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運動學系 |
|
---|---|---|
所屬學群 |
遊憩運動學群
體育學類 |
遊憩運動學群
體育學類 |
所在校區 |
和平校區 80201高雄市苓雅區和平一路116號 |
校本部 500207彰化市進德路1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秉持本校「雙核心」菁英之養成教育,一方面延續學校培育體育優秀師資傳統,一方面因應運動就業環境之社會變遷,以多元特色系所發展,培育體育運動社會人才,發展成為南部優質的一流體育師資及運動專業人才培育系所為目標。 |
本系成立於民國90年8月,是國內首個以運動學系為名的系所,辦學特色為:1.培育中等學校體育師資、國民中學表演藝術師資、運動教練、運動防護、運科研究人員為主。2. 專任教師多位具有博士學位或國家代表隊教練資歷。3. 強調學以致用,鼓勵同學參與競賽與產學合作,多位同學具奧運、亞運、世大運金牌或參賽資格。4. 植基台灣、放眼全球,同學擁有至歐、美、澳、日、韓及中國等地申請交換之機會。5. 系友遍佈於全國 |
學科意涵 |
本系是以運動科學及運動社會學領域,如: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運動教育學、運動管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傷害防護等為學科基礎,並以運動競技類別,如:田徑、體操、舞蹈、游泳、國術、各項球類運動為術科專業能力。 |
運動學系的課程設計涵蓋運動科學、專項運動技能、運動防護、運動表演藝術和健康促進等運動相關專業知識及技能為主,目的在培育具全方位專業知能與服務熱忱之體育運動專業人才。 |
學習方法 |
課程的講授 : 由教授帶領同學思考及研讀課程知識。 吸取學科的知識,運用所學的加以鑽研,例如可參加校內外的相關講習或是培訓營等。 術科實作:各類術科由基礎開始學習到進階進行實作學習,提升身體素質、體能進而精進運動術科能力,並且學習如何將其運用在教學或者是未來想從事的行業上。 團隊的學習 :透過交流與討論,培養學生不只是自我精進,更重要的是同學之間的相互學習、團隊合作以及在面對問題時的解決能力。 |
課堂講授:運動科學、運動防護、健康促進等知識傳授。 實作教學:專項運動技術演練、運動訓練實務操作及運動防護實作等。 校內外教學現場實地學習。 運動相關公部門及業界參訪。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本系所的課程是以理論與實務並重,所以體育基本專業課程與大眾化的運動技能規劃於一、二年級修習,以建立穩固之理論基礎,三、四年級則趨向專業實務課程,期能培育文武兼備的體育專才。而現今體育運動產業蓬勃發展,本系也逐漸轉型,未來出路除了一般傳統的培育中、小學體育教師外,也鼓勵同學們可以朝運動產業、專任教練、防護員、選手…等發展,因此,也建議對本科系有興趣之同學,除了術科能力的加強外,也可以多了解目前體育運動的發展,越早開始思考要往哪一方面發展越好,當然每一條路都很辛苦,但只要想要,並願意努力,那這條路就會為您所開。 |
掌握一定的運動知識、運動技術和運動技能,有助於提升身體素質和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此外,增加對運動科學科普資訊的研讀,能讓學生具備先備知識,對本系的學科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體育學系與運動休閒系、運動競技系等相關科系的差別,體育學系在課程設計上除培養體育教師、運動優秀人才外,也培育休閒及健身運動指導人才及運動科學相關研究人才。運動休閒系以運動與休閒產業之企劃、經營與推廣為主:運動競技系主要培育優秀運動選手及專業競技運動教練,且進行提升競技運動之科學研究,以強化國家運動競技實力,增強運動競技能力,以提昇國家國際形象與表現。 |
1. 本系擁有多位學有專精、跨領域博士級和國家代表隊資歷的堅強師資陣容。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體育學系畢業不只可以當中小學教師或體育研究人員,其畢業後出路多元化,如:體育行政公職人員、運動教練、運動指導人才、運動裁判、運動防護員、運動產業經營管理人才、幼兒體能老師、個人工作室等。 |
本系畢業生除了擔任中等學校體育教師外,也因具備運動相關學術科專業能力,能成為優秀運動教練、運動防護員、運動表演藝術等專業人才,畢業後的生涯發展多元、選擇廣泛。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人覺得讀體育學系只要運動能力好就可以,這是錯誤的觀念,就讀體育學系不只要奠定學科的基礎,如: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也要有專業的術科能力,如田徑、游泳、體操、各項球類項目等,在學術科並重下,才能成就一位專業的體育人。
|
一般人容易對運動及體育學系學習內容產生誤解,認為只要會運動或參加比賽就可以,這種看法並不全面。本系的課程設計強調學科與術科並重,目的在培養兼具學科與術科能力之體育師資、以及培育具外語與多元專業能力之運動產業與研究人才。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體育學系需有基礎體能表現,必須參加大學體育術科考試。 |
