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銘傳大學 公共事務與行政管理學系(桃園校區) |
佛光大學 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 |
---|---|---|
所屬學群 |
法政學群
跨
管理學群
行政管理學類 |
法政學群
跨
管理學群
行政管理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校本部 26247宜蘭縣礁溪鄉林尾路160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以培養公共治理專才,兼顧在地關懷及全球視野,理論與實務並重為宗旨,透過科際整合之訓練,使學生具備處理社會及公共議題之能力。教學領域分二組:公共管理組-強調國家文官考試與能力建立;專案管理組-關注專案企劃及PMA證照輔導。特色包括:1.師資健全及關懷學生;2.教學資源多元且完善;3.加強兩岸學術與學生交流。 |
本系包括「行政管理組」、「國際與兩岸事務組」、「科技應用與地方創生組」和「宗教事務組」。特規劃「公共行政與永續領導」與「國際事務與智慧行銷」等二個專業學程,結合公共行政、國際與兩岸事務、永續領導、人工智慧與行銷⋯⋯等相關領域為主要教學特色。致力於培養學生成為政府、企業、非營利及宗教組織的行政管理人才;和嫻熟電子商務與行銷、國際與兩岸事務的涉外關係人才。 |
學科意涵 |
「公共事務」就是管理眾人的事或是解決眾人的問題,分「公共」及「事務」二部:前者「公共利益」指「做對的事」,關注政治思辨;後者「行政管理」指「把事做對」,強調組織管理。 下載詳細資料 |
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包含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兩大領域。為因應全球化、永續發展,以及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在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傳統的知識領域之外,尚須結合地方創生、大數據、永續發展與人工智慧、宗教與非政府組織管理、品牌管理與影音行銷...等新興知識與技能。才能成為新時代的全方位人才。 |
學習方法 |
![]() 理解思辨:行政管理與法規制度需要閱讀、記憶與理解,而知識應用則是因時、因地而制宜,特別是價值思辨的論證。 圖解:本系同學帶領達人女中討論公共議題 版權:銘傳大學公共事務與行政管理學系自有照片 ![]() 參與觀察:敏銳觀察力是投身公共事務的基本條件,而公共參與的熱忱更是成就一名稱職的公職人員的專業精神。 圖解:本系同學協助台北市參與式預算的推動。 版權:銘傳大學公共事務與行政管理學系自有照片 ![]() 調查分析:民主政治以民意為依歸,任何公共問題的分析、決策、執行與評估,皆需以循證(evidence-based)為基礎的調查與分析。 圖解:本系民意調查學分學程之課程實際操作 版權:銘傳大學公共事務與行政管理學系自有照片 ![]() 專題製作:研擬特定公共事務議題,透過與同學進行團隊合作,應用相關專業知識與研究方法操作,培養調查研究能力並完成專題研究報告。 圖解:本系同學至主題現場針對研究對象進行訪談 版權:銘傳大學公共事務與行政管理學系自有照片 |
![]() 佛光大學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強調學生主動學習方式,配合學習金字塔理論,期望增進學生學習效果,及實務問題的解決能力。 ![]() 1.聆聽教師課堂講授內容,並閱讀相關書籍教材,佐以考試以評定學習效果(此為被動的學習方式) 圖解:上課聽講 版權:公共事務學系 ![]() 2.研討會視聽會議廳聆聽專專題演講,促進問題思考與鑑別能力 (此為被動的學習方式) 圖解:研討會專題演講 版權:公共事務學系 ![]() 3.參與各種培育計畫,深入了解地方事務(此為主動的學習方式) 圖解:國發青年陪力工作站在地青農及學校環境教育 版權:公共事務學系 ![]() 4.行萬里路、踏出台灣海外交換,擴增視野、培養進取心及實務能力(此為主動的學習方式) 圖解:美國西來大學交換(洛杉磯郡立美術館一遊) 版權:李琪瑄同學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最好的準備方式,就是多閱讀深刻描寫各式題材的小說、散文或社會議題論述,培養自己對各種人生境遇豐富的想像力與同理能力。並且,你要實際增加你的生活經驗,進而去觀察社會現狀,而非為了升學為目的的各類義工服務。如有必要,多與自己獨處,想想自己是誰?自己和他人有何不同?在密不透風的高中生涯,行有餘力可時常練習寫超過2000字的書評、影評、樂評、遊記或社會評論,並注意不要被國文作文法束縛住,不無病呻吟或無謂喟嘆,只要認真說你想說的話。 |
