017/9於台中GSR藝術空間擔任水彩及膠彩老師。2017於台中鶴軒藝術舉辦二人聯展,以不簽約方式不定期合作展、售出。 2017與藝高文創藝術公司簽訂合約。2018~與行者藝術公司簽訂合約,2017/9~2018先後在台中藝術博覽會、高雄藝術博覽會、台北許多小空間展覽合作並售出畫作。 |
我的學系 |
長榮大學 美術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美術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3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2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