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輔仁大學 圖書資訊學系 |
輔仁大學 影像傳播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資訊學群
跨
文史哲學群
圖書資訊學類 |
大眾傳播學群
廣電電影學類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242062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
校本部 242062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
| 學系特色 |
本系致力於培養 AI 時代的圖資專業人才,強調人文素養、數據思維與人工智慧應用的整合能力。課程設計兼具理論與實務,由多元且經驗豐富的師資群授課,緊扣數位轉型與時代潮流。畢業生未來出路廣闊,涵蓋公職、資訊產業、圖書館、出版業與外商公司等多元領域,發展前景穩定並具高度競爭力。系上同時提供多項獎學金與助學金,協助學生專注學習、勇敢追夢,並持續吸引與培育優秀人才。 |
本系師資包含美英台博士和業界資深工作者,提供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實務經驗,希望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媒體專業知識與實務操作的影視音創作人才。課程在人文與藝術基礎上,涵蓋劇情片/紀錄片創作、導演實務、攝影、影音節目製作、後製剪輯、影展實務與表演、動畫設計與新媒體藝術等。畢業可從事導演、編劇、攝影、後製剪輯、影視節目企劃、影展策畫執行、多媒體設計師與劇場工作等。在學期間可至校內外實習,增進就業競爭力。 |
| 學科意涵 |
圖書資訊學系融合人文精神與人工智慧科技,培育能理解資訊、運用科技、創造價值的知識導向人才。 下載詳細資料 |
影像傳播的學習領域涵蓋劇情片/紀錄片創作、導演實務、攝影、影音節目製作、後製剪輯、影展實務與表演、多媒體設計與新媒體藝術等,提供企劃撰寫、攝影技巧、場面調度、收音、燈光、劇本寫作、剪輯等訓練,學習後可參與至輔大之聲廣播電台、輔大電視台以及校外各媒體單位實習。 |
| 學習方法 |
實作法 (程式實作、多媒體實作、理論實作):本系設有專門電腦教室,提供同學在課程、課後學習等進行實作的學習,能更將理論與實務進行結合,直接具備職場需要的職能實力。 圖解:多媒體課程上課情況 版權: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實務案例分析:在理論的學習基礎上,透過實際發生的案例來探討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以做為未來進入實戰職場的準備,面對實務困難時也能學習分析找出原因,進而解決問題。 圖解:資訊服務機構管理上課情況 版權: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自主學習:在圖資系,自主學習是一場充滿驚喜的探索旅程。同學們透過讀書會與討論社群,學會交流、合作與表達,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節奏。學到的不只是知識,更是勇於挑戰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圖解:圖資系SIRLA資訊讀書會粉專 版權: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服務學習:在圖資系,服務是一種行動中的學習。透過愛閱服務隊、圖書館服務隊與資訊教育服務隊,學生走入社區、校園與數位場域,將專業知識化為助人的力量。每一次服務都是理解與成長的歷程,培養人文關懷與科技應用力,在實踐中連結社會、照亮他人,也成就更好的自己。 圖解:圖資系服務人才社會參與計畫 版權: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產業實習:本系安排學生進入圖資、數位內容與AI應用等產業現場,從真實工作情境中學習專業實務。重視實習歷程中的回饋與反思,並結合職能講座與就業培訓,讓學生將課堂所學與職場需求連結。透過成果發表與經驗分享,培養跨域思考與自我表達力,展現「從學習到專業」的圖資精神。 圖解:113學年度輔大圖資系產業實習發表會 版權: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輔大之聲記者劉妤韓拍攝) |
專題實作:透過不同課程的創作練習,培養學生在影像創作領域各項職位上的專業技能,也透過與同學之間團隊合作的經驗,除了考驗專業技術,也培養學生實踐創作的能力。 圖解:電視攝影棚拍攝練習 版權:輔仁大學影傳系 課堂講授理論: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並認識電影電視的緣起與發展,循序漸進透過傳播理論、傳播敘事、傳播研究方法等專業課程,豐富學生在大眾傳播領域的知識涵養。