1.平日養成寫筆記的習慣。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在台灣的大學校園中,「公共事務」學系和「公共行政」、「行政管理」、「公共事務管理」等科系相近,甚至有些學校是「政治系」下設「公共行政組」。 |
本系屬於法政學群的行政管理學類與政治學類,但不同於這些大學的相關科系,本系在四組架構下,共推出兩個專業學程提供學生選修:「公共行政與永續領導學程」、「國際事務與智慧行銷學程」。這兩個學程讓學生未來可選擇的生涯出路更為寬廣,不僅可在政府部門服務,也能成為民間企業、非營利及宗教組織的涉外事務或公共關係專業人員,甚至成為政治公關、電子商務與行銷管理人才。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許多人刻板印象認為公共事務畢業就是考取公務員;事實上,從事公共服務的相關職業領域不少,例如擔任民意代表或相關助理工作,以及在社團或非營利組織工作,都是投身公共服務的管道。此外,本系強調行政管理能力建構,特別專案管理證照輔導,可以勝任民間組織的職場挑戰。
|
本系透過系專業學程與院跨領域特色學程,積極鼓勵學生開發廣泛的生涯就業機會。國內外許多大學公共行政領域的畢業生出路很多,學生就業並不侷限在政府部門。私人企業、非營利組織、宗教組織⋯⋯等的各類管理職務、國際事務、電子商務、公關企劃與行銷人才、教育訓練和軍事單位,也是本系畢業生可一展長才的工作機會。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聯想應用而非記憶背誦:雖然公職考試科目眾多,但著重理解應用而非背誦死記。 |
本系雖歸屬於「法政學群」的「行政管理」學類,但在「公共行政與永續領導」、「國際事務與智慧行銷」兩個學程當中,也包含了永續領導與智慧行銷領域課程,學習內容多元且貼近世界趨勢。其次,雖有法律制度等相關課程,但以實務專題取向來學習,教學方式亦十分活潑。目的在建立深度思考、全方位理解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大學使命原本不以職業訓練為目標,更注重人生志業的興趣與建立。在台灣少子化的趨勢下,本系更關注同學志業與職業的雙重連接,更聚焦在國際競爭與專業知能的建構,期許同學成為關心社會議題、解決公共問題、提供大眾服務的公共企業家。
|
本系十分重視師生間的互動學習,充分體現佛光大學所強調的書院精神。推動海外交換生與實習也是本系強項。本系學士班學生就業之路十分廣泛,公職之外更多從事人力資源、社造文創、私企行政管理、教育機構、公關企劃、民意調查⋯⋯等,甚至成為創業成功的青年企業家。碩士班畢業系友則多從事軍公教職,也有許多擔任民選公職(縣長、鄉鎮市長、縣議員、鄉鎮市民代表...等),成為地方上公共事務的中堅力量。 |
我的學系 |
銘傳大學 公共事務與行政管理學系(桃園校區) |
佛光大學 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CATI系統操作與實習本系設有「民意與市場調查專業教室」,建置20線實作的電腦輔助電話訪問(CATI)系統,同學可以將民主政治與調查分析相關課程實作檢驗,也親身體驗民意調查的經驗與能力,同時在產學專案中獲取工讀津貼與實習機會。 圖解:龍潭高中參與本系舉辦民意調查營之上線電訪 版權: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自有照片 ![]() 專案管理專案是指「一項暫時性的任務、配置,以開創某獨特性的產品或服務」,目前世界各國均將專案管理知識視為發展知識經濟的一項專業,並要求大型專案的主持人、經理、重要幕僚等,除需接受「專案管理」的專業訓練外,更需獲得專案管理師相關證照。有鑑於此,本系推動專案管理相關課程的建構,並協助同學取得相關證照之認證。 圖解:本系開設專案管理課程,獲得同學踴躍報名 版權: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自有照片 ![]() 非營利組織與管理當代公共事務不再侷限政府部門管理,更著重公共事務的參與和解決,而其中非營利組織的組織運作與經營管理,也是受到同學關注的課程。除了相關組織運作和企劃,其衍生的社會企業和社會創新的議題,透過社區或現場實務參與,更激起同學對公共事務的動機與關切。 圖解:本系非營利組織相關課程的社區現場觀察與親 版權: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自有照片 |
