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東大學 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資訊學群
跨
建築設計學群
媒體設計學類 |
資訊學群
跨
教育學群
數位學習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950 臺東市大學路二段369號 |
博愛校區 100234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號 |
學系特色 |
「數位媒體設計融合文化與教育」為本系主要特色,是一個具跨域發展性與趣味多元化的學門,開設課程包括:電腦繪圖、影像後製特效、2D/3D動畫、數位遊戲設計、AR/VR數位實境、互動設計、數位生成、文創設計、數位輔助教學等專業課程,培育未來世代所需之數位專業人才。 |
本系是本校特色學系,是一文化創意系所,培養教育領域的文創人才,尤其培養「為學習設計媒材的人才」,這樣的文創人才是一種跨界人才,兼具教育、科學、藝術等三領域的素養,而本系課程也就分布在這三領域。學材系的創生,是「媒材設計」與「課程教學」結合而得的跨界結晶,以課程教學為扎實學理基礎,以資訊科技與美學設計為創新工具。 |
學科意涵 |
本系旨在培育整合數位科技與藝術創作,並應用於文化與教學場域之人才,突破數位設計框架,展延多元職涯。學生在學同時,可根據個人志趣選修教育學程,未來除了數位媒體設計,文創或地方創生相關工作外,亦可申請小學、特教或幼教教師或相關教學之職務。 |
本系隸屬教育學院,課程規劃與設計以「教育」領域為核心,以「社會與文化」領域為基礎,體現到「科技與設計」的實作領域中。學習媒材,包括學校所用教與學的材料,以及兒童與青少年生活中運用的學習材料,含平面媒材與數位媒材。 |
學習方法 |
課程與講座、工作坊:除系定課程包括電腦繪圖、影像後製特效、2D/3D動畫、數位遊戲設計、AR/VR人造實境、互動設計、文創設計、數位輔助教學等技術知能外,各科教師亦不定期邀請業界專家,配合課程舉辦講座與工作坊,提升學生實務能力。 圖解:插畫家Croter洪添賢受邀進行講座 版權:自行拍攝 專題實施與成果發表:自第二下起執行專題,與文教單位或企業協作,建立專題主題,各學科與主題連結,學生採分組競合學習,學期末進行成果發表,帶動學生具體應用學科領域專業知能,此學習模式亦延伸至畢業專題。 圖解:第九屆學生畢業展於高雄展覽館展出 版權:自行拍攝 田野調查發掘創作元素:以鄉鎮城市為始,引導學生投入在地,發掘地方屬性,觀察環境與產業發展趨勢,融合數位敘事與地方協作傳承文化特色,豐富學生創作內涵,務實發展數位地方創生。 圖解:配合專題學生至杉原灣進行海洋生態田野調查 版權:自行拍攝 文教產業協作:透過學期專題與在地中小學、政府單位、部落或在地企業等單位合作,引導學生創作動畫、互動遊戲、活動識別等設計,以培養兼具藝術人文、數位應用、務實創造,貼近在地需求之數位設計人才。 圖解:學生至初鹿國小發表識別設計 版權:自行拍攝 藝術與科技(教學)專才:培養科技與藝術素養兼具之數位應用教師專才,學生在學同時,可根據個人志趣選修教育學程,未來除了數位媒體設計相關工作外,亦可申請小學或幼教教師或相關教學之職務。 圖解:學生受邀至福源國小協助指導美術營 版權:自行拍攝 |
實務演示與操作課程 圖解:操作與演示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理論素養課程: 由教授與專家講課,學生參與問題討論與主題報告。 圖解:聽講與研討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跨域能力整合課程: 分組進行專題創作,並組織佈展團隊,舉行成果展,同儕之間於成果展過程相互觀摩與學習。 圖解:小組團隊合作學習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實地踏查與產學實習: 學生到教育單位、社教機構、文教或相關文創產業進行機構參訪與實地現場實習。 圖解:實地踏查與實習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教師引導學生針對課程主題進行主動觀察和資料蒐集、尋找問題解決的方法,學生進行報告。 圖解:自主學習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相關表現如:素描、電繪、漫畫、攝影、水彩、拼貼等視覺創作作品。 |
