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商船學系 |
東吳大學 會計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工程學群
跨
管理學群
運輸物流學類 |
財經學群
會計學類 |
所在校區 |
海大校區 202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2號 |
城中校區 100台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 |
學系特色 |
商船學系為高教體系全國唯一培育船副、船長等航海專業人才的科系,亦培育船務與港務管理方面之海運相關人才。課程規劃為航行與船務等兩大專業領域。以永續發展的商船專業知識並與國際海事組織接軌為培育海事專業人才為宗旨。課程規劃為航行與船務等兩大專業領域,就業發展領域主要為航業界、交通航政機構、船務代理業與各級海事教育研究機構等。 下載詳細資料 |
1.會計核心課程,均採小班制教學,並實施統一教材、統一進度及統一考試之教學制度。 |
學科意涵 |
商船學系是以航行與船務等兩大專業領域作為課程之規劃,藉由船舶管理及航行的學科知識,並運用實務模擬課程之連結,以永續傳承海事相關專業知識為培育與國際海事組織接軌海事專業人才。 |
會計是將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表達出來,提供股東、債權人以及內部經營階層等,企業利害關係人決策使用的一套記錄與報導的程序。會計學在商學/管理學院是必修科目,這是因為凡是商業活動都必先透過會計紀錄,才能得到基礎的資料,供後續決策分析之用。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引導學習法】課堂時專心聽老師講解。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也是最迅速的不二法門,畢竟專業科目對大家來說都是全新的東西,透過老師的思緒領導比較容易進入狀況。課後再複習即可有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未上傳圖片 【經驗知識融合】商船系主要來是以實務為主,所以實務經驗很重要。藉由實務經驗的船長、大副級老師,了解航行中所有實務的相關知識,理解經驗判斷的方法,並透過操作模擬機的演練,與過去所學知識課程融會貫通。或者透過相關海運公司開設系列講座課程,得到最新航界知識,是加深學生未來上船工作的經驗領悟。 未上傳圖片 【課後複習】學校都會開設系上基礎課程之課後的補強TA教學。這是一個很適合循序漸進或臨時抱佛腳的方法,TA都是由學長姊擔任,也比較知道大家的問題在哪裡,會用「我們懂得」的方式解釋問題和概念;課堂不敢問的問題也可以問學長姊。當然不是因為有補強就可以不用聽正課。 |
邏輯推演:泛指從一個思想(概念或判斷)推移或過渡到另一個思想(概念或判斷)的邏輯活動與學習。 數據分析:學習分析財務報表,瞭解企業財務情形,進行管理決策。 個案討論: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培養分析解決問題、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能力。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培養自我學習能力,加深加廣修習語文、數學及自然科學之領域等相關課程,且積極參與資訊、工程及數理化等自然科學領域之相關課外活動、研習或競賽,養成主動探究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
進入商學領域,一方面需要了解企業所處外在經濟環境,也要了解企業在整個產業中的地位。企業內部的組織文化、經營哲學、管理系統,如何整合運作,以便達到企業目標。因此在高中時期,可以透過課外閱讀,特別是關注經濟類新聞、商業雜誌,從日常生活的接觸,體現企業對生活、社會的影響。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學系教學與研究之內容以海洋運輸、航海科學與海事管理之專業領域為主,課程設計包括:航海科技、航行安全、海事保全、船務管理、港務管理、海事政策、實習訓練等相關海上實務課程。 |
會計學系所學的課程及訓練的方向,專業性是商管學院科系中,算是相對較高的學系。會計學系的核心課程從大學一年級一直貫串到四年級,不斷的深入、強化、及適度的擴充。企管學系學習的範圍則相當廣泛,所有企業營運所牽涉到的範圍,如:組織、人事、行銷、採購、生產、財務、貿易、資訊等知識,都必須涉獵。也因為各種知識都要具備,對單一的領域不容易深入,需等進入企業或繼續升學深造,再選擇某一領域深入。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要上船工作就要唸商船系,這句話是對也是不對。唸商船系是踏進航海工作的捷徑,但就業的出路卻不是僅只於航海,而是猶如大海般的寬廣。例如交通部港務局、台灣港務公司、海事研究從業人員、海事、船務、航運相關企業。 |
