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水上運動學系 |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體育學系 |
---|---|---|
所屬學群 |
遊憩運動學群
體育學類 |
遊憩運動學群
體育學類 |
所在校區 |
天母校區 111036臺北市士林區忠誠路二段101號 |
校本部 404臺中市北區雙十路1段16號 |
學系特色 |
水上運動學系為競技運動運動專業相關學系,所發展之運動皆為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之正式比賽項目。目前招生項目計有游泳、划船、輕艇及鐵人三項4種水上運動專長;本系教師均具備國家級專業訓練證書及經歷,使學生在運動競技項目中獲得專業的指導;招生特色以培養國家水域運動優秀運動員、教練、體育行政人員、休閒運動及水域管理指導等專業人才為主要目標。 |
對運動有熱情,想成為體育教師、運動專家或推廣運動的高手嗎?體育系將幫助你實現夢想!課程像冒險旅程,結合理論與實作,讓你解鎖技能,提升競爭力。師資強大,4成為女性教師,8成以上為博士,並與國際機構合作,開啟「國際視野模式」。本系學生像冠軍主角,在比賽中屢創佳績,特別是韻律體操與武術領域表現亮眼。我們推動雙語教學,幫助你升級英語「技能樹」,不論未來在國內或國際運動舞台,都能成為閃耀的運動英雄! |
學科意涵 |
本系課程特色為理論與實務應用並重,提供社會發展潮流趨勢所需之專業實務人才為首要目標。設系宗旨為:1.競技運動員朝頂尖國際級發展。2.水域管理人才朝多元化發展。3.運動指導人才朝專業化發展。4.運動科研人才朝精緻化發展。 |
體育專業課程就像解鎖冒險旅程的技能樹,涵蓋運動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核心知識,術科訓練包含基礎與進階挑戰、競技與表現、休閒與防衛型運動等多元項目。為因應現代職場需求,我們新增「運動大數據應用學程」與「運動防護」基礎與進階課程,幫助你提升專業技能,同時強化實務能力,像動漫主角一樣逐步升級,最終成為運動領域的真正高手,為多元職涯發展做好準備!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1.課堂講授:依不同學門課程進行授課,安排隨堂測驗,培養同學專業知能。 未上傳圖片 2.團隊學習:本系的課程設計讓同學有機會進行分組合作,進而學習與同儕間團隊合作完成任務。 未上傳圖片 3.運動賽會實務:由同學分擔任賽會中各組不同職務,如競賽組、裁判組、紀錄組等,透過實務的演練讓學生得以投入籌辦賽會並從中吸取經驗,學習如何規劃、籌辦賽事。 |
![]() 體育系的學習就像一場冒險旅程!透過理論課程講授,學習運動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技能」;在小組討論中,與夥伴合作解任務,增強團隊默契與分析能力;參與專題座談,解鎖前輩的「隱藏知識」,了解運動產業趨勢;透過個人與分組報告,鍛煉「技能樹」,提升邏輯思維與表達能力;最後,透過實作訓練與模擬情境,實戰運用 ![]() 💪 想當運動界的指導者?這裡讓你培養運動分析、教學與管理能力!🏋️ 健身、運動規劃、產業經營,讓你成為運動商業界的明日之星!🎥 運動不只是比賽,也能成為藝術!學習影像、表演、運動敘事,讓你的體育夢更有創意!💡還有微學程加持讓你守護運動員的健康!📊 成為運動大數據專家。 ![]() 探索你的體育冒險!🏆🔥無論你想成為 體育教師、運動產業達人,還是結合運動與藝術的表演高手,臺體大體育系都能讓你找到最適合的發展道路!✨ Stronger every day, greater every game!加入臺體大體育系,開啟你的運動英雄之路!🔥💯 ![]() 📚 通識課程:國文、英文、奧林匹克教育,打好基礎,拓展視野!🏋️ 專業核心學科:從解剖生理學、運動心理學到體育行政管理,全方位培養專業知識!🎯 術科選修:籃球、排球、體操、田徑等,讓你在運動場上發揮專長!📊 新興課程:運動大數據與運動防護,結合科技,提升競爭力!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提升口語表達能力:積極爭取上台發表、演說的機會,訓練口條及口語表達能力。 |
懷抱對運動的熱情、多涉獵、吸收與運動相關的事物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為全國唯一"水上運動學系",強調水域競技運動之發展,且以體育運動理論為基礎,衍生出游泳、划船、輕艇及鐵人三項等各項競技訓練之專業理論,並且培養水域活動及健康休閒產業之專業人才,以符合現代潮流之發展趨勢。 |
體育領域相當廣泛,涵蓋競技運動、健身運動等多個面向。本系除了強化基礎學科與專業術科,更著重於運動教練與體育師資的培育。課程設計聚焦於學生未來的獨立教學與合作教學能力,並透過課程編排、口語表達訓練、動作指導等實作課程,培養專業素養,確保學生具備成為優秀體育專業人才的能力。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誤認畢業出路是運動教練或救生員或水域類相關工作,但這幾年的統計資料有國小教師、特教老師等,也有考取證照擔任健身中心指導員進而開創自己的工作室,或者經營有的經過大學四年的訓練養成強健的體魄,從事業務員工作甚至是高階主管等等。 |
