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臺北大學 中國文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文史哲學群
中國語文學類 |
文史哲學群
中國語文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402 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
三峽校區 23741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創立於1965年,具優秀學術傳統,培育眾多文學、語言及學術思想的專業人才,以古典與現代並重、通俗與雅正相融、鄉土關懷與國際發展兼顧之辦學特色,亦重視資訊能力的培養與就業市場的鏈結。目前近20位具博士學位專任教師,具研究能量與教學熱忱。本系位在學校人文大樓八樓,教學設備齊備,乃優良之求學環境。 |
本系以「經典詮釋」、「文學寫作」和「數位人文」為發展重點。課程規劃分「文學」、「思想」、「致用」三學群。旨在培養學生人文精神、落實全人教育、培育中國語文研究暨應用、語文教學及創作、文化與傳播等人才。詳細資訊請參閱官網:http://www.cl.ntpu.edu.tw/ |
學科意涵 |
「中國文學系」主要定義教學、研究與推廣之範疇,包括中國學術思想、古典與現代文學、語言與文字、文化與應用等四大領域。除專業必修外配合院之數位課程,以及豐富且與時俱進的選修課程,強化學生中文之知識涵養,進而可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或申請教育學程,成為中學國文教師或華語教師,另有應用為主之課程,強化文創與傳播能力。 |
本系系名「中國文學系」,簡稱中文系,為隸屬於文學院下的科系,主要培養中國文學應用、創作、研究和教育等人才。所涵蓋的學科包括中國古典文學中經、史、子、集四大類,及現代文學中臺灣文學、中國近現代文學、亞太華文文學等。本系強調文學致用,而有數位人文與華語教學,並支援本校師培中心開設中學國文教材教法等課程。 |
學習方法 |
1.中國文學領域中各種文學及語文類之創作、學術論述的收集與整理。 圖解:研讀古今中國文學領域之各種文學作品 2.中國文學領域中各種文學及語文類之創作、學術論述的閱讀與賞析。 圖解:培養古今文學作品閱讀與賞析的能力 3.中國文學領域中各種文學及語文類之創作、學術論述的思辨與探討。 圖解:通俗與雅正文學國際研討會與學報文集出版 版權:本系 4.對於各種文化現象的考察、記錄、分析,並以多元的形式予以表述。 圖解:研究生與萊比錫大學柯若樸教授進行文化考察 版權:本系 5.各種文藝、文案設計、藝文活動企劃撰述能力之學習。 圖解:進入學校攝影棚錄製專題實作成果 |
文本分析法:分析文學作品思想內涵與寫作手法。 圖解:中文系迴廊 歸納法:歸納文學作品之思想內涵與寫作手法之要點,使能舉一反三。 圖解:中文系數位人文多功能教室(7F01) 比較法:比較各文本之異同,以凸顯各自的特點與菁華。 圖解:中文系數位人文多功能教室(7F01) 背誦法:背誦優美詞句及重要論點,以增進自我應用、創作之能力。 圖解:中文系研討室(7F11) 理解與應用:理解文學作品之思想內涵與寫作手法,並應用於數位人文、創作、研究、教學上。 圖解:中文系開放讀書空間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參與和文學或語文相關之校內社團,擔任職務並有相關作品,或修習本校大學與語文、文學有關之先修課課程並取得學分。 |
希望同學能更廣泛地閱讀各類文史哲相關的優良讀物、經典作品,在閱讀欣賞的過程中,能夠嘗試提問:不論是對作者創作動機與歷程的好奇,或是對書中人物、情節發展或結局的反複思索,或是比較各個作品的特色、異同及其優缺點……等等皆可;進一步亦可嘗試解答:不論是蒐集閱讀更多資料,或是向師友請教討論,或是將自身看法作一書寫紀錄等等,皆是一種自我訓練與自我提升的方法。若能夠從閱讀、欣賞、探索、思考這些文史哲作品的過程中,感受到充實與趣味;也喜歡用文字或語言,紀錄、分享這些感受與心得;更喜歡在完成文章作品後獲得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對於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以及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也有更高的自我期許……那麼,來唸中文系,會是一件快樂的事。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課程「義理思想」有經部與子部之國學常識及學術知識等;「語言文字」含文字、聲韻及訓詁及語言學;「古典與現代」則指古典與現代文學;「文化與應用」則以文化相關之文案與文藝活動等企畫撰寫和執行。核心課程與各大學中文系相似,但選修則更多元兼重古今及應用外,本院尚需必修數位課程,達到課程得以與時俱進的目標。 |