建議高中生可準備以下學習方向,累積相關經驗: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入學不分組(一般分為遊戲或動畫組),引導學生在低年級階段嘗試與探索適合自己在泛數媒設計領域的發展方向。此外因本系隸屬師範學院,兼具科技與藝術為本系學生之優勢,在學同時,亦引導與鼓勵選修小學、特教或幼兒教育學程,因此未來除了泛數位媒體、文創與地方創生相關工作外,亦可申請擔任上述教師相關之職務。 |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是符應新世紀職場跨域人才需求之科系,培養「為學習設計媒材的人才」。本系隸屬教育學院,非數位媒體或資訊科技學群,也不同於藝術設計或商業設計科系。本系是以「教育專業」為基礎,結合「數位學習」和「人文藝術與設計」等跨領域專業,培養學生跨域整合思維、合作與獨立能力,為學習者設計出具美感、教育知識等學習媒材,如繪本、教科書、學習軟體等,符合社會趨勢的創新學習產物。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於大學部與碩士班皆規劃有數位技能、藝術設計、文化與數位輔助教學等課程,藉以培養科技與藝術素養兼具之數位應用專才,學生在學同時,可根據個人志趣選修教育學程,因此未來除了泛數位媒體設計、文創與地方創生相關工作外,亦可申請小學、特教或幼教相關教學之職涯發展。 |
高中生常誤以為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學生畢業生涯以設計為主,實際上畢業出路與生涯發展多元。本系畢業生具備之能力深受學校教育、社教、文創、資訊、數位出版事業等肯定;在數位與設計相關領域繼續學習與發展者亦有出色表現;繼續深造者,也在國內外、學習科技、教育、數位科技、設計藝術等相關研究所表現優異。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好山好水但資訊落後、資源或設備不足,常為外界誤解之處,但恰恰相反。國立臺東大學為台東縣唯一一所大學,各產業單位若有數媒設計相關需求,均會尋求本系提供支援,因此本系資訊、設備、師資與外部資源皆非常完備,只要學生有意願使用資源設備,皆不會有不夠用的狀況發生,且能夠藉由外部協作達成「務實學習」之目標。 |
學生進入本系,不需在高中階段有藝術設計相關背景,系上課程會從基礎開始培養能力,並強調跨領域整合的文創能力。本系以「教育知能」為基礎,以「資訊科技」和「美感設計」為實務操作的創新工具,在現今職場強調團隊合作的趨勢下,重小組學習,以培養學生跨領域整合的思維與協同創作的能力。生成式AI已漸進加入各課程中。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為培育學生拓展國際視野與職涯探索,學生自入學第二學年起,即可申請海外與國內姊妹校交換生以及產業專業實習。 |
本校為全臺歷史最悠久之師培大學,位於博愛特區鄰國家藝術中心。擁有小教、幼教、特教等多元的教育學程,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非師資培育系所,然有意修習教育學分的學生,在本系提供之基礎課程與教授指導下,易於通過教育學程甄選及教師檢定。學材系學生擁有跨域的資訊與美感設計才能,從事教育工作深受學校校長、行政主管與教師同仁之肯定。 |
國立臺東大學 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3D動畫角色3D角色設計為本系3D系列科目第二階段的課程,第一階段場景設計,第三階段為3D角色表演,課程進行配合各學期專題課程,引導學生發展主題創作,例如111-2學期主題為布農族生活、傳說、神話等。角色設計未來可應用於動畫、遊戲、IP公仔設計、 元宇宙角色、各類型數位創作等。 圖解:烏頭翁3D角色 版權:數媒系二年級張婉慈 設計素描
設計的諸多發想溝通奠基於良好的素描基礎訓練,精準的素描技巧可以有效提升設計發想與設計溝通。 本課程讓學生從無基礎到掌握素描技巧及觀念。引導學生發展自己的繪畫特色。 圖解:設計素描 版權:數媒系大二林秦笠 故事分鏡與繪製本課程的主軸將會帶領大家從影片中學習(尤其是動畫影片),用影像說故事的方法、與應該避免的問題;並在用影像說故事之前,得先有故事,因而亦會在課程中帶到影片故事常見的三幕劇的結構要如何安排。 圖解:故事分鏡繪製 版權:授課教師提供 文教產業調查實務以在地文化為主題,學生親自走進文化場域,讓學生認識台東特有人文地理和常民生活。藉主題專訪、撰文報導與版面設計編排以專題方式編纂成在地刊物與電子書。藉由課程,學生能與在地人、事、物、景產生緊密的連結,進而引導將文化元素延伸至多元數位媒體創作。 圖解:部落田野調查 版權:自行拍攝 互動媒體設計元宇宙、數位時代各種資訊型態,乃至於生活方式迅速變遷,具備互動設計 / 數位遊戲設計開發能力,儼然成為當代炙手可熱的一項知能與技能,本系指導學生開發數位遊戲型態多元,包括VR、AR、桌機遊戲、手機遊戲、體互動遊戲等,相關課程包括程式設計基礎、互動媒體設計、遊戲美術、APP 設計、遊戲企劃等。 圖解:互動遊戲設計上課實況 版權:自行拍攝 |
