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大葉大學
設計學系
華梵大學
智慧生活設計學系創意產品與汽車設計組
所屬學群 建築設計學群 藝術學群
藝術設計學類
建築設計學群 藝術學群
工業設計學類
所在校區

校本部

515006 彰化縣大村鄉學府路168號

校本部

新北市石碇區華梵路1號

學系特色

大葉大學設計學系以「設計跨界,創新無限」為核心精神,結合藝術、美學與科技應用,培養具創造力與行動力的設計人才。
以「智慧設計與未來移動」為發展主軸,課程涵蓋視覺傳達、動態媒體與互動、工業與產品、交通工具設計四大模組,建立完整設計鏈。
導入AI輔助教學與產學專案,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創,培養跨域整合與創新能力。

  下載詳細資料

專任設計專業師資來自英國、美國、澳洲大學,能幫助學生接軌國際。本校採課程模組化教學,本組模組課程有核心初階進階設計、汽車設計、構築與實作模組(木作、模型、油土)、數位設計模組、創意陶瓷模組、珠寶金工等模組,各模組以培養進入職場專業為學習導向。亦可申請本校自主學習實驗教育方案,課程全選修無必修,依個人志趣,專注感興趣之領域深度學習。本組系友任職各領域設計師,及公司創辦人與企業設計管理階層。

學科意涵

設計學系是一門結合藝術、美學與科技的應用學科,透過觀察生活、分析需求與創意思考,設計出讓生活更便利、美觀又有溫度的產品與體驗。
它不只是畫圖或製作,更是一種以人為本、解決問題的專業,從產品外型、視覺設計到互動介面,都是設計學系的學習範圍。


下載詳細資料

以工業設計為學習基礎,培養學生創客實作能力,強化3D建模、雷射切割、3D列印等數位設計與製造素養。本組設有i Maker 工坊、CNC工坊、木工工坊、金工工坊、陶藝工坊、陶瓷與水泥3D列印工坊、汽車設計工坊、油土雕塑等工坊。學生於大一,二學習基礎設計專業,大三、四依興趣分流學習產品設計、汽車設計與工藝美術專業。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1.建議多閱讀相關設計及創意書籍,累積自己的想像創造能力。
2.多欣賞相關得獎作品,學習他人創作精隨,作為自我靈感來源。
3.嘗試自主學習計畫,以設計為方向可從觀察與彙整統計著手,不一定要立刻做出設計作品。
如:觀察市售銀髮族輔具用品或嬰兒車用品設計等,以強化自我的設計敏感度。
關心大環境變遷中文化、習慣、對周圍生態比較等都是重要資訊。
下載詳細資料

● 以寫日記的方式,條列出日常生活中的例行事項之次序,經一段日子後可對照其差異,並瞭解原因。此可練習以追溯式記憶結合觀察法,強化觀察力與記事力。
● 多嘗試以不同的方式從事一些事務,例如:換左手刷牙、徒手拿筆以下而上之方式畫出簡易圖形、再不影響安全性之下走路靠左行之…。如此實施可活化腦部運動,可瞭解原本事物的合理性本質。
● 經常參加團體活動,增強合作力;擔任幹部執行工作,可提升規畫力、統合力與協調力。在設計學習上,更具團隊執行效率,易達成設計目標。
● 收集自己喜歡的事物,列出各項收集的理由;再以自訂的規則將其有系統性的整理,顯示其核心重要因素與想法。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1.設計學系與視覺傳達設計、工業設計等相關科系相近,但本系特色在於跨領域整合。
2.課程同時涵蓋產品設計、視覺設計、互動媒體與交通工具設計等四大模組,強調智慧設計與未來移動的應用。
3.相較於單一設計領域,本系培養學生具備「整合創意、美學與科技」的能力,成為全方位的設計實踐者。
4.學生容易與傳播學系、美術系混淆。

