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中國音樂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藝術學群
音樂學類 |
藝術學群
音樂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403514台中市西區民生路140號 |
校本部 220新北市22058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
學系特色 |
臺中教育大學為中部地區唯一設立音樂學系(含碩士班)的國立大學,本校前身──台中師範及台中師專,自日據時代起,便是中部地區培育音樂人才重要的搖籃,造就無數音樂菁英,聲譽卓著。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中國音樂學系秉持「嚴謹的教學落實中國音樂之經典傳承及積極的表演增進傳統音樂之現代發展」為辦學宗旨,以達成「發揚中國音樂、復興民族文化」的教育使命。透過中西並重、古今兼備之專業課程學習,培育中國音樂表演、創作、學術理論及多元運用四項人才。 |
學科意涵 |
本系自九十五學年度起招收鋼琴、聲樂、弦樂、管樂、擊樂、國樂與理論作曲主修的學生。本系專兼任教師均為國內外音樂演奏或理論之碩博士,師資陣容堅強、教師專業學養均佳。學生將透過演唱(奏)與創作的學習與涵養來表達音樂藝術之美,以及音樂教育理論與實際的學習,培養音樂教育能力,使建構理性與感性的思維與表現。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本系術科個別課程含主修、副修及畢業製作,採師徒制一對一方式學習,以達學習成效,使學生在音樂演唱(奏)與創作等專業演奏或理論相關能力具備相關演奏與表現能力。 圖解:柏林愛樂長笛首席卡爾.海因茨.舒茲大師班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團體實踐課程:透過室內樂或大型合唱(奏)課程,在團隊中共同合作學習,提升專業能力與群育涵養。 圖解:音樂學系弦樂團巡迴演出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演講式課程:以老師講授為主的課程或專題演講,進行各類研究 圖解:專題演講活動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
培養舞台表演實踐的能力 培養個人演奏的能力 增加音樂學理知識 多元音樂應用的能力 音樂文化多元的學習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高中階段可持續充實個人之主修樂器或理論作曲專業技能,並兼顧學科理論的學習,以為參與全國大學入學音樂術科考試做準備。 |
提增個人術科能力、追求卓越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寫作表達能力、邏輯思考能力、自主規劃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與中國音樂學系不同之處,本系以西方古典音樂與樂器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與主體。 |
臺藝大中國音樂學系招生人數多、學制多,為培育最多國樂人才之相關系所。擁有一流的專業師資,來自首屈一指的臺北市立國樂團、臺灣國樂團,以及傳統音樂資深研究者。在課程教材方面,則因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在辦學過程中,不斷調整因應,讓中國音樂學系的學子,不僅對於本系課程廣泛涉獵、更能具備「立足臺灣,放眼世界」、「綜觀四海,鍾情傳統」的宏大音樂觀與明確的中國音樂文化認知。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當音樂家會餓死? |
本系以表演為主、學術為輔為教育宗旨與目標,並鞏固核心演奏課程的環狀課程架構設計,聘請專業名師、藝人蒞校客座講學,提升學生多元領域之學習,並非只有演奏職業可發展,畢業學生出路其實很廣泛,還有創作、教學、行政、研究、其他等多元的工作出路。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如附件檔案 |
以往同學會以為本系演奏比重占最多,但除了演奏外,另還注重「技術」與「理論」二種性質課程之間的互補與進階,以技術課程為核心主軸,以培養優秀展演素質為目的。再由學生根據自我性向及興趣選擇課程、自行配課,培養學生多元興趣與專長。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畢業學生除了就業外具有多元化出路: |
