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體育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運動學系 |
|
---|---|---|
所屬學群 |
遊憩運動學群
體育學類 |
遊憩運動學群
體育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403514台中市西區民生路140號 |
校本部 500207彰化市進德路1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學科與運動術科並重, |
本系成立於民國90年8月,是國內首個以運動學系為名的系所,辦學特色為:1.培育中等學校體育師資、國民中學表演藝術師資、運動教練、運動防護、運科研究人員為主。2. 專任教師多位具有博士學位或國家代表隊教練資歷。3. 強調學以致用,鼓勵同學參與競賽與產學合作,多位同學具奧運、亞運、世大運金牌或參賽資格。4. 植基台灣、放眼全球,同學擁有至歐、美、澳、日、韓及中國等地申請交換之機會。5. 系友遍佈於全國 |
學科意涵 |
透過身體活動達到教育的目的, |
運動學系的課程設計涵蓋運動科學、專項運動技能、運動防護、運動表演藝術和健康促進等運動相關專業知識及技能為主,目的在培育具全方位專業知能與服務熱忱之體育運動專業人才。 |
學習方法 |
1.體育專題式學習:透過主動思考、探索、回應的方式,培養學生體育運動專業能力、厚植學生多元創新之專業素養。 2.實作學習:設有運動生理學實驗室、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傳承運動科學儀器應用知識,厚植健康科學能力、提升運動習慣養成之科學知識。 3.合作學習:團體成員間互相溝通、合作、交流,用積極性的態度來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展現團隊合作之精神。 |
課堂講授:運動科學、運動防護、健康促進等知識傳授。 實作教學:專項運動技術演練、運動訓練實務操作及運動防護實作等。 校內外教學現場實地學習。 運動相關公部門及業界參訪。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
掌握一定的運動知識、運動技術和運動技能,有助於提升身體素質和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此外,增加對運動科學科普資訊的研讀,能讓學生具備先備知識,對本系的學科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與其他體育學系、運動休閒相關學系之最大差異在於本系為師培與非師培並重之系所,學生可於入學後選擇修讀教育學程,師培生可選修學、術課程,以利於應用在國小體育教學上;非師培生可選修基礎賽會管理、保健與運動休閒方面等課程,學生可視個人生涯規劃,透過多元之選擇,以符合學生之期待。此外,本系所有教師皆具備博士學位與術科專長,能提供學生多元之學術科輔導,兼重學術科均衡發展。 |
1. 本系擁有多位學有專精、跨領域博士級和國家代表隊資歷的堅強師資陣容。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體育系學生畢業除了當小學老師、健身教練以外,還有其他出路可以選擇,例如:創業、運動中心、公務員(體育行政)、學術研究等。 |
本系畢業生除了擔任中等學校體育教師外,也因具備運動相關學術科專業能力,能成為優秀運動教練、運動防護員、運動表演藝術等專業人才,畢業後的生涯發展多元、選擇廣泛。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配合學校之發展願景,著重於培育國小體育師資;有別於綜合大學之體育相關科系,以招收具備運動專長之績優生為主。近年來逐漸轉型為兼重師培與非師培之課程內容,整體課程內容安排與傳統體育學系之課程規劃仍有不同,具備術科專長之學生入學後,也需致力於課業學習;非運動專長生入學一同修習術科課程精進運動知能。 |
一般人容易對運動及體育學系學習內容產生誤解,認為只要會運動或參加比賽就可以,這種看法並不全面。本系的課程設計強調學科與術科並重,目的在培養兼具學科與術科能力之體育師資、以及培育具外語與多元專業能力之運動產業與研究人才。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歡迎至本系網頁>學生園地>查看課程暨職涯地圖 ,系所網頁(https://pe.ntcu.edu.tw/)查詢相關資訊或電話洽詢(04-2218-3413)相關事宜。 |
本系教學方式強調理論與實務的配合,學生除應具備專業運動知識與技能外,並可以參與校內外體育運動服務工作,以增加其實務經驗,落實體育運動專業理論與實務配合的教育目標。此外,本系課程設計除了培育中學體育師資為主,配合社會需求,開拓與體育運動產業相關的課程,以提供更廣泛的職業選擇。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體育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運動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體育課程設計
1.透過教育學的觀點來了解體育與青少年運動相關之議題。 體操
1.認識競技體操運動項目 進階高爾夫
1.了解高爾夫的技能、規則與欣賞。 圖解:前往高爾夫球場體驗高爾夫運動的樂趣 老化及老年休閒活動規劃與設計
1.了解高齡學的定義與內容。 圖解:協助機構舉辦筋膜放鬆活動 體育活動專題總整大學修課期間修課意涵,使學生了解體育活動設計內容與流程、具備實際規劃與執行活動能力,以及實際操作體育活動。 圖解:體育活動專題成果發表 |
運動生物力學
1. 提昇運動生物力學基本知識。 解剖生理學
