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廣播與聲音設計組 |
世新大學 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大眾傳播學群
廣電電影學類 |
大眾傳播學群
大眾傳播學類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16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
校本部 116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一段17巷1號 |
| 學系特色 |
本系廣播與聲音設計組以廣播製作與聲音設計為特色,課程涵蓋八大主軸:廣播劇、廣播節目、音樂專輯、聲音劇場、有聲書、PODCAST、聲音設計、配音配樂等專業領域,延伸豐富多元的聲音創作類型。實務訓練兼顧學理基礎,強化聲音創作並培養數位時代的人才。 |
本系是全國唯一融合口語傳播教育與社群媒體應用的「影響力學園」。學生透過修習口語表達、社群媒體與人際互動三大專業課群,養成公眾、社群與人際三層次影響力。本系培育學生具備短影音製作、社群文案創作、各類型主持表達、播客節目製播、社群議題宣傳倡議及AI內容產製等多元技術力,學生畢業後可投身多元職涯,包括主持人、企業培訓師、發言人、自媒體經營者、社群管理師、職涯教練等等,是邁向全傳播專業的最佳選擇。 |
| 學科意涵 |
大一共修課程為《影視製作》、《基礎影視攝影》、《數位影像處理》、《表演》、《劇本寫作》,培養三組影視音的製作能力。畢業製作細分為15種類型,涵蓋劇情片、紀錄片、動畫片、實驗片、網路影音、非戲劇類節目、廣播劇、廣播節目、音樂專輯、Podcast、聲音劇場、有聲書、劇本、論文與畢展小組等影音創作範疇。 |
本系屬於「傳播學門」,結合口語傳播與社群媒體兩大核心領域,關注公眾表達、社群交流與人際互動的融合應用。透過口語表達、說服協調與社群經營的專業訓練,學生將學習如何在社群平台及面對面的人際互動中,運用軟硬兼備的巧實力,有效傳達訊息與建立影響力,以自我品牌經營為出發點,培養內容產製、粉絲互動與跨平台管理等全方位傳播能力。 |
| 學習方法 |
廣電系畢業製作細分成15種類型,其中音樂專輯類型的同學們會將製作的作品,在西門町河岸留言表演空間裡面Live表演呈現。 圖解:同學音樂專輯Live演唱表演 版權:世新大學
世新大學擁有十多間錄音室,每間錄音室都有非常齊全的設備,讓同學可以在裡面錄製節目及聲音相關的軟硬體操作使用(錄音、混音、收音等),對廣播節目企劃與製播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至電臺實習並創立自己的節目。 圖解:同學在錄音室內錄製自己作品 版權:同學提供
同學在《流行音樂應用與創作》課程中可以學習錄製音樂專輯的創作流程。 圖解:錄製畢業音樂專輯 版權:世新大學 畢業音樂專輯作品在松山文創園區展廳展示,提供有興趣的同學或民眾可以聆聽同學們精心錄製的每首音樂創作作品。 圖解:畢展專輯隔音艙提供聽眾最高規格的聲音饗宴 版權:世新大學 世新廣播電臺是台灣第一個由學校設立並提供學生實習的廣播電臺,也是目前唯一同時擁有AM調幅FM調頻與網路廣播的學校電臺。廣播與聲音設計組同學可以在最完整的環境下學習,節目製作、主持大部份都由學生擔任,老師從旁輔導完成。表現優異之同學,更可優先至建教合作之電臺實習,未來畢業馬上就能直接進入職場工作。 圖解:同學在錄音室內錄製節目 版權:世新大學 |
本系採用多元學習方法,包括口語表達演練、社群媒體經營實習、案例分析、專題實作、角色扮演與團隊合作企劃等,讓學生在實作中培養表達、協調與創意整合能力,並透過實際操作培養媒體應用與策略思考的專業素養。 圖解:課堂口語表達實作演練 版權:口傳系 在口語表達類專業課程中,採取口語演練、模擬實境、即席表達、與實戰發表等學習方法,透過實際演說、主持與互動情境操作,訓練學生的臨場反應、主持表達與臨場互動能力,培養專業口語表達與主持技巧。 圖解:課堂社群營運實作演練 版權:口傳系