團隊學習:課程間的集體性學習,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共同進步。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圖資系重視「會思考、能表達、懂應用」。建議同學多培養閱讀與表達能力,勇於發問、樂於分享。平時可參加社團、志工或圖書館活動,從實際參與中體驗合作與服務的樂趣。只要保持好奇心與學習熱情,就能在大學階段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
學生可以在平日多觀看不同國家的影集和電影,豐富自我閱歷,挑戰對劇情進行心得分析,透過思考不同片段的劇情安排,可提升自身的編劇能力。留意關注台灣各大影展活動(如台北電影節、金馬奇幻影展、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與金穗獎...等),認識不同類型的作品,多看多聽多說多觀察是作為傳播人必不可少的修養,在日常中透過參與活動、旅行、讀書等,增廣自我的眼界,並在課餘時間練習文字、照片拍攝或是短影音等創作,多多增加影像聲音方面的了解與訓練,日積月累方能有成,未來也才能利用聲音、畫面說出好故事。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圖資系與資工、資管、傳播等科系最大的不同,在於以「人文思維 × 科技應用」為核心,培養能洞察資訊本質、運用科技創造價值的人才。 |
本系為全台唯一的「影像傳播」科系,與新聞系、廣告系、資訊傳播、藝術媒體設計等相關科系有明顯區別。本系課程強調結合聲音(廣播)、影像(電影與電視)、電腦科技(網路、動畫、剪輯特效)等理論與實務創作,與全國其他相關系所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學生畢業後可獲得「藝術創作學士BFA(Bachelor of Fine Arts)」學位,是全國傳播院校中最早且獨特的學位。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圖書館與各類資訊服務機構是圖資系畢業生最具專業根基的職涯場域;隨著數位科技與AI的蓬勃發展,圖資人的舞台更加多元——從智慧學習與教育科技、資料分析與知識管理、文化內容設計、使用者體驗研究,到企業資訊策略與永續發展管理,都能展現專業價值。 |
本系所學多元,畢業系友多數從事導演、編劇、攝影、後製剪輯、影視節目企劃行銷、影展策畫執行、多媒體設計師與劇場工作,影視工作亦包含幕前與幕後等各種分工,學生可依照自己的興趣與個人特質自由發展。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圖資系在整合圖書館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更貼近「資訊 × 人文 × AI」的跨域實作。課程從資料整理、資訊設計到人工智慧應用,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操作與思考,培養分析、設計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專題製作、服務學習與產業實習,學生學的不僅是知識,更能將知識轉化為行動,成為連結人與科技的新世代人才。 |
影像傳播學系因系名的特殊性,學生不易辨別,本系與他校廣電系類似,但增加影片創作、多媒體設計、影視表演、劇場實務等實務課程。課程設計也重視理論的基礎涵養,對於電視、電影、多媒體設計相關理論、傳播理論等也都有安排紮實的教學。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致力於培養兼具人文素養與科技應用能力的圖資專業人才,學生不只在課堂中學習,更能將知識實踐於真實場域。系上設有三大學生專業服務團隊——「圖書館服務隊」、「愛閱服務隊」及「資訊教育服務隊」,鼓勵學生以服務行動關懷社會、推廣閱讀與資訊素養。 |
1.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授予藝術創作學士學位,課程內容涵蓋劇情片與紀錄片創作、導演實務、攝影、聲音訓練、影音節目製作、後製剪輯、影展策畫、戲劇表演、動畫設計與新媒體藝術等領域,學生可按照個人興趣自由選修,多元化發展。 |
| 我的學系 |
輔仁大學 圖書資訊學系 |
輔仁大學 影像傳播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人工智慧應用概論介紹 AI 怎麼在生活中運作:機器怎麼「聽懂」資訊、怎麼「選擇」答案。上課會有老師講解+工具操作+小組專題,讓你自己動手體驗 AI 解決問題。 圖解:實作課程現場 版權: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專利資訊探索創新想法怎麼轉化為專利權利、並進入市場實現價值。課程涵蓋專利檢索、案例分析、佈局策略與技術運用。透過模擬專利撰寫與查找實作,你將學會如何讓「好點子」具體化,適合對研發、創業或創意產業有興趣的你。 