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銘傳大學 數位媒體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
銘傳大學 商業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
---|---|---|
所屬學群 |
資訊學群
跨
建築設計學群
媒體設計學類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商業設計學類 |
所在校區 |
桃園校區 桃園市龜山區大同里德明路 5 號 |
桃園校區 桃園市龜山區大同里德明路 5 號 |
學系特色 |
數媒系強調以人文藝術計為本,電腦科技應用為輔的專業設計人才培養理念。課程著重創意思考、電腦繪圖能力、藝術媒材、電腦科技運用及數位音樂合成能力養成;同時也整合新媒體所需之數位科技、媒體應用、動畫文創產業等領域,以培養新世代設計人而努力。 數位媒體設計學系重視學生創意發想、基本繪圖能力、藝術媒材運用,並設有動畫影視、數位遊戲分類課程,積極朝向專業化及國際化發展,以培育人文與科技兼備之專業人才。 |
銘傳商設、源自快樂 |
學科意涵 |
數位媒體設計是以電腦為主要工具,設計影像、聲音等媒體整合的視覺傳達藝術科學,包含2D及3D動畫創作、遊戲製作、互動網頁設計與應用、影視製作、文創IP製作等創意表達的相關專業。 |
「商業設計學系」涵蓋數位科技、人文藝術與設計創新等三大專業領域,整合視覺傳達、廣告行銷、文化創意、數位影片、AI美學與永續設計等領域的能力養成的科系,涵蓋平面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電腦多媒體等範疇。 |
學習方法 |
![]() 技術練習:學習各種基礎繪製、動畫文創、影視創意製作、遊戲互動製作、的技巧與方法。 圖解:技術訓練/素描 版權:銘傳雲端相簿/吳隆浩攝 ![]() 自主學習:繪製軟體為數眾多,學習過程除了老師教學引導,亦仰賴學生自主尋找資源。注重個人的自主探索能力。 圖解:自主學習 版權:銘傳雲端相簿/李偉哲攝 ![]() 專題實作:透過特定題目(如:故事劇、手機遊戲)與他人進行團隊合作實作,除了考驗專業能力,也培養與他人合作溝通的協調。 圖解:專題實作 版權:銘傳雲端相簿/黃庭萱攝 ![]() 成果展示:在期中、期末時,透過口頭演示或報告形式做作品說明。 圖解:透過展示,讓同學相互觀摩學習成果 版權:數媒系辦公室 ![]() 作品評圖:授課方式除了可在教室裡上課外,於設計學院中庭、設計學院二樓數位走廊等展演空間,聘請校外審查委員。 圖解:教師對於同學作品進行指導 |
![]() 利用實作及練習,協助同學學習課程內容,以及進行手繪及電繪。 ![]() 成果展示:以展覽形式發表作品,並由教師進行評圖。 ![]() 提案報告:以個人或小組方式,透過口頭報告分享設計創作心得。 ![]() 專題製作:以小組方式與他人團隊合作,選定某個主題方向和表現媒材,執行設計專案實作。 ![]() 線上學習:透過網路教學平台Moodle,進行課前或課後之自主學習。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不用擔心自己的繪畫基礎為零,因為進校以後,教師會從基礎教起。 |
設計看重的是專業能力與創意思考,建議對設計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高中階段積極累積與藝術、設計、文創等領域的相關作品與經驗。平時應多參觀各種展覽及相關活動,並培養動手創作的實力。同時,要勇於走出舒適圈,擴展自己的生活體驗,特別是參加各種多元學習課程、知識性社團、工作坊、營隊、講習或關注社會議題等。這些經歷不僅能提供進入不同環境的機會,還能幫助你感受與觀察周遭的事物,並在團隊合作中學習協調與合作精神。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數位媒體設計學系雖屬視覺傳達類,這一類型的學系包含:圖文傳播藝術學系、資訊傳播學系、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商業設計學系等。但數位媒體設計著重在影像動態的呈現以及故事的完整性,並以電腦軟硬體科技技術創造嶄新的突破與革新(如虛擬投影、VR、AR以及人工智慧(AI)等技術)。 |
商業設計系與其他相關設計科系(如商品設計、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應用美術等)主要區別在於強調設計的商業應用與市場需求,並著重於設計對企業與品牌價值的提升。商業設計應用涵蓋平面視覺、立體產品包裝設計、廣告企劃、品牌行銷及動態媒體等多元領域,對未來的職場發展有更實用且精準的能力。本系有手作創客基地、創客共享空間、Action直播實驗室以及AI創新實驗工作站等特色實驗室,讓學生體驗不同的專業設備。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數位媒體設計常被誤解僅限於設計師或動畫製作,其實該領域出路多元,包括UI/UX設計、遊戲開發、數位行銷。工作不僅限於創作,還需結合技術與商業應用,適合科技、娛樂、教育與文創等多產業,職涯前景廣闊且充滿挑戰。隨數位產業快速發展,畢業生在科技、娛樂、文化創意等領域都有廣闊的發展機會,職涯前景十分亮眼。 |