互動書與遊戲式學習本課程透過學習性遊戲活動設計與實作練習,及互動與操作性教材教具分析與創作練習,引導學生認識遊戲式學習環境營造及遊戲性教材教具。 圖解:學習性遊戲活動實作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媒材設計專題研究學生組成合作小組,善用系上所學之技能、理論及涵養,進行畢業專題製作,並由學生自主籌辦成果展。 圖解:大四學生自主籌劃畢業媒材設計成果展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學習設計與實作本課程與社教單位進行合作,訓練學生運用多媒體進行學習設計。如本系與臺北市立動物園長期合作,學生針對動物園的特定教育主題,利用互動多媒體設計軟體-Smart Apps Creator 並結合教育理論,設計互動式軟體。 圖解:動物保育數位學習園地APP創作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教科書設計與實作本課程針對十二年國教的各學習領域進行教科書分析、並認識數位教科書之基本運作理論,以及教材教具設計實作。 圖解:幼兒與中小學教材教具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視覺傳達設計本課程培養視覺傳達設計的實作能力與美學涵養,並系統性教導企業識別設計(CIS)之基礎理論與運用。 圖解:視覺傳達設計練習作品 版權: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
國立臺東大學 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圖解:夢想動畫公司CG Artist 版權:系友提供
蔡○峻 (110級)由於在數媒文教系接觸到動畫課程,驅使我在學校修習專業實習課程時,申請夢想公司實習的工作,也因在實習過程中對公司非常嚮往,所以在實習結束後提出正職工作的申請,雖然過程中有遭遇許多挑戰,但最終順利踏入夢想動畫有限公司–虛實部,擔任CG Artist。 在公司主要負責虛擬攝影棚–虛擬場景製作(virtual productions_ICVFX、Unreal)動畫製作等工作項目,雖然在大學時沒接觸太多現在工作上主要用到的軟體,但其實概念都是相同的,只是運用上稍做轉換,我認為在大學的環境,驅使我培養美感跟自我學習的能力是最重要的,科技會一直迭代更新,要找到不會被替代的能力!! 圖解:成大博士候選人/新創公司技術長 版權:系友提供
張○祥 (106級)在臺東大學數媒文教系就學時期,系上每學期充實的專題、老師們引導參與相關競賽與學術發表,反覆持續磨鍊數位整合能力,並在畢業籌備組擔任總召等學習經驗,不僅提升我數位跨領域的專業能力外,也同時讓我有機會磨練團體合作及領導統御能力。 畢業展結束後,為了追求更精進的專業技術與學術職涯,與老師討論後決定繼續攻讀成大碩士及博士學位,由於在大學跨領域整合能力,持續積累的環境,奠基我後續運用科技技術於醫療領域的學術發展。2022年成立新創公司,擔任新創公司技術長一職,深自發覺當年在校團隊協調合作重要性,多元課程內容學習經驗,使我具備跨領域整合能力,對於未來發展有極大優勢。 圖解:苗栗縣同光國小正式教師 版權:系友提供
林○慈 (104級)由於數媒文教系隸屬師範學院,容易接觸到教育學程相關資訊資源,而我們在系上所學的數媒專業在教學上幫助很大。後來透過修習教育學程的方式,一路取得教師證、成為代理教師、最後也幸運的在111年7月考上苗栗縣同光國小正式教師。 雖然過程中花了許多年在準備考試,但從研究所畢業至今,一直從事教職工作,也從代理老師到正式老師,其實一直都在同一條路上努力,我相信只要朝同個方向前進,終究會抵達終點。 圖解:影視製片幕後工作人員 版權:系友提供
葉○柔 (111級)我目前在製片組擔任影視幕後工作人員,能踏入影視業找到自己的志向,也是在大學時期慢慢摸索出來,系上所開立的影視相關課程,讓我在課程中找到成就感,培養對畫面的敏銳度,引導我找到志向一步步往影視產業邁進。 大學時期參與的活動包括:系學會、畢籌會幹部,與組員和各組間同學的溝通、團隊的分工、時程上的安排建立起規劃與統籌的經驗值,對於我現在,在製片組的工作有更多的運用與務實的反饋。 圖解:犇達資訊公司設計主管 版權:系友提供
牛○婷 (105級)本身對於美術有些基礎,也很幸運地考取臺東大學數媒文教系,期間有許多文案設計、展場設計、視覺設計等課程,因為有興趣,對這方面自然有相當程度的熱忱與學習能力。 畢業展時擔任展場組組長,對於展場的規劃與實務有更多的學習與磨練的機會,畢業後於犇達資訊公司擔任美術編輯,因為工作形態與一般公司稍有不同,讓我有更多機會同時接觸不同的專業;除了美術編輯外,印刷機器的操作、場地的施工等都有。進入職場後雖然是實戰,但也能得心應手,感受到在學校的學習的經驗,對於未來職涯有莫大的幫助。 |
圖解:王亭頤通過高考任職新北市教育局 版權:王亭頤
