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大學 體育運動健康學院不分系學士班 |
國立體育大學 運動保健學系 |
|
---|---|---|
所屬學群 |
醫藥衛生學群
跨
遊憩運動學群
運動保健學類 |
醫藥衛生學群
跨
遊憩運動學群
運動保健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11台北市士林區華岡路55號 |
校本部 333桃園市龜山區文化一路250號 |
學系特色 |
藉由課程實務操作,引導學生發展其興趣及專業領域之定向,讓學生入學後,可以多元且快樂學習,並能學以致用,與職場接軌,畢業後即可就業,貢獻所學,促進社會民眾健康發展。 |
本系成立於民國80年,為國內相關專業領域之重鎮,師資陣容堅強,研究與實務硬體設備完善,課程結構完整,理論與實務兼備,提供國內外多重學習管道與專業實習機會,培養實務工作經驗,與就業場域無縫接軌,畢業後系友表現深受肯定。學生具運動防護及體適能指導專業證照應考資格,另有碩士班可繼續鑽研學術與實務研究。 |
學科意涵 |
本校體育運動健康學院將原有之「運動與健康促進學系」和「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整合為「不分系學士班」,將專長領域的學習進行統整,發展當代市場主流趨勢,培養更具專業特色的體育運動健康科學與產業人力。不分系的課程規劃與學習,配合產學合作,朝課程多元、跨域整合、創新發展、快樂學習等面向設計,以符合社會時勢需求。 |
運動保健學系為結合運動科學與保健醫學之理念,培養運動防護、健康促進、運動與健身指導之專業人才,以維護運動員及一般大眾之健康與運動安全,以期達成政府發展全民運動之目標及國家長期發展體育之需求。 |
學習方法 |
運動指導智+慧服務專長領域: 本專長以培養「運動健康指導+智慧科技輔助」創新服務人力為核心,以培育三大領域人才為主要教育目標:1. 運動俱樂部專業人才 2.長照2.0運動專業師資 3.創新趣味體能遊戲師資 國術運動傷害整復專長領域: 本專長以氣為核心,以身體活動為主體,圍繞養生、健康、預防,進行三大整合:中國傳統武術與技擊運動,導引養生與運動健康,中國傳統整復推拿與運動傷害防護。這些知識與技能提供學生內在與外在的永續發展及未來就業市場。 運動與健康促進專長領域: 本專長以培養全人健康(wellness)產業整合創新人力為核心。營造多元化學習環境,充分共享本校體育運動相關學系現有人力與設備資源優勢,致力於培養學生,投入全球「運動健康促進產業」所需之專業知識、技能、態度,以供應國內外運動健康促進產業人力資源。 |
課堂講授:由教師講解課程內容,釐清觀念。 團隊學習:分組討論與操作,學習團隊合作與交流。 實作教學:透過實際實驗與實務操作,讓同學具備專業技術與能力。 創新實踐:透過設計思考與創意發想,搭配高教深耕等計畫執行,在創新服務與教學實踐中持續精進學習成效 實務實習:兩年的校內外甚至國外的實習結合理論與實務,培養專業職能。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同學們可以開始準備於高中階段所參加的各項比賽或是活動的佐證文件, 並做為日後獨招考試的標準依據. |
建議擬定課程活動探究課題、或用於學業表現或體育運動經歷之自我改善及精進之自主學習計畫,建構學習與應用之連結,分析解決策略,並付諸行動執行,從中調整與修正,以展現持續自我成長與求知的學習態度,並提出相關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學習歷程與反思。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以因應時代變化。期許本學士班,在課程規劃與產學合作上,均能朝向課程多元、跨域整合創新以符合社會時勢需求。藉由課程實務操作,引導學生發展其興趣及專業領域之定向,讓學生入學後,可以多元且快樂學習,並能學以致用,與職場接軌,畢業後即可就業,貢獻所學,促進社會民眾健康發展。 |
本系為體育與運動專業領域之一,傳統體育科系主要著重在體育與運動技術之教學,運動與健康科學系或運動醫學系在健康醫學理論部份的比重會比較高,本系則以運動科學與健康醫學相互結合,以運動防護及健康體適能專業知能為主要發展方向,理論與實務兼具。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國術運動傷害整復專長領域:就學期間完成證照考試,可任整復師傳統整復技術士、運動防護員、武術與養生教練員等。 |
