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逢甲大學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設計雙學士學位學程
東海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所屬學群 建築設計學群 藝術學群
工業設計學類
建築設計學群 藝術學群
工業設計學類
所在校區

校本部

台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

校本部

407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727號

學系特色

1.本學程為逢甲大學與新南威爾斯大學合作規劃的2+2設計雙學士學位,畢業時將授予兩校學位證書。2.本學程強調跨學科設計思維,注重理論與實作結合。3.新威爾斯大學(UNSW Sydney)是一所2025年QS世界排名第19名的頂尖大學,以其卓越的學術成就和創新精神而著稱。而根據2023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UNSW的藝術、設計與建築學院位居全澳前五名,是澳大利亞唯一一所綜合新老藝術設計課程的學院。

教學品質優良,研究成績斐然,以設計五力「創意力、美感力、科學力、學學力、辨證力」為基本核心價值。教學特色主要有:採小班制一對一教學,專業師資與業師共授。課程規劃理論實作並重,積極推動產學合作。長期與日本、義大利校系實質國際交流。擁有獨立系館、數值化及傳統加工工廠,全方位電腦元宇宙軟硬體輔助設計,包括2D、3D設計、3D模型實務、元宇宙虛擬設計。強調人文素養,培養國際視野、公民意識之博雅設計人才。

學科意涵

學生在逢甲大學修業的二年期間,一年級課程以修習設計領域專業基礎概念為主,包括整合設計概論、設計歷史與文化、圖像、圖形與樣式、空間與場域、視覺傳達、互動設計、設計創新專題及設計程式語言、亞洲藝術,以及英語強化課程;二年級除了修習設計方法外,加入更多元的設計內涵並透過實作課程儲備學生實務能力,含設計理論與方法、設計與材料、亞洲藝術、3D物件。

「工業設計」是整合工學、美學、商學意涵的應用學科,以表現技法、電腦輔助設計、人文與藝術、工程與製造、人因與設計、設計與行銷等六大學習範疇建構學生基礎知識與技能,並透過設計基礎、產品設計、產品開發、專題設計等整合性設計課程,系統性地培養學生獨立執行設計專案的專業實作能力。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建議學生可以為自己創造一個能常接觸並使用到英文的環境,例如: 定期收看國外新聞、報章雜誌、用英文寫作文或日記、用英文與人溝通等。常接觸到英文並且常使用,會能有效提升到英文能力。

1.可為課程研究與課題延伸或科學應用或社會觀察等應用成果與研究報告。
2.可以是美術與藝術創作成果或參考本系相關作品資訊,於校內找老師進行指導之有目標創作,如視覺構成、立體構成、相關產品、物品設計或是創意概念之成果。
3.可以是個人對於特定主題(如,生活各面向之主題或感興趣之項目創作)之成果彙整,此類成果不一定需要與課程與本系相關(可能包括,個人攝影作品並說明想法、漫畫插圖並說明特點、手繪插畫、素描創作等藝術表達;程式語言、介面設計、APP規畫、互動科技作品等;工藝創作、手作物品、模型等實體物品;或任何可展現個人偏好特質與展現個人特色之成果等。)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學位學程是與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簡稱UNSW)合作辦理的2+2國際專班,主要是培養"整合設計"人才。所謂整合設計是一門獨特專業,採用跨學科的方法來解決設計挑戰。著重培養學生具備跨設計學科的寶貴知識和技能。實務上一個專案可能需要各個主題專家的專業知識,整合設計人才能夠扮演重要協調者,同時考慮多個視角和元素,快速追蹤規劃設計流程。

本系主要培養具產品開發與設計能力的專業人才,透過觀察體驗、概念形成、構想具體化、設計實作等過程,整合地訓練設計思考與實作能力。核心設計課程採多位教師小組討論教學,能扎實地鍛鍊思辯能力。與商業設計、視覺傳達等系的差異是,除了造形構成之美學外,亦重視人文社會科學及材料、機構、人因、製造等工學的知能學習,以培養多元整合設計能力。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完成逢甲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兩校畢業規範的學生,將獲得逢甲大學國際科技與管理學院設計學士與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設計學士Bachelor of Design (Integrated Design)雙學士學位。畢業後可從事平面設計師、時尚設計師、動畫繪圖師、 3D視覺影像、機器人、紡織、陶瓷等職業領域。

成為工業設計師需要具備多元整合的能力,未必是所有學生都適合立志的方向。工業設計系畢業也可以根據個人特質與專長,從事機構工程、設計推廣、設計策展、設計教育、產品行銷等領域的工作。若立志成為設計師,則須建立成熟的產品開發認知,了解市場與社會趨勢,逐步累積設計實力與社會資歷,方能成為獨當一面的設計總監。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學程與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裡之 Integrated Design 學位合作,屬於設計領域。
學生大三出國前,英文檢定與學業成績需達到合作學校設立之門檻。