下載詳細資料

「智慧生活設計學系」與本校「智慧生活科技學系」的學習領域,在設計與工程有明顯差異。本學系分為"空間設計組"及"創意產品與汽車設計組"。「智慧生活設計學系」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創意科技與產品設計系」在系名稱以及學習內容與本系類似。另外、「創新產品與汽車設計組」與工業設計學系、設計學系、創意商品設計學系、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的所學內容都是相同的。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許多高中生誤以為設計系畢業只能當「畫圖設計師」或「接案美編」,但其實設計專業的出路非常多元。
畢業生可從事產品設計、品牌與視覺設計、互動媒體、UI/UX設計、交通工具設計等工作,也能投入文化創意產業、創業或設計管理領域。
設計學系培養的是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能在各行各業中發揮影響力,而不僅限於傳
下載詳細資料

產品設計領域:美術工藝職業(美工)是一般對產品設計師的誤解與通稱,產品設計師能協助創新產品的創新提案、造型設計、使用者經驗與介面設計,在產品行銷方面也能提供設計的創新觀點,將來工作內容多元跨域。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許多高中生以為設計學系只是畫圖或做美工,但實際上設計不只是「好看」,而是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在本系,學生不僅學習繪圖與造型,更需透過觀察、思考與實作,運用AI與數位工具進行創意發想與原型製作。
設計是一種結合美感、科技與人文的整合性專業,需要邏輯思考與團隊合作,而不只是手繪或軟體操作。
下載詳細資料

1.產品設計領域常誤解與工程設計領域內容類似,在業界工程領域與設計領域的設計師是一起合作開發新產品。
2.本組「產品設計」與「汽車設計」都要學習嗎?本組採大一大二以探索體驗學習為主,大三大四才依照個人興趣分流授課。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大葉大學設計學系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與實作機會。
學生可參與產學合作專案、企業實習與USR地方創生計畫,將設計應用於真實場域。
課程結合AI輔助教學與跨域選修模組,培養創新與實作能力。
此外,學系推動海外交流與國際競賽參與,並設有完整的模型工房、3D列印室、數位媒體教室等專業設備,協助學生從創意到實踐,打造具國際視野的設計實力。
下載詳細資料

產品設計領域:
跨領域學習、數位落地與數位製造是本組的核心價值,以自主學習的方式,以師徒制小班精英式學習。校級木工廠、粉塵研磨室、數位製造基地、陶瓷列印工坊、金工坊、陶藝工坊等提供學生專業學習環境。