圖解:2024智財局專利競賽唯一私校獲獎佳績 版權: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圖書館世界探索(全英語課程)這門課帶你以英語踏入全球圖書資訊的舞台,探索館藏管理、數位閱讀、服務設計與資訊科技如何驅動知識流動。透過講座與實地或案例研討,學生將接觸真實圖書館場景、學習跨文化的資訊服務視角,並運用英語發表思考。這不只是語言學習,而是成為懂科技、懂人文、能溝通國際資訊的圖資人才起點。 圖解:上課互動討論 版權: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大數據資料分析與應用學習如何讓龐大的資料變成有意義的資訊,透過統計分析、資料視覺化與AI應用發現趨勢。課堂結合實作操作,讓你把理論轉為真實能力;並可輔以本系規劃的「人工智慧與文本資料處理微學程」,強化資料思維與跨域應用力。 圖解:人工智慧與文本資料處理微學程 版權: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資訊使用者行為探索為什麼大家上網搜尋都不一樣?在這門課,你會學到人為什麼找資料、怎麼用、最後有什麼結果。課堂有問卷、訪談和實作工具,讓你像小研究員一樣去「探索」資訊背後的行為模式。 圖解:敘事課程計畫去咖啡館訪談 版權: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
戲劇原理、影視表演、劇場實務學生將接受專業表演指導與肢體訓練,同學須彼此互助合作,共同參與挑選劇本、舞台設計、燈光音效設計、宣傳海報設計與印刷以及尋找贊助等工作,最後於學期末的公開展演驗收學習成果。 圖解:劇場實務學生演出紀錄 版權: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 未上傳圖片 新媒體藝術創作影音創作製成為當代媒體宣傳的重點發展,課程規劃導入實驗性影像創作,針對當代數位影像技進行主題創作,引導學生觸及影音創作之實務操作,將創作意識轉譯展現。課程中將透過實用影音技能培養,讓學生了解媒體影音發展趨勢,並導入相關應用案例讓學生自主學習分享討論,透過創造力輔導學生激發創意思維。
紀錄片製作本系聘請榮獲2019「勞動金像獎」全國長片組首獎以及「第11屆香港華語紀錄片節」短片組亞軍的柯妧青導演指導。本課程將培養學生紀錄片製作需具備的主題意識,並培養學生田野與資料蒐集以及紀錄片敘事能力,透過認識不同類型之紀錄片及其表現形式,期望培養學生具備紀錄片製作專業態度與職場倫理。 圖解:影片拍攝現場 版權:輔仁大學影傳系自有照片
進階攝影本系特別聘請曾任報社攝影記者12年並舉辦多次攝影專題展覽的系友李開明老師負責指導。本課程旨在提升學生對攝影鑑賞及操作相機的能力,藉由在課程中訂定主題在持續的拍攝過程中發展出個人的風格。期望學生能準確運用相機的各項功能與運用練習,在隨性街拍之餘能了解構圖的重要性。 未上傳圖片 OTT與電視台製作行銷本系特別聘請現任年代電視集團副總經理、好樂迪集團阿爾發音樂副董事長常立欣老師負責指導。本課程期望讓對電視與網路節目企劃製作及行銷真正有興趣的同學,透過本課程至壹電視攝影棚上課,能真正了解並接觸到實務,並充分體驗市場需求。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輔仁大學 圖書資訊學系 |
輔仁大學 影像傳播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圖解:李赫學長接受系上專訪 版權:李赫先生
李赫先生稻田出版有限公司社長 輔仁大學圖書館學系(現圖書資訊學系)畢業,曾撰寫過的作品計有短篇小說集《大學之夢》、《台北一夜》、《母親的壓歲錢》等,以及《台灣諺語的智慧》、《有計畫的大學生活》、《社會也是一所大學》、《社會行走100訣》、《老狐狸格言》三十餘種。曾任遠流出版社編輯,《愛書人》雜誌主編,遠景出版公司主編《中央月刊社》副社長彙總編輯。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小說獎及救國團金獅獎。
圖解: Otsuka 官方企業宣傳冊的封面 版權:周斯劭女士
周斯劭女士日本大塚製藥美國總部全球資訊情報中心高級處長 大學畢業後在中央研究院工作一年後前往美國 University of Maryland讀碩士, 拿到學位 (MLS) 後曾任職於環保局、美國脊椎醫療協會當資訊中心經理、美國國立農業圖書館,現任日本大塚制藥公司美國總部情報中心處長。Otsuka 是日本有名的跨國大集團,工作需求常到歐洲各國和日本開會,也常受邀在美國圖書資訊界公開演講。2016年榮獲大塚製藥美國分公司封面人物。
圖解:曾淑賢館長 版權:曾淑賢館長
曾淑賢女士星雲大師數位人文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國家圖書館館長兼漢學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1.榮獲傑出公務人員獎 2.傑出女性 & 重視性別平權 3.推動閱讀服務不遺餘力 4.致力於資訊教育、終身教育、閱讀教育、社會教育 5.勇於進行創新服務,帶領團隊獲得創新獎項 6.提倡及落實環保概念:推動綠建築 7.帶領團隊獲得多項服務品質獎
圖解:鄭時寧學姊獲頒傑出校友 版權:鄭時寧女士
