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 地球與環境科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地球環境學群
地球科學學類 |
地球環境學群
地球科學學類 |
所在校區 |
壽豐校區 974301 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二段一號 |
校本部 62102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168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橫跨地球環境與生物資源學群。本系擁有生態保育、地球科學、環境政策與城鄉規劃、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及碳中和等跨領域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研究設備齊全。學生除修習基礎及核心課程外,依興趣選讀地球科學、生態與保育、環境管理與環境教育及碳中和等專業選修學程,並將成為兼具科學與人文素養的永續發展專業人才。 |
本系為全國唯一結合地震學、應用地球物理學、地質科學、環境科學與跨領域應用之新興科系,教師進行跨領域教學及研究,提供學生多元學習課程,學生可依其興趣選擇重點領域發展,提升競爭力。另外,本系設有地震科學教育館(含地震體驗屋)及3D視聽教室等空間設備,除供本系師生教學使用外,亦開放民眾參觀申請,提供學生擔任解說員之機會,將所學理論學以致用,回饋社會。 |
學科意涵 |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系名包含了生態學、地球科學及環境科學,主要在學習生態、地球物質與環境之知識與彼此的關聯性,並且進行實踐。 |
地球與環境科學是「地球科學」與「環境科學」之合稱,為跨領域學門。結合野外調查與應用科學方法(物理、化學、生科、數學與程式設計)來分析與解釋在地球環境中所觀察到的現象。研究領域涵蓋災害評估、環境汙染、能源探勘、資源利用、與環境永續等相關的議題。 |
學習方法 |
觀察法:包含社會科學研究法、生態田野調查、野外地質考察,以及諸多課程野外實察。透過實際走訪研究區,藉由觀察、測量、採集、訪問記錄被觀察者(地景地貌、生物或特定人物)所發生的特定行為事件,需要很好的觀察及文字敘述表達能力。 圖解:學生於戶外觀察中 版權: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自有照片 實驗法:包含普通物理實驗、普通化學實驗、生態田野調查與地球物質等課程,透過實驗操作與儀器使用,運用統計方法分析實驗數據或進行實驗觀察探究特定對象的物理化學現象。 圖解:學生於共同實驗教室進行實驗。 版權: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自有照片 專題實作:包含專題研究課程與各課程報告發表。透過特定題目個人或與他人進行團隊合作實作,除了考驗專業能力學習成果,也培養與他人合作溝通協調配合、整合與表達能力。 圖解:學士班專題壁報展 版權: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自有照片 |
地質野外調查:透過野外的實際觀測與採樣,探討地質現象。 圖解:地環概課程_學生參訪-父子斷崖 版權:中正大學地環系自有照片 地球物理探勘:利用地球物理儀器探測地下構造與資源 圖解:野外地球物理課程-探勘儀器架設 版權:中正大學地環系自有照片 實驗法:野外採集的樣本經化學與生科實驗可了解地質的演化與環境影響因子。 圖解:化學實驗 版權:中正大學地環系自有照片 數據分析與模擬:利用程式設計與數值分析觀測結果。 圖解:程式設計與觀測地震 版權:中正大學地環系自有照片 學習地震知識的導覽與解說。 圖解:學生對民眾解說與導覽地震教育 版權:中正大學地環系自有照片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本系的諸多課程具有觀察,實驗、專題實作等學習方法的使用,建議高中生在高中的日常學習上能夠積極觀察並嘗試探究與反思現象或特定對象,並試著將心得或結果整理與表達。 |
建議選修地球科學加深加廣課程,且可抽空於戶外進行岩石、岩層或地貌觀察。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與相關科系相同處為以生態學與地球科學為學習之主軸,瞭解大自然運行的奧秘。相異處則本系強調自然與人文科學的整合,理論與實務的兼顧和應用,在教學與研究上統合生態學、地球科學、環境資源、海洋、經濟、政策、文化及教育等學科領域,建構整體性的自然資源及環境課程架構,讓學生有跨領域的學習機會。 |
本系是地球與環境科學並重(因為屬於同一系統),可跨領域學習,與其他環境工程系與地球科學系切割學習的方式不同。同時本系也與本校生醫系有跨領域學程,另與理工學院共組跨領域微課程,學生可依其興趣選擇其未來出路。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畢業後可從事獸醫或環境工程等職業是本系畢業出路最容易被誤解之處,原因可能是因為本系可以學習到很多動物的生物學與環境保護及管理等相關知識。 |
誤解:地球與環境科學系畢業就業不易。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常被誤認為與獸醫或環境工程學系相關。本系的學習主軸為生態與地球科學,,強調自然與人文科學的整合,結合生態、地球科學、環境資源、海洋、經濟、文化及教育等課程知識,讓學生有自然與人文跨領域學習的能力。 |
地球與環境科學常被誤解為偏重記憶與野外觀測的學門,但事實上本系為結合眾多科學方法並兼具理論與應用的科學。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自然與環境是一個複雜而多元的特性,不是只有單一自然本身的生態與地球科學問題,還有人類社會相關的環境資源經濟、文化及教育等影響。對於喜愛“自然”的同學們,可以籍由本系課程設計的安排,找出對於自然專業領域的方向,進而擴展跨領域知識整合的新方向。 |
1、地球與環境科學研究面相多元,可依個人興趣與專長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
國立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 地球與環境科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保育生物學以生物學為基礎、融合自然與社會科學之學理與技能,並落實於實務操作的危機處理應用學科,同時以瞭解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之保育與經營管理的理論、應用與實例為教學目標。 版權: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系自有照片 生態田野調查結合本系教師專長,傳授田野調查所需的技術和方法設計並實作,使學生獲得生態研究工作的田野調查知識和經驗,對於有志從事生態研究工作的學生而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入門課程。 圖解:於東華校園內進行生態調查 版權: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系自有照片 野外地質考察藉由台灣地質、地形資源的介紹,讓學生瞭解自身所處的自然環境及所擁有地質、地形資源,培養建構鄉土教學資源,並瞭解自然環境的奧秘及大自然環環相扣的基本定理,進而愛惜我們所擁有的這一塊土地。 圖解:學生至中國武漢野外調查 版權: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系自有照片 環境教育在於幫助學生瞭解環境教育源由、目的、內涵、及背後深層理念,培養分析及解決環境議題思辨能力及行動力,提升環境敏感度及培養與自然對話能力,深化對人與自然的關懷並願意承擔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圖解:學生於合歡山進行實察 版權: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系自有照片 |