王亭頤 新北市教育局我是學材系第一屆學生,畢業於104年,由於對教育懷抱興趣,亦想結合大學四年所學,於是畢業後繼續攻讀碩士,之後通過高考分發至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目前從事教育行政相關業務。 學材系的所學多元,專業的教育知識例如教育概論、學習心理學等教育相關課程有助於準備研究所考試和高考,其他活動,例如每年的成果發表、系學會活動和畢業展則有助於拓展人際關係和就業知能。此外,社會、人文與管理等不同領域的課程,讓學生的眼界更為廣闊,老師們也以開放的心胸輔導學生的生涯規劃,並不局限於特定領域,讓學材系的同學們除了在教育領域外,也在其他職業發光發熱。 圖解:張禎 電腦軟體服務業 版權:張禎
張禎 電腦軟體服務業學材系第二屆畢業生,目前在全通路科技有限公司擔任客戶經理;曾任職於國內紙藝大師洪新富老師的扶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學材系致力打造出學科與術科相輔相成的環境與背景,除了充足的資源與支援,每學期固定邀請外賓來演講或教學,讓大家都能接觸到多元的跨領域知識,為大學生涯更添色彩。 你絕對不會知道,某場你很有興趣的外師講座課程,會不會成為畢業後馬上投身文化產業的轉捩點。當初系上產學合作課程邀請洪老師來授課,間接引發我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趣與熱忱,而後便開始了一趟我與文創產業的驚奇之旅。 旅程可能會結束,但回憶不會;剩下的故事,就由你們用熱情與抱負作為墨水,盡情揮灑。 圖解:陳冠霖/田彩媛 正式教師 版權:陳冠霖/田彩媛
陳冠霖/田彩媛 正式教師陳冠霖,學材系第二屆學生,105年畢業,目前任職於桃園市平鎮區祥安國小。/ 田彩媛,學材系第一屆學生,104年畢業,目前任職於新北市石碇區永定國小。 學材系的課程中,包含多樣化的內容,從教學理論、心理學、教材編輯、拍攝剪輯技巧、程式設計等,為了讓我們能有更好的學習能力,會將我們所學融入在不同的課程裡,進行融會貫通,也願意為我們聘請許多專業的講師到校,就是希望我們能夠多學一點,為了將來能有更多的選擇,而這些各式各項的經歷,讓我可以在教學或讓教學更活潑時可以用到,非常感謝系上這四年的教導。 圖解:任紹瑜 教科書出版業 版權:任紹瑜
任紹瑜 教科書出版業/林詩耘 文教產業任紹瑜,105年畢業,目前任職於國內教科書主要出版社--康軒文教事業有限公司,這是國內第一家以中、小學教科書為主要出版品的企業,可被視為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中小學教科書出版社。 林詩耘,學材系第五屆學生,109年畢業目前為文教產業的專員。 近年康軒文教事業的經營更多元化,除了國中小教科書、參考書、輔助教材、兒童雜誌、幼教教材、授權教材的出版之外,也推動兒童閱讀的「愛讀書屋」。 學材系的課程經常需要做專案,能同時培養團隊的溝通與分工,這是工作時很重要的技能。且學材系課程內容多元,除了教育的理論知識之外,也學習應用到美學,讓設計更加豐富,也更具有意義,符合對象所需。系上的課程,都讓我在工作時,與不同領域的人更快速的溝通,非常受益。 圖解:鄭玟琪 連鎖餐飲集團企劃設計 版權:鄭玟琪
鄭玟琪 連鎖餐飲產業學材系第三屆學生,106年畢業,目前任職於連鎖餐飲集團,企劃設計職務。學材系擁有多元廣泛的學習課程,系所教授為來自各領域專家。除了紮實的教育理論實務以及心理學課程外,在設計美學方面也有不少學習機會並培養跨領域知能。 在學系活動和講座中透過擔任團隊引導者,學習如何善用溝通與問題處理能力,加上多方選修其他系所的課程,這樣的多元學習經驗,讓我職涯路上能用更開闊的視野跟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尋求解決方案,且有更明確的目標,向更好的自己往前邁進。 |
國立臺東大學 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 |
|
---|---|---|
多元能力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1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10%
|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3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0%
|
性格特質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4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