會計學系並非僅適於女生就讀之科系。大學畢業後,若到一般企業服務,亦不是從事記帳工作,對於未來AI時代,並不會有失業危機。具備會計、財務、資訊、法律專業知識,善用財務資訊,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才是大學會計系更為強調的。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課程,除基礎的理科科目,專業必修對學生來說都是新的,所以都要去學著適應。雖然有些實作課程很有趣,但必須說,商船系的學科絕大部分都強調背誦。對一類組的同學來說,微積分、工數、力學等會很頭痛;而二、三類組會覺得其他要背誦的專業科目很麻煩。 |
數學方面,大多為加、減、乘、除四則基本運算之數學,外加不難的微積分與管理數學。每一門學科多少都要有點邏輯概念,會計也不例外。但是在會計學習過程中,教導同學理解遠比計算重要,光是數學能力強,若無踏實課後練習,也是無法學好會計的。本系核心會計皆採用原文書,輔以中文授課,同學只需有基本的英文閱讀能力即可。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學生可依個人職涯規劃將來就業出路,另可修習他系輔系、雙主修學程,結合本系特色課程,發展個人於海事獨特領域之就業競爭力。 |
無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商船學系 |
東吳大學 會計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整合駕駛台及航海系統藉由操作雷達.ECDIS及俥舵系統之模擬機,讓學生在指定的情境下,考驗其使用航儀規劃航路及應變危機的能力。再由資深船長及教授共同指導.檢討學生在操演過程中所做出的指令及規劃。不僅將理論及實務結合,更可以加強學生的操作和判斷能力。 圖解:學生利用模擬機規劃航線 港埠經營與管理經老師講解港埠起源與發展變遷、功能與特性、成長發展與競爭等,並實際到校外參訪機關,讓學生們透過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方式,讓學生對於港埠經營與管理更加了解有關港埠行政與營運管理,港埠的物流作業過程等等。 圖解:實際參觀櫃場作業系統 天文航海天文航海算是商船系的經典必修課程之一。學習天文航海不需要艱深的天文知識作為基礎,只需要按著課堂上老師講解的進度,最好是能夠每周上完課複習教過的概念和名詞。因為天文航海環環相扣,前面學得好後面才接得起來。主要瞭解天赤道和天水平兩大系統,中天求解、六分儀修正以及部份的測天演算。 圖解:學生利用六分儀觀測天體高度及目標水平 |
企業資源規劃本課程主要讓學生了解企業資源規劃系統運作的基本觀念,建立學生對企業資源規劃的正確認識,培養學生對企業資源規劃之作業流程的觀念及思考能力;並藉由案例及系統之鼎新Workflow GP系統的實際操作,使學生能將理論與實務相結合,以提升學生在企業資源規劃實務應用之能力。 會計學(二)中級會計學課程為初級會計學之延續,課程著重於會計理論及觀念之闡述,並對一般企業在會計處理時所發生的特殊會計問題,做更深入之探討與分析,使得問題有一適當之處理,力求會計理論與實務配合,期能以理論指導實務,歸納各種實務建立更完整之理論。本系在會計學核心課程之用心與投入,堪為國內會計學系之最。 信用風險與永續風險管理信用風險一直是企業籌資與交易對手的重要考量,但近年來ESG成為重要趨勢,企業與金融機構對兩者的關係如何兼顧,如何平衡兩者的替代與互補關係,是本課程的主要內涵。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商船學系 |
東吳大學 會計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圖解:黃昭玲船長(中) 版權: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3
黃昭玲2000年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學士 2006年榮獲模範海員 2012年升任為臺灣第一位女性散裝船船長 目前任職臺北港甲種引水人 畢業後,通過航海人員考試後,陸續任職於萬海航運、信友實業、友聖航運工作。從基層開始,一路至大副,取得船長適任證書後,轉至工作,2012年升任為臺灣第一位女性散裝船船長。之後擔任過貨櫃船船長,累積三年船長海上資歷,2017年8月通過考選部引水人考試。 版權:范永政提供
范永政2003年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學士 目前任職世邦集團船舶管理處協理 畢業服役後即投入海運業。第一份工作於2005年在正利航業擔任業務代表一職,主要承攬貨櫃運送業務。2006年於德翔航運管理貨櫃船船期、碼頭安排、貨櫃配載以及危險品管理中心。2010年於世邦集團代理安排韓國貨櫃船公司之船舶於台灣代理相關業務。2011年於美國貨櫃船於新加坡設立之管理分公司,管理貨櫃船安全、船舶作業等事宜。2012年再回到世邦集團世邦海運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自有船所有相關事宜至今。 版權:吳珮琪提供