國樂系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3630800400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中國音樂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音樂劇製作實務「音樂劇場」這個術語用來指涉三種主要劇場類型:歌劇、輕歌劇及音樂劇,是跨學科的整合研究,概念性來說其涵蓋了音樂學與劇場研究。本課程旨在探討音樂與戲劇如何一起運作?如何結構音樂、動作、角色、空間、時間及所有連結戲劇文本的元素,以音樂劇研究切入學習的視角,從「音樂性」與「身體行動」的關係,透過劇場活動、 圖解: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音樂劇演出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舞台管理導論
舞台管理在劇場及音樂會演出都是一個重要的位置,良好的舞台管理絕對是演出成功很重要的關鍵。舞台管理包含(一)排練前期(二)排練期間(三)劇場周及演出(四)演出結束四個階段,如何規劃排練場事宜、紀錄排練相關資料、演出執行技術點等等行程規劃,是舞台管理重要的任務。 圖解: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音樂劇演出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音樂教育概論透過各類探討中西方音樂教育的書籍與文獻、相關媒體資源、不同國家音樂教科書之比較、四大教學法之簡介,以及臺灣暨世界不同國家對於現行音樂教學之現況與改革相關資料與影片,進行通盤理解、探討與熟悉,明瞭音樂教育之重要性,以及音樂教師之應有的素質與能力,並透過不同學科層面理解音樂教育,進而對於音樂教育具有宏觀 圖解:長笛滑管發明者Robert Dick講座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
合奏藉由各種樂曲的排練,建立群己合作觀念,指導樂團組訓及樂曲處理要領,增進學生對經典曲目與新創作樂曲之演奏能力。 音樂的跨領域應用採用多媒體影音教學方式,探討各類不同領域藝術與音樂的互動及需求,從而瞭解音樂與其他藝術的合作模式及藝術表現的多面創造力。並且藉由在課堂中學生們的分組討論,以培養他們創意思考的主動性及團隊的互動關係。 民間歌謠概論認識中國各地方的民間歌謠,使學生從歌謠的歷史面向、地理環境了解各地歌謠的內涵與音樂特色,進而對於演奏、欣賞或研究能有基本之概念。 電腦製譜介紹電腦音樂發展與現況,藉由實務操作應用程式,熟悉製譜各項功能,配合軟硬體之發展與就業市場之需求,建立整體之架構概念。 主修(個別課)1對1音樂個別指導課,增進舞台表演能力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中國音樂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圖解:王秋雯聲樂家 版權:王秋雯老師提供
王秋雯聲樂家各位同學好,在台中二中音樂班主修聲樂時,就很嚮往能在大學期間習得更專業的演唱能力,幸運地就讀中師的四年中接觸到許多優秀、充滿愛心的師長教授,收穫到滿滿的能量,無論是專業能力的積累、展演能力的機會練習,還有許多相關音樂教育的涉略,都不斷地為我畢業後留學旅義十多年奠定了非常重要的種子。 畢業後即赴義大利,帶著大學四年所吸收的養分與基礎,旅義期間扎扎實實地順利的取得演唱家文憑、聲樂最高文憑、以及聲樂室內樂博士文憑,並且獲得許多與樂團及歌劇院演出的邀約,期間並擔任過義大利名歌劇導演的助理導演、歌劇鋼琴伴奏多年,也是義大利國立音樂院聲樂助教。回台後於母校擔任兼任聲樂助理教授並且不定期地參演NSO國家交響樂團的歌劇演出。 圖解:陳孟亨副教授 版權:陳孟亨副教授提供
陳孟亨當年同時錄取所有聯考第一志願的我,因為以擔任老師為志向,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台中師專並加入音樂教育組就讀。在這個充滿音樂的環境中,老師與學長姐們無私的教導與關懷,讓年輕的我們愉悅地在這個充滿正能量的環境裡學習與成長,這樣如同大家庭般的好的鏈結,一直到現在,仍維繫在我們的工作與生活歷程裡。 自台中師專(現台中教育大學)畢業後,為了追求直笛吹奏的夢想,兩度辭去了正式學校教師的工作,在美國波士頓求學的兩千多個日子裡,雖然艱苦卻十分的充實,也帶給我未來在教學的路程上許多的養分與實力。一把直笛翻轉了我的人生,曾經徬徨拿著直笛演奏博士學歷回台灣是否會找不到工作,但憑藉不斷的努力,從演奏、從通識、從推廣、從扎根,堅持將所學回饋給台灣的理想,成就了今天的我。 未上傳圖片
吳盈麗老師本人在職進修就讀碩士班音樂教育組,碩士班之前已在小學服務15年。想進修的原因是希望能將十多年的音樂教學經歷結合專業理論,做進一步的反思探究。兩年的碩士班生涯,我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同學,一同到德國及北京參加國際音樂教育研討會與世界接軌,過程雖然辛苦,卻留下了深厚的革命情感以及難忘的人生經驗。 畢業之後,回到我熱愛的音樂教學工作,在教學中能用更專業及彈性的角度去看待學生們各種差異化的學習歷程,並找出各種解決方案。在累積多年的教學經驗之後,深知教學與行政之間必須建立有效的合作關係及支持系統,便開始接觸校務行政工作,取得候用主任資格,期許未來有更多磨練的機會為學生及教育盡一份心力。 |
