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大學 哲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文史哲學群
哲學學類 |
文史哲學群
歷史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11台北市士林區華岡路55號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文大哲學系的老師們學術表現既專業又多元,不遜於國立大學,而且能與課程互相搭配:從古希臘、先秦哲學、康德,到新穎的語言哲學、美學,或應用的哲學諮商,或尖銳的道德議題,或對死亡的關懷,都可以在這個系裡找到。我們既有高度的國際化,又維持中哲儒家、道家並加以創新,而且是少數特別注意到美學研究的哲學系。這是多元、友善、有趣又實在的哲學系,可以讓你試探各種不同的可能。 |
本系大學部教學目標為培育史學教育與史學研究的專才,使畢業生有足夠的基礎訓練與專業知識,或進入研究所繼續研習歷史,或進入社會從事文史等相關工作。研究所的教學目標主要在培養專業歷史研究人員,使其有足夠的能力擔任大學歷史教師或從事獨立研究。同時為順應時代脈動,將強化學生應用史學能力,例如:史料數位化、文史藝術展館導覽以及商旅、藝文、傳媒等相關產業需求文化論述與策展等能力。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哲學,字源philo-sophia在希臘文是「愛智」,而不是智慧。哲學是從認識自己的無知,在持續不斷的檢驗中,展開對知識與智慧的追求。哲學家不是已經擁有智慧的人,而是能踏實地反省、批判,尋找新的可能,持續向智慧前進的人。 |
本系是唯一以「史學系」為名的系所,重視學理系統,之所稱為「史學系」,而非一般「歷史系」,是在於創辦人張曉峰先生認為,史學系同學所讀的不僅是古今中外的歷史,更重要的是治史的學養,中國自古以來所謂的「史德、史心、史識」以及西方的史學理論、史觀,都是史學所涵蓋的範圍,所以史學系比歷史系更能表現出本系的特色 |
學習方法 |
思想實驗:設計一個想像的情境,用來檢視特定議題或理論的合理性。例如,著名的「電車難題」即是設計來檢視傳統倫理學在道德抉擇時的侷限。 論證分析:在一段論述中分析出其中的邏輯結構,找出各項主張分別是從什麼前提所推出的結論,檢視這些前提與結論組成的論證,是否確實能支持這些主張。 文本研讀:切實研讀哲學文本,理解複雜的文字表達,強化對文字內容的區辨力,練習以文本證據來佐證自己對哲學思想的解釋。 對話與反思:藉由與教師或同儕的對話,學習如何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對話中對既有想法提出問題、回應問題,提高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
未上傳圖片 本系所特色:1. 以中國史為主,臺灣史、西洋史為輔。2.以專業學習為主,以實務應用為輔。前者以歷史知識為主,涵蓋古今中外的歷史發展,後者以專業學習方法為主。本系在專業史學方面,有「史學導論」、「史學方法」等課程,培養史學、史料的判定與選擇方法,訓練邏輯思考、編纂撰寫等能力。 未上傳圖片 邏輯思考與辦正能力,可以應用在社會的觀察與理解,以做出有效且合理的判斷。 未上傳圖片 編纂撰寫等能力,則可應用在各項文字書寫、編輯事務。 未上傳圖片 此外,本系為培養多元能力,另有多元課程提供研習:1.「博古通今」專業學分學程。2.「古今政治得失」、「文化導覽」、「歷史戲劇文化」等跨領域學分學程。3.應用史學學群。4. 開設「教育學程」,培養中等學校社會科領域的教師資格。 未上傳圖片 上述學分學程與學群,分別與政治系、觀光系、戲劇系、教育系合作,開設各類跨領域課程以應用史學發展為目標。除本系專業史學能力培養之外,鼓勵同學選擇雙修或輔系,期望他們能夠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為將來轉換跑道做準備,也透過系學會邀請系上的畢業學長返校演講,提供他們的經驗給同學做參考。更舉辦更多元化的學術演講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哲學是一種包含聽、說、讀、寫的全方位活動。 |
