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教育學群
特殊教育學類 |
教育學群
特殊教育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403514台中市西區民生路140號 |
校本部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大學部課程之特色在於: |
本系在特殊教育界具開創與推動之地位,師資多元,學有專精,在培育國小特殊教育師資方面具備悠久歷史與豐富之教學經驗。此外,本系亦常舉辦學術與實務研習,順應國際特殊教育潮流,積極開拓特殊教育相關領域進修管道,畢業生可選擇國內升學或出國留學。 |
學科意涵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特殊教育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 下載詳細資料 |
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是為滿足身心特質顯著地低於或高於常模或平均表現水準的特殊需求學生,而提供特殊教育方案及其他相關服務的獨特需求所特別設計的教育措施。 |
學習方法 |
【實際教學現場參訪與見習】本系許多大學部課程經常安排學生至鄰近縣市之各個特教學校或機構進行實地參訪,讓系上學生對於特殊教育之實務現場有更實際的了解。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參與辦理特殊教育學生相關營隊】本系學生自行組成義工隊,協助各個特教協會辦理特殊教育學生之營隊,也開放志工名額給系上學生參與,讓學生能有更多機會接觸和照顧特殊生。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辦理學生增能研習活動】本系經常於班會時間或各年級共同未排課時間,邀請教育或特教相關講師來開設研習活動,讓學生對於相關議題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及探討。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與現場教師進行特殊教育學生個案處遇和教學研討】本系實習課程是進入特教現場進行教學,現場輔導教師用心指導學生個案處遇和討論教學成效。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特殊教育教學實習】本系大學部開設國小資賦優異、國小身心障礙和學前特殊教育之教學實習,多元的實習課程讓系上學生累積更豐富且全面的教學經驗。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
邏輯推演:泛指從一個思想(概念或判斷)推移或過渡到另一個思想(概念或判斷)的邏輯活動與學習。 版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個案分析或研討:針對國內外實務教學個案,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培養分析解決問題、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責任心的能力。 版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團隊學習:經由分組合作團隊學習,彼此進行知識分享、問題交流、共同解決待答問題,完成共同目標。 版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特殊教育服務對象為身心障礙或資賦優異等具特殊學習需求學生,建議高中生可以多多參與營隊或義工服務,非為了升學指向,而是真正藉由活動體悟同理他人,培養「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精神外,在活動中充分分組活動也能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也可以透過活動剖析自我,確認自己的適配度。 |
1.參與校內外志工活動,累積社會服務學習經驗。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同屬於教育學系,特殊教育、普通教育與各種專業教育學系一脈相承,因應融合教育的思潮,都會強調學習環境必須能夠尊重包容學生的個別差異以期促進教育統合。而相異之處,相較於教育學系對象為普通學生,特殊教育服務對象為具特殊學習需求學生,因此對於課程、教材、教法、組織形式和設備等方面,都會因應個別需求進行調整,以開發每個學生的身心潛能。 |
特教系和教育系、幼教系最大的差別在於未來教學對象不同,故課程設計有所差異,以從事教職來說,教育系畢業生是擔任國小普通班老師,但特教系畢業生是擔任國小特教班老師。幼教系畢業生是當幼兒園老師,不過因為特教領域也包含了學齡前兒童,故學生若有修習特殊幼兒學程,畢業後也可至特幼學校、或特殊學校幼兒部任職。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人會認為特殊教育學系只能培養特教老師,此為錯誤觀念。實際上系上開設課程出了教育理念與專業外,也介紹輔助科技及特教相關行政法理制度,並且涵蓋心理學、復健醫學、人體生理學等科目,使學生具備多元知識。如果沒有修畢師培課程,亦可根據個人興趣,發展教育行政、社會福利、特教機構服務、輔助科技研發及教保人員。 |
特教系畢業後不僅僅只能成為國小或學前特教老師,還可以成立個人工作室推廣適性教育,以及進入非營利組織、早期療育機構、教育基金會、輔具教材研發產業服務。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人會認為特殊教育學系只能培養特教老師,此為錯誤觀念。實際上系上開設課程出了教育理念與專業外,也介紹輔助科技及特教相關行政法理制度,並且涵蓋心理學、復健醫學、人體生理學等科目,使學生具備多元知識。如果沒有修畢師培課程,亦可根據個人興趣,發展教育行政、社會福利、特教機構服務、輔助科技研發及教保人員。
|
刻板印象多是特教需要愛心、耐心就好,但實際上更需要的是專業知識,四年所學並非單純照顧養護小孩,而是培養教學能力。而智能障礙僅是特教13類身心障礙之一,特教領域還包含了資賦優異及普通班基礎概念。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研究所課程包含日間碩士與夜間在職專班,旨在培育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之專業人才。 |
堅持走特教領域的動力:特教孩子或許是一般人眼中「很難教的學生」,但對特教教師而言,能看著孩子因為自己的付出,成績逐漸開始有了起色,甚至在待人處事上變得更開朗有禮貌時,內心的感動是難以言喻的,這也成為了繼續走特教領域的動力。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特殊教育導論