本課程教學目標為提供修習同學認識人體骨骼、肌肉、腦神經、皮膚、心肺血管等構造,建立人體解剖生理學之知識基礎,將來在修習運動生理、運動訓練、生物力學等體育相關基礎課程時,銜接更為容易。 未上傳圖片 運動訓練理論與實務
本課程之教學目標係藉由國際運動訓練科學教學之理論基礎,由授課教師輔以實例說明,使同學能清楚瞭解運動之訓練原則,藉此同學能以小組討論方式逐步提昇各專項訓練知能,課程結構融合國際最新訓練期刊、競技運動趨勢與傷害防護之概念,透過反覆研讀與討論,以達到教師、教練與運動指導者基礎工作能力為目標。 未上傳圖片 體育行政與運動管理
1. 增進對體育運動基本知能與技術。 運動貼紮實務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運動貼紮基本原理、熟練運動貼紮技巧,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體育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運動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何佳霖2001/09,原就讀臺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科,因輕艇運動成績績優保送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於大學期間學習到許多競技運動專業知識,並透過實習制度教學相長,更加提升運動成績,並於2013年報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碩士班繼續鑽研運動相關學術課程。 97年全國中等輕艇錦標賽擔任教練指導選手獲得五金六銀,98年全國運動會擔任臺北市全運會男子輕艇隊教練,指導選手獲得一面銀牌,也是臺北市輕艇競速項目第一面獎牌。104年全國運動會擔任彰化縣輕艇競速代表選手,獲得一金一銀。2016年亞洲龍舟錦標賽獲得兩金。2017年世界龍舟錦標賽榮獲三銀一銅。2018年巨港亞運獲得兩金一銀。 未上傳圖片
黃嘉君國小至高中時期接受游泳訓練,辛苦兼顧學業與運動成績,2001-2005年就讀於臺中師範大學體育系,培養運動專業知識基礎、體育教學知能、以及本身游泳專長之教學知能。因對運動科學的興趣,2008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班,鑽研動作行為學,並在2013年於學取得博士學位。 2001年就讀大學後,在暑假期間開始接觸游泳教學,培養厚實游泳教學知能,2008年開始於大專院校兼任講師,教授體育課程,包括游泳與足球專項課程。2016年在逢甲大學體育事務處擔任助理教授,除了在體育課程,亦擔任體育館營運經理協助行政工作,也因為大學與研究所期間培養的專業知識,2018年獲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補助。 未上傳圖片
林浩群2006~2010台中教育大學體育系,在校期間積極參與了許多校內活動,也試著擔任了一些職務,包括籃球球隊隊長、體協會副會長以及體表會總召,在這過程中學習到的不只是職務本身的細節還更了解到如何與‘人’協調溝通,這才是如何圓滿事情的根本。 畢業前就確立我想走健身產業的方向,在退伍後考取私人教練證照去台北大型健身俱樂部任職(103-105),之後與一群教練在台北市中心開了一間健身工作室(105-107),營運狀況很順利也累積不少網紅甚至藝人學生慕名而來。剛好有契機回到台中,與運動產業各領域專業者(醫生、營運管理者)成立一間訓練站(107.11),目標將肌力體能訓練的概念帶給一般會員 未上傳圖片
邱泓儒高中時期我就讀高識,對於能進入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聞到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但在這裡學習不嫌晚,同學各有所長,所以能有各項運動項目學習時的楷模;校內更有學校師資培育的機會,學習教育、人文、管理不同學系的課程與體驗特色活動,以及參與各類社團和校隊的機會,只要願意,絕對走的很踏實。 大學階段不論是學科亦或術科的學習,都可以朝自己想嚐試的未來工作作準備,大學期間自己有曾在外游泳教學作為打工,也有許多同學擔任教練或作就業準備。畢業後任教於國小,回想當時因為有體育系術科的基礎、以及完整的師資培育課程,同時系上老師願意在背後辛苦付出推你一把,在教師甄試或教學現場方面都十分受用。 |
版權:自由時報。
王信凱108年榮獲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國SUPER教師獎 任職於台南市安平國中 版權:經本人同意,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體育室照片放置。
王志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體育室 室主任 版權:嘉義縣政府勞工暨青年發展處網頁。
陳奕翰嘉義縣政府勞工暨青年發展處 處長
蘇柏亞曾獲2018亞運跆拳道金牌、2019世大運金牌等 代表我國參加2020東京奧運 版權:消防局提供。
白湧文消防局 教育訓練科員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體育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運動學系 |
|
---|---|---|
多元能力 |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2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2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3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