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長庚大學 職能治療學系 |
中山醫學大學 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語言治療組 |
|---|---|---|
| 所屬學群 |
醫藥衛生學群
職能治療學類 |
醫藥衛生學群
語療聽力學類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桃園市龜山區文化一路259號 |
校本部 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110號 |
| 學系特色 |
1.課程通過「世界職能治療師聯盟」國際認証 |
本系創立於1994年,為台灣最早設立之語聽專業科系。歷經近30年的耕耘,本系已建立完整的教學與實習制度,並配備國際級專業設備。兩組學生的國家考照通過率長年高於全國平均,甚至屢創百分之百的佳績。專任教師均具國內外碩博士學位,課程依專長規劃,確保學生能在專業領域中獲得最佳養成。畢業校友遍布國內外,持續在臨床與研究領域發揮專業影響力。本系目標為持續引領台灣語聽專業的,培育具備國際視野的臨床與研究人才。 |
| 學科意涵 |
所謂「職能」即泛指人在生命週期中所發生的所有有意義的事,包含自我維持的日常生活、自我增能的學習與工作以及自我提升的休閒與育樂等。而「職能治療」則基於全人的概念,針對個體在發展、生理及心理層面職能表現上的缺失和困難,利用有意義/有目的的活動作為治療的手段及目標,必要時也提供科技與智能輔具的建議與介入。 |
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之教育宗旨在培養具「人性關懷」、「服務熱誠」與「專業化」的語言治療師與聽力師。語言治療師透過專業知識與臨床技巧,協助個案克服溝通困難、改善言語與語言功能,並處理吞嚥相關問題,讓他們能自在表達、自信交流。最終目標,是幫助個案提升生活品質,找回更健康、更有品質的生命。 |
| 學習方法 |
課堂講授 圖解:系上教師以課堂講授方式說明課程 小組討論/口頭報告 圖解:以小組討論與報告方式進行教與學之雙向互動
實作演練 圖解:利用實際操作演練治療及輔助裝置
臨床見習/實習 圖解:至臨床實際操作與演練評估與治療
網路媒體E化教學 圖解:利用多媒體教學 |
課堂講授:由各專業領域具專長的教師進行語言治療相關理論與學理知識的系統性講解,協助學生建立完整的專業知識架構,強化對核心理論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圖解:教師課堂授課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語聽系
團隊學習:課程中透過分組合作,促進學生彼此間的知識交流、經驗分享與相互啟發,培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加深對語言治療專業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圖解:學生於課堂中針對問題進行討論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語聽系
見/實習學習:學生透過臨床見習和實習方式,於三年級時,學生將開始進入場域進行實習,在督導的教學下學習兒童溝通障礙的評估和治療之專業技術。 圖解:學生於聽語障礙實習於替孩童進行語言發展篩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語聽系
見/實習學習:學生透過臨床見習和實習方式,於三年級時,學生將開始進入場域進行實習,在督導的教學下學習成人認知/溝通障礙的評估。 圖解:學生於日照據點替社區長輩進行篩檢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語聽系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職能治療是一個臨床專業,透過設計與執行醫療性的訓練活動來提供醫療服務。因此,建議高中生除了教室內的聽講課程之外,也應多參與需要動手做的活動 (例如實驗課程、綜合活動課程),並增加生活經驗 (例如志工、生活科技與應用等)。此外,職能治療會與其他專業形成團隊;高中生能夠在團體/小組中與他人合作來一起完成任務,也是需要培養的能力。 |
1.增進中英文閱讀能力,積極關注語言治療與聽力相關領域的最新發展與議題。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職能治療師強調全人觀點,從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生活環境等各個面向去綜合評估個案的需求進行治療,協助個案回歸原來之工作與生活。相較於物理治療師使用物理因子來增加肢體的移動性或減緩疼痛,職能治療師利用有意義/有目的的治療性活動並結合輔具的設計與應用,來預防、治療、協助及維持個案生理和心理層面的健康;或減輕及舒緩病者在社會功能障礙對他們的影響,是一個需要與個人及群體有密切溝通互動的健康照護專業。 |
語言治療聽力學系語言組 (語言治療師)、物理治療學系(物理治療師)與職能治療學系(職能治療師) 即所謂的「復健三師」,皆是透過復健治療幫助個案提升生活品質。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公立或私立專科以上學校職能治療學、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組等科、系、組畢業,並經實習期滿成績及格,領有畢業證書者,才能符合專技人員高考資格。若大學非職能治療科系,僅就讀職能治療研究所者,無法取得考照資格。畢業後考取職能治療師證照後,也可再經由其他相關訓練課程,取得其他資格。 |
