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體育大學 技擊運動技術學系 |
國立體育大學 適應體育學系 |
|
---|---|---|
所屬學群 |
遊憩運動學群
體育學類 |
遊憩運動學群
體育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333桃園市龜山區文化一路250號 |
校本部 333桃園市龜山區文化一路250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教育目標 |
為國內第一所適應體育專業學系(2002成立),本系的教育目標在於培養「適應體育教學」與「運動照護指導」等專業人才。本系旗幟鮮明,自身心障礙族群之需求與專門人才之培育出發,並以促進提供針對性服務與設置為發展方向,有以下的特色重點:1.全國唯一以「適應體育」作為學術領域之系所。2.培育身心障礙者運動、競技與休閒指導人員。3.養成特殊族群運動照護專業人才。4.結合優勢資源、培育身心障礙者運動競技人才。 |
學科意涵 |
學科必修:運動生理學(2學分)、運動心理學(2學分)、運動生物力學(2學分)、運動訓練法(4學分) |
適應體育學系:適應體育係提供特殊族群妥適的運動照護,促使其能密切融合於社區群體和發展;藉由最基本的身體適能與休閒活動,讓他們充分獲得增進體能、促進健康、提升生活品質的機會。 |
學習方法 |
課堂學習 實作精熟 專長訓練 分流實習 |
課堂講授:由教師講解課程內容,利用案例或實作,協助同學了解課程內容、釐清觀念,亦鼓勵學生提問與分享。 圖解:課堂講授 未上傳圖片 團隊學習:經由分組合作與團隊學習,共同進行知識分享、討論與操作、解決問題,以完成團隊目標。 圖解:團隊學習 實作、參訪見習與實習:透過實務操作、實際進入教學現場觀摩、見習以及與產業合作之實習活動,培養學生具備專業能力、學以致用、強化畢業後進入職場之實力。 圖解:腦麻輪椅學生早療教學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具備解決運動訓練問題之能力。 |
可透過參與各項校內外志工或社會服務活動,藉由參與該活動,了解自身是否具有人文社會關懷之傾向,並有志於朝適應體育的方向,透過體育教學與活動來使身心障案者充分獲得增進體能、促進健康、提升生活品質的機會。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為培養優秀競技運動人才,本系十分注重專長訓練,故專長訓練時間長 |
本系系名為適應體育學系,字面上容易被誤解為一般體育單純針對「體適能」指導之系所。惟本系成立主要目的在於培育「適應體育」專業人員,包括適應性身體活動指導專業人才、特殊族群運動照護專業人才、身心障礙運動競技專業人才;對於國內有特殊需求族群(身心障礙者、老人、病弱等)的對象都能積極協助,讓這些服務對象可以無礙並樂在其中地參與各類的體能活動與休閒活動,讓他們充分獲得增進體能、促進健康、提升生活品質的機會。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1、成為"正式教師":就學期間考教程>修畢教程>通過教檢>通過教甄 |
本系單就系名容易被誤解為單純學習體適能課程,其實本系提供除了一般體育教師,也多有畢業生往特教學校或一般學校資源班的教學、各身心障礙社福機構的身心障礙運動教練等就業路徑,近年更有畢業生開始發展工作室創業,提供身心障礙者更多休閒娛樂的活動機會,亦為本系最新出路的發展。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專長訓練時間:周一、四晨操,周一~五每天下午,及週六上午 |
一般人容易對體育相關科系的學習內容認為只要不斷的上各式體育術科課程,無法學習到後續就業所需知能,此為錯誤觀念。本系的教學領域涵蓋特殊教育、生物力學、運動訓練、教案撰寫、輔具設計、休閒活動指導等。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歡迎到本系網頁查看相關資訊https://sports.ntsu.edu.tw/ |
無 |
國立體育大學 技擊運動技術學系 |
國立體育大學 適應體育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運動專長訓練(跆拳道)(含晨間訓練)對打、品勢 運動專長訓練(柔道)(含晨間訓練)柔道(含克拉術、角力) 運動專長訓練(國術)(含晨間訓練)國術(含拳擊、龍獅運動) 運動專長訓練(射擊)(含晨間訓練)射擊 運動專長訓練(擊劍)(含晨間訓練)擊劍 |
未上傳圖片 運動科技輔具設計介紹提升、維持或增強身心障礙者功能者之產品、零件、設施。包括商業化、改造、或特殊設計下之產物。 未上傳圖片 正向情緒行為輔導以正向行為支持的發展、意涵、理論與發展為基礎,先從鉅觀的角度敘述正向行為支持的過程、內容和擬定原則;而後根據正向行為支持的擬定過程,呈現行為問題的選擇與描述及觀察與記錄的方式。學習探究行為問題的診斷;並依循診斷的結果,擬定正向行為支持計畫。最後,探討正向行為支持計畫的成效並分享。 未上傳圖片 安全教育與急救