本系開設肢體與口說表演藝術、視覺媒體製作等課程,旨在厚植學生結合體育與美學的素養具備渲染能力,俾使思想的傳遞更有效率。另面臨人工智慧興起與高齡化,更增設「運動大數據應用學程」和「運動防護」基礎與進階增能學程,期於系統化學習下,兼備職場所需。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為競技學系,以專長訓練為主,對高中生或家長而言誤以為大學與高中時期同樣早中晚的過度訓練方式,就讀本系僅能獲取水域類相關知識,但本校為綜合性大學,可修讀輔系、雙主修、教育學程等機制,也可申請成為本校姊妹校國際交換學生等等。 |
無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水上系為全國唯一水域專業系所,提供學生在水域類各種運動專業知能的學習外,不僅參加國內賽事,累積競賽經驗,也有參與國際賽事的機會,提升競技表現。引導學生了解運動科學的知識與實際應用,辦理賽會規劃與執行等行政事務,以達學以致用之效。 |
無 |
我的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水上運動學系 |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體育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游泳
一、瞭解游泳在促進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未上傳圖片 水上安全與救生課程
水上安全與救生技能學習 未上傳圖片 潛水
一、了解休閒潛水的基本知識。 未上傳圖片 水中體能訓練法推廣水中健身(水中有氧)運動,培養水中體適能運動指導人才,並輔導考取教練證照為目標認識水中體適能運動及訓練技巧,學習如何成為健身指導員 。 未上傳圖片 水域休閒活動企劃以培養水域活動指導及經營人才為目標,透過課程讓學生了解如何操作及指導水域活動、水域活動規劃整合與執行,並學習如何行銷與經營管理。 |
![]() 專長術科課程:籃球專長術科為體育學系一至三年級必修課程,授課時間分別是每週二、五上午0800-1200間。體育學系目前專長課程計有:籃球、足球、排球、羽球、水上運動、滾球、國術、體操、健身運動等九項。另有田徑、個人與團隊肌力體能訓練等其他科目 圖解:以戰術板說明籃球戰術跑位 版權:自行拍攝 未上傳圖片 請參照體育學系請參照https://pe.ntus.edu.tw/index.php?code=list&ids=555 未上傳圖片 請參照體育學系請參照https://pe.ntus.edu.tw/index.php?code=list&ids=555 |
我的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水上運動學系 |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體育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圖解:2018亞洲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論文發文
魏振展2005年至2013年間榮獲鐵人三項全國冠軍12次,2007年至2009年間榮獲普吉島國際鐵人三項冠軍3次,2005年至2012年6次鐵人三項亞洲錦標賽國手,2010世界大學運動會國家代表隊等選手經歷。證照有鐵人三項國家級教練,A級教練證照 2013年8月迄今擔任臺北市立大學水上運動學系專任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兼任受聘2012年迄今擔任臺北市立大學鐵人三項專長教練,2013年2至7月擔任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游泳專長教練,2009年至2014年擔任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鐵人三項社團教練,2008年2月至8月臺北市體育學院鐵人三項體能教練。 ![]() 圖解:率選手參加2018年世界盃游泳巡迴賽
許志傑主攻項目為男子蝶式和混合式,堪稱台灣近代游泳代表人物。代表台灣參加兩屆奧運和三屆亞運。為台灣游泳史上唯一進入奧運複賽選手。 2016年8月迄今擔任臺北市立大學水上運動學系專任講師/助理教授,且為游泳專長教練,帶領學生參加國內外各種游泳賽會,爭取佳績,為校爭光。 ![]()