1.語言治療組畢業的學生只能在醫院工作?其實,語言治療師也可以在學校、社福機構、安養院、輔具中心等地方工作,另外,語言治療師還可以開設「語言治療所」或是從事相關輔具或療育工具、教材等的開發等等工作。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大學部的見習及實習領域涵蓋生理、心理、兒童及社區所有領域,學生在大二及大三即於學期間陸續安排學生至臨床單位進行見習,瞭解臨床實務,大四為全時至臨床單位實習,實習期間通常為每年7月至隔年5月左右,畢業取得執照後可依興趣選擇要執業的領域。 |
一般人認為語言治療是在醫院裡教小朋友的語言課,事實上,一位語言治療師服務的人群,從出生到八十歲,從小朋友的發音、說話、與人互動溝通、到大人的嗓音復健、口吃(語暢)治療、吞嚥治療等都屬於語言治療師服務的範圍。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學生國際交流機會包括: |
1.本校與東海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及臺中教育大學合作,提供跨校雙主修的申請機會,鼓勵學生拓展學習領域並培養跨領域專業能力。 |
| 我的學系 |
長庚大學 職能治療學系 |
中山醫學大學 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語言治療組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遊戲與休閒設計本課程藉由讓學生體驗遊戲休閒元素與職能治療結合之重要性,應用時下熱門之科技、運動或娛樂主題作為媒介,引導學生逐步進入職能治療的專業領域。 圖解:學生於課程當中進行遊戲設計
科技輔具學提供科技輔具相關之理論並將之應用於實務操作演練之中,學生可以藉由參與本課程的實作練習,建立在臨床科技輔具服務提供時之專業溝通、設計思考及輔具研究與發展之能力。 圖解:學生於課堂中進行實際操作
社區職能治療學本課程目標是為學生瞭解社區職能治療與社區復健的相關理論基礎、理念與內涵、現況、服務對象與機構、法規與服務模式、及職能治療在社區各領域之角色、介入與服務內容等,使學生能對目前各種社區職能治療相關議題、服務內涵與制度等皆能有所認識與瞭解,使學生具備社區職能治療學相關知識與技能。 圖解:至校外機構參訪 團體動力學實習課程將以講授、團體討論、及小組活動等方式進行並使用投影片輔助教學。學習與團體動力學在職能治療的應用及治療團體的技巧。 圖解:學生實際演練治療活動 |
吞嚥障礙學在課程中,首先會介紹正常與異常的吞嚥生理機制,讓學生理解吞嚥過程中各階段的功能與可能發生的問題。接著,課程將進一步說明語言治療師如何透過臨床吞嚥評估了解個案的吞嚥能力,並安排實際操作訓練,讓學生熟悉臨床評估步驟。最後,學生也將學習治療介入與後續照護的相關原則,藉此建立未來在臨床工作中所需的專業技能。 圖解:授課操作情形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語聽系
輔助溝通系統課程著重培養學生於特殊教育、輔具資源中心、長照服務及語言治療等多元職場所需之專業能力。內容涵蓋溝通輔具相關政府法規,並結合臨床個案教學,透過操作與實作練習,訓練學生熟悉評估與介入策略。因應溝通與資訊輔具產業持續發展,課程協助學生掌握實務應用與跨領域合作技巧,為未來投入語言治療與特殊需求服務奠定基礎。 圖解:授課操作情形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語聽系
構音與音韻障礙
本課程旨在介紹構音與音韻異常的理論與臨床應用。內容涵蓋正常言語產生機轉、構音與音韻發展歷程、音韻理論在臨床的應用、臨床評估方法,以及常見的治療策略。課程結合理論與實務,幫助學生在理解語音障礙的同時,能將所學知識運用於臨床實習中,提供個案與照顧者適切的溝通建議與治療方向。 圖解:學生練習情形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語聽系 未上傳圖片 嗓音障礙學透過喉部的解剖和運動,了解人的聲音是如何產生的,以及認識用聲習慣和喉部疾病如何影響嗓音品質。本課程結合講授和實作,利用案例講解的方式引導學生聽辨沙啞聲、鼻音聲、氣息聲,同時也帶領學生學習評估技巧和嗓音治療模擬實作,建立學生臨床操作技術,將來應用於臨床工作上。
兒童溝通互動技巧一門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應用課程,旨在培養學生了解兒童語言發展與溝通行為特徵,並能運用專業知識設計適齡且具啟發性的互動活動。課程中,學生將學習觀察與分析兒童的溝通行為,並實際於南屯親子館帶領「歡樂聽說探險」闖關遊戲,將理論轉化為實作。透過課堂與實地活動,學生能深化專業知能,培養創意、觀察與實務應用能力。 圖解:學生於親子館實作情形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長庚大學 職能治療學系 |
