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 技擊運動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體育學系 |
|
---|---|---|
所屬學群 |
遊憩運動學群
體育學類 |
遊憩運動學群
體育學類 |
所在校區 |
天母校區 111036臺北市士林區忠誠路二段101號 |
博愛校區 100234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號 |
學系特色 |
為落實強化專項運動人才培育,技擊運動學系設有跆拳道、空手道、柔道、拳擊、武術及角力等運動專長。本系招考技擊類運動項目之優秀運動員,除培養優秀運動員之教育目標外,同時也培養優秀運動教練,體育師資等人才。課程設計除加強運動技術訓練以提昇競技水準外,亦規劃運動理論課程,使技術與理論相結合,並作為深造投考相關研究所之準備。運動技能課程除本身專長外,本系其他技擊項目亦列為必修課程,期使能觸類旁通、相輔相成。 |
體育研究所碩士班成立於民國92年,體育學系於民國94年設立,民國95系所合一,民國112學年度起成為師培並行學系,規劃運動教育、運動管理與休閒、運動教練與指導、體育教學、體育行政等專長領域。主要為培育學生對運動教育與體育教學之研究能力,及培育國小體育及雙語師資、運動教育及運動產業經營管理卓越人才為目標。未來並將繼續加強師資、規劃多元課程及增添各項設備,並朝多元化方向發展。 |
學科意涵 |
技擊運動學系設有跆拳道、空手道、柔道、拳擊、武術及角力等運動專長。 |
本系系名所成為的學科定義,除傳統「體育即是透過身體活動達到教育的目的」外,配合時代演進,擴大涵括「體育」、「運動」與「身體活動」三方之知識本質,成為「探討一切以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課程設計除加強運動技術訓練以提昇競技水準外,亦規劃運動理論課程,使技術與理論相結合,並作為深造投考相關研究所之準備。 未上傳圖片 運動技能課程除本身專長外,本系其他技擊項目亦列為必修課程,期使能觸類旁通、相輔相成。 未上傳圖片 針對培養體育師資之考量,亦規劃有他系運動術科、選修課程,以便學生未來可順利從事體育教育工作。 |
未上傳圖片 精熟學習:學習各種運動種類的技能。 未上傳圖片 學科講授:教師授課除以傳統板書、投影片進行口授講述外,部分課程並輔以術科實地操作、小組討論研究、個別指導等方式進行。同時配置教學助理以協助教師授課,並輔以定期舉辦演講、專題討論等多元方式,依課程性質彈性實施教學。 未上傳圖片 實習法:邀請產官學等專家蒞校演講,讓學生能更深一層認識與產業之關連,並與相關產業合作實習,使學生能早一步瞭解職場之現況,以利學生未來生涯之規劃。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可多閱讀並接觸運動相關書籍,持續接受專長訓練。 |
精熟學習:學習各種運動種類的技能。(持續專注練習訓練)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係屬技擊類運動種類之專業運動學系 |
其他相關科系(如:休閒、健康、觀光休閒、運動產業、競技)較著重應用層面及培養單一領域人才。本系涵括之領域較它系多元,包含體育教學、體育行政、運動管理與休閒、運動教練與指導,以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環境及培養學術兼備為重點,重視實作與應用層面,同時要求學生對各學科的理論意涵做正確理解,培育體育運動領域全方位及領導人才。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技擊運動學系學生畢業只能當教練?其實,那只是其中一個選擇,其他出路的可能性也頗為多元。例如:學校教職人員/行政人員、幼兒體能教師、健身/運動中心經營與管理人員、健身指導人員、私人特助/安全祕書等。 |
主要為培育學生對運動教育與體育教學之研究能力,及培養從事體育研究的專業人才與體育運動產業經營管理的專業人才。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外界常以為學體育的每天只是訓練再訓練,但技擊運動學系學習內容相當多元廣泛,除經術科外在體魄鍛鍊、學科理論的內化滋養也將併行。並依專長特殊性,培養專業運動教練與選手人才。 |
