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劇場設計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設計組 |
|
---|---|---|
所屬學群 |
藝術學群
表演藝術學類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藝術設計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以培育臺灣當代劇場的新一代設計人才為目標。設有舞台設計、服裝設計、燈光設計、技術設計和舞台監督五項主修領域,招收對劇場視覺藝術設計及舞台管理有興趣之學生。課程結構從基礎到進階紮實規劃,強調重視設計與製作的實務能力,奠定學生未來從事表演藝術視覺設計、舞台技術指導與機關規劃設計、舞台管理等相關專業知能與技能。畢業校友從事的相關領域有:國內外的劇場、電影、電視、廣告、演唱會和主題樂園等。 |
本組以培養具協同合作、創新設計人才為目標。課程跨域、修課彈性,理論與實務並重,滿足跨域整合人才培育的需要。 |
學科意涵 |
「劇場設計」屬表演藝術領域中幕後設計製作一大範疇,涵蓋非常廣,除舞台、服裝、燈光與技術設計等主要設計領域及舞台監督外,尚有妝髮造形設計、音效設計、影像設計等,簡言之,為增添表演者於演出製作中所呈現的視覺與聲光效果。 |
本系設計組主要包含工藝設計、產品設計、UI與UX設計,課程亦含部分視傳與互動設計 |
學習方法 |
◆資料/文獻蒐集從設計美學看劇本創作與舞台發展的關係,並從大量的文本閱讀、資料與圖片蒐集開始,發展設計構思並建立舞台美術視覺風格。 圖解:燈光技術課程-控台示範教學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劇場設計學系 ◆個案研討以個案分析與研討,針對不同設計領域,在創作上的分析方法,溝通方式,思考方向作一系統性的引導及實務經驗分享。 圖解:服裝設計課程延伸-特效化妝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劇場設計學系 ◆實習/實務透過課堂呈現或實際參與演出製作,強調實際操作練習,作為各課程理論教學之應用,與劇場相關技能之延伸學習。 圖解:舞台布景製作過程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劇場設計學系戲劇學院2018夏季公演《恐怖行動》 |
做中學,透過動手練習促進實作能力,如表現技法與模型製作,軟體熟練度 圖解:2021年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設系系展 版權:系展照片 閱讀、討論與發表:專題總整課程,不論是個人或者teamwork,經常使用到文本閱讀、討論以及作品成果發表,以提升互動、分享能力,同時促進設計說服能力 圖解:大四畢業展 版權:系上拍攝 文本閱讀:設計為設證推理過程,需要大量資料蒐集與閱讀能力,然後進行歸納與問題釐清與界定。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可多進劇場欣賞表演藝術活動累積經驗。 |
詳細可以參考審查資料準備指引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是臺灣唯一將「劇場設計」獨立於表演藝術領域外所設立的專業學系,設計課程從基礎到進階紮實訓練。相較於本系戲劇系或劇場藝術學系,其課程架構乃將表導演、文史理論及設計領域課程混合選修,學生無專業主修別,此為最大的差異點。 |
相較於國內多數工業設計、工藝設計學系,本系整合工藝、產品兩大領域,同時積極發展UI/UX設計,學生可以彈性選擇有興趣的課程。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做劇場」的都有一餐沒一餐,這似乎是一般人對劇場的印象。事實上,劇場設計師是屬於自由工作/創作者,較少有一畢業就依附於某劇團或某公司的型態。通常是透過累積作品知名度與風格來擴建與各單位的合作機會。但劇場設計的畢業出路很廣,也常有專職工作外,兼職接設計案的情形。 |
設計師其實要有好的外語能力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系上雖設立舞台、服裝、燈光、技術設計主修及舞台監督,但各領域另有搭配的相關技術性質課程,提昇學生劇場應用技能。如繪景專題、服裝結構專題、特效化妝、音響技術實務、聲音設計等課程。 |
本系設計組以造形設計為名,其造形意指產品造形與相關知識的學習。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人文素養:培育學生具備基礎文史涵養,提升閱讀與解析能力。 |
系上網站會不定時更新新訊息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劇場設計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設計組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劇場實習暨實務劇場實習暨實務系列課程為本系獨步全台,透過實際參與每學期演出製作,進行實習分組,讓學生於各專業主修所學理論知識在「知行並重」的學習模式下,獲得印證。並從此實習制度瞭解各部門之運作,學習作為協力組員、設計助理及專業設計所需劇場專業技能。 圖解:學生進行佈景繪製工作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劇場設計系 技術設計技術設計(Ⅰ、Ⅱ、Ⅲ)系列課程,主要教學劇場常用的佈景製作概念及懸吊系統設計,學習佈景結構之組成與製作方式、各式懸吊五金之規格與組合應用相關知識與技巧,進而搭配電腦工程及機械製圖概念進行施工圖的繪製。 圖解:學生於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操作懸吊系統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劇場設計系 燈光設計燈光設計(Ⅰ、Ⅱ、Ⅲ)系列課程從基礎到進階逐步建立學生對燈光設計在創作上的分析方法,溝通方式,思考方向,藉由實作練習使學生更深入的了解舞台燈光設計與表演形式及其他創作設計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如何運用燈光軟硬體設備來呈現具體的視覺效果。 