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open day

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新媒體藝術學系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數位科技設計學系
所屬學群 建築設計學群 藝術學群
藝術設計學類
資訊學群 建築設計學群
媒體設計學類
學系特色

新媒系為全國首創,是一跨越人文藝術領域與尖端科技結合的未來學門。它作為推動數位科技與藝術整合的重要推手,以培育前瞻性的「新媒體科技」、「新媒體影像」與「新媒體跨域」等全方位未來藝術創意人才。學系重要定位包括:具高藝術性與創造力領域指標、強調技術與創作思考力之平衡、結合科技應用的獨特創意、發展跨領域與未來藝術的新可能等。學系介紹影片https://youtu.be/KoslVeGYub4

資訊、互動與視覺設計為課程架構核心,搭配紮實的實作課程,培養兼具數位科技與視覺設計的跨領域不可取代性高的人才。系友遍及資訊(如微軟)、遊戲、電子商務(如Yahoo!)、動畫、影視、旅遊、金融、教育等產業,從事軟體開發、遊戲設計(美術、程式與企劃)、軟硬體整合、網站設計、數位教材、動畫與影音設計與視覺設計等工作。

學科意涵

新媒系刊《郭昭蘭 / 科技藝術、新媒體藝術與當代藝術交織》
https://www.nma-news.com/technologyart-newmediaart-contemporaryart/

數位科技設計是應用資訊、互動與視覺設計於數位產品設計的一門結合科技與藝術的設計工程,涵蓋軟體設計、數位遊戲設計、軟硬體整合的互動設計、互動娛樂設計、網站設計與動畫創作等,以及這些設計所需的視覺設計、人機介面設計與使用者經驗設計等的專業知識。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因課程學習與作品創作需要,在「科技藝術」及「數位媒體」部分須具備高度藝術創作之能力,如學生需操作各類數位機具、電子焊接和機械動力製作等手部動作,以及完成數位影像設計與聲音藝術創作等視覺與聽覺辨識能力。

1. 在校學習與成績與資訊科技或互動設計或美術設計等有關之課程有優異的成績學習表現。
2. 在資訊科技或互動設計或美術與視覺設計等有關之課程,有具體的作品呈現,且作品內容能完整展現在這些領域的所學。
3. 學習歷程自述中能具體、明確且深入的自我剖析,並清楚陳述數位科技設計,包含資訊科技或互動設計或美術與視覺設計專業的學習經驗或歷程,同時完整論述自我職涯方向與數位科技設計以及與本系的連結。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與美術系的不同】傳統美術媒材側重形態描寫。新媒系則在部分的傳統美術基礎之上,更專注探求新媒材在當代創作的可能性,包括當代科技、互動媒體、數位影像與新思維的應用
【與多媒體科系的不同】一般多媒體科系專注在已知的商業化成果應用。新媒系專注於將數位媒體轉化為更當代的創意表現,為實驗性的跨領域藝術展演,側重於藝術開創性、獨特性與實踐對社會的影響

數位科技設計系是結合資訊、互動與視覺設計三個領域課程核心專業課程的學系。資訊工程系偏重在資訊各領域專業的學習,但並沒有視覺與美術設計等的課程,培養學生的美學能力,而設計系則偏重在設計領域專業技能,但並沒有資訊相關的課程,培養學生的程式開發能力。本系則是取兩者的核心重要課程,讓學生同時具備程式開發與美學的設計的跨領域整合能力。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畢業生常誤認為僅能做多媒體動畫、美術設計或藝術家,但如同新媒體藝術是開拓未來藝術之精神,任何工作只要與藝術、科技、設計相關之行業,皆有本系畢業生發展的可能性。

一般人會認為本系畢業生從事的都是與遊戲或是動畫有關之設計工作,其實那只是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之一。本系畢業生,從事的工作都是依據學生本身的興趣以及在本系所選擇的專業能力,從事程式設計師、前端工程師、網頁程式師、遊戲或動畫設計師、平面設計師、行銷企劃設計師、數位教材設計師…等等工作。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新媒體藝術常被誤認為大眾傳播相關學系,或是多媒體動畫相關科系。本學系有別於傳統美術繪畫、雕塑表現,而是透過「數位媒材」及「創新媒材」呈現進行高度創意之藝術創作。學習著重於「藝術創作」、「動手實作」、「跨域整合」等面向,為全國首創最前瞻之跨域整合學系