未上傳圖片 行政學本課程介紹行政學的基本理論與實務,探討政府部門的組織運作與管理、人事行政與預算制度、以及政府部門所面對的改革挑戰與創新。學生通過理論基礎與案例分析,理解如何應對現代公共事務的各種問題,並提升解決公共問題的能力。本課程有助於學生建立對公共行政運作的全面認識。 未上傳圖片 國際關係課程主要目的在學習國際關係理論與分析架構,再加上國際法與國際組織相關學理,說明與解析當前國際互動關係及相關現象、事務。本課程也能增進學生對於國際局勢現況與發展、重要議題與影響,以及國家對外政策與作為之認識和瞭解。本課程也培養學生國際觀與國際視野,並深入認識全球化過程、現象及衍生議題與影響。 未上傳圖片 大數據與問卷調查分析本課程結合統計學、數據分析技術及問卷設計方法,有效收集、分析並解釋大規模數據,從中挖掘有價值的洞察。學生也會學習如何設計有效的問卷,確保收集到高質量的數據。此類課程涵蓋數據處理工具、數據清理與預處理技巧、統計分析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問卷調查來進行市場研究、社會科學研究或顧客滿意度分析。 未上傳圖片 地方創生理論與實踐本課程旨在介紹地方創生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方法,探討如何透過經濟、文化、社會及環境策略來促進地方繁榮發展。學生將學習如何應用地方創生的概念與工具,並分析全球和本地成功的案例。通過實務操作和現場調查,學生將深入理解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具體的地方振興計畫,並在地方發展中發揮創新與合作的能力。 未上傳圖片 宗教與非政府組織管理
本課程旨在探討台灣宗教發展,促進學生瞭解台灣各地的宗教領袖、非政府組織以及宗教社會服務團體,促進宗教自由發展。同時促進對宗教型非政府組織運作、行銷及公共關係、績效評價之認識,進一步分析宗教型組織與非政府組織間互動、角色及功能。 |
我的學系 |
銘傳大學 公共事務與行政管理學系(桃園校區) |
佛光大學 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圖解:擔任現任(第九屆)立法委員的趙正宇委員 版權:立法院官方網站
趙正宇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研究所碩士 桃園縣八德市公所秘書 桃園縣八德市民代表 桃園縣第15、16、17屆議員 桃園市第1屆議員 第 9 屆立法委員 趙正宇學長出身桃園市八德區國軍眷村,曾擔任中華民國陸軍上尉、八德市民代表、桃園市議員、八德區退伍軍人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退伍軍人協會八德分會會長等職。2002年在議員任內就讀本系碩士在職專班,與班上其他公職同學與系上師長互動密切,也多次利用本系民意與市場調查系統進行相關施政民調,在其公職生涯屢創佳績,現任為無黨籍立法委員。 ![]() 圖解:目前任教於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版權: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官方網站
陳思先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博士 台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台北市立大學民意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陳思先學姐大學主修哲學系輔修企業管理系,畢業後進入企業擔任人事部行政職務,隨後錄取本系碩士班,並擔任席代麟老師研究助理工作,也開啟公共行政的學術之路。2007年與赴美就讀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2011年學成歸國先後在銘傳大學擔任公共事務學系、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2013年正式取得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專任教職,並於2016年轉任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任教。 ![]() 圖解:游煥霓學姐為大學首屆畢業生應屆考取公務員 版權:暫無圖片
游煥霓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第一屆畢業生(92級) 97公務人員地方特考四等一般行政-臺北市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秘書室主任 游煥霓學姐為本系大學部第一屆畢業生,在校成績相當優秀,也積極參與本系及學會相關活動。畢業當年參加公務人員地方特考三等考試,錄取一般行政類人員,分發台北市政府勞工局擔任採購業務,任職期間表現優異深受肯定,目前任職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秘書室主任。 |
![]() 圖解:擔任佛光大學校園形象大使 版權:蔡雅涵
