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政治與經濟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 |
|---|---|---|
| 所屬學群 |
管理學群
管理跨學類 |
社會心理學群
跨
管理學群
勞工關係學類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11台北市士林區華岡路55號 |
校本部 111台北市士林區華岡路55號 |
| 學系特色 |
(一)本系旨在培育兼具政治、經濟及國際與區域事務專業知識之人才,課程設計兼顧理論基礎與實務訓練,鼓勵學生以跨領域視角分析並解決社會問題,為未來進入職場或繼續深造奠定堅實基礎。 |
本系創始於民國54年,是國內勞動領域首創之學術單位,已培育超過4500位遍佈社會各界之系友。開設勞動關係、人力資源及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等專業學程,畢業生就業出路包括:政府機關、國(民)營企業、工會等勞資、人資、職業安全衛生人員。2019年104人力銀行統計企業主動邀約畢業生面試熱門度,在前十名學校中,人力資源類職缺偏好中國文化大學。 |
| 學科意涵 |
嚴謹學理基礎,強調理論與實務的結合 |
勞動暨人力資源乃對應「勞動部」主管勞動及人力資源事務之職掌,與企業勞資關係及人力規劃、發展、管理之需求,其專業職能涵蓋勞動關係(勞基法、勞工保險、勞資協調、就業服務)、人力資源(員工招募、職涯發展、薪資福利、教育訓練、績效管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職業災害預防、企業安全衛生管理、職業災害勞工保護)等三大面向。 |
| 學習方法 |
運用數據與理論分析:政治與經濟研究強調實證分析與量化能力,以實際數據分析政策或經濟議題,將理論模型應用於案例分析。
獨立思考與課堂討論:政治與經濟問題常有多元觀點,學生可以參與課堂討論與模擬辯論,練習政策分析與評論。
案例討論:經由實務議題的討論,以累積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釋並解決問題的經驗,同時訓練溝通與表述能力。 |
課堂講授:由教授講解基礎理論,並佐以相關範例以協助學生了解課程內容及觀念。
實務研討或演練:針對實務案例,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或模擬演練,培養分析解決問題、溝通協調、團隊合作的能力。 圖解:招募任用課程模擬面試 校外參觀見習:透過校外公民營相關單位的參觀、短期見習,使學生瞭解事業單位的實務運作及學習如何將課堂所學運用於實務。 圖解:校外企業參訪
證照實務培訓:與本校推廣部、校外相關學(協)會合作辦理專業證照培訓課程,輔導學生取得勞動關係、人力資源、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等專業證照。 圖解:基礎訓練發展師認證班
國際交流:超過400所海外姊妹校交換生、境外移地學習、國際研討會(日本、韓國、中國、台灣:亞洲社會論壇)、北京「人力資源職業技能競賽」。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強化表述、思考能力:可從論述分析和語言表達兩方面,練習面對事情或問題時,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並且能清楚說明。而寫作便是一種可以同時訓練論述分析和語言表達的途徑。 |
在研習基礎學科與知識時,除了基礎的理論外,尚需了解其應用面,如何應用於實務以及關心社會,因此平時應培養歸納思考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可以透過觀察周遭的人與環境、關心社會脈動與時事評論來加強這項能力,經由發現問題、了解問題及思索問題,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力,歸納思考與融會貫通的能力。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政治與經濟學系強調跨領域研究方法,既運用政治學的質性研究(案例研究、制度分析),又結合經濟學的量化工具(統計、數理模型),訓練學生同時具備「政策分析」與「經濟數據解讀」的能力。 |
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為融合勞動學科知識跨領域架構之科系,涵蓋職場的勞資權益保障、企業的人員任用與發展、勞動者的職涯規劃與發展、職場安全與健康等勞動事務之整合。而勞工關係學系著重於「勞資關係與勞動政策」與「勞動市場與就業」之勞資關係領域;人力資源相關科系則為組織管理與發展、招募訓練、薪資與績效管理等人力資源領域。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Q:政治與經濟學系出路為何? |
本系學生畢業出路多被認為於政府機關從事勞工行政事務或於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從事招募、教育訓練、績效管理等工作,然亦有其他多元出路,如企業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勞資或企管顧問公司的勞資顧問、勞資爭議協調、教育訓練;人力銀行或人力仲介公司的就業媒合;工會、勞工團體的會務行政、勞資爭議協調。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很多人都以為政治就是課堂上討論時事、辯論藍綠或國際衝突。經濟「太理論,不實際」,需要很強數理能力。 |
一般社會關心的勞工議題如勞資爭議、勞保年金、一例一休、職業災害等,均需在跨越社會、經濟、法律、管理、衛生健康等各學門的科際整合思維下予以處理。因此本系因應此跨域需求,課程教學除了相關學科的基礎訓練,並強調保障勞動者勞動權益與安全健康,及企業人力發展科際整合與應用。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實務實習的部分有:政治實習、板信銀行實習等。 |
什麼是基本工資、一例一休、超時加班? |
| 我的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政治與經濟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新太空發展與戰略戰略發展和科技競賽左右國際秩序的變化,在政治領域尚未熱絡討論太空外交、狀況覺知、衛星遙測與軍事運用、人類太空活動的成熟、月球計畫與其他星球資源探勘、運用太空科技於號稱內太空的海洋發展,以及運用衛星達成地形不便之通訊,諸如無人機、 超智慧城市、無人駕駛、遠距醫療或教學等,無一不太空戰略相關聯。 圖解:授課教師鄭子真教授出版書籍 版權:https://www.wunan.com.tw