平時可對自己感興趣的歷史、社會人物或議題,蒐集相關資料,整理各方說法,開始思考與寫作論述。清楚說明該人物、議題的時間發展過程,注重轉變的各種有趣環節與細微之處,提出自己的看法。深愛歷史的您,大學的歷史課程不是偏重記憶,而是透過歷史事實,訓練基於史料,如何進一步深入思考,辨別事實、觀點、評價的差異,以及時空環境所起到的影響作用。切記,歷史不是「背」,而是「思考」!!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許多學科的理論部分都涉及哲學,例如:政治學裡的政治思想、藝術學裡的美學、中文裡的中國思想等等,在哲學系則有政治哲學、美學、中國哲學等等。不同的是:其他學科是在各自背景脈絡下觸及哲學;哲學系則會提供全面的理論脈絡和進行理論性抽象思考所需要的訓練(如邏輯),並會更進一步對各學科中作為基礎的理論進行反思,甚至對一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理論,提出質疑。 |
目前各大學以歷史研究為科系名稱的,主要有歷史系所與臺灣史研究所兩類,而本系是唯一以「史學系」為名的系所,重視學理系統,之所稱為「史學系」,並非一般「歷史系」。本系「史學系」的教學核心,是強調長時間、大範圍的古今中外歷史,培養歷史知識的基礎學習,與研究理論方法的運用,能對歷史研究具有更多元的觀察與理解,並做出理性、客觀的認知與分析。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畢業沒有出路,或是所學與後來從事行業不同,但這些都不盡然正確。這十年世界的變化已超乎過往,比起單一指向型的科系,哲學更能培訓你跨域的彈性,面向未來的工作型態。既有的工作職缺正在改變,想以特定科系保障未來是不切實際的。你需要更通用的能力,就是哲學。文大科系全國最多,可以和哲學搭配,更是一大優勢。 |
一般認為,史學系畢業後出路狹窄,事實上,本系四年的訓練過程中,對於許多行業的需求均能相符。例如,專案的執行,由收集相關資料開始,之後進行分析歸納,進而導出結論,並擬定具體執行方式。若此方式與往例不合,或已有前人失敗的紀錄,則重新擬定執行方式。此種流程,與史學研究的過程極為相似。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最常見的誤會是對哲學這個學科的典型誤會:大談人生的意義以及鑽研脫離現實的東西。但其實哲學重視合理的溝通、有憑有據說話,也討論科學、道德、政治與藝術,這些領域跟現實都息息相關。 |
一般高中生,對於歷史這個科目,最容易誤解的,莫過於認為歷史學習完全淪於背誦。事實上,進入大學歷史學系,重視的是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對歷史事件原因與結果的邏輯性推論,獨立思考成為四年史學專業訓練的首要任務。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文化哲學系大學部課程的主力師資一方面有自己的學術成長,另一方面也很能付出關心、輔導學生。在傳統上以男性為主的哲學中,我們有5位專任的女性哲學學者,每一位在系上都有一定的聲量,此外,系內成員們也都用心維持著多元、開放、性別友善的氣氛。(三分鐘靜態簡介https://youtu.be/oBopu-TMKzM 感受討論氛圍https://youtu.be/B2bujaIUEBA 直接進入02:27) |
歷史的功用,或許不是立即顯現,但其影響之大卻是毫無疑問。扎實的歷史教育,從小處看,可以訓練一個人的思辨能力、時序觀念以及邏輯推理能力,對於就業、人際關係等人生的各層面,均有正面助益;從大處看,歷史教育可以造成整個世代價值觀的轉變,近三十年來,台灣社會中國家認同價值的轉變,其根本原因,即在於歷史教育。 |