蔡雅涵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學士班學士(100學年入學~103學年畢業) 佛光大學公事系系學會會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組碩士(104學年入學~106學年上學期畢業) 107學年元月碩士班畢業,107年3月開始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事務處,擔任專責導師迄今。 蔡雅涵同學大學四中年,兼顧課業之餘,更是熱衷課外活動與公共事務,無論校際或系上參與,皆讓她發揮和磨練許多,並走向國際學術開闊視野。107年1月,蔡雅涵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組碩士班,107年3月開始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事務處專責導師室上班。 這是蔡雅涵正式踏入社會新鮮人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她成家立業、培育下一代的穩定基礎。 ![]() 圖解:張凱智返校演講照片 版權:公事系丁念慈
張凱智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學士(105~108學年) 宜蘭大學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108~109學年) 校園內的創業經歷:大二時透過研發處創業吧競賽榮獲第一名,取得佛大德香樓中庭的校園創業場域,營運成功。張凱智也運用校園資源與管道,培養出跨域的各項知識與能力,陸續參與創立了佛大康樂性質社團「旅人」、服務性質社團「知心服務隊」、佛光大學啦啦隊…等;同時也積極參加教務處自主學習活動各項競賽,屢獲佳績。 就讀公事系期間,張凱智注意到長照領域,開始深入了解相關政策與法規。在郭冠廷老師引導與啟發下。大三又選了輔修外系學程,前往衛生局長照所實習,在大四畢業那年的9月1日,申請了設立了第一間長照機構。迄今已創辦七家長照及日照機構。可謂充分運用公事系專業知識與佛光校園資源,打造自己成為青年企業家。 ![]() 圖解:張阜康回校分享創業過程 版權:公事系陳尚懋教授
張阜康佛光大學政治學系(今公共事務學系國際與兩岸事務組)學士 張阜康在校期間,擅長舞蹈、主持與親善大使等活動,建立優良表演與社交能力。 學士班畢業時,因機緣在親友邀約下,親赴緬甸創業經營火鍋店。數年間奮鬥有成。並深諳緬甸語與東南亞多元文化。如今張張阜康結合原先舞蹈與主持之長才,轉型從事藝人經紀人以及街舞活動主辦人。 張阜康在本系所學,如國際關係、區域研究、跨國文化⋯⋯等學科,為張阜康打下國際化視野的基礎,跨出台灣、立足世界。 ![]() 圖解:簡佳敏遊學韓國 版權:簡佳敏
簡佳敏佛光大學政治學系(今公共事務學系國際與兩岸事務組)學士(2007~2012) 韓國金剛大學交換生(2009-2010,佛光大學交換生) 韓國圓光大學交換生(2011-2012,教育部獎學金) 本系就讀期間,簡佳敏運用佛光大學海外交換生機會,前往韓國金剛大學交換生一年。留韓期間深獲老師肯定,帶他參加韓國各種傳統典禮、慶典,並給予工讀機會,充分體會國文化。回台後,簡佳敏獲教育部獎學金,大五再度前往韓國圓光大學交換生。兩年韓國留學經驗,簡佳敏韓文流利。畢業後順利進入外商公司,擔任韓文秘書。之後回故鄉烏石港觀光漁港,從事賞鯨船海外業務推廣。遠嫁韓國後,致力於台韓文化交流,常於二地間往來 。 ![]() 圖解:沈泓羽在社區發展協會工作身影 版權:沈泓羽本人
沈泓羽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105學年入學) 台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109學年入學) 佛光在校期間,即積極參與社區營造、農村再造相關計畫競賽,並屢獲佳績。長期積極參與社區發展、社區關懷據點、地方並曾參與台東史前博物館考古遺址出土及典藏計畫工作。 佛光公事系畢業後,沈同學考入台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就讀。同步歷任台東豐田社區、都蘭社區、新興社區發展協會多屆理事長,業務包含:社區評鑑、社區關懷據點、日托站相關業務、弱勢歸懷訪視⋯⋯等。宗教事務方面,曾任台東市安南宮執行秘書、佛光山中華傳統宗教總會青年部全國總幹事。目前職務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業務輔導員,以及台東新生社區發展協會秘書。可說學以致用。 |
我的學系 |
銘傳大學 公共事務與行政管理學系(桃園校區) |
佛光大學 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 |
---|---|---|
多元能力 |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性格特質 |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