政治實習學生可以在各黨黨部與民意代表辦公室、非政府組織(NGOs)、基金會、公關公司等公私部門學習與歷練,獲得政治相關領域的初步體驗。近兩年約有60位同學參加政治實習,約有3/4會在民代辦公室/服務處、黨部/黨團及競選總部實習。 圖解:政治實習說明會
現代科技的政治面向現代社會的每個領域都會涉及政治,科技也不例外。科技對於現代生活的影響更是至深且巨,因此它對政治的影響也值得深入研究。本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瞭解,現代科技如何影響政治的運作,以及科技如何成為政治運用的工具(例如社交媒體與大數據的科技會改變選戰的運作方式)。 版權:https://pixabay.com/
政治資料視覺化政治科學是一門重視資料分析的學科,無論是選舉、政策評估或是行政管理,都有許多資料可供分析。在分析資料前,通常會透過資料視覺化的方式,來增進對於現象的理解與假設的初步驗證。本門課將重點放在不同資料類型的視覺化,諸如數值資料、文字資料、網絡資料與空間資料。 未上傳圖片 經濟專題能夠培養經濟與商業活動相關工作的必備技能,也能訓練日常生活事務的處理技巧,進而養成洞察社會議題的判斷能力。本系課程不僅教授經濟學專業教材,亦帶領學生廣泛涉獵報章雜誌等媒體所刊載或探討的各項議題,透過課程引導,累積經濟專業的知識、同時形成經濟直覺的思維。 |
未上傳圖片 集體協商本課程為延伸勞資關係理論之內容,進一步經由集體協商演練實作參與,建立學生對於衝突管理,口語溝通,共識能力,以及勞資之間集體協商過程所需建立之認知與能力。以強化學習者集體勞資關係協商之實際操作經驗。 未上傳圖片 人力資源案例研究本課程透過介紹人力資源管理的個案, 讓學生在選才,育才,用才與留才方面能汲取經驗.以便在製造業,服務業及政府部門與非營利組織中運用. 授課採演講方式,個案研究及學生研讀報告等方式進行. 未上傳圖片 工業安全衛生管理實務本課程主要內容為介紹職業安全衛生人員在事業單位內安全衛生管理相關工作的推動,包括安全衛生組織與制度建立、風險評估、自動檢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工作安全分析、危害化學品管理、健康管理與促進、職業災害調查及統計、緊急應變計畫、安全稽核與績效評估。授課方式包括:課堂講授、影片、校外參觀及模擬演練。 未上傳圖片 就業保險與就業服務本課程是就業安全的進階課程,課程內容為介紹就業保險制度與就業服務制度,重點內容包括:失業給付制度的各種問題,包括給付對象,申請給付者的權利與義務,失業認定等問題,以及就業保險之各項津貼的實施成效與問題,就業諮詢服務的實施成效與問題.授課方式包括教師講解主題概念、案例分析、主題討論. 未上傳圖片 勞資爭議處理針對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中之調解與仲裁為中心,介紹我國現行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之調解程序與仲裁程序之實際運作。課程內容包括:介紹調解、仲裁處理之法定程序、調解與仲裁處理之技巧;並藉由勞資爭議案例進行調解仲裁案例之演練,提升勞資關係專業職能之實務操作能力。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政治與經濟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未上傳圖片
潘世偉學歷: 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 美國康乃爾大學產勞關係博士 經歷: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政務副主委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主任委員 行政院勞動部 部長 台灣勞動學會 理事長 中國文化大學 勞工關係學系 專任副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 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 專任副教授 未上傳圖片
林三貴學歷: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勞工暨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學士 經歷: 勞動部常務次長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所長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局長 駐歐盟代表處副組長 未上傳圖片
張金鏘學歷: 中國文化大學 勞工研究所碩士 經歷: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副處長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南區勞動檢查所所長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檢查處副處長 行政院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副署長 行政院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代理署長 未上傳圖片
鍾文雄學歷: 中國文化大學 勞工研究所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 勞工關係學系學士 經歷: 一零四資訊科技(股)公司 資深副總經理暨人資長 社團法人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常務顧問 社團法人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理事長 中國旺旺控股公司 人力資源總處長 勞動部國家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 評核委員 信義房屋 人力資源部執行協理 未上傳圖片
王冠軍學歷: 中國文化大學 勞工研究所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 勞工關係學系學士 經歷: 社團法人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常務顧問 宏達國際電子人資部副總 廣達電腦人資協理 台積電人力資源服務處長 台灣飛利浦公司人資處處長 安迅資訊系統人資部協理 福樂奶品公司人事總務部協理 |
我的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政治與經濟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