蘇文慶蘇文慶(1958年)臺灣音樂家、作曲家、指揮家,並會演奏笙、嗩吶、二胡等樂器。現任臺藝大國樂系薦任副教授。榮獲1979年及1981年分別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之國樂創作獎、1988、1989年獲得新聞局優良唱片類金鼎獎、1990年獲十大傑出青年。 蘇文慶創作作品類型十分豐富,包含宗教音樂、現代音樂、舞台劇、音樂劇及大型舞劇等,二胡協奏曲《燕子》、柳琴協奏曲《雨後庭院》、音樂劇《牛郎織女》、國樂合奏《台灣追想曲》、《風獅爺傳奇》等曲皆常為國樂團演出。
溫金龍國際知名的二胡演奏大師,擅長以嶄新手法詮釋不同類型的音樂,演奏生涯創下多項世界第一的紀錄,包括:第一位以站立姿勢演奏二胡的演奏家;第一位發明電子二胡的演奏家。並曾與西崎崇子、坂本龍一、香港管弦樂團、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弦樂團、台北市立國樂團等團體合作演出◦ 溫金龍至今已推出23張個人演奏專輯,並曾參與知名藝人劉德華「真我的風采」演唱會演出,成功的將二胡音樂引進流行音樂市場。近期熱心二胡教學,並指導創立「十全十美女子樂團」,帶領本土培育的二胡演奏新秀,要以全新的舞台演出型態,為二胡音樂注入新的創意與活力。
林心蘋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主修音樂教育。 目前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文化大學, 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其作品善於應用不同音樂風格的元素,結合中西樂器的特色,牽動著演出者與聽眾的情感與想像空間, 新穎中帶有嚴謹,時而融入各地文化獨特的意境,架構出豐富故事性的音樂影像,呈現一種既優雅又純樸的姿態,容易理解且不感艱澀,深受一般聽眾與專業人士的喜愛。重要作品: 【大武山藍】、【馬赫坡上的彩虹】等,音樂設計與編曲: 【蝴蝶寶寶歷險記】兒童音樂劇、【賽貂蟬】音樂舞台劇、【落花斷情雨-布袋戲戀歌】等。
江振豪臺北市立國樂團副指揮,自 2014 年臺灣國樂團首屆「菁音爭揮」青年指揮選拔比賽獲首獎後展開其指揮職業生涯,為臺灣最活躍的青年指揮家之一。江氏對合奏藝術懷抱深厚熱情,指揮風格精確細膩而不失奔放,擁有效率絕佳的排練技術與藝術感染力。除國樂團曲目與經典交響作品外,亦擅長當代音樂作品,多次擔綱新作首演指揮,並大量涉足流行音樂以及劇場等跨界合作,在各領域皆廣受好評。曾獲臺藝大110學年度傑出校友之一。 近年入圍 4th Città di Brescia-Giancarlo Fachinetti Conducting Competition與Ferit Tüzün Conducting Competition之準決賽,受邀參加挪威Dirigentura、義大利Accademia Chigiana與芬蘭Fiskars Festival等重要活動,並接受Danielle GATTI等大師指導。
郭靖沐2013 年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碩士班,主修古箏,師從張儷瓊教授。現為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講師、三個人3peoplemusic 團長及中央 C 室內樂團團員。自青少年起便摘下國內多項箏比賽桂冠的他,近年致力於箏樂的探索,摸索自身、箏樂與這個時代的關係。於2017至2019年間,策劃三場以新音樂為主題的箏樂音樂會《箏新視野》。在精進新音樂以及傳統音樂以外,以作曲家的身分發表了多首創作。 2013年起與笛—任重、阮-潘宜彤共組『三個人』樂團,是一支同時具備古典底蘊與當代思維的創作型室內樂團。2021年出版三個人專輯《嬗》獲第33屆傳藝金曲獎的最佳跨界音樂專輯獎,同時入圍最佳作曲、最佳錄音獎。2023年出版三個人專輯《三個人的他》。2024代表臺灣前往巴黎參加文化奧運演出。同年受邀德國威瑪藝術節參與《演算法和諧》演出。演出走訪日本、韓國、德國、法國…等國家,奏響來自臺灣新生代的聲音。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中國音樂學系 |
|
---|---|---|
多元能力 |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
性格特質 |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3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3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