中山醫學大學 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語言治療組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紀皇如學士-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碩士-長庚大學行為科學碩士班 1.現職為桃園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職能治療師 2.協助專業臨床教育課程之規劃,並實際參與專業訓練課程之執行,增進專業教育資源。 3.協助規劃失智症日照中心,建立專業之新興領域之服務模式。 4.協助系上見實習課程之進行,鞏固學生專業知能及經驗,提攜後進,不遺餘力。 5.擔任長庚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未上傳圖片
涂育嫻學士: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碩士:陽明大學復健科技輔具研究所 1.現職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室專案經理 2.曾任陽光基金會臺北市私立陽光重建中心主任 勞保局職業災害燒傷者工作能力評估及強化服務計畫主持人 臺灣燒傷暨傷口照護學會復健委員會主任委員 殘障聯盟輔具委員 3.曾參與中美洲燒傷專業人員培訓計畫、印度燒傷婦女康復中心計畫 4.擔任陽明大學兼任臨床技術教師與各學會課程講師 未上傳圖片
鍾孟修學士: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1.愛迪樂有限公司(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創辦人暨執行長 2.愛迪樂居家職能治療所/所長 3.社團法人台灣生活復能健康促進協會附設新北市私立愛迪樂東湖國小社區長照機構/主管 4.新北市私立愛迪樂居家長照機構(長照ABC單位)/主管 5.社團法人台灣生活復能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 未上傳圖片
呂冠廷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藝術治療組碩士班 取得台灣藝術治療學會藝術治療師專業認證(TRAT 2021-003),此認證需完成藝術治療碩士學位,並進行700小時以上實習,及畢業後相關工作資歷一年。共同創立悠活健康促進團隊,進行長照職能治療服務,目前團隊共18位治療師,合作超過100間長照機構。跨足多元場域,致力於陪伴不同族群創作藝術,拓展助人工作的可能性。包含長照機構、康復之家、發展中心、心衛中心...等。 未上傳圖片
陳湘玉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社區精神復健:協同創建精神康復之家、併購微型社區復健中心、共同創辦精神復健機構-秧風工作坊,擔任三個機構之職能治療師/臨床督導/行政營運長。 協同建立中華拓樂健康促進協會並擔任第一屆監事,在服務個案之外,積極拓展服務家屬之觸角。 |
版權:蔡孟儒系友提供
蔡孟儒大學學系、碩士學歷、和博士學歷都是於溝通障礙(語言病理學領域),藉由課程知識與實務工作機會,具體協助伴隨溝通障礙個人達到溝通目的,也深刻了解溝通障礙造成的困境。 擔任近四年臨床語言治療師工作經驗引發出國留學的動機,希望藉由更深入的知識學習,在語言治療特定領域有更多的專業知識,由在美國特殊教育學校、嬰幼兒加護病房、和養護中心實習語言治療和吞嚥治療增加更多的臨床經驗。
版權:王慈薇系友提供
王慈薇大學在校期間,大一至大三的課程幫學理基礎及概念打底,對於溝通障礙族群有了初步了解;大四進入臨床實習,將學理實踐,學習如何實際運用治療技巧及如何為個案設定最符合他們的治療計畫。大學時期加入研究室的經驗,擴展了我的學術視野,對於溝通障礙科學領域的學術研究有更進一步的接觸,也更了解到臨床和學術是相輔相成的,臨床所遇到的問題需要透過學術研究來梳理,而學術得到的新發現也需要經由臨床經驗來進行驗證。 大學畢業,在醫院臨床工作一年後回到母校進修並拿到碩士學位,目前在語言治療所擔任語言治療師。這麼說或許有些誇張,但對於我而言,語言治療師是世界上最有趣的工作了。每個個案都是獨一無二,沒有一種方法適合所有的人,思考出符合個案的治療方式並實際幫助到個案和其家庭,是件很好玩也很有成就感的事! 大膽思考,細心求證,帶上一顆真誠同理的心還有望向生命時閃閃發亮的眼睛,一起在語言治療領域航行吧!
版權:李孟璇系友提供
李孟璇我認為中山醫大語聽系的課綱安排很扎實、完善,每個年級都有重點必修科目,使我能循序漸進地吸收學理知識,又不至於造成過大的負擔。系上多數教授也很歡迎學生們於課堂中提問、討論,讓我不僅是單方面聽取講義裡的內容,更能與教授進行雙向的互動,能快速找到自己的盲點,提升學習效率。再者,學系也會安排許多見、實習機會,讓我能將平常所學,確實運用在實際治療上,這樣的學習經驗非常珍貴,使我在大四時,較好銜接至正式實習! 畢業後我便進入地區醫院執業,除了一般常見的語言治療項目(小兒早療、成人復健),我也是吞嚥攝影、嗓音治療的主責治療師,常與放射科的放射師或耳鼻喉科醫師合作,亦擔任院內教育講師,會為個管師或專科護理師演講,而主講內容為頭頸癌吞嚥問題。 目前,我則是在語言治療所擔任全職的語言治療師,本身也具備長照語言治療師與學校巡迴系統語言治療師資格,也曾擔任線上講師,與幼兒園及國小教師探討學童語言發展和構音問題。 |
我的學系 |
長庚大學 職能治療學系 |
中山醫學大學 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語言治療組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3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