一般人對數位科技設計的想像是應用電腦從與設計有關的工作,例如:遊戲或是動畫的設計工作。其實這個印象只對了一半,其實本系的學習領域是涵蓋資訊、互動與視覺設計等三個領域,培養學生具備程式設計、軟硬體互動設計與視覺與藝術設計等三方面的能力。

補充提醒與說明

如何培養「新媒體藝術獨創性」?
1.觀察生活周遭細節並轉化成創作想法。透過影像、文字紀錄等方式,培養獨立思考觀察能力,並以創作方式呈現。
2.廣泛參與藝術展演、工作坊活動。透過現場觀賞與體驗,了解藝術樣貌、科學原理,並學習提出自我見解及評論。
3.美感與藝術感知需要長期的累積。
4.了解與認識當代科技與藝術史的發展。從最新科技發想,從藝術史中學習藝術發展脈絡及表現形式。

學系聯絡方式

電話:(02)2896-1000#3142

信箱:tnua.newmedia@gmail.com

電話:02-27321104#62478

信箱:toygame@tea.ntue.edu.tw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新媒體藝術學系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數位科技設計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不分年級必修
    • 跨組選修
  • 大一必修
    • 影音基本技術
    • 新媒體藝術概論
    • 機具實習與維安
    • 數位影像設計
    • 後攝影(主修新媒體影像/新媒體跨域)
    • 錄像藝術(主修新媒體影像組)
    • 基礎影像特效(主修新媒體影像組)
    • 設計構成(主修新媒體影像組)
    • 基礎動畫(主修新媒體影像/新媒體科技)
    • 影像創作思維專題(主修新媒體影像組)
    • 電腦程式設計(主修新媒體科技組)
    • 感測器原理與應用(主修新媒體科技組)
    • 網頁創意與設計(主修新媒體科技組)
    • 科技創作思維專題(主修新媒體科技組)
    • MAX媒體程式設計(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感測器實務(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新媒體劇場概論(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跨域創作思維專題(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當代藝術史
  • 大二必修
    • 影像美學(主修新媒體影像組)
    • 影像合成研究(主修新媒體影像組)
    • 數位實驗動畫(主修新媒體影像組)
    • 影像創作實踐專題(主修新媒體影像組)
    • 當代錄像藝術創作(主修新媒體影像組)
    • 動畫裝置(主修新媒體影像組)
    • 沉浸式投影(主修新媒體影像組)
    • 科技創作實踐專題(主修新媒體科技組)
    • 互動影像程式設計(主修新媒體科技組)
    • 互動多媒體設計(主修新媒體科技組)
    •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主修新媒體科技組)
    • 衍生藝術(主修新媒體科技組)
    • 跨域創作實踐專題(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聲音藝術(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視覺互動程式設計(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機械動力(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劇場影像設計(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音像藝術(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動力藝術實務(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劇場實務(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實景投影(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大三必修
    • 新媒體影像專題(主修新媒體影像組)
    • 未來電影(主修新媒體影像組)
    • 創新視覺技術工作坊(主修新媒體影像組)
    • 新媒體科技專題(主修新媒體科技組)
    • 互動3D程式設計(主修新媒體科技組)
    • 互動科技創新應用(主修新媒體科技組)
    • 新媒體跨域專題(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身體與行為藝術(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穿戴裝置表演(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新媒體動畫(主修新媒體影像組)
  • 大四必修
    • 新媒體影像畢業製作(主修新媒體影像組)
    • 新媒體科技畢業製作(主修新媒體科技組)
    • 新媒體跨域畢業製作(主修新媒體跨域組)
  • 大一必修
    • 設計概論
    • 計算機概論
    • 素描
    • 微積分(一)
    • 數位邏輯設計
    • 程式設計(一)
    • 色彩學
    • 數位邏輯設計實驗
    • 微積分(二)
    • 電子電路
    • 程式設計(二)
  • 大二必修
    • 人機介面設計
    • 電子電路實驗
    • 影像藝術論
    • 數位互動設計
    • 電腦網路
  • 大三必修
    • 智慧財產權
    • 畢業專題(一)
  • 大四必修
    • 畢業專題(二)
    • 畢業專題(三)
專業選修課程
  • 新媒體影像組
    • 數位時代最主要的傳達介面由「影像力」所控制,而「影像」的生成與再創造,則成為詮釋數位世界的重要溝通語言,其透過和數位影像相關的創作,建構以影像藝術為新時代的溝通語言。課程設計不僅僅包含各式基礎技術,更重要的是在創意觀念及美學上的總體訓練思考,以期創造出代表當代思維的影像作品。
  • 新媒體科技組
    • 新媒體科技組之研究領域包含:智慧互動科技應用、虛擬/擴增實境應用、物聯網應用,透過上述領域基礎知識之學習,以及即時互動程式撰寫之基本能力養成,進行互動藝術作品之創作。
  • 新媒體跨域組
    • 主要在連結身體、空間與時間概念的複合創作。強調不同領域和媒體之間的渲染與對話,重視創作者和觀者之聯結關係與更多不同的互動體驗。本組聚焦不同領域和媒材的横向整合,融合美學性、藝術性與技術性,以打破固有的媒體傳達形式,開拓出更具未來性的全新創作,為當前極具前瞻與潛能的創意表現領域。
  • 專門課程選修
    • 資料結構、線性代數、電腦繪圖、前端工程設計、機率與統計、數位遊戲設計概論、行動程式設計、跨平台前後端設計、微電影拍攝與製作、電子玩具設計、使用者經驗設計、數位廣告設計
  • 本系精進課程
    • 微分方程、微處理機、數位學習概論、設計心理學、JAVA程式設計、微處理機實驗、資料庫、離散數學、數位行銷、角色造型設計、計算機圖學、嵌入式系統設計、數位媒體整合設計、行動應用設計、機電整合、演算法、演算法
    • 2D動畫實務、網頁程式設計、無線感測網路、高科技產品行銷、多媒體設計、虛擬實境、跨平台遊戲程式設計、機器人設計、中外奇幻文學、XML概論與應用
    • 數位音樂製作、可程式晶片系統設計、電腦視覺、電腦動畫、多人線上遊戲程式設計、知識管理、企業實習、互動多媒體設計、創意設計思考、人工智慧、資訊安全概論
特色課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新媒體藝術學系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數位科技設計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藝術家、藝術行政與評論、藝術教師