在社群媒體類專業課程中採專題製作、實務演練、案例分析、分組企劃與成效評估等方法,讓學生從內容發想到影音製作、文案撰寫、社群操作與粉絲互動全程實作,透過實際經營社群平台,培養創意表達與社群管理的綜合能力。 圖解:課堂團體互動實作演練 版權:口傳系 未上傳圖片 人際互動類課程運用情境模擬、角色扮演、小組討論與溝通實作等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多元互動中體驗不同情境下的人際互動策略,強化各層級溝通實務技巧。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平常可以培養收聽廣播節目、廣播劇、Podcast的習慣,如對歌曲創作、聲音劇團、有聲書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針對各類聲音創作類型深入了解。 |
若想就讀本系,高中生可從三個方向培養長期實力。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別人沒有的,都在這裡!廣播金鐘獎、金曲獎得主在內的百位專兼任專業師資,全台灣數量最豐富的業界等級高階器材設備,還有全媒體大樓專屬音樂創作/錄音與聲音設計專區,Podcast直播間等。師資真的看得到、設備真的年年新! |
本系結合「口語傳播」與「社群媒體」兩大領域,著重於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力、溝通協調力與社群技術力。不同於大眾傳播學系著重新聞與媒體理論,或廣告、公關學系強調行銷與品牌操作,本系更聚焦於人際間的公眾表達、人際互動與社群訊息操作的綜合能力養成。相較廣電或新媒體學系偏重影像製作技術,本系著重口語表達、社群內容創作與粉絲互動經營,培養全方位溝通實踐者。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廣播與聲音設計組對於運用聲音的訓練並不侷限於一般廣播節目。除節目和戲劇之外,有聲書及結合舞台劇概念的聲音劇場和商業活動主持等,也是廣播人才的職涯選項。 |
許多高中生誤以為「說話是天生的,不需要學」。事實上,本系強調「公眾表達+社群媒體+互動策略」的整合培育,學生須具備社群內容產製、短影音製作、品牌經營與互動策略分析等技術能力。畢業生可在主持、發言人、企業講師、自媒體經營、社群管理等多元領域發展,成為全傳播專業人才。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可能以為廣播與聲音設計組就只是學習製作廣播節目,其實還會接觸到「廣播劇」、「流行音樂製作」、「Podcast」、「聲音設計與應用」、「流行音樂創作」、「配音」、「配樂」等多元的聲音傳播元素。本系課程基礎著重於影視音的內容製作,再來是器材的操作使用,透過學理與應用,學生能自己創作各式各樣的聲音作品。 |
許多高中生誤以為口傳系只學軟實力,缺乏技術力與專業深度。其實,本系的培育核心是結合口語表達技巧、社群媒體技術與人際互動策略的「影響力專業」,課程涵蓋社群短影音製作、社群圖文訊息創作、社群跨平台經營、AI應用與公眾策略傳播等領域,本系培養的是能用表達驅動影響、用社群創造價值的專業傳播者。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世新廣電系培育了許多影視人才,也是「金鐘獎」、「金馬獎」的常客。 |
本系充分運用校園內具產業規格的專業設備與影視攝影棚,讓學生能在實際操作中培養社群媒體經營與口語表達實戰力。課堂教學強調「做中學、學中做」,搭配學生實踐團隊進行短影音、直播與Podcast節目製播等專案製作。學校亦提供多元海外交換與跨域課程機會,鼓勵學生拓展國際視野,將表達力、互動力與媒體技術力結合,培養具公眾、社群與人際影響力的智能傳播人才。 |
| 我的學系 |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廣播與聲音設計組 |
世新大學 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播音技巧培養同學各類播音之技巧與方法,並實際演練以訓練同學各類型之播音技巧,使傳播效果更臻完美。 圖解:同學在錄音室練習播音狀況 版權:世新廣電系
聽覺傳播藉由對聽覺傳播的充分理解,進而能與映像結合且於各種有聲媒體作精確適當的傳播;換言之,學會如何配樂、如何運用聲效及合聲(混音)技巧與映像結合且於各種有聲媒體作精確適當的傳播。 圖解:同學在花叢中錄取聲音素材 版權:世新廣電系