本系的相關科系有中國語文學系、應用中國文學系、國文學系、臺灣文學系、華語文教學系等。相同點在於均以文學為基石,以增進語文之感悟力、分析力與創作力等。不同的是各自有其強調的特點,以上所列分別強調語文、應用、國文教學、臺灣文學、華語教學。本系「中國文學系」所涵蓋之範疇較廣,結合以上各類之特長,將課程分為文學、思想及致用三大學群,以滿足同學各方之需求。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畢業生並非只能從事學術研究或是教學工作。由於各種閱讀、賞析與寫作的經驗豐富,接觸各種文本所能獲得的文化涵養亦厚實,因此能夠有多元發展的可能性,舉凡編輯採訪、企劃與宣傳文案、品牌與產品故事撰寫、藝文活動規劃與執行,甚至數位新傳媒的新生工作等均可發揮其才。 |
多誤以為中文系畢業後很難找到工作。事實上,經過四年的中文系教育涵養,學生不僅具有良好的語文能力,且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質,能與人作良性的溝通;具有高EQ,面對各種的困難挑戰,再接再厲;且具有藝術的創新與美感,增添學習與執行的效率等等。故反倒能從事更多元的工作類型,生涯發展有各種的潛力與可能性。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透過基礎課程之建構,進而學習新媒材等多元文化與文本的創作。觸及文學及學術之文本由遠古近近現代;展現的文本類型,含文字呈現的書籍文獻,口語、多媒體傳播;並提供各式和語文應用有關的活動供學生參與;本系為國內極少數推動敘事結合數位能力課群以因應就業需求的系所,提供欲從事相關產業的同學修讀。 |
(1) 誤以為學習內容與現實社會脫節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仍保留傳統中文系所修習的課程,乃為建構厚實語文應用、文化鑑賞能力之基礎,就此開發和進行學生多元的創意發展,才能具備爭取更多表現機會的「實力」。 |
本系為使課程能與社會實務連結,使同學厚實出社會的基本能力,分設文學、思想、致用三學群。文學學群多規劃有習作課,增進同學創作、書寫的能力。思想學群包括儒、釋、道三教,全面提升同學的思辨力,及當代的詮釋力。致用學群包括語言類、華語文教學、編輯與出版、簡報展演與設計及資訊科技、數位人文等課程,並於高年級設有專業實習,安排學生於出版社、雜誌社、公關公司實習,讓學生能早一步與社會接軌。 |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臺北大學 中國文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現代詩目前本系擔任現代詩課程為解昆樺教授,乃是創作量豐富的現代詩人,除此之外,更教導學生使用新媒材將新詩創作以多元形式表現,因此,不論是在賞析與創作方面,都能獲得相當妥善的引導。 圖解:學生於詩人洛夫榮譽博士頒授典禮朗誦 版權:本系自攝 書法目前本系擔任書法課程的老師,分別為本校藝術中心主任陳欽忠教授、南投縣文化局長林榮森教授,均是海內外知名的書法家,對於學生創作與賞析之教導,正是適切妥當。 圖解:陳欽忠老師書法專集 詩選及習作
本系詩選與習作課程,目前由林淑貞、張俐盈兩位教授擔任,皆是學術研究成績傑出,教學認真、風趣的教師。林淑貞教授於課餘且多有關於詩文的創作,能結合理論及應用。 圖解:學生參加詩詞吟唱比賽獲得優勝 詞曲選及習作本系詞曲選與習作課程,目前由余佳韻、林仁昱兩位教授擔任。由於課程涵蓋戲曲,因此本系戲劇比賽、音樂劇公演等,皆透過詞曲選及習作課進行練習,成效卓著。 圖解:本系學生音樂劇宣傳照 職場實務為使學生能清晰規劃未來的職涯發展,發揮自身所學,特別開設職場實務課程,包含專題演講、職場實務參訪及系友分享等內容,職場類別涵蓋教育、媒體與文創、編輯採訪、公私立藝文機構、行銷文案等,與業界有緊密之連結。 圖解:學生合影於古典音樂電台錄音室 |
書法藉由課程瞭解書法的意義、源流、工具、價值、各書體的特色及書寫的技巧,並具有參展與鑑賞楷書的能力,利用認知以提高手藝,理論與實作並重。使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提升文化水準。另設計有進階課程,讓學生有行、草、篆、隸的認知與寫作本領,以便將來書法教學或創作之需。 圖解:期末成果展 專業實習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於校外適當場所,透過實務作業印證所學專長,培養運用創新商業模式提升產品與服務體驗,透過集結協力設計、在地生產、協力銷售三種外部專業資源,導入各場域聚落,以提高在地傳統觀光旅遊產業的競爭力,讓在地的創新服務或者創新產品能夠發掘出更大的市場。 圖解:成果發表會 數位內容導論與數位出版透過課程,期望提升學生就業力和職場軟實力,重視學用合一,提早了解業界需求和現況,並在大學時期具備進入文創,數位媒體、出版、行銷產業的基本能力。與業界優秀的實務專家合作開設課程,業師分別來自三個領域:數位行銷企劃、數位出版及電子書製作、智慧財產權等。 圖解:業師授課 亞太華文文學課程內容以西藏文學和馬華文學為主,這是中原文化圈以外最富有在地色彩的兩個文學板塊。西藏文學所蘊含的神秘感和宗教元素,以及現代化進行中面臨的問題,都很值得探討;馬華文學則體現了南洋化的閩粵文化特質,以及華文文學在多元種族社會中所產生的磨擦與磨合,皆構成學術討論的焦點。 圖解:臺馬華文文學論壇 中國詮釋學導論學習西方詮釋學的歷史與基本課題,研讀當代哲學家對於中國哲學與詮釋學的比較研究之成果,探討中國哲學的當代詮釋的未來開展。 圖解:古籍數位掃描 |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臺北大學 中國文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圖解:簡榮聰系友