運動防護員與物理治療師的差異在主要工作場域與服務之客群,物理治療師以醫院或診所為主要工作職場,服務客群以病人為大宗,運動防護員則是以提供運動員各項健康照護與運動傷害防護為主,工作場域以學校,運動賽會,運動球團為主。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不分系學士班主要發展方向分為三大專長領域: 運動與健康促進專長領域、國術運動傷害整復專長領域及運動指導智慧服務專長領域。新生入學後,在大一可以透過不同專長領域核心課程的學習,來引導學生未來定向興趣,並能適性的發展其專長領域;這樣的多元學習,可以避免學生入學之初,即窄化其未來學習。 |
課程內容包含多項術科課程,與一般體育科系不同之處是本系的術科課程對運動技術能力的要求比較不嚴格,比較強調學生應具備基本的運動能力,對各運動項目之動作特性與體能要求有所了解,才能提供運動者符合專項需求的服務。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可以電話洽詢不分系學士班。 電話:(02)2861-0511 分機: 45305、45405 |
本系近年來除原有之運動防護與健康體適能指導兩大領域之外,透過課程模組的規劃,培養學生具備更多元的專業能力,如肌力與體能訓練、傳統整復、以及高齡者運動健康促進等領域之增能課程,以符合社會發展與需求,有效提高學生就業機會。同時提供許多海外實習機會,如美國、芬蘭、日本、新加坡、中國大陸等,增加國際視野與競爭力。 |
中國文化大學 體育運動健康學院不分系學士班 |
國立體育大學 運動保健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運動傷害從本科目中了解從運動產生之各類型傷害型態並從傷害型態中評估位置、組織及嚴重程度。從而處理及送醫,更而完成復建,使其選手早日康復,重回選手生涯。 傳統整復全身推拿全身調理手法理解民俗調理相關理論,具備顧客需求評估能力,熟悉民俗調理基本操作技術,具備基本操作規劃能力,熟悉全身各部位運用手法,具備溝通表達技巧與顧客互動,並適時進行服務解說能力,具備緊急狀況應變能力,具備向客戶說明自我保健方式之表達能力。 長照2.0專業人才
1. 2021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長照2.0 / 110年「預防及延緩失能運動指導員培訓」 運動俱樂部專業課程運動俱樂部專業人才: 有氧課程、Zumba、瑜珈提斯、飛輪、街舞…等舞蹈運動,及俱樂部經營管理人才。創新趣味體能遊戲人才: 後疫情時代,為了不受限於時間與空間,應用身邊所有器材器具,創新規劃體能訓練並結合趣味遊戲設計課程。多媒體設計課程: 運用各項「智慧科技」輔具,融入運動指導課程。 運動與健康促進專長課程
運動與健康促進/專長領域: 創新球類運動+肌力與健力+適應體育,整合術科練習與學科學習。 |
運動傷害防護學本課程強調體育運動專業所需之運動安全與傷害預防觀念,從各身體部位之結構特性了解運動場上各種力量型態,並從認識運動傷害的發生機轉、傷害發生後的症狀表現,連結曾經學習過的急救學,了解急救處理應注意事項,並作為後續運動傷害評估學與功能復健、運動貼紮等相關課程之基礎課程。 阻力訓練理論與實務
使學生了解重量訓練的基本原理,各特殊族群的重量訓練之原則與指導要領,不同器材之運用與計畫擬訂。 傳統整復推拿全身調理手法結合傳統經絡理論與徒手保健手法,透過實際操作指導學生學習整復推拿之各種技術,以及對身體各部位之使用時機。學生依循課程模組修習相關課程,可取得勞動部傳統整復推拿技術士之報考資格。 運動保健實習(運動防護組)結合本校競技運動資源與設施,於校內運動防護中心、運動團隊及校外實習據點的實務學習,累積實務經驗並學習運動防護員工作,同時也會安排支援賽會運動防護工作,以培養學生之運動傷害預防、緊急處理與管理能力。 運動保健實習(健康體適能組)實習場域包含校內體適能中心、校外之國民運動中心、健身工作室、物理治療與整復診所及社區高齡者運動指導,藉此培養學生具備體適能與健康促進專業知識及實務能力,透過相關職場的實務學習,深化專業技能與培育就業的態度。 |
中國文化大學 體育運動健康學院不分系學士班 |