廣播校內實習協助同學了解並實際參與電台各部門的組織運作。提供同學理論與實務相結合、印證的機會,讓同學對AM、FM、網路電台之營運、管理、廣播新聞之編播訪寫、有聲資料之編輯管理及數位後製剪輯、自動播出系統實做…等廣播技術與知能,均能從做中學,更精益求精。 圖解:同學於電台錄音室錄音 版權:世新廣電系 數位音樂製作本課程強調數位音樂的製作技術與流程,除了使學生了解如何操作音樂軟體,更使學生透過數位的媒材實踐其音樂的創意巧思,運用數位錄製、剪輯、與特效的特性,創作出數位音樂的作品。 圖解:音樂製作作品於舞台上表演呈現 版權:世新廣電系
廣播全媒體製作本課程為延續大二「廣播理論與實務」課程,延伸製作部分,學習節目企劃與製播能力,並朝精緻、優質與專業的節目品質發展,另藉由實地且深入的觀察目前廣播市場的現況,進而培養學生分析廣播市場的能力,以為進入廣播市場而準備。 圖解:同學於全媒體中心錄音室錄音 版權:世新廣電系 |
主持類系列課程包括「社群直播與口語表達」、「聲音表達」、「幽默表達」、「展演與表達」、「播客主持與社群經營」、「活動主持與節目播報」、「社群媒體主持與實作」等等,這些課程透過主持、播客、直播與展演等實務操作,培養創意表達力、臨場應變力與多平台的社群展演能力。 圖解:主持表達演練 版權:口傳系
初、進階社群短影音製作本系統課程結合拍攝剪輯技術、受眾分析與技術實作,讓學生從腳本構思、影像語言運用到敘事節奏掌握,全面理解短影音的表達邏輯與傳播機制。透過個人與團隊專案,學生將學會以創意內容結合品牌策略,成為具備內容策劃與社群推廣思維的社群短影音創作者。 圖解:社群短影音實作 版權:口傳系
談判與協商本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策略思辨力」與「協調互動力」。透過情境模擬與實務案例,學生將學習談判的利益分析、策略布局與戰術運用,掌握如何在衝突中尋求雙贏方案。課程訓練學生以理性思維與說服技巧達成共識,培育具備策略判斷、情境應變與關係維繫能力的專業協調者。 圖解:模擬談判 版權:口傳系 發言人學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發言力」與「危機溝通能力」。內容涵蓋媒體應對策略、訊息設計、形象管理與臨場表達訓練,讓學生能在公部門、企業或品牌組織中,成為能準確傳達立場、有效回應媒體、化解爭議的專業發言人,展現權威與信任兼具的公共表達力。 圖解:發言人模擬記者會
粉絲互動與社群管理本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社群經營力」與「互動策略思維」。透過實際案例與平台操作,學生將學會分析社群受眾、設計互動機制、回應粉絲情緒,並運用後台分析優化內容與社群關係。課程強調以真實互動創造黏著度,培育具備品牌經營、社群管理與粉絲關係維護能力的新世代溝通人才。 圖解:課堂演練與實作 版權:口傳系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廣播與聲音設計組 |
世新大學 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圖解:黃柏諺學長獲獎照片 版權:黃柏諺學長提供
黃柏諺台灣廣播節目主持人,主持的節目有教育廣播電臺《城市的光影》、《大耳朵探險家》、《小小宇宙探險號》;中央廣播電臺《生活有辦法》;復興廣播電臺《音樂縱貫線》;世新廣播電臺《管他什麼音樂》、《音樂縱貫線》、《財稅輕鬆聽》等。 第20屆卓越新聞獎:《貧窮人的台北:無家者的人生百味》榮獲地方新聞獎 第25屆社會光明面報導獎:《城市的光影—無家者的人生百味》獲獎 第54屆金鐘獎:《小小宇宙探險號》入圍兒童節目獎 第56屆金鐘獎:《城市的光影》榮獲社會關懷節目、社會關懷節目主持人獎 第56屆金鐘獎:《聽見愛劇場》入圍企劃編撰獎 第57屆金鐘獎:《大耳朵探險家》榮獲兒童節目、兒童節目主持人獎
圖解:夏宇童學姊照片 版權:世新大學 公共事務處
夏宇童台灣藝人,曾是黑澀會美眉之一,參加民視歌唱比賽節目《成名一瞬間》獲得冠軍,發行過二張專輯。在飛碟廣播FM92.1主持《星空飛行》,表現屢受觀眾好評,因此得到電台矚目,獲得主持南台灣之聲電台FM103.9 《銀河DJ召集令》節目。 2008年,單曲《愛你愛到死》(與同恩、楊蕎安合唱) 2009年,專輯《雨瞳》 2019年,專輯《不安》
圖解:古欣玉學姊電視金鐘獎走紅毯照片 版權:Yahoo新聞圖片