中國文化大學 哲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邏 輯建構正確推論的系統,能夠清晰的思考。文大哲學的邏輯課由本系傅皓政老師擔任,他的邏輯課在臺大開放式課程點閱超過60萬次,精彩、有趣又能引導學生進行邏輯思考。邏輯是學習如何有效進行論證、避免謬誤的學科,有趣又有用,在文大,你可以親身體驗傅老師活潑的邏輯教學。 廢話的哲學傳統以來,哲學探討的課題是「真理」。然而,隨著謊言(lie)、閒言(gossip)、廢話(nonsense)、胡扯(bullshit)、假消息(disinformation)成為氾濫的現象,我們有必要帶領學生一探這些「廢話」的現象,並對其進行具哲學深度的反思,以超越「廢話」對自身「本真性」的宰制。 西蒙·德·波娃《第二性》
這門課會切實研讀《第二性》全本內容。透過研讀、討論,從西蒙•德•波娃思想中交織的現象學、存在主義及女性主義,和她對於女性在不同脈絡與處境中的現象描述,建立對各種不同性別真實存在處境的反思,面對並突破各種性別存在處境中的侷限,進一步成為獨立自由的人。 哲學批判與諮商
訓練哲學批判能力,應用在個別問題的諮商。哲學從不干預一個人自由的選擇。然而此能力的應用不僅只是在嚴肅的議題,也可涉及人格價值觀的養成,哲學諮商即在於利用哲學批判能力省視個人之價值觀、影響選擇的各種因素,並以此協助他人利用哲學省視自己,以理性的方式選擇更適於自己的路。 美 學美學相關課程探討如對大眾文化的反思、虛構與真實、作者與作品、藝術自由、藝術與道德、影像與模仿、電影哲學、非理性情感、認知的感官因素、意識型態操縱等等影響審美的議題,或特定哲學家如尼采、康德、柏拉圖等等對這些議題的探索。 |
中國民族史本課程目的在於使學生瞭解民族史、族群關係的理論與方法,以及在中國環境下,各族間的互動關係,並討論過去史學界對中國民族史的研究情況等。史為今用,經由史的理解,希冀幫助學生對今日中國民族問題有深入的認識。 圖解:冠群老師上課風采 版權:本系拍攝 未上傳圖片 故宮文物導覽
針對故宮博物院收藏之書畫名品為介紹重點,旁及青銅器與瓷器,特別著重宋元及其以前之書畫名跡70件。練習編寫說明卡、圖錄以及現場解說之能力。能清楚說明各作品的特色,及其價值,並邀請故宮導覽員協同教學,引發聽者之興趣。 中國現代史
闡述1985中日甲午戰爭後,至1949年海峽兩岸分治為止,近代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辛亥革命、民初政局、 軍閥政治、 五四運動、 早期國共關係、十年建國 、 八年抗戰、戰後中國等),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從各個不同角度,解讀現代中國歷史的不同面向,期使學生從中得到啟示,進而規劃未來。 未上傳圖片 世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遺產是過去人類文化活動的紀錄,也是活生生而立體的史料。本課程對若干世界遺產進行個案探討,除說明其饒具趣味的偉大藝術或技術成就,更著眼於解讀其背後所蘊藏的人文社會意義及其歷史脈絡,使修課同學能認知世界多元文化價值,增進其國際觀,並透過實作來訓練史學的應用能力。 |
中國文化大學 哲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黃鈺閔(更多內容在文大哲學系高中生專區「學長姐愛分享」) 我叫黃鈺閔,是108學年度畢業的校友,在文化就讀的是哲學系。大學時我也很幸運地去了澳洲的昆士蘭科技大學讀了半年的語言課程,剛好是跟文化大學是姊妹校,很高興學校有這個機會讓我達成自己的目標,非常非常值得。 大學時期遇到的最大挫折莫過於找不到自己未來的方向。但是當我對自己有所懷疑或是感到困惑的時候,老師們都會願意伸出援手,不管是給你一點意見或是幫助他們都很樂意,也是因為哲學系一些好同學,願意傾聽我的一些煩惱或是疑問,讓我有了一些方向,並且卻更有自信地去實踐,繼續研讀哲學,最終考上了政治大學的哲學研究所。