野外地質戶外教學方式進行野外調查 圖解:實務考察課程,觀察大自然地形風貌。 版權:中正大學地環系自有照片 野外地球物理
儀器操作與實習、跨校合作學習 圖解:儀器操作與實習 版權:中正大學地環系自有照片 地震教育
利用模型學習地震知識,並訓練學生的導覽與解說。 圖解:地震科學教育導覽與解說 版權:中正大學地環系自有照片 程式設計
實用性、跨界性高 圖解:利用程式設計與數值分析觀測結果。 版權:中正大學地環系自有照片 環境汙染物傳輸
室內課程教學,提升學生環境科學專業素養。 圖解:環境污染物傳輸課程教學投影片 版權:中正大學地環系自有教學投影片 |
國立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 地球與環境科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版權:范美玲提供
范美玲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畢業、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碩士及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博士。 曾擔任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助理、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臺北市政府技士、臺北市政府股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技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秘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科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任技正兼科長、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副場長及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場長。目前在台北行政院農委會主任秘書。
游麗方日本國立信州大學經濟學部學士、美國德州州立聖休士頓大學商業教育碩士、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研究博士。 曾擔任日本東京大學社會情報研究所客員研究員、大漢技術學院財務經融系講師、大漢技術學院休閒事業經營系助理教授、大漢技術學院流通與行銷管理系副教授。目前在大漢技術學院研究休閒遊憩與觀光餐旅管理系擔任系主任,及兼任研究發展處研發長。 版權:饒瑞玲所有
饒瑞玲學歷: 1. 實踐家專 2.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碩士 經歷: 1. 花蓮縣政府主計室科員 2. 花蓮高商會計室組員 3. 公賣局花蓮酒廠會計室組員 4. 花蓮縣環保局會計室主任 現職: 1. 花蓮縣環保局副局長 「國家文官學院簡任官訓練及格」 版權:干仁賢提供
干仁賢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地政系畢業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系與環境學系(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畢業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育博士班教育政策與行政組博士生 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工程管理處土地組組員 花蓮大富國小、中城國小代理教師 花蓮縣溪口國小教師、組長、主任 花蓮縣港口國小、中原國小校長 花蓮縣環境教育輔導團召集人 版權:楊淳凱提供
楊淳凱博士 2021/11 京都大學理學研究科生物科學專攻 碩士 2016/09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學士 2015/06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現任職業:生態及永續科學跨領域研究中心 博士後 專業領域:生態學、動物行為學、兩棲爬蟲學 跨領域研究:獸醫、毒物學等 教學經歷:指導過數位學士班研究專題 於部分大學課程當中擔任講師 於台灣各地舉行科普演講 其他:創立公民科學家社團:這是『蛇』麼東西,台灣蛇類志工調查 |
圖解:林翰君 版權:經系友本人同意提供
林翰君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學士 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碩士 銓日儀企業有限公司海洋測量工程師 碩士主修構造地質學,參與多次野外地質調查。於本系畢業後進入海洋測量領域,從事海洋水文量測與地球物理探勘,出海運用儀器執行離岸現地的地形、地貌、地層剖面、磁力異常等勘測,主要參與臺灣離岸風電場址開發前調查、中油天然氣管線定期性巡管檢測等相關測勘專案;除此之外,也曾參與地質鑽探船執行地質鑽探任務。 圖解:官思妤 版權:經系友本人同意提供
官思妤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學士 國立中正大學應用地球物理與環境科學碩士 從本系畢業後,在本系擔任兩年研究助理,再於本所進修取得碩士學位,目前於美商傑明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擔任正工程師。 圖解:吳政倫 版權:經系友本人同意提供
吳政倫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學士 國立中正大學應用地球物理與環境科學碩士 於地環系所畢業取得碩士學位後,目前任職於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中心。 圖解:黃俊評 版權:經系友本人同意提供
黃俊評中國文化大學地質系學士 國立中正大學應用地球物理與環境科學碩士 台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 高中時發現對地科有濃厚興趣,因此大學從可接觸實物的地質開始啟蒙,至研究所針對氣候變遷探討,由立體空間配合時序變化,對地球鑑往知來,進而求職時選擇能改善大氣及土地污染的環境工程顧問領域,目前於台境企業公司擔任工程師,針對各縣市環保局公告之土壤地下水污染場址執行規畫及改善工作(負責蘇澳油污污染場址)。 圖解:林均祥 版權:經系友本人同意提供
林均祥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學士 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碩士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HannStar)高等工程師(資料科學家) 進入地環系後第五年獲得學、碩士學位,並在碩班的研究過程中結合數值模擬與Ai技術,從中找到自己未來出路,目前將所學貢獻於電腦硬體產業。 |
國立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 地球與環境科學系 |
|
---|---|---|
多元能力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
性格特質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