圖解:學生操作燈光控制器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劇場設計系 服裝設計服裝設計(Ⅰ、Ⅱ、Ⅲ)系列課程從基礎到進階,培養學生劇場服裝設計的能力。從服裝設計基礎如線條、造型、色彩和質感的訓練,以及劇本與角色分析,資料收集和風格與設計構思發展等各種設計流程的技巧養成。進階課程以不同類型的表演藝術形式之設計觀點與技巧進行訓練。 圖解:服裝結構設計專題成果展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劇場設計系 舞台設計舞台設計(Ⅰ、Ⅱ、Ⅲ)系列課程培養學生從詩、散文、小說等素材搜集,進行理解、分析、感受,進入劇本的世界,透過獨幕劇綜合練習,學習如何在表演與導演的語言和視覺語彙之間找到聯繫,建立劇本詮釋的合宜性與各種可能。 圖解:課堂就舞台設計模型進行討論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劇場設計系 |
陶藝創作工作室
陶藝知識基本介紹-泥土的故事與陶藝的創作觀念 未上傳圖片 介面與互動設計
本課程設計結合理論(互動設計概論、使用者介面)與實踐活動(Arduino互動設計),包含Arduino電子晶片開發環境介紹,導入電學與電子零件相關概念,認識麵包板、模組化工具之功用,以專題方式帶領學生實際動手探索介面與互動設計。 數位表現技法
在數位環境下,訓練學生能短時間內將腦中所想的事物形體,清楚快速的表達出來,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劇場設計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設計組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王奕盛劇場設計學系第一屆畢業生,主修舞台設計,因對影像創作畢業後赴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藝術暨設計學院,新媒體藝術碩士畢。長期與雲門、果陀、明華園合作,作品的面相極廣,電影《看見台灣》片頭動畫、2013年全運會開閉幕影像都是出自王老師之手。目前為本系兼任講師,致力於劇場影像設計之教學與創作。 自2001年與雲門結緣,擔任「行草」影像助理,爾後陸續為「風.影」、「聽河」、「屋漏痕」設計影像。2013年以《屋漏痕》獲得世界劇場設計多媒體影像設計銅牌獎,2014年以雲門舞集《稻禾》獲英國光明騎士獎劇場影像設計類首獎、2017再度以《十三聲》獲得世界劇場設計多媒體影像設計銀牌獎。 圖解:《百年孤寂》演出劇照 版權:莎妹劇團
鄧振威第六屆畢業校友,主修燈光設計。畢業後繼續赴美國德州奧斯汀大學深造,戲劇舞蹈學系藝術碩士畢,是劇場新銳燈光設計師。本系求學期間,個性樂觀、思緒靈活、問題挖掘與解決能力強,因此他的作品總是以創新技術、融合各種媒材,讓人耳目一新。2017以《小夜曲》的燈光設計拿下世界劇場設計展金獎,目前擔任台灣大學戲劇系專任教師。 他的作品風格多元,技術手法純熟,畫面處理得像撕畫一般柔美,也苦以充滿各種前衛的實驗性,為燈光敘事手法帶來嶄新的樣貌。類型更從戲劇、舞蹈作品到音樂劇到交響樂團音樂會,舉凡國家劇院、各大小實驗劇場、捷運機場、戶外空間,甚至是總統府,都可以見他以光影下的創作軌跡。 圖解:奪得百萬首獎
陳亦歆第十四屆畢業校友,主修服裝設計。大三時,參訪布拉格四年展,愛畫畫的她,以插畫方式記錄自己的歐洲旅遊日誌,意外被出版社發掘出書而成為「作家」。畢業後繼續前往英國進修插畫,看見英國有文創結合傳統產業的模式,打造出精緻商品,觸動了她的想法,希望能將文創與在地產業結合,讓台灣有優質的文創生活雜貨。 陳亦歆、朱玉頎及靳孟達(後兩位皆主修舞台設計)3位劇場設計系的同班同學,一起創業成立「你好工作室」,以原創插畫結合台灣傳統製造產業,賦予生活雜貨新生命,奪教育部「U-START計畫」績優團隊創業百萬首獎,而今三人憑藉不同的專業設計能力,打開文創生活雜貨、織品設計知名度外,更將觸角伸向室內外空間設計。 圖解:獲頒劇場創新發明獎
胡皓恩2007年入學,主修技術設計。大三時,在老師鼓勵下,參加由OISTAT技術委員會舉辦的第一屆TIP劇場創新發明獎,憑著平日在技術設計課程中,不斷被激發以巧思解決問題的能力,奪得劇場創新發明獎首獎。 胡皓恩以其作品「折疊式布幕稱平桁架」獲獎後,對劇場的熱情與專業知識的探求慾望更深,畢業後不久,便申請上耶魯大學,目前就讀二年級,繼續專研新的技術中。 |
趙偉森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懷得居木工學校 6 期 南投工藝中心 木工進階班 漆藝基礎班 even studio / 專案執行 丹麥倉庫 / 家具修復 2013 Creo 設計神人競賽 / 入圍 2018 宜蘭椅競賽 / 銀牌 / 銅牌 / 佳作
劉知潔擔任畢業製作副召。 畢業後於台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研究所就讀,曾獲得台灣政府補助的全額獎學金於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攻讀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 反覆分心 Placebo Studio 創辦人兼執行長 獲多項國際競賽獎項肯定,包含德國紅點傳達設計奬、美國 ADAA Award、韓國仁川國際設計獎等。
安怡曾在紐約Pratt Institute進修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家具設計碩士。 大可意念實習 目前在洛杉磯MASHstudios擔任設計師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劇場設計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設計組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2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2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20%
|
性格特質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