邱建志就讀文化哲學研究所期間,接受哲研所老師多樣化的授課方式,幫助在學生時代培養存疑與求真的思維模式,對於後來在職場上問題解決的能力,有很大的助益。寫論文期間,透過老師的引導,建立系統化的思維,也建立蒐集、分析、獨立思考的習慣,對於後來在工作上專案管理的方法,提供了前期的關鍵訓練。 職涯開始於全球數碼科技股份公司擔任客服經理,其間也與其他社團同好成立中華康輔教育推廣協會,蒙理事會的厚愛,擔任副理事長至今。離開客服經理工作後,於傳藝寰宇有限公司擔任台灣區總監,工作內容為推動僑委會專案,於北美執行。2016年,進入啟程管理顧問公司,擔任研發部經理,從事課程研發與擔任講師群督導,目前為專任職業講師,專長為團隊建立、目標執行力、關鍵溝通等議題。
雲柏文2009進入哲學系,在學期間接受各項思想訓練的培育,使得在邏輯推理及分析歸納上有著穩健的判斷能力。求學階段因接觸中國、西方哲學,所以對於歷史典故與脈絡有深刻的了解,並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且影響、幫助他人。喜愛的科目為政治哲學,因選修該課程,所以對於政經領域產生濃厚興趣,並就相關議題進行研究解析。 現職南山人壽業務主任。因家人經歷重大疾病產生鉅額醫療開銷才體會保險的重要性,從而進入壽險業。在工作過程中運用專業知識守護了眾多家庭。壽險業是能將努力累積轉換成自身優勢並創造人脈、資產、經驗的業務工作首選。期望能藉由助人的成就感、相對高的收入與時間上的自由吸引優秀人才一同打拼。「擇善固執」為中心思想,創造共榮也是首要目標。
鄭彩蓮我雖不是自哲一起就讀,但嚮往哲學思辨多年,因此就學期間所獲確實都是我所想學習的內容,當前是資源爆炸與常態多工的環境,若不與公司體制共同前行,就會被迫下船…如果能從哲學文本找尋到部分屬於自己的觀點,或尋求過文句以外的對應處,柳暗花明的部分就會成為鼓勵人格往正向發展一個好的助力,這也是我追求思辨的原因。 沒有不會寂寞的環境也沒有不會被取代的位置,假如真的有什麼不會消逝,那就是所學換取對自己的肯定,或者喜愛某事物而篤信為善,並且成為支撐現實的理,應該放眼望去任何科系都不容易為學生提供這種環境,除了哲學系。(100年畢業,任職木棉花國際-電影發行媒體公關,並不定期支援漫博、動漫節、大型商展、海外商展等活動。) |
圖解:何副館長 版權:本人提供
何智霖曾任國史館副館長。 從事中華民國史料徵集、編纂、出版等工作。 未上傳圖片
邱坤良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 主持校務;執行推動文化、藝術相關國家計畫與活動。 圖解:106學年度獲選本系校友典範人物 版權:本校史學系拍攝
尚世昌曾任致理科技大學校長。 任校長長達十餘年,完成該校由學院改制,升格成大學的重大工作。 圖解:107學年度獲選本系校友典範人物 版權:本校史學系拍攝
林耀堂現任泰國南瑤媽祖宮主任委員。 1986年,到泰國創立綜益木業有限公司。 2005-2007年出任第七屆泰國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 2007-2010年,行政院聘為中華民國僑委會僑務委員。 2005年獲頒第六屆中華民國海外臺商磐石獎,是一生中感到最驕傲的一件事。 2018年7月8日,承辦中國文化大學校友總會2018年會,以”緣聚曼谷,文化飛揚”為主題,見識在泰國的華岡人打拚奮鬥過 程,也協助母校新南向招生。 圖解:103學年度獲選本系校友典範人物 版權:由本人提供給本系校友典範人物照片
杜潔祥花木蘭文化出版社負責人。 徵集書稿,校對、編輯、出版。藉此推動歷史學術文化事業,貢獻良多。 |
中國文化大學 哲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系 |
|
---|---|---|
多元能力 |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2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
性格特質 |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