商業設計系的職能發展選擇是多元的,可跨足美術類、商業類、行銷/教育類以及數位類。例如美術類:插畫設計、創意商品設計…等;商業類:廣告、包裝、平面、品牌、影音、展示…等;數位類:網頁、UI/UX設計師、社群小編、AIGC設計師、數位媒體規劃、互動廣告等。另可發展行銷企劃、產品行銷設計、美術教師…等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數位媒體設計與大眾傳播相關的科系容易被大眾所誤解,數位媒體設計科系強調創意與技術結合,專注視覺設計、互動媒體與數位內容創作。課程涵蓋UI/UX、動畫、遊戲設計,適應數位產業需求。學生透過實作與產學合作,更能專注於數位藝術與技術,為未來進入設計、科技或娛樂產業提供多元且具前瞻性的職涯選擇。 |
商業設計系是以職場實務的設計專業為目標,涵蓋企業實習、產學合作、專業證照以及服務學習,透過課程探索個人專長與適性發展,參與產學專案銜接職場經驗,以專業實習職能發展與產業型態。商業設計不是紙上談兵,更是跨領域的整合實務的設計實踐。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結合創意與科技,強調跨領域學習與實務操作,特色課程涵蓋UI/UX設計、動畫製作、遊戲開發及互動媒體應用,並推動產學合作與國際交流。學生可透過專案實作與業界合作累積經驗,培養創新能力與職場競爭力,為數位創意產業打下堅實基礎,適性發展並發揮個人潛能,強化在未來世界的競爭力。 |
本系相當重視學生的學習歷程與適性能力,除正規課程教學與實習外,更透過專業課程的校外教學、國外移地教學、產學合作、雙師教學、業師評圖、展覽和設計競賽等方式,確保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專業銜接。 |
我的學系 |
銘傳大學 數位媒體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
銘傳大學 商業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基礎動畫
1.培養2D動畫製作的基礎能力。 圖解:基礎動畫 版權:銘傳雲端相簿/吳隆浩攝 ![]() 角色造型設計
1.以2D/3D手繪技法使人物形貌研發成為創意思考技術能力。 圖解:角色造型設計 版權:數媒系林楊繪 ![]() 影片製作注重編劇、導演、製片、攝影、燈光、錄音、剪接等工作要項的訓練及強調學生團隊分工的啟發 圖解:影片製作 版權:銘傳雲端相簿/管子涵攝 ![]() 多媒體音效製作
1.曲式分析 圖解:音效製作 版權:銘傳雲端相簿/黃庭萱攝 遊戲實務設計
1.遊戲引擎的介紹 圖解:遊戲實務設計 版權:銘傳雲端相簿 |
![]() 基礎攝影從針孔相機製作到底片機攝影,暗房沖片、放大到攝影棚實習,涵蓋所有攝影理論與實踐的操作課程。 版權: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 創意思考藉由繪畫、表演、跳躍式思考等方式探索創作的可能性。 版權:銘傳大學版權所有 ![]() 畢業專題設計畢業專題是大學部最重要的成果發表之一,同學將自己有興趣的研究題目或方向,與指導老師討論後,在一年的時間一步一步完成,將自己獨當一面完成的研究呈現出來。 版權: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 水彩畫認識水彩之特性及水彩表現風格發展,培養眼到、手到、心到的三種基本能力,學習風景畫中的透視法則,並培養繪畫的鑑賞能力。 版權: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 廣告設計透過創意思考與視覺發想了解廣告產業之運作流程及提案表現與技巧,並執行廣告設計活動視覺設計與媒體規劃。 版權: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版權所有 |
我的學系 |
銘傳大學 數位媒體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
銘傳大學 商業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圖解:王宇宸 版權:王宇宸提供