吳珮琪2003年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學士 2013年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碩士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輪機工程學系工學博士 目前任職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畢業後即投入海運海勤職務,92至99年止在萬海航運公司擔任海勤人員,船副時期多在近洋線服務(東南亞線),大副則多服務於萬海遠洋線(美國、歐洲線及中東線),於99年中大副資歷滿期,下船參加並通過一等船長晉升訓練,海勤資歷約6年。因生涯規劃及家庭因素,回到母校進修商船系碩士學位。鑒於希望傳承學弟妹們船上實務經驗外等相關專業技能,因此應聘為商船系技術級專案助理教授,同時於本校輪機系博士班商船組進修中。 圖解:冰島 版權:汪聖瑛提供
汪聖瑛2004年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學士 2010年陽明海運第一位女性大副 2013年台灣首位國輪女船長(陽明海運) 2020年冰島史上第一位女領港 2004年畢業後即投入海運海勤職務,2010年擔任陽明海運首位女性大副,並於2013年晉升為陽明海運首位女船長也是台灣國輪首位女船長。並於2018年至冰島申請就讀Coastal and Marine Management ( 海岸與海洋管理) 學程,就讀期間兼任一份領港船船長的工作,在冰島駕駛 12 米以下的領港艇,接送領港,並協助船舶進出。於2020年申請到冰島領港工作,並於當年6月獲得學位。 |
唐松章泰北中學畢業後考上建中, 爾後考上當時在台復校的東吳會計系就讀,會計系44級畢業。 大學畢業考進十信合作社,從最基層的臨時雇員做起,因勤奮負責、人緣很好、屢創佳績,深獲十信老闆蔡萬春先生的賞識,晉升大安分社經理,進而在國泰人壽創業階段獲邀參與,任董事兼業務部經理,後來晉升總經理,任職達十五年之久,又相繼創辦國揚建設上市公司與崇友實業(東芝電梯)上櫃公司。六十歲那年交棒,赴日攻讀日本拓殖大學 經濟學博士學位。
杜英宗會計系58級畢業。最高學歷:哈佛大學企管研究所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 有「投資銀行教父」之尊稱。擁有台灣、美國雙會計師資格的杜英宗學長,原在台灣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之後受到資誠創辦人的賞識,派往美國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在美國工作期間,曾加入加州一家從事國防及能源相關工程的公司擔任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他運用購併、合併及開發各種獨立發電廠的策略,使得該公司的年營收由二千萬美元成長到十億美元,為華人在美國擔任高階財務主管建立良好的典範。
馬君梅會計系53級畢業,現任東吳大學名譽教授暨講座教授。曾任東吳大學副校長、中華會計教育學會理事長、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常務監事兼監事會召集人、會計師懲戒委員會委員、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理事、東吳大學商學院院長、會計學系主任、會計學研究所所長,會計師考試、高普考試、特種考試典試委員等職。 馬講座教授秉持在校服務50年來所累積的經驗、資歷與服務熱忱,為東吳大學發展中,一股不可抹滅之穩定助力。校外服務方面,亦多次出任會計學術界及實務界之各項重要委員會代表,並擔任第五、六屆中華會計教育學會理事長,負責推動全國會計教育、學術研究及相關實務發展,對於本校、本系聲譽之提升,莫不有積極助益。 版權:天下雜誌660期/採訪整理 盧沛樺/2018-11-05
賴冠仲會計學研究所碩士班84級畢業。大學念企管、研究所念會計;工作十年後,再念了一個法律碩士;再過十年,他又念了EMBA。這個學術力MAX的男子,曾任職四大會所之一勤業眾信的總裁賴冠仲。他說,「保持學習的赤子之心,比起擁有特定技能更重要。」 「低調、擅長審計和併購」這是勤業眾信人對總裁賴冠仲的評語。賴冠仲學長從事會計審計的服務已經將近30年,會計相關專業不在話下,據了解,他曾協助國內外企業完成多起重大併購交易,也嫻熟金融保險產業等。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商船學系 |
東吳大學 會計學系 |
|
---|---|---|
多元能力 |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性格特質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