國立體育大學 運動保健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圖解:壺鈴訓練動作示範 版權:黃奕銘
黃奕銘畢業後擔任健身教練與教育訓練工作,完成博士後研究與大學教職後,觀察市場發展需求,以擁有自我品牌的健身房為目標,於2013年在高雄市經營健身工作室並陸續擴店,並以開設與教授運動保健相關課程為職志,同時導入專業證照培訓課程,除健身運動指導外,更強調肌筋膜放鬆重要性,持續培育健身教練之專業知能。 現職:Optimum Kinetics 創辦人、社團法人台灣運動保健協會秘書長 經歷:亞力山大健身俱樂部健身教練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訪問學者、長庚大學復健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慈濟技術學院體育組助理教授、健身工廠教育訓練部經理 圖解:功能按摩與運動現場指導 版權:林昕緯
林昕緯為重度視障者,以亞帕運的優異成績經運動績優甄審進入本系,在學期間展現堅強的毅力與上進心,克服學業與實務學習上之重重難關,習得傳統整復推拿與健身運動指導之專業,畢業後創立工作室,提供功能按摩與運動指導服務,建立對於運動、傷害預防及健康理療之品牌。對身心障礙人士運動保健觀念與實踐之推動不遺餘力。 現職:Body Door保健調理中心創辦人 經歷:2010廣州亞洲帕拉運動會游泳項目四金三破大會紀錄、愛盲學院核心肌力團體課程教練 圖解:企業員工講座進行動作示範 版權:王明田
王明田本系在運動健康指導產業最資深的系友之一,長期在健身俱樂部、私人舞蹈教室、運動中心、私人企業、社區大學進行有氧、瑜珈、健身、運動等運動課程推廣。並於2015年開始與舒活才藝教育中心之合作,於桃竹苗成立7家區域型健身俱樂部,希望能將運動的益處推廣給當地居民,提供更容易參與運動而獲得健康生活的管道。 現職:舒活才藝行銷有限公司監事 、中華民國運動教練培訓協會講師、臺北市松山區社區大學講師、教育部體育署 國民體適能、「初級與中級」指導員檢定考官(2012-) 經歷:GO GYM高勁健身俱樂部、新五泰國民運動中心、士林運動中心、極限健身中心蘆洲店、B Gym健身俱樂部蘆洲旗艦店 圖解:高齡者阻力訓練個人運動指導 版權:同柔敏
同柔敏畢業於本系學士班與碩士班,為本系在中高齡者運動指導領域最具代表性的系友,在學期間即參與社區運動保健班相關計畫之推動,在團體課程與運動指導有多年的實務經驗。配合政府預防失能與延緩老化相關政策,高齡運動指導人才需求漸增,自行創業成立工作室,在台南與桃園的社區高齡運動班相當活躍且教學經驗豐富。 現職:美佑安平身障、護理之家-東區日間照顧中心運動指導員、臺南市基督教好朋友全人關懷協會關懷據點健康促進老師 經歷:台南東區長照2.0巷弄長照站(有德/大福/美佑)運動指導員、聯新國際醫院(壢新醫院)高齡防跌班運動教練/尊爵健康管理中心運動管理師 版權:王偲潔
王偲潔深知健康不能完全假別人之手,故致力運動防護教育推動。期盼藉由教導學生運動員自我覺察、了解身體能力、強化健康管理,懂得於活動時自我保護,避免在比賽或訓練過程中導致運動傷害,並學會運動防護的基本原則,化被動為主動進行事前預防,有效降低運動傷害的發生機率,獲得最根本的運動傷害自我防護機制。 深耕校園運動防護第一人、為國內最資深基層運動防護實務工作者,於大學畢業後便投入基層運動員之運動防護照護工作。 現職:國立台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專任運動防護員 經歷:台灣運動傷害防護學會理事 |
中國文化大學 體育運動健康學院不分系學士班 |
國立體育大學 運動保健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2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2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
性格特質 |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3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3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