陳孝瑜家住金門金城的小鐵人陳孝瑜,在國高中時期主攻籃球,進入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立大學前身)後才開始正式接受鐵人三項訓練,可以挑戰自我,且完全靠自己努力,而他也想試試自己能有多大能耐,而比賽的重點,不在獎牌,而是在成績,每次看到自己成績不斷的躍進,心中的喜悅就會倍增,在每次的比賽中,能不斷的累積經驗。 畢業後本來有機會成為國家隊教練的機會,但考量父母一路苦過來,當兵退伍後選擇幫忙家業-陳金福號貢糖店,年輕人就是要不斷學習,現在學到的都是自己往後最好的資產,覺得能夠待在父母親身邊幫忙,其實是最幸福的一件事,也希望把家裡傳承百年的貢糖好滋味,繼續傳承下去。贊助系上籌備活動經費,回饋學校。 ![]()
賴愈強藉由運動科學基礎課程,培養學生參與運動科學研究之興趣,大學畢業後考取本校運動科學研究所。 水上運動學系畢業生(90級) 賴愈強博士獲聘英國伯明翰大學研究員(Birmingham Fellowship)!! 研究領域:骨骼肌肉細胞代謝以及如何以運動增進健康功能。 圖解:台南市議員李中岑為中石化請命 版權: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60525/70
李中岑大學時期就讀於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立大學前身)水上運動學系划船專長項目。 臺南市議員 中國國民黨19全黨代表 臺南府城青工總會副總會長 中華民國划船協會理事 臺南市海西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海東國小體育教師 安佃國小體育教師 臺南市議員李慶信服務處主任 |
![]() 圖解: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學系 副教授
陳毓君大學部97級畢業生,於本系取得碩士學位後,再考上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並取得博士學位。「期許自己不只是傳遞知識,更能啟發學生對運動與科學的熱情,為體育學術領域貢獻一己之力」 四年前回到母校任教,踏上了自己一直以來的目標—在大學教書,並以自身經驗影響下一代的學生。我從國小三年級開始接觸排球,成為校隊一員,並以體保生的身分一路努力,卻始終不忘對學科的熱愛,尤其是對人類認知與心理學的探索。一直以來試圖想要證明運動員不僅可以四肢發達,頭腦也可以十分卓越。秉持「永不放棄」的精神,我在博士班專攻神經科學,希望將跨領域的學習與運動科學結合,開創新的研究方向。 ![]() 圖解: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助理教授
李宏盈大學部102級畢業生,於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取得碩士與博士學位。 從小就熱愛運動,並發現自己特別享受教導隊友、同儕,幫助他們進步的過程。那種看著他人因我的協助而有所突破,獲得的成就感難以言喻,因此想結合兩者,成為一位體育教師,也促使我選擇就讀臺體大體育學系。大學時期,持續精進運動技術,同時修讀師資培育,積極習得與參與教育相關的專業課程及活動,致力於成為一位體育教師,並將對運動的熱情與助人的快樂結合。 ![]() 圖解: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 專任教師
陳祈融碩士班103級畢業生 運動員生涯走到分岔路口,我選擇不讓棒球成為遺憾,而是轉化成推動自己的力量。大學畢業時,身邊的隊友陸續進入國訓隊,而我則選擇另一條道路,以知識延續對體育的熱愛,全力投入學業,立志成為正式教師。臺體大體育系擁有完整的體育教育體系,加上家人皆在此深造,這裡對我而言不僅是學術殿堂,更是實現理想的最佳舞台。碩士畢業、實習後,經過兩年努力,成功考上了正式教師,證明當初選擇臺體大體育系,是最正確的決定。 ![]() 圖解:高雄市蔡文國民小學 專任運動教練
楊千玫大學部102級畢業生,111年取得本系碩士學位。 選擇就讀臺體大體育學系,是因能夠延續從小對韻律體操的熱愛,還能在優越的專業環境中持續精進技術,接受最頂尖且專業訓練。此外,學校積極提供國際交流與競技舞台的機會,除了累積寶貴的賽事經驗,也不斷挑戰並突破自我的競技成績。學業方面,學校對於時間的安排相當彈性,讓我能夠在兼顧高強度訓練的同時,順利完成學業與師資培育,為未來的職涯發展做好準備。無論是持續競技、成為教練或投身相關產業,都能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未上傳圖片
暫請參閱本系英雄榜請參閱https://pe.ntus.edu.tw/index.php?code=list&ids=552 請參閱https://pe.ntus.edu.tw/index.php?code=list&ids=552 |
我的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水上運動學系 |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體育學系 |
---|---|---|
多元能力 |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