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體育大學 適應體育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體育學系 |
|
---|---|---|
所屬學群 |
遊憩運動學群
體育學類 |
遊憩運動學群
體育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333桃園市龜山區文化一路250號 |
校本部 403514台中市西區民生路140號 |
學系特色 |
為國內第一所適應體育專業學系(2002成立),本系的教育目標在於培養「適應體育教學」與「運動照護指導」等專業人才。本系旗幟鮮明,自身心障礙族群之需求與專門人才之培育出發,並以促進提供針對性服務與設置為發展方向,有以下的特色重點:1.全國唯一以「適應體育」作為學術領域之系所。2.培育身心障礙者運動、競技與休閒指導人員。3.養成特殊族群運動照護專業人才。4.結合優勢資源、培育身心障礙者運動競技人才。 |
本系學科與運動術科並重, |
學科意涵 |
適應體育學系:適應體育係提供特殊族群妥適的運動照護,促使其能密切融合於社區群體和發展;藉由最基本的身體適能與休閒活動,讓他們充分獲得增進體能、促進健康、提升生活品質的機會。 |
透過身體活動達到教育的目的, |
學習方法 |
課堂講授:由教師講解課程內容,利用案例或實作,協助同學了解課程內容、釐清觀念,亦鼓勵學生提問與分享。 圖解:課堂講授 未上傳圖片 團隊學習:經由分組合作與團隊學習,共同進行知識分享、討論與操作、解決問題,以完成團隊目標。 圖解:團隊學習 實作、參訪見習與實習:透過實務操作、實際進入教學現場觀摩、見習以及與產業合作之實習活動,培養學生具備專業能力、學以致用、強化畢業後進入職場之實力。 圖解:腦麻輪椅學生早療教學 |
1.體育專題式學習:透過主動思考、探索、回應的方式,培養學生體育運動專業能力、厚植學生多元創新之專業素養。 2.實作學習:設有運動生理學實驗室、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傳承運動科學儀器應用知識,厚植健康科學能力、提升運動習慣養成之科學知識。 3.合作學習:團體成員間互相溝通、合作、交流,用積極性的態度來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展現團隊合作之精神。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可透過參與各項校內外志工或社會服務活動,藉由參與該活動,了解自身是否具有人文社會關懷之傾向,並有志於朝適應體育的方向,透過體育教學與活動來使身心障案者充分獲得增進體能、促進健康、提升生活品質的機會。 |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系名為適應體育學系,字面上容易被誤解為一般體育單純針對「體適能」指導之系所。惟本系成立主要目的在於培育「適應體育」專業人員,包括適應性身體活動指導專業人才、特殊族群運動照護專業人才、身心障礙運動競技專業人才;對於國內有特殊需求族群(身心障礙者、老人、病弱等)的對象都能積極協助,讓這些服務對象可以無礙並樂在其中地參與各類的體能活動與休閒活動,讓他們充分獲得增進體能、促進健康、提升生活品質的機會。 |
本系與其他體育學系、運動休閒相關學系之最大差異在於本系為師培與非師培並重之系所,學生可於入學後選擇修讀教育學程,師培生可選修學、術課程,以利於應用在國小體育教學上;非師培生可選修基礎賽會管理、保健與運動休閒方面等課程,學生可視個人生涯規劃,透過多元之選擇,以符合學生之期待。此外,本系所有教師皆具備博士學位與術科專長,能提供學生多元之學術科輔導,兼重學術科均衡發展。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單就系名容易被誤解為單純學習體適能課程,其實本系提供除了一般體育教師,也多有畢業生往特教學校或一般學校資源班的教學、各身心障礙社福機構的身心障礙運動教練等就業路徑,近年更有畢業生開始發展工作室創業,提供身心障礙者更多休閒娛樂的活動機會,亦為本系最新出路的發展。 |
體育系學生畢業除了當小學老師、健身教練以外,還有其他出路可以選擇,例如:創業、運動中心、公務員(體育行政)、學術研究等。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人容易對體育相關科系的學習內容認為只要不斷的上各式體育術科課程,無法學習到後續就業所需知能,此為錯誤觀念。本系的教學領域涵蓋特殊教育、生物力學、運動訓練、教案撰寫、輔具設計、休閒活動指導等。 |
本系配合學校之發展願景,著重於培育國小體育師資;有別於綜合大學之體育相關科系,以招收具備運動專長之績優生為主。近年來逐漸轉型為兼重師培與非師培之課程內容,整體課程內容安排與傳統體育學系之課程規劃仍有不同,具備術科專長之學生入學後,也需致力於課業學習;非運動專長生入學一同修習術科課程精進運動知能。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無 |
歡迎至本系網頁>學生園地>查看課程暨職涯地圖 ,系所網頁(https://pe.ntcu.edu.tw/)查詢相關資訊或電話洽詢(04-2218-3413)相關事宜。 |
國立體育大學 適應體育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體育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運動科技輔具設計介紹提升、維持或增強身心障礙者功能者之產品、零件、設施。包括商業化、改造、或特殊設計下之產物。 未上傳圖片 正向情緒行為輔導以正向行為支持的發展、意涵、理論與發展為基礎,先從鉅觀的角度敘述正向行為支持的過程、內容和擬定原則;而後根據正向行為支持的擬定過程,呈現行為問題的選擇與描述及觀察與記錄的方式。學習探究行為問題的診斷;並依循診斷的結果,擬定正向行為支持計畫。最後,探討正向行為支持計畫的成效並分享。 未上傳圖片 安全教育與急救
