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高齡健康促進與照護管理原住民專班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
---|---|---|
所屬學群 |
醫藥衛生學群
健康照護學類 |
醫藥衛生學群
公共衛生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500207彰化市進德路1號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據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4條:「政府應依原住民族特性,策訂原住民族公共衛生及醫療政策,將原住民族地區納入全國醫療網,辦理原住民族健康照顧,建立完善之長期照護、緊急救護及後送體系,保障原住民健康及生命安全。」鑑於原鄉多位於偏遠地區,照顧服務員留任比率低,培訓原住民族高齡健照護人才不僅有機會促使原民生歸鄉服務,亦可解決原住民族長期照顧供需不均等問題,自112學年度起,增設高齡健康促進與照護管理原住民專班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自1959年設立以來,是國內唯一培養衛生教育專業人才的場所。我們注重對人的關懷、對生命的尊重,強調提高健康品質與預防疾病,讓教育、輔導能優於治療及復健。因此,衛生教育是一種積極管理健康的學問,引導人們關心不同生命階段的健康課題,主動負起責任,活出健康。而本學系就是學習與健康相關的理論與技術,同時為從事健康事業作準備。 |
學科意涵 |
高齡健康促進與照護管理原住民專班課程分為三項區塊:專業必修、專業選修、原住民族文化領域 |
本學系系名所指涉的學科定義,就是學習與健康相關的關理論策略與方法,同時為從事健康事業作準備。 |
學習方法 |
![]() 技術面:以教師歷年帶領高齡者活動的經驗為主,內容包含跟老人互動的技巧(演練)、高齡學習方案設計、課程延伸活動的技巧,以及溝通與表達技巧。希望經由理論與實務的探討,使同學建立高齡身心健康之知能,並協助學生具備高齡者教育實務規劃之能力。 圖解:老人互動的技巧(演練) 版權:彰師大高齡健康促進與照護管理原住民專班 ![]() 廣泛介紹原住民族社會、部落與傳藝文化基礎層面之重要議題,包含了台灣部落介紹、聚落組織、年齡階級與親族組織等,連結到原住民的生活文化及其內涵。 圖解:原住民族傳統療癒用品 版權:彰師大高齡健康促進與照護管理原住民專班 ![]() 以案例、專家演講的分享以及小組討論,了解並實務操作/演練(動手作)文化傳承的方式,包含田野調查、訪談技巧、寫作技巧、攝影技巧、繪圖與音樂等,讓學生獲得「有意義的學習」。 圖解:老師引導學生運用音樂帶領老人活動 版權:彰師大高齡健康促進與照護管理原住民專班 |
![]() 實作法:親自參與教導實際操作 圖解:健康行為科學教導正確運動觀念 ![]() 專題實作:暑假透過實習與他人進行團隊合作實作,也培養與他人合作溝通的協調。 ![]() 調查法:設計問卷,進行調查,並利用統計方法分析調查結果 圖解:問卷的擬訂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多參與助人的活動以及常常關懷高齡者,參加高齡社區服務或老福機構志工等。多多與高齡族群接觸,擴展自己對於高齡族群的理解與視野。 |
多參與衛生教育相關活動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因為都與照護人有關,所以護理、營養、職安及社工等科系,會被歸類為公共衛生的相關科系。但是有差異的,護理為養成病人臨床照護技能;營養討論膳食營養;職安是處理職場工作者的安全衛生議題;社工多為關注弱勢族群;而高齡健康照護是在培育健康照護產業中,關懷助人及敬業樂群的高齡健康照護之專業實務人才。 |
我們注重對人的關懷、對生命的尊重,強調提高健康品質與預防疾病,讓教育、輔導能優於治療及復健,而相較於相關學系,本學系更視健康行為科學方面且隸屬於教育學院。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大多數人會覺得畢業於高齡相關科系,只能照顧高齡者是一項辛苦的工作,不過在高齡相關產業發展下,照顧老人只是其中一項工作,本專班結合多項科系專長與人工智慧等相關領域,學生出路非常廣,可以到運動中心、醫療保健中心、醫療輔具商等相關產業任職,拓展相關事業。 |
衛教系以後可以當醫生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多數人對照顧高齡者會感到無趣、工作較像體力活的工作。但實際上,照顧高齡者是有挑戰性而且需要相關技術才能勝任的工作。本專班結合各項專業科目,包括高齡健康概論、高齡照顧活動設計、管理學、老年社會學以及現在最熱門的AI人工智慧,協助分析未來發展需求,以提供高齡者更好的照顧。 |
學生易混淆護衛教系與公衛系之差異,衛教系以預防勝於治療為導向並強調健康行為科學,公衛系以以基礎醫學教育作專業基礎。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NCUE_SHPandCM/videos |
可以多了解本學系設立宗旨、教育目標與學生專業核心能力
|