古欣玉(旺福 Mami)前台北之音的專業新聞主播,後來為旺福樂團的主唱、吉他手,旺福樂團曾參與多次春天吶喊、野台開唱、貢寮海洋音樂祭等大型音樂活動,以其童趣十足、簡單詼諧和獨特的創意獨樹一格。2002海洋音樂祭獲評審團大賞,並入圍第16屆金曲獎、第17屆金曲獎、第19屆金曲獎、第27屆金曲獎及第30屆金曲獎最佳樂團獎。 2008年,第19屆金曲獎『最佳樂團獎』入圍 2016年,第27屆金曲獎『最佳樂團獎』入圍 2019年,第30屆金曲獎『最佳樂團獎』入圍 2022年,第57屆金鐘獎獲得『主題歌曲獎』《蚵仔麵線》;第13屆金音創作獎獲得『最佳樂團獎』
圖解:陶曉清學姊榮獲廣播金鐘特別貢獻獎 版權:中央廣播電台
陶曉清陶曉清學姊於1965年開始在中廣主持《中廣熱門音樂》,將西洋流行音樂作為節目主軸。而後在1970年代引領了台灣民歌運動,因此被稱為「台灣民歌之母」。 1988年,陶曉清學姊參與的中廣青春網成為台灣第一個以青少年為主要族群的音樂頻道。於1993年創辦「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於2000年獲頒金曲獎特別貢獻獎,以及2017年獲頒廣播金鐘獎特別貢獻獎。
圖解:陳弘樹學長獲獎照片 版權:三立電視新聞照片
陳弘樹台灣廣播節目主持人、樂評、作家、雜誌編輯,主要領域為流行音樂,目前也是線上音樂平台街聲的音樂頻道總監,以及「見證大團誕生系列」總策畫。他曾獲得第55屆金鐘獎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獎。 2020年,第55屆金鐘獎獲得『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獎』、『流行音樂節目獎』《Street Voice未來進行式》 2021年,第55屆金鐘獎『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獎』入圍 |
圖解: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主持人 版權:口傳系
吳文嫦(唐妮)口傳給予的收穫不像是一門如法律或醫學般的專業,但卻是如虎添翼的那對翅膀。系上有許多上台報告磨練的機會,可以讓自己發現自己與同學間口語報告的優缺點。例如,有些人上台說話很有魅力,而這魅力的形成不是只侷限於內容有沒有料,而是說話的語調、表情與肢體動作等等,會讓人專注地想聆聽對方說話。 只要說話,我覺得都跟口語傳播有關係,各行各業都跟口語表達有關。口語傳播所教導的不單單是口語表達的能力,其中非語言、談判能力與語言邏輯等課程,對於自己的工作都有相當的幫助。透過觀察來賓的表情,說話的語調等等,可以快速地讓自己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建立彼此間的溝通橋樑,對於常常需要訪問不同來賓的我而言,是相當有幫助的。
圖解:TVBS專題組記者兼主播 版權:口傳系
詹舒涵國中時期面臨台灣民主轉型,我很熱衷政治,喜歡看社論偶爾也投稿校刊,甚至幻想自己可以當發言人。進入口傳系後,我發現,講話不簡單,那是思考邏輯的順暢,當一個會講話的人或許不難,但願意用最好、最善良的方法把話說出來,那是一種長期培養的藝術和修養,所以多麼幸運,我從大學認識口傳。 在追求速度、效率的年代,我們很少想的是,如何提升人與人溝通的效率?你知道出社會後,會有開不完的會嗎?你知道你可能同時要跟十個單位連繫合作嗎?所以你怎麼能說溝通、說話的技巧不重要呢?當一個專題記者,一天至少要講20通以上的電話。當一個主播,你都不知道,自己會遇到多少突發新聞,或許我們不能求一帆風順,但如果在校園get ready,又能少受點苦,何樂不為?
圖解:林慧老師的說話私塾創辦人 版權:口傳系
林慧感謝當年有即席演說競賽選手的養成,讓學業欠佳的我,能以甄試的途徑,進入把自己的優勢發揮的科系,透過大學四年分組報告的形式來強化組織溝通的協調能力;透過演講學、辯論學的課程建立提案與簡報的說服能力;透過語言邏輯、非語言表達的洗禮與鍛鍊,讓大學四年的豐富收穫,為我後來將近二十年的職涯增添順遂! 十五年的媒體工作經驗,從東森的電視廣播節目製作,到數位時代的雜誌專案企劃,再到食力的網路行銷業務,所有媒體型態皆經歷完整,同時透過口語表達的專業,擔任健康產業的品牌行銷與電子商務主管,以及遊戲業顧問,也因此養成思考、創意,並因應各種對象達成目標性溝通的習慣。 |
我的學系 |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廣播與聲音設計組 |
世新大學 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