王宇宸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學士 電影導演、特效指導、好威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 2009年擔任《賽德克巴萊》助理導演,並參與製作《天台》、《小時代》、《畫框女人》等片,並執導了數部廣告及微電影。2010年起陸續成立好威視傳媒、綠野仙蹤電影特效公司, 以媒體設計專業製作的作品有《KANO》、《甜蜜殺機》、《16個夏天》等。 ![]() 圖解:Cherng 版權:Cherng提供
Cherng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學士 臉書平台的超人氣插畫家(著名作品:馬來貘)在學時期就時常透過Facebook的個人頁面來分享自己的作品,獲得很多朋友的支持與轉帖。2011年FB開設粉絲專頁,2012年發佈第一張圖片,以黑白線條畫風的插畫來分享生活經驗,引起許多人的共鳴,並於2012年6月正式出道。 ![]() 圖解:鄭星慧Star Cheng 版權:Star Cheng提供
鄭星慧Star Cheng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學士 英國金士頓大學碩士 台灣插畫設計師,擅長立體書製作與紙雕設計,以《東方快車謀殺案立體書》與《兩扇門》繪本作品入圍英國WIA世界插畫獎,並於英國倫敦設計周展出。以《即興貳拾壹CADENZA 21'》入圍第66屆葛萊美獎最佳唱片包裝,以及設計第十六屆總統副總統就職郵票 。有許多品牌與出版社合作經驗,也經營品牌Starry Star Illustration的相關產品創作、商品授權、展覽、演講與課程教學。 ![]() 圖解:黃美青 版權:黃美青提供
黃美青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學士 電影視覺特效師、電腦動畫師,曾榮獲提名第54屆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視覺效果,參與過包括《痞子英雄2:黎明再起》、《大喜臨門》、《萌學園:尋找磐古》、《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等華語電影的幕後製作。 ![]() 圖解:陳庭安 版權:陳庭安提供
陳庭安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學士 知名圖文畫家,用漫畫或插畫的方式描寫人狗之間情感的深層面,FB粉絲頁「寶總監的寶之國與他的狗王子 Empire of Director Bao & Niku & Baku」除了分享自己和秋田犬泥褲總裁之間的故事,更常無償代畫領養文、宣導文,受到廣大粉絲喜愛。發行《彩虹橋》、《黑道老大與他養的狗》、《總裁是個賠錢貨》等書籍。 |
![]()
施博瀚▪ 現為 Bohan Graphi© 設計工作室負責人、中文字型「凝書體」的創作者。 擅長品牌識別、標準字設計。作品曾獲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SDA BEST100、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ADAA決選、新一代設計銀獎等,並相繼收錄於多本設計刊物中。 ![]()
李宜軒▪ 台灣設計師,StudioPros 優仕創意創辦⼈與創意總監 作品曾獲Adobe卓越設計⼤獎、⾦點概念設計獎、亞洲最具影響⼤獎優選、韓國K-Design Award 等,作品亦曾收錄於ComputerArts Magazine、Victionary、亞洲設計年鑑等設計書籍中,並曾於美國、芬蘭、韓國、亞洲等地展覽 。 ![]()
陳宣宇▪ 現任靈智精實整合行銷集團台灣區董事總經理暨首席創意官 ▪ 志上廣告擔任資深設計 ▪ 作品金士頓的微電影《記憶月台》,獲得廣告門金瞳獎全場大獎及ONE SHOW CHINA金鉛筆獎,全球超過30座獲獎數 ![]()
程湘如▪ 現任頑石文創開發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創意總監/創辦人 ▪ 許願瓷品牌經營 顧問 ▪ 國立故宮博物院品牌授權及合作開發審查委員會委員 ▪ 數位典藏策略聯盟指導委員會 委員 ▪ 中華平面設計協會 創辦人/榮譽理事長 ▪ TCCA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 副理事長 ▪ 臺灣文創媒體藝術推廣協會文創發展研究會 會長 |
我的學系 |
銘傳大學 數位媒體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
銘傳大學 商業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2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20%
|
性格特質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