    藝術家(錄像、互動、媒體、網路、聲音、動力)、藝術行政與評論(新媒體藝術評論家、媒體趨勢家)、藝術教師等。


  • 其他研究人員

    數位創意與互動科技開發研究人員。


  • 其他特殊工程師

    網路媒體設計師、多媒體程式設計師、多媒體資訊管理師等。


  • 多媒體/動畫設計人員

    藉由電腦或其他數位、電子工具來整合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多項元素,製作成動畫、特效等產品。例如:多媒體資訊管理師、動態網頁設計師、數位典藏工作、動畫設計師、電視電腦繪圖師、建築師、數位建築、程式規劃師等。


  • 廣告設計人員

    平面設計師、插畫設計師、攝影家、展示設計師、包裝設計師、商業製片製作、舞台設計、插畫創作、商廣告影片製作、商業攝影、廣告公關媒體企劃等。


  • 遊戲軟體程式設計師

    依電腦遊戲之規則、故事性與趣味性,運用電腦系統之文字、聲光、音樂、圖片、影像及動畫,設計電腦遊戲軟體並負責修改、測試、偵錯及安裝等工作。


  • 軟體設計工程師

    從事設計、撰寫、測試各種軟體程式,並協助測試、修改、維護與保管程式之工作。


  • 美術設計師

    從事各種商品形象、平面媒體形象相關的產品、物品之概念設計與繪圖工具,以強化商品的視覺形象。並與客戶討論設計要呈現的內容,說明需要投入的成本。進行視覺設計並將設計後的作品交付給客戶。


  • Internet程式設計師

    從事網際網路系統程式設計、架站,網路安全維護等工作。


系友生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新媒體藝術學系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數位科技設計學系

多元能力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20% Complete
2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0% Complete
2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20% Complete
2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20% Complete
2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20% Complete
2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Complete
1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Complete
1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5% Complete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Complete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30% Complete
3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Complete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Complete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Complete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樂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Complete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40% Complete
4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40% Complete
4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Complete
2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