本系教學方式強調理論與實務的配合,學生除應具備專業運動知識與技能外,並可以參與校內外體育運動服務工作,以增加其實務經驗,落實體育運動專業理論與實務配合的教育目標。此外,本系課程設計除了培育中學體育師資為主,配合社會需求,開拓與體育運動產業相關的課程,以提供更廣泛的職業選擇。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運動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適應體育概論瞭解適應體育的基礎理論,瞭解身心障礙者運動特質,設計個別化適應體育教學策略,進而評估身心障礙學生各項運動能力,再藉由不同之運動項目,進行課程調整教學,以帕拉林匹克比賽項目體驗不同之運動項目。實際操作的動態課程。 團體有氧教學概論聘請健身工廠資深優質教師,以生動活潑又有活力的教學方式進行課程,培養學生基本團體有氧課程的設計編排與教學指導能力,學習運用強度變化要素調整課程內容以因應不同體適能水準的需求,認識健身產業的目前走向與未來趨勢,協助規劃進入業界的管道與考取證照。 專業實習於三年級上學期開課,鼓勵學生前往體育運動相關單位進行教學、行政、訓練、研究等之實習教育,以藉此貫徹學用合一,讓學生提前體驗體育教學/行政/研究、休閒健身產業、專項運動教練、運動防護之職場運作。 未上傳圖片 運動體能訓練運動體能訓練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包括力量、靈活性和協調性等。課程內容涵蓋運動生理學、訓練方法、運動處方設計等理論知識,並通過實際體能訓練、運動測評和健身計劃制定,幫助學生理解如何根據個人需求進行有效的訓練。此課程不僅適合體育專業學生,也有助於任何希望增強體能、提高運動表現的學員。 未上傳圖片 運動產業概論運動產業概論課程旨在介紹運動產業的基本結構和運作方式,涵蓋運動市場、商業模式、行銷策略、媒體與贊助等方面。學生將學習到運動產業的各種領域,包括專業體育賽事、運動產品、健身產業、運動旅遊等,以及如何應用商業知識來推動這些領域的發展。課程還會討論運動產業中的創新與趨勢,並幫助學生了解目前運動產葉。 |
運動生物力學
1. 提昇運動生物力學基本知識。 解剖生理學
本課程教學目標為提供修習同學認識人體骨骼、肌肉、腦神經、皮膚、心肺血管等構造,建立人體解剖生理學之知識基礎,將來在修習運動生理、運動訓練、生物力學等體育相關基礎課程時,銜接更為容易。 未上傳圖片 運動訓練理論與實務
本課程之教學目標係藉由國際運動訓練科學教學之理論基礎,由授課教師輔以實例說明,使同學能清楚瞭解運動之訓練原則,藉此同學能以小組討論方式逐步提昇各專項訓練知能,課程結構融合國際最新訓練期刊、競技運動趨勢與傷害防護之概念,透過反覆研讀與討論,以達到教師、教練與運動指導者基礎工作能力為目標。 未上傳圖片 體育行政與運動管理
1. 增進對體育運動基本知能與技術。 運動貼紮實務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運動貼紮基本原理、熟練運動貼紮技巧,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運動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金湘斌本系第一屆畢業生,博士班畢業於日本國立金澤大學人間社會環境研究科學術博士,博士畢業後至本系擔任教授。 金湘斌副教授為本系第一屆校友,學術專長為體育史,術科專長為十項,博士畢業後至本校體育學系服務迄今。
林子翔目前擔任高雄市鳳山國中訓育組長,考上正式教師後,自發性回系上成立教師檢定及教師甄試讀書會,從99年迄今,讀書會仍在進行中,也將良好的典範傳承給學弟妹。 目前為鳳山國中體育教師及高雄市健體領域輔導小組兼任輔導員,術科專長為跳水,也曾經是亞運國手,教學用心多元,教練經驗豐富。
楊啓文碩士班畢業於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人體運動系,博士班畢業於美國德州女子大學人體運動學系,目前擔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室主任。 楊啟文校友學術專長為運動行政與管理,經歷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教授、學務處課外活動組組長、體育室主任,亦擔任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理事。 |
版權:自由時報。
王信凱108年榮獲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國SUPER教師獎 任職於台南市安平國中 版權:經本人同意,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體育室照片放置。
王志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體育室 室主任 版權:嘉義縣政府勞工暨青年發展處網頁。
陳奕翰嘉義縣政府勞工暨青年發展處 處長
蘇柏亞曾獲2018亞運跆拳道金牌、2019世大運金牌等 代表我國參加2020東京奧運 版權:消防局提供。
白湧文消防局 教育訓練科員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運動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2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性格特質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