工業設計是需要整合工學、科技、美學、人文等領域的知識與方法,才能完整地設計並製造出好的產品,若加上商學概念,可進一步把產品行銷到使用者端。因此,並非熱愛畫圖、具美術專長就適合讀設計。因為課業繁重,常給外界需經常熬夜的印象,但若能強化個人的時間管理能力,都能在教師引導下,適時完成必要的作業。

補充提醒與說明

修讀本雙學位學程專班學生在逢甲大學的2年間,需達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所要求之轉銜標準:大一至大二累計GPA 2.9以及英語檢定門檻,方可出國繼續大三、大四學習。

設計是一門應用的科學,所學習的東西不只是課本上,以及課堂上老師所教導的知識技能,更多的時候要保持一顆探索的心,去了解與生活創造或社會發展相關的技術與科學,探索人與社會、自然和諧發展的真實需求,因此多涉略心理學、人文歷史、社會科學、經濟學、管理學的知識,對設計的學習將產生具建設性的影響。

逢甲大學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設計雙學士學位學程
東海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不分年級必修
    • 整合設計概論
    • 設計歷史與文化
    • 圖像、圖形與樣式
    • 空間與場域
    • 視覺傳達
    • 互動設計
    • 設計創新專題
  • 大一必修
    • 設計基礎(必修/核心課程)
    • 工業設計概論(必修)
    • 工程圖學(必修)
    • 工廠實習(必修)
    • 電腦輔助繪圖(必修)
    • 數值化造形設計(必修)
    • 色彩基礎與應用(必修)
  • 大二必修
    • 產品設計(必修/核心課程)
    • 表現技法(必修)
    • 人因工程(必修)
    • 設計方法(必修)
    • 機構學(必修)
    • 電腦輔助製造(必修)
    • 數位表現技法(必修)
    • 材料與製造程序(必修)
  • 大三必修
    • 產品開發(必修/核心課程)
  • 大四必修
    • 專題設計(必修/核心課程)
專業選修課程
  • 設計
    • 學生在逢甲大學修業的二年期間,一年級課程以修習設計領域專業基礎概念為主,包括整合設計概論、設計歷史與文化、圖像、圖形與樣式、空間與場域、視覺傳達、互動設計、設計創新專題。二年級除了修習設計方法外,加入更多元的設計並透過實作課程強化學生實務能力。三年級後則無縫接軌到新南威爾斯大學攻讀專業進階課程。
  • AI雲創科技設計
    • 使用者介面設計 創意思考與方法 智慧財產權與迴避設計 使用者體驗願景學 生活用品設計實務 以VR導入生活與設計 AI生活的設計思考 XR時代的虛擬展示設計
  • 人文社會創新設計
    • 共生環境設計導論 共生環境設計實踐 情境敘事 跨領域設計 創意思考與方法 設計策略 使用者體驗願景學 設計發想與習作
  • 行銷服務策略設計
    • 作品集 CIS企業形象識別系統 跨領域設計 創意思考與方法 智慧財產權與迴避設計 設計策略 情感設計 設計的市場思維 行銷管理
  • 專業選修
    • 數位影像處理 電腦圖像設計 模型製作 攝影學 工藝文化 商品分析與簡報設計 版面設計與傳達 綠色設計概論 手創設計與行銷 創意與資訊設計 影音多媒體應用 金工設計 曲面造型數位應用 進階電腦輔助繪圖
特色課程
逢甲大學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設計雙學士學位學程
東海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商業設計人員

    為了達成創造銷售與增加利潤的商業目的,以美學和工程學為基礎,設計產品外觀造型及宣傳企業形象的廣告品。


  • 服裝設計師

    依據流行及市場需求進行服裝設計工作。


  • 產品包裝設計師

    配合產品之效用、功能、材料特性與研究消費者心態,負責產品之包裝與設計,使產品符合消費市場需求。


  • 工業產品設計師

    兼顧產品造形、色彩、功能及安全性等方面要求條件下,設計出符合顧客群需求的產品,並使產品標準化,進而大量生產產品之設計及開發。


  • 商業設計人員

    為了達成創造銷售與增加利潤的商業目的,以美學和工程學為基礎,設計產品外觀造型及宣傳企業形象的廣告品。


  • 產品包裝設計師

    配合產品之效用、功能、材料特性與研究消費者心態,負責產品之包裝與設計,使產品符合消費市場需求。


  • 多媒體開發主管

    負責計劃、指揮及協調有關多媒體開發、網頁設計、美工設計等部門的活動及日常管理。


  • 廣告文案╱企劃

    研究產品賣點,運用文字技巧創意,於廣告公關公司及其他相關行業中從事創意、撰寫、彙編有關企業或其他委託機構之宣傳文案,並藉由傳播媒體予以對外發表之工作。


系友生涯
逢甲大學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設計雙學士學位學程
東海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Complete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Complete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Complete
1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5% Complete
1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5% Complete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Complete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Complete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Complete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Complete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Complete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Complete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Complete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Complete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Complete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Complete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Complete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Complete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Complete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Complete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Complete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Complete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Complete
2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