1. 讓學生了解特殊教育者瞭解何謂特殊教育,及瞭解特殊教育與與普通教育的關係。 未上傳圖片 資賦優異教育概論本課程為資優教育師資培育的初階專門課程,為資優教育進階課程必備之知識基礎,旨在建立職前與在職教師對資優學生特質與學習需求的認識,並且了解資優教育的理念與方法,能夠提供資優生適性教育與發揮潛能的學習環境,同時對於資優教育的實施狀況與發展趨勢具備適當的理解基礎。 未上傳圖片 特殊教育教學實習
1. 培養樂於接納身心障礙學生之態度。 未上傳圖片 身心障礙教材教法本課程是讓學生了解如何對特殊兒童進行適當的教學,因此課程重點包括認識特殊兒童之學習特質、了解目前特殊兒童課程發展的趨勢、了解各種教學法的實地運用。 |
各類教材教法暨教學實習本系專門課程,每一特教組別均安排4學分的教材教法與實習課程,提供學生在自足式特教班、資源班、普通班(融合)、資優資源班見習與試教的機會。在不同情境下,接觸各類特殊需求學生,獲得更多元的教學實務經驗,為日後教學奠定深厚的基礎。 圖解:教學演示現場 版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服務學習為培育優秀之特教教師或相關領域之專門人才,重視校外服務學習經驗,希望透過服務學習在不同情境中,藉由接觸各種特殊需求的學生,使其對特殊教育有多元的教學實務經驗,能為日後教學或提升就業競爭力奠定深厚的基礎。 圖解:本系學生於校外活動擔任志工 版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特殊教育學生評量經由熟悉各項測驗評量工具的使用,瞭解並綜合評估特殊學生需求 圖解:學生於課堂中進行報告 版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陳介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教系副教授)我高中時因接觸了身心障礙輪椅的評估,覺得特教這領域十分有趣,於是考入了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學中,系上課程為彈性且師長十分支持我們的決定。當時系上老師引介,讓我有機會去擔任孫世恒老師的研究助理,於是埋下了對研究的興趣。此後便朝向研究的方向走。從事研究需要有一定的耐力與毅力,最重要還是要有興趣。 大學畢業後,我未如同儕一般進入小學任教。雖然有點失落,但我知道做研究是很有趣的。之後出國讀博士,見識不同的文化與思考方式。特教的天地很廣,我因為研究去了美國、巴西與瑞典等地,這是一開始沒有想到的。也許一般人會認為特殊教育學系只是培養學校老師,但其實不盡然,她培養的是各式各樣為特殊學生服務的專業人員。 版權:臺中市西屯區泰安國民小學
邱義隆(臺中市西屯區泰安國民小學校長)教育思潮一直在與時俱進,重視每個學習者的優勢能力與差異性。而特殊教育中的個別化、差異化的教學,更能符合當今國家教育政策的方向;發揮每個學生不同的潛能,適性揚才。 因此,特殊教育不是一門「特殊」的科系與學問,反而是現今教育的基礎與入門。 特殊教育服務的對象為資赋優異與身心障礙學生,對學習者而言,屬於常態分布的二端。資赋優異孩子需要特殊的引導,才更能發揮資赋優異的特質,貢獻特殊的優質能力,利己助人。而身心障礙的孩子,需透過特殊教育的協助,才能適應生活、學習生活,進而照顧自己,甚至服務他人。 版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張妤婷(臺中市北區太平國民小學專任教師)高中的目標,是成為一位老師,因此大學就讀為語文教育學系,因為對於特教有興趣,因此選擇特教為自己的輔系。畢業後,當時的實習以代課抵實習的方式進行大五實習,是擔任三年級的普通班導師,口試時,教評委員知道我的輔系為特殊教育時,問了我多關於特教的問題,後來才發現班上原來有特殊生累積相關經驗。 實習後,很順利的考上普教正式老師,開始了教學的生涯,在教學的第三年後,深感自己有所不足,因此報考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生涯中,學到許多教學現場的寶貴經驗與策略。在學校特教老師退休後,我投入特教老師的工作。目前,我已在特教這工作崗位上十幾年。非常謝謝系上老師們的教導,讓我能在這工作上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就感。 |
圖解:講座「特殊教育實踐方案」現場 版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曲智鑛本系培育出來的「特教老師」,畢業時輔修心理輔導與諮商學系, 大學開始,陸續陪伴許多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發現特殊教育在學校體制與家庭中間的空缺。平時喜歡記錄與反思自已與孩子的對話。 研究所畢業後創立『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秉持啟發潛能,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的理念,希望透過專業的支持與陪伴,成為特殊需求孩子與父母親成長路途上的夥伴!希望讓更多社會大眾認識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認為只有努力改變孩子是不夠的,要同時影響我們身處的環境,相信人與環境是長期彼此相互馴化的! 版權:邱鴻麟老師
邱鴻麟本系第一屆畢業生 已在資優班教書22年,2015年獲得有教育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全國Super教師獎,開發出「天賦教育哲學」,對抗現有的教育制度,天賦無上限,學生的天賦像一棵樹,會不斷茁壯長大。理想中的教育應是孩子因著自己的天賦,長成自己的樣子,明白自己的專長與定位,最後能將天賦貢獻於社會。將自己定位在「天賦經紀人」,找到孩子的天賦,陪他們展現天賦,發光發亮。 圖解:本系師生座談會現場 版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楊廣文因為父親反對就讀教育,而與父親鬧翻,讀公費不花家裡一毛錢,但在考進大學之前,不知道什麼叫特殊教育,但因為公費就讀容許了他在父親面前的任性,而他對於「教育」上了癮,成了對特教上癮的「癮君子」而無法自拔。 熱血教師-「對於特教,我只知道我喜歡,我做了然後我喜歡,我不願意離開它,那比帶一個學生考個100分來得有成就感多了!除了推動校園融合教育方案外,自2014年起,每年暑期為了幫助偏遠山城地區特殊需求兒童生活學習,固定舉辦「瘋特教夏令營」,號召全台不同學區教師進行特教教師課程共備活動,師生共同成長。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10%
|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