1.學習基本救命術及傷害處理方法,於傷害發生時,解除生命威脅、避免傷害惡化,使傷者獲得基本照護。 未上傳圖片 身心障礙滾球
1.認識特殊奧運 圖解:地板滾球 輪椅籃球
1.輪椅技術之操作與安全 |
國立體育大學 技擊運動技術學系 |
國立體育大學 適應體育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朱木炎93年6月畢業 現任:國立體育大學技擊運動技術學系副教授專技老師 最佳成績:台灣第一位男子奧運金牌,也是同時擁有奧運一金一銅的男子選手 座右銘:成功是留給堅持到最後的人 2008年選手退役後直接留在國立體育大學服務,也擔任過2014韓國仁川亞運代表隊教練,以及2016巴西里約奧運會教練,2019義大利拿坡里總教練,並拿下女子組團體冠軍(歷年來最佳成績)
連珍羚101年6月畢業 台灣第一位旅日職業柔道選手連珍羚,是台灣柔道界的精神指標,從小就熱愛柔道的她,國、高中總是柔道隊上成績最優秀的選手,高中參加亞青便獲得第三名。大學時期因國際賽優異的表現被日本教練看見。邀請連珍羚去日本讀書、練習柔道。持續努力的他更在日本畢業後,被教練留下,正式成為日本小松會社的女子柔道隊的職業選手。 旅日職業選手10幾年,期間連珍羚為台灣柔壇創造了5個歷史: 1. 2015年布達佩斯大獎賽為台灣拿下一面大獎賽金牌 2. 2016年參加里約奧運獲得第五名、2020東京奧運代表選手 3. 2017年巴庫大滿貫賽金牌,為台灣第一面柔道大滿貫金牌 4. 日本山梨學院第一位以外國人身份擔任隊長 5. 小松女子柔道隊隊長
蔡澤民106年6月畢業 最佳成績:2018年雅加達亞運男子長拳銅牌 我在武術職業生涯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意象訓練。打亞運前半年天天在腦海中模擬上百遍場景,直到亞運會輪到我比賽當天,我都還在模擬在場上的我是什麼狀態,會出現什麼樣的意外,我該怎麼應對,一踏上場,我的心情如水面般平靜;出了社會更管用,不管遇到何事只要我在腦海中模擬任何可能與不可能出現的情況,基本上我能用平常心去對待,也提升我高抗壓心理素質 想學什麼就去學,至少做了才知道是否跟想像的一樣,是否符合你的興趣。 學習的過程中我不斷提醒自己,一個人最失敗的是「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總是在起步前就嫌麻煩又怕東怕西的,幾年下來還是故步自封依然原地踏步,最後連份簡單的差事都完成不了。
王淳叡107年6月畢業 我國體育大學林立,最終因豐富的資源與其優越的環境選擇就讀國立體育大學。為了更深入瞭解擊劍運動以及增強自己的英文能力,於2016年遠赴匈牙利體育大學交換,2017年回國後立志創立擊劍俱樂部,發展我國擊劍產業。2018年代表我國參加亞運獲得團體第六的佳績,2019年因人生規劃進而退出奧培隊,並到新竹地區擔任俱樂部教練,全心全意投入擊劍教育。 開始從事擊劍教育後發現自己十分熱愛教學,與當選手相比更樂於擔任教練。2021年4月於新竹竹北創立貝思擊劍俱樂部,理念是以學生、選手為本的教學方式,創造一個正向積極的擊劍團隊和教學環境。 2017-松山運動中心擊劍教練 2018-內湖網球運動中心擊劍教練 2018–2021-新竹擊劍俱樂部教練 2021-迄今-貝思擊劍俱樂部總教練
徐曉如96年6月畢業 現任:擔任中華台北杭州亞運培訓隊教練 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本校聘任為專任運動代理人 2020年2月1日擔任中華台北東奧培訓及代表隊射擊教練 2021年9月迄今擔任中華台北杭州亞運培訓隊教練 指導選手楊坤弼於今年10月埃及世錦賽中奪得銅牌並取得2024巴黎奧運席位(我國第1張參賽門票) |
未上傳圖片
姚韋如本系第一屆畢業系友,畢業短暫任職後修讀完本校體育研究所、前往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攻讀主修體育教育、副修適應體育。 大學畢業後於臺中市身心障礙體育協會任職,並於攻讀完博士後現任教於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辦理適應體育師資認證。 未上傳圖片
柯建興本校100級碩士班畢業生。 現任職於新北市立新北特殊教育學校,並榮獲106年新北市優良特殊教育教師。 未上傳圖片
詹聖偉本系107級碩士班畢業生。 阿偉適應體育學校創辦人,現積極推廣各式適應體育課程教學。 |
國立體育大學 技擊運動技術學系 |
國立體育大學 適應體育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3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2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2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3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