我的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高齡健康促進與照護管理原住民專班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高齡健康概論本課程分為幾個部分。知識面,內容涵蓋老人健康促進相關主題,包含高齡者健康促進的重要性、高齡者活動環境評估、高齡者心理健康等;也包含原住民高齡者健康促進的探討和成效評估介紹等。品德面,以影片欣賞的方式習得敬老、誠懇盡責等品德教育。 未上傳圖片 心理學概論第一部分,學生能藉由課程內容學習在人類行為研究中所可能涉及的倫理問題、專業術語、研究方法和實驗技術等。第二部分則為高齡者的行為與心理歷程的相關議題,亦包含不同族群高齡者、獨居高齡者的心理健康的差異性以及呈現原住民高齡者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其促進之議題。 未上傳圖片 原住民族社會與傳藝文化講座廣泛介紹原住民族社會、部落與傳藝文化基礎層面之重要議題,包含了台灣部落介紹、聚落組織、年齡階級與親族組織等,連結到原住民的生活文化及其內涵。傳藝文化則是文化傳承的內涵及原住民文傳承的重要性等之,希望可以喚醒原住民學生對於自身文化傳承的省思,並都能有所收穫並提升自身文化的內涵。 未上傳圖片 照顧服務實習
本課程目的為讓學生透過實習瞭解及學習照顧服務相關技術的原理、概念及方法並能正確運用及執行相關護理技術於照護情境中。 |
![]() 人體解剖生理學學生瞭解人體各器官系統的組成構造與功能,進而瞭解人體系統整合恆定作用的機制。為學生在往後修習與衛生學門相關的科目打下深厚的基礎,在從事衛生保健、健康促進或公衞工作時能得心應手,也能讓有志從事基礎醫學研究的同學具備相當的學識。 圖解:人體各器官系統 ![]() 急救讓學生學習最新的急救技能,透過不斷的練習了解急救的重要性,如果考試通過,可以獲得急救證書。 圖解:安妮 ![]() 公共衛生教育實習研讀、討論國內外公共衛生教育理念、實施情境、教育策略與技巧及實施過程與工作方式,讓學生瞭解公共衛生教育在現今公共衛生發展上所扮演的重要地位。 圖解:成果報告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高齡健康促進與照護管理原住民專班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 圖解:楊志良
楊志良1968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 1972年獲得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 1979年取得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學位 1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講座教授 2行政院衛生署 署長 3亞洲大學副校長室 副校長 4亞洲大學健康管理研究所所長 5行政院衛生署 副署長 ![]() 圖解:凃鐵雄
凃鐵雄衛教學系 56級 泉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鐵雄校友為「泉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總裁,該公司為台灣最主要、 最大之自行車車鎖供應商,在自行車業界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 圖解:戴桂英
戴桂英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 所 博士 1998/09~2007/06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 碩士 1979/09~1981/06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 學士 1972/09~1977/07 開南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教授級專技人員 102 年 8 月至 104 年 7 月 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 101 年 9 月至 102 年 7 月 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局長 99 年 8 月至 101 年 9 月 行政院衛生署參事兼長照保險籌備小組副召集人 98 年至 99 年 ![]()
游麗惠高雄醫學院護理學系畢業、美國南加州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博士, 歷任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科長、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師(一)級技正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等職務。 |
我的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高齡健康促進與照護管理原住民專班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
---|---|---|
多元能力 |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