鄭時寧女士輔仁大學全球校友會會長 美國輔大基金會董事 美國IBM高級軟體工程師,計劃經理、品牌經理 輔大圖資系助教 102學年度輔仁大學傑出校友(http://alumni.lins.fju.edu.tw/excellence-fju-list) 輔仁大學圖書館學系(今圖書資訊學系)取得學士學位,前往美國加州大學聖荷西分校完成碩士學位,在職場上有傑出貢獻,對於校務及系務發展極為關心與支持,多次捐款給校方支持醫院建立,也捐款母系更新設備,樂於返系演講分享職場經驗,鼓勵並提攜學弟妹。除此之外,有鑑於招生日趨艱難,亦提供獎學金促成「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補助學生海外交流辦法 」之設立,提升國際學術參與研究能量,吸引更多優秀同學進入本校就讀。
圖解:賴鼎銘校長訪談截圖 版權: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賴鼎銘先生監察委員。曾任世新大學資訊與傳播學系教授、世新大學校長、教務長、圖書館館長、資訊傳播學系系主任。 98學年度輔仁大學傑出校友 (http://alumni.lins.fju.edu.tw/excellence-fju-list#98) 專業領域的佼佼者,提升專業領域在學術上之能見度,對於培育高等教育界英才不遺餘力,推動世新大學各項提升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方案與措施(例如:加強產學合作,使得校園中「教」與「學」的活動更符合各個專業市場之就業需求),發揮輔仁大學真、善、美、聖之精神。 |
圖解:於第52屆金鐘獎獲獎紀錄 版權:聯合報系攝影中心記者王騰毅
許立達學習經驗: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學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碩士班導演組藝術碩士。 職業經驗:目前為自由影像工作者,主職為導演、編劇及大學兼任講師。執導之作品《告別》榮獲第52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及編劇獎(2017)。
圖解:柯孟融 版權:空殼影像
柯孟融學習經驗: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學士畢業。 職業經驗:導演,空殼影像工作室負責人。2004年學生時期執導之短片《鬼印》在網路上造成轟動,曾創下百萬次網路點閱率並入圍數個國際影展,開始以鬼片題材受到矚目。2008年畢業後擔任導演與編劇,2009年拍攝第一部台灣的恐怖驚悚劇情長片《絕命派對》進軍大螢幕,2022年以電影《咒》入圍 第59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原著劇本。 2022年以電影《咒》榮獲 第59屆金馬獎最佳剪輯。
圖解:林君陽個人照 版權:台北市電影委員會
林君陽學習經驗: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學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碩士班導演組藝術碩士。 職業經驗:導演、編劇、攝影師,發條映畫有限公司負責人。 2012年執導並擔任攝影電影長片《愛的麵包魂-電影版》,獲新聞局長片輔導金、及金馬創投會議百萬首獎。 2012年與2013年入圍第47與48屆電視金鐘獎攝影獎。 2018年以《我們與惡的距離》榮獲第53屆電視金鐘獎戲劇類節目最佳導演獎。2023年以《人選之人-造浪者》榮獲第58屆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
圖解:李開明個人照 版權:李開明提供
李開明學習經驗: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學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 職業經驗:前中國時報、自由時報、壹周刊攝影記者,現為攝影師暨明室影像工作室負責人、本系攝影課程講師,1998年起紀錄自己家庭日常影像的紀實作品(凝視父親),於2009年展出。 目前尚有許多的專題式影像紀錄時在進行中,包括「快樂是..」「Taipei Nobody」、「神人之間」以及「廢墟遊蕩」等。 未上傳圖片
彭之軒學習經驗: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學士。 以拍攝國家地理頻道的《透視內幕-棲蘭秘境馬拉松》,榮獲第54屆金鐘獎非戲劇類節目攝影獎,影視製作經歷豐富,執導過紀錄短片、廣告,會編劇、攝影、導演,也是2010年國片「燃燒吧!歐吉桑」的副導,近年編導作品《檳榔吸屍ADDICTION 》入選2024年美國芝加哥影展短片競賽、亞洲日舞影展短片競賽、日本夕張國際奇幻電影節短片競賽、南韓富川奇幻影展XL單元、丹麥ODENSE國際短片競賽等。 |
我的學系 |
輔仁大學 圖書資訊學系 |
輔仁大學 影像傳播學系 |
|---|---|---|
多元能力 |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