本系實務與理論兼備,但體育學系的學習內容,會使高中生以為只要練習運動術科即可。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無 |
本系課程設計除了培養體育教師及運動優秀人才外,更擴展到培育休閒及健身運動指導人才及運動科學相關人才。 |
臺北市立大學 技擊運動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體育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技擊技術運動學本課程將從解剖學、生物力學、動作分析與統計分析的角度,學習各種技擊運動的動作特徵與分析方法。學生在修習本課程後,應能熟悉各種技擊運動的技術特徵、瞭解技擊運動的動作分析、知道運動科學的研究方法。 未上傳圖片 技擊運動訓練法培養學生運動訓練計劃規劃與撰寫能力 未上傳圖片 運動傷害貼紮了解運動貼紮與包紮之基礎原理,針對技擊運動常見傷害進行貼紮或包紮技巧操作,達到傷害預防、急救傷害處置、輔助運動復健與治療之效果。 未上傳圖片 生命急救術課程深入急救的方式,介紹安全常識及各類醫療緊急狀況的處理,並且示範重要的急救處置程序,可供學習者操作學習,達到可協助危急情況的處置。 |
未上傳圖片 運動術科各種運動項目之技術與知能。 未上傳圖片 運動專業證照課程邀請產官學等專家蒞校演講,並邀請協會辦理專業證照研習。 未上傳圖片 運動專業實習與相關運動產業合作,提供學生實作和產業實習的機會。 |
臺北市立大學 技擊運動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體育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黃昊昀2009年世界運動會空手道金牌 空手道國家隊教練,2018年雅加達亞運率本系空手道代表隊選手榮獲1金1銀1銅 未上傳圖片
王沁芳2009年世界大學運動會柔道金牌 現職臺北市立大學技擊運動學系助理教授,柔道隊教練 未上傳圖片
彭偉群2009年世界運動會武術金牌 桃園市平鎮區北勢國小武術教練 |
未上傳圖片
李洋李洋與搭檔李哲輝於2018年亞運羽球男子雙打比賽中奪得銅牌。2018年底與搭檔王齊麟組成「麟洋配」,兩人在2020年東京奧運羽球男子雙打比賽,取得臺灣史上首面羽球奧運金牌。兩人2024年巴黎奧運羽球男子雙打比賽再獲金牌,創下奧運史上首次羽球男雙連續贏得金牌的紀錄。 臺北市立大學體育系碩士在職專班畢業 未上傳圖片
王齊麟2018年世界羽球錦標賽男子雙打銅牌、2017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羽球混合團體及混合雙打金牌。王齊麟與李洋搭檔於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羽球男子雙打比賽取得台灣史上首面羽球奧運金牌,並於2024年巴黎奧運羽球男子雙打比賽再獲金牌,創下奧運史上首次羽球男雙連續贏得金牌的紀錄。 臺北市立大學體育系碩士在職專班畢業 未上傳圖片
曹竣崵外號「大帥」,由於姓氏而被慣稱「曹大帥」,臺灣棒球選手、教練,選手時期守備位置為投手,曾效力於中華職棒義大犀牛隊。臺北城市科大聘請前職棒球員「曹大帥」曹竣崵,不只擔任棒球隊首席教練,還擔任休閒系教師。 中華職棒統一獅隊(1999年) 日本職棒中日龍隊(2000年 - 2002年) 中華職棒統一獅隊(2003年 - 2008年) 中華職棒兄弟象隊(2008年 - 2009年11月5日) 中華職棒兄弟象隊投手教練(2009年11月5日 - 2011年4月6日) 未上傳圖片
陳宏麟主攻男子雙打、混合雙打,2009年與林祐瑯搭配贏得中華台北公開賽男子雙打冠軍,成為該項目歷年來第二個地主冠軍,也是1995年改制為公開賽以來的第一個地主冠軍。 從選手退役後,擔任李洋和前搭檔王齊麟男雙組合的教練,於2020年東京奧運週期執教,取得羽球男子雙打金牌,並以此取得2021年體育運動精英獎之最佳教練獎。2024年巴黎奧運再陪同李洋、王齊麟蟬聯男子羽球雙打冠軍。 臺北市立大學體育系碩士在職專班畢業 |
臺北市立大學 技擊運動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體育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1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