簡榮聰歷任台灣省政府人事處科長、主計處人事室主任、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委員、台灣省政府參議兼編譯室主任、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委員主任委員、文化部文化資產審議委員。 簡榮聰系友在台灣省文獻會主任委員任內曾積極推動興建「文獻史料館」、「民俗文物館」、「史蹟源流館」、「先賢紀念館」、「民間技藝館」等「台灣歷史文化園區五大文獻館」,推動二十項創新計畫。 圖解:林局長當選系友會長並致詞
林榮森歷任台灣省議會臨時人員、辦事員、機要秘書、議長辦公室主任、彰化縣政府新聞局長、台中廣播公司總經理、南投縣政府社會處長、民政處長、文化局長等職。 林榮森系友現任南投縣文化局長,長於書法,經常舉辦書法展,聲名遠播。長期擔任公職,在省政建設及其後彰化、南投二縣之縣政建設著有功績,惠澤於民。 圖解:徐副校長返母演講
徐志平歷任國立嘉義農專教授、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院長、教務長、主任秘書、副校長等職。在學術研究與行政工作方面均有成就。 徐志平系友在嘉義大學副校長任內,推動多向國際合作計畫、校內空間運用調整事項,績效顯著;而在古典小說、現代文學研究方面,在學界都頗有聲望。 圖解:周主任返校演講
周純一歷任南華大學民族音樂系主任,南華大學藝術文化中心主任,南華大學雅樂團團長。現任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中心副主任,中國音樂學院雅樂研究中心主任 。 周純一系友擅長曲笛演奏,曾引領多位崑曲前輩至台灣各大學表演。1996年創辦南華大學雅樂團,是仿唐宮廷體制的樂團,在世界各地享有盛名。 圖解:簡院長返校演講
簡光明歷任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輔英科技大學人文教育中心副教授兼主任暨共同科主任、高雄大學綜合教學部兼任副教授、高雄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系主任、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教學資源中心主任。現任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簡光明系友精研老莊哲學,因教學需要又致力於「醫護文學」的研究。就任屏東大學文學院長以來,致力堆動海外合作與歸廣教育,績效卓著。 |
邱璟綾/ 壹週刊人物組記者在學期間知道自己喜歡聽故事、寫故事,系上小說、散文課程讓我對敘事架構更有概念,而古典文學則讓行文風格更含蓄優美。和其他科系相比,中文系有「內化」的功能,是離開校園後很重要的「精神力」,面對人生各種充滿悲喜關卡,以古人為師,這也是其他科系難以取代的優點。 喜歡聽故事的我畢業後成為一名記者,非本科系出身,初入媒體界仍有一段適應期,但我至今仍以中文系畢業感到光榮。記者的身分不只是訊息的傳遞者,也是人文精神的體現者,中文系四年的課程中,其實我們所學都是各種「人」的故事,他們的喜與淚都成為內化在心裡的力量,讓我更能從關懷的角度面對每一位受訪者,而這也是踏入職場後,我覺得最重要的能力。
王詩評/ 臺灣藝術大學通識中心專任副教授系上課程設計豐富多元,規劃廣告文案、華語教學、編輯採訪等課程,我從設計轉文學專業,就是希望可以結合兩項專長,未來從事廣告文案的工作。當時系上的專業師資年輕化,加上系上學生人數不多,因此可以和師長有良好、密切的互動,除了專業知識以外,課餘間的師生互動,亦深刻地影響我未來的人生觀。 中文系所學內容博大精深,出路也很廣,一技之長的觀念早已落伍,培養多技之長才是能否立足於社會的關鍵,但重點是自己是否有做好人生規劃。可以結合個人的中文專業跨域發展,即便我後來選擇的職業是大學教師,在畢業後這十年間也不斷地增進其他領域的素養,不自恃己長,勇於接受職涯的不同挑戰,更能謙遜地接受其他專業的刺激與指導。
林若寧/ Cheers雜誌編輯部記者文學的意義是什麼呢?課堂中背誦詩詞曲與聲韻訓詁的種種,我多半在畢業後已經記不真切。但老師上課時的姿態,待人的溫厚,對待知識與文字那份深摯的敬重,每每成為我多年後迷惘「該成為怎樣的大人」時最堅實的養份。我多年後明白,也許文學所涵養的美好事物,正是文學最珍貴的力量。 從電視記者,雜誌記者,廣告文案到活動主持,畢業後我一路跌撞,靠著打磨詞句來養活自己,以往視為信仰的文字成為了生活的技藝。與其說北大中文是奠定知識的殿堂,我在這裡所汲取的一切,更像陽光空氣水一類,讓植栽般膽怯的我,終於找到灌溉自己,安穩成長的途徑,成為一個不畏懼世界的人。謝謝北大中文:) |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臺北大學 中國文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3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4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4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