1.學習基本救命術及傷害處理方法,於傷害發生時,解除生命威脅、避免傷害惡化,使傷者獲得基本照護。 未上傳圖片 身心障礙滾球
1.認識特殊奧運 圖解:地板滾球 輪椅籃球
1.輪椅技術之操作與安全 |
體育課程設計
1.透過教育學的觀點來了解體育與青少年運動相關之議題。 體操
1.認識競技體操運動項目 進階高爾夫
1.了解高爾夫的技能、規則與欣賞。 圖解:前往高爾夫球場體驗高爾夫運動的樂趣 老化及老年休閒活動規劃與設計
1.了解高齡學的定義與內容。 圖解:協助機構舉辦筋膜放鬆活動 體育活動專題總整大學修課期間修課意涵,使學生了解體育活動設計內容與流程、具備實際規劃與執行活動能力,以及實際操作體育活動。 圖解:體育活動專題成果發表 |
國立體育大學 適應體育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體育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姚韋如本系第一屆畢業系友,畢業短暫任職後修讀完本校體育研究所、前往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攻讀主修體育教育、副修適應體育。 大學畢業後於臺中市身心障礙體育協會任職,並於攻讀完博士後現任教於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辦理適應體育師資認證。 未上傳圖片
柯建興本校100級碩士班畢業生。 現任職於新北市立新北特殊教育學校,並榮獲106年新北市優良特殊教育教師。 未上傳圖片
詹聖偉本系107級碩士班畢業生。 阿偉適應體育學校創辦人,現積極推廣各式適應體育課程教學。 |
未上傳圖片
何佳霖2001/09,原就讀臺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科,因輕艇運動成績績優保送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於大學期間學習到許多競技運動專業知識,並透過實習制度教學相長,更加提升運動成績,並於2013年報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碩士班繼續鑽研運動相關學術課程。 97年全國中等輕艇錦標賽擔任教練指導選手獲得五金六銀,98年全國運動會擔任臺北市全運會男子輕艇隊教練,指導選手獲得一面銀牌,也是臺北市輕艇競速項目第一面獎牌。104年全國運動會擔任彰化縣輕艇競速代表選手,獲得一金一銀。2016年亞洲龍舟錦標賽獲得兩金。2017年世界龍舟錦標賽榮獲三銀一銅。2018年巨港亞運獲得兩金一銀。 未上傳圖片
黃嘉君國小至高中時期接受游泳訓練,辛苦兼顧學業與運動成績,2001-2005年就讀於臺中師範大學體育系,培養運動專業知識基礎、體育教學知能、以及本身游泳專長之教學知能。因對運動科學的興趣,2008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班,鑽研動作行為學,並在2013年於學取得博士學位。 2001年就讀大學後,在暑假期間開始接觸游泳教學,培養厚實游泳教學知能,2008年開始於大專院校兼任講師,教授體育課程,包括游泳與足球專項課程。2016年在逢甲大學體育事務處擔任助理教授,除了在體育課程,亦擔任體育館營運經理協助行政工作,也因為大學與研究所期間培養的專業知識,2018年獲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補助。 未上傳圖片
林浩群2006~2010台中教育大學體育系,在校期間積極參與了許多校內活動,也試著擔任了一些職務,包括籃球球隊隊長、體協會副會長以及體表會總召,在這過程中學習到的不只是職務本身的細節還更了解到如何與‘人’協調溝通,這才是如何圓滿事情的根本。 畢業前就確立我想走健身產業的方向,在退伍後考取私人教練證照去台北大型健身俱樂部任職(103-105),之後與一群教練在台北市中心開了一間健身工作室(105-107),營運狀況很順利也累積不少網紅甚至藝人學生慕名而來。剛好有契機回到台中,與運動產業各領域專業者(醫生、營運管理者)成立一間訓練站(107.11),目標將肌力體能訓練的概念帶給一般會員 未上傳圖片
邱泓儒高中時期我就讀高識,對於能進入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聞到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但在這裡學習不嫌晚,同學各有所長,所以能有各項運動項目學習時的楷模;校內更有學校師資培育的機會,學習教育、人文、管理不同學系的課程與體驗特色活動,以及參與各類社團和校隊的機會,只要願意,絕對走的很踏實。 大學階段不論是學科亦或術科的學習,都可以朝自己想嚐試的未來工作作準備,大學期間自己有曾在外游泳教學作為打工,也有許多同學擔任教練或作就業準備。畢業後任教於國小,回想當時因為有體育系術科的基礎、以及完整的師資培育課程,同時系上老師願意在背後辛苦付出推你一把,在教師甄試或教學現場方面都十分受用。 |
國立體育大學 適應體育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體育學系 |
|
---|---|---|
多元能力 |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2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2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3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