我的學系 大葉大學
設計學系
華梵大學
智慧生活設計學系創意產品與汽車設計組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設計基礎(一)
    • 設計基礎(二)
  • 大二必修
    • 進階設計(一)
    • 進階設計(二)
  • 大三必修
    • 跨域整合設計(一)
    • 跨域整合設計(二)
  • 大四必修
    • 畢業專題(一)
    • 畢業專題(二)
  • 大一必修
    • 產品設計基礎、模型製作、設計史、設計速寫
  • 大二必修
    • 產品與汽車設計、人因工程、材料與製造
  • 大三必修
    • 設計開發初階、設計開發進階、設計思考
  • 大四必修
    • 設計專題(1)、設計專題(2)
專業選修課程
  • CMF基礎課程
    • 以CMF模組為基礎,Color(顏色)、Material(材料)、Finish(表面處理)的模組課程,當設計師執行設計時需要考量的不單單是這個材料本身的特性,需考慮這個材料如何將色彩搭配並預期表面處理效果達到最佳成效。
  • 視覺傳達設計模組
    • 學生將學習品牌識別、平面構成與數位影像等課程,培養圖像表達與美感設計能力,能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吸引力的視覺語言。
  • 動態媒體與互動設計模組
    • 模組著重於動畫、影音與互動媒體整合,透過UI/UX設計與新媒體應用(如AR、VR),讓學生掌握數位時代的設計溝通技巧與使用者體驗思維。
  • 工業與產品設計模組
    • 學生從創意發想到原型製作,學習產品造型、人因工程、材料應用與綠色設計等內容,培養以人為本、兼顧永續與創新的產品開發能力。
  • 交通工具與未來移動設計模組
    • 課程聚焦於車輛造形與智慧移動研究,結合美學、科技與工程概念,訓練學生思考未來交通與生活場景的設計可能性。
  • 核心初階產品設計
    • 電腦圖學、油土雕塑、設計速寫、電腦輔助繪圖、電腦輔助3D建模、生活木作、初階數位手繪技法、設計方法與賞析、產品結構、進階數位手繪技法、設計思考、創意行旅設計
  • 核心進階產品設計
    • 參數數位設計、使用者數位介面設計、專利與設計、使用者經驗設計、校外實習1、包裝設計、展示設計、設計經營與管理、作品與發表、校外實習2
  • 汽車設計
    • 進階油土模型、電腦輔助繪圖、初階數位自由手繪、初階自由型態3D建構、進階數位自由手繪、進階自由型態3D建構、產品色彩材料與時尚運用
  • 時尚設計
    • 初階金工設計、進階金工設計、珠寶蠟雕上、珠寶蠟雕下
  • 參數式設計
    • 3D曲面建模、參數數位設計、參數設計實務應用
  • 陶瓷藝術創作
    • 陶瓷工藝、陶藝創作、陶瓷裝飾技法、陶瓷3D列印理論與實務、陶瓷3D列印創作
  • 自主學習
    • 校外實習、國際遊學、實務創作專題、自主募課
  • 綜合說明
    • 專業選修課程是從基本繪圖技巧至構想繪圖表達,結合電腦軟體使用,且以設計方法讓學生知曉方法的應用與執行。現今數位應用,具體化表達與實現構想,有參數式設計、數位3D列印及數位陶瓷,使學生融合數位實體化趨勢。
  • 木工工藝創作
    • 基礎木工、生活木作、數位木工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我的學系 大葉大學
設計學系
華梵大學
智慧生活設計學系創意產品與汽車設計組
適合從事工作
  • 工業設計師

    兼顧產品造形、色彩、功能及安全性等方面要求條件下,設計出符合顧客群需求的產品,並使產品標準化,進而大量生產產品之設計及開發。


  • 產品設計師

    負責將概念轉化為具體產品,結合市場需求、使用者體驗、美學與功能性,設計符合品牌定位且具競爭力的產品,他們需跨部門合作,確保設計構想能有效落地,並兼顧生產可行性、成本與使用者需求。


  • 企業形象設計師

    負責將企業經營理念與精神文化融入設計中,使企業內部與社會大眾,對企業產生認同感或價值觀,從而達到形成良好的企業形象。


  • 多媒體/動畫設計人員

    藉由電腦或其他數位、電子工具來整合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多項元素,製作成動畫、特效等產品。


  • 產品包裝設計師

    配合產品之效用、功能、材料特性與研究消費者心態,負責產品之包裝與設計,使產品符合消費市場需求。


  • 汽車設計師

    就業市場狀況則為利基市場,是兩岸汽車人力市場寵兒,可在兩岸甚至世界車廠擔任汽車設計師、內裝設計師等,本校歷屆校友在汽車產業界十分活躍,甚至擔任設計資深高階主管等。


  • 工業產品設計師

    兼顧產品造形、色彩、功能及安全性等方面要求條件下,設計出符合顧客群需求的產品,並使產品標準化,進而大量生產產品之設計及開發。


  • 家具設計師

    結合產品企劃機能、視覺、美學、人因工程等條件,設計符合具量產可行性及消費市場需求之家具產品。


  • 工藝設計師

    時尚裝飾產業中,金屬工藝產品的企劃設計與製造,以手工製造或數位加工方式,量身訂做消費者專屬或小量生產產品。創意產業中,陶瓷媒材受到大眾的喜愛,手做陶藝或3D列印,在市集或文創藝術市場產製能獨當一面。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大葉大學
設計學系
華梵大學
智慧生活設計學系創意產品與汽車設計組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Complete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Complete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Complete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Complete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Complete
1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Complete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Complete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Complete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Complete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Complete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Complete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Complete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Complete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Complete
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Complete
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5% Complete
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Complete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Complete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Complete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Complete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Complete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Complete